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30套)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

(30套)最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

(30套)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附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透镜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凸透镜只有右侧的焦点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作主轴D.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2.如图所示,在MN处放有一个透镜,太阳光从上方射向透镜。

在透镜的附近放一张小纸片,在纸片上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由此可判断()A.若纸片是放在P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凸透镜B.若纸片是放在P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凹透镜C.若纸片是放在Q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凸透镜D.若纸片是放在Q处,则在MN处放的是凹透镜3.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B.bC.cD.d4.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

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它对光具有作用,使透过它的太阳光,而将叶子烧焦。

5.小李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三个小激光灯、凸透镜、凹透镜及一些辅助器材,探究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究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6.实验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10 cm,换用另一个较凸的凸透镜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得亮点到镜之间的距离是5 cm。

实验2:拿一个凹透镜重复实验1的过程,发现不能在纸上形成亮斑。

(1)实验1中最小、最亮的光斑所在位置的物理名称是。

刻度尺测得的距离叫。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2)实验2中纸上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7.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8.画出图中的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9.(2017·山东枣庄中考)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第九章第1--2节《随堂练习附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1--2节《随堂练习附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9.1 杠杆【预习热身】1.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旋转的硬棒叫作。

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通常用字母表示。

3.使杠杆转动的力叫,用字母表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用字母表示。

4.支点到的距离叫动力臂,用字母表示;支点到的距离叫阻力臂,用字母表示。

5.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就叫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的条件:。

6.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力但距离,主要应用有瓶盖起子、铡刀、羊角锤等。

7.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力但距离,主要应用有船桨、筷子、镊子等。

8.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力也不距离,如天平等。

【课堂点睛】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是一根硬棒B.杠杆不一定是棒状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杠杆可以没有阻力臂2.关于杠杆及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都是直的硬棒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与阻力臂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其中属于升力杠杆的是()A.筷子B.钓鱼竿C.手钳子D.开瓶器4.园艺师傅使用的剪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剪刀的把手很长而剪刀刃比较短。

在工作时,师傅常把树枝往剪刀轴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动力臂,省力B.减小阻力臂,省力C.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D.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5.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A.弹簧测力计B.杆秤C.台秤D. 天平6.我们平常使用的钢丝钳是(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cm,阻力臂长为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需要800N的力,小明至少要用N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

7.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第2课时)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第2课时)习题含答案

摩擦力(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2.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该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摩擦力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3.假如摩擦力消失了,将会直接导致( )A.声音不能传播B.人还能在地面上行走自如C.徒手不能爬上直竿D.不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字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C.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5.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B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D.若增大拉力F,则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6.如图所示,用6 N的力捏住总重为1.5 N的茶碗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捏力增大到8 N,手与茶碗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茶碗总重增加到2 N,茶碗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茶碗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7.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用35 N的力推物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当推力增大到40 N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E.脚踏板凹凸不平;F.刹车时用力捏闸;G.车轴处装有滚珠;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通过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__(选填"前"或"后")9.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 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________N.10.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11.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就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乙实验中砝码随着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砝码受力的示意图.(3)由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板P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Q放在木板P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Q上,拉动木板P,木块Q稳定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________.A.木板P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B.木板P受到木块Q的滑动摩擦力大小C.木块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D.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P,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3)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B2.C3.C4.B5.C6.不变 27.35 358.(1)AEH;CF;BG;D9.020 10.2 4 11.(1)水平木块与长木板(2)(3)乙、丙12.(1)D(2)压力(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或接触面相同,压力相等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堂练习十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堂练习十同步练习(附答案)

A .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B .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C .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D .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2、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N ,假设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假设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__“不变〞〕3、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个。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拉力F 拉着10 N 的重物匀速上升,绳子自由端移动1 m ,动滑轮重力2 N ,求:〔1〕拉力F ;〔2〕物体上升的距离;〔3〕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5、如以下图的滑轮组将重G =12 N 的物体匀速提升20 cm 。

所用的拉力F =5 N ,所做的有用功为J ,机械效率为 ,当改为提升18 N 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忽略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6、如以下图,每个滑轮均重12 N ,用滑轮组拉着重1 000 N 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以0.2 m/s的速度匀速向左移动,拉力F 的功率为32 W 。

〔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求:〔1〕拉力F 的大小;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以以下举的使用太阳能的各装置中,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是〔〕A .太阳能电池B .太阳能锅炉C .太阳能手表D .硅光电池2.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一触即发的西方国家与叙利亚战争和西方国家与伊朗战争…其实,这一切都与能源有关!在以下有关能或能源的讨论中,你认为错误的选项是〔 〕A .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B .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有限,人类面临能源危机A FF GC.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D.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潮汐能等是取之不尽的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社会的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八下物理目录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 (3)二.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7)三. 生活中的透镜 (11)四. 眼睛和眼镜 (15)第七章运动和力一. 力 (18)二. 弹力力的测量 (21)三. 重力 (24)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7)五. 二力平衡 (30)六.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2)七. 牛顿第一定律 (34)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 压强 (39)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42)三. 连通器 (45)四. 大气压强 (47)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0)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 (52)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55)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 (59)二、滑轮 (61)三、功 (64)四、功率 (66)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68)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70)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6.1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页“透镜”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1.透镜有透镜和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规律工作的.2.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

3. 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4.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简称______。

(二)阅读教材2页至4页“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焦距”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1、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配套同步练习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配套同步练习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配套同步练习汇总目录课时作业(一)透镜(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3·徐州中考)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2013·济宁中考)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 )A.aB.b、dC.cD.a、b、c、d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

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5.下列关于透镜光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变B.若经过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则该透镜肯定是凹透镜C.若经过透镜后的光线是会聚的,则该透镜肯定是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某人佩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其中心的厚度为 1.7 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 1.7 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2012·菏泽中考)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8.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在白纸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所在位置就是凸透镜的,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会聚光线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另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4 cm和6 cm,那么焦距为cm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一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8.4 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8.4 大气压强 基础练习及答案
A.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越往山顶爬,大气压强越大
D.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不竖直会影响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答案】A
二、填空题
6.图18是小阳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盆景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盆景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因为_____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1)该地区的大气压约为多少hPa?
(2)如果换用水来做实验,能够支持水柱的高度约为多少?
【答案】(1)680 (2)6.8m
A. 使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入液体
B. 堵住注射器上面小孔,重物没有使注射器活塞掉下来
C. 抽出密封的袋内空气,棉服被压扁
D. 吸盘挂钩可以挂起重物
【答案】A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洗手池下的回水管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D源自 覆杯实验【答案】A5.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大气压强
7.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1654年,著名的_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 小
12.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9.6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含答案)

[第九章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选择题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对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和s都由刻度尺测出B.只需用刻度尺测出h,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s可以根据测出的h算出来C.h和s都不用测出具体数值,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h和s的比值是可以知道的,而知道这个比值再结合测得的G、F就可算出ηD.h和s都不用测出具体数值,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h=ns(n为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而知道这个关系再结合测得的G、F就可算出η2.一个滑轮组经改进提高了机械效率,现用它把同一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了B.总功减少,额外功增加了C.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D.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均减少了3.(2021长春)甲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图。

利用此“车梯”匀速提升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5倍B.被提升的物重是绳子拉力的4倍C.增大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增大D.增大物重,“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4.(2021通辽)如图图所示,重为800 N的物体在10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 m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0 NC.额外功的功率为12 WD.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二、填空题5.如图图甲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 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图图乙所示。

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 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