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
猴王出世读书笔记

猴王出世读书笔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猴王出世”的情节可谓精彩绝伦,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开篇,东胜神洲傲来国海滨的花果山,乃是一处神奇之地。
山顶上有一块仙石,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仙胞。
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石猴出世后的活泼灵动之态,让人不禁心生喜爱。
他那好奇探索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其行动敏捷,一会儿蹦跶到这棵树上,一会儿又跳到那块石头上,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与群猴的相处中,石猴很快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勇敢和智慧。
当猴子们发现水帘洞,却因害怕洞内未知的危险而犹豫不决时,石猴挺身而出,大胆地跳入洞中。
只见那洞内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洞天福地,石桌石凳石床样样俱全。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
石猴高叫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从这一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石猴的机智与果敢。
他不仅勇敢地探索未知,还善于抓住机会,为自己赢得了猴王的地位。
这也让我们明白,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去尝试,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智慧为自己谋取利益。
美猴王在花果山的日子,逍遥自在。
然而,他内心的求知欲和对生命的思考,促使他踏上了求仙问道之路。
这种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
回顾猴王出世的整个过程,我们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
《猴王出世》课文笔记

《猴王出世》课文笔记
从前啊,有一个大大的山,山里住着好多猴子。
有一天呀,一只猴妈妈生了一个小猴子,哇哇哇,哭得可响啦!这只小猴子可聪明了,刚出生就会睁开小眼睛,咯咯咯地笑着,真是机灵啊!猴妈妈看着它开心极了。
这只小猴子呀,名字叫孙悟空,它特别调皮。
每天它都会在山里蹦来跳去,嘿嘿嘿,咚咚咚的声音一阵阵传来,像是小雷打雷一样,十分热闹。
有一次,它爬到山顶,居然跳到树上,蹦来蹦去,像个小飞人一样,猴妈妈在下面看得眼睛都看花了,连忙喊:“悟空,别乱跳!”
孙悟空呀,不但会跳,还会捉虫子,咕噜咕噜地转动着小眼睛,看看哪里有好吃的。
它很聪明,也很勇敢,哪儿有困难它就去,哪儿有挑战它就冲!
有一天,猴王说:“我要做山中的王!”于是呀,它就带领着猴子们,一起去征服大山,成了大名鼎鼎的猴王!从此啊,猴山上天天都热闹得不得了,猴子们都欢天喜地地跟着猴王去冒险啦!
就这样,孙悟空,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呢!
—— 1 —1 —。
五年级下册语文《猴王出世》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猴王出世》知识点
《猴王出世》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梗概:讲述了石猴的成长和修炼的过程。
石猴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锋利的铁棒,并在仙石山修炼成了本领非凡的石猴。
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本领击败了天庭众神,成
为了弼马温。
最后,他自封为齐天大圣,成为了猴王。
2. 文学特点:这篇文章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石猴的故事,充满了想象力和幻想,具有
浓郁的神话色彩。
同时也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3. 人物形象: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石猴。
石猴聪明机智,勇猛无畏,有着强烈的求知
欲望和进取心。
通过不断努力和自我修炼,他成为了强大的存在,最终成为了猴王。
4. 修行与成长:石猴通过刻苦修炼,得到了铁棒,并学会了七十二变,拥有了强大的
本领。
这说明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这也寓意着每个人
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有勇于尝试和努力奋斗,才能不断成长。
5. 人生哲理:石猴逆天而行,打败了天庭众神,成为了猴王,这给人们传递了积极向
上的信念和精神力量。
文章中也体现了追求自由、独立和不被束缚的个人主义思想。
以上就是《猴王出世》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树立积极
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猴王出世复述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猴王出世复述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猴王出世》复述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让我给大家复述一下《猴王出世》这一课的内容。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灵猴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寻找自己的家园,后来成为了万兽之王。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从前,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里,一只小猴子从一块奇怪的石头缝里钻了出来。
它是怎么进去的呢?这个小猴子自己也不知道。
它只记得睡了一个很长很长的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世界。
小猴子一出来就看到了高高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草地,阳光洒在树叶上闪闪发光。
小猴子高兴极了,因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它在树上跳来跳去,吃着新鲜的果实,喝着清凉的泉水,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小猴子很快就发现,这个森林里已经有其他动物在生活了。
大象呼噜呼噜地走过,野牛汪汪地叫着,狮子在树丛里打盹。
小猴子心里很害怕,赶紧躲了起来。
不过有一次,它看到一头凶猛的老虎要袭击一头小鹿,就勇敢地跳了出来,把老虎赶跑了。
从此,小猴子在森林里无所畏惧,和其他动物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人类,他看到那只与众不同的聪明能干的猴子,就想把它抓回家当宠物。
小猴子见过不住人类残害动物,心里当然拒绝。
于是,它使出了自己的超凡能力,把那个人类赶跑了。
从此,小猴子就成为了这片森林的主人,被所有的动物尊称为"猴王"。
猴王带领着森林里的动物们过上了和谐安宁的生活。
它特别照顾弱小无助的动物,把所有动物都团结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就这样,猴王在这片热带雨林里统治了无数年,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它离世的时候,整个森林都陷入了沉痛的哀悼之中......这就是《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团结、勇敢、热爱家园的重要品质。
希望大家也能从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中获得启示,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谢谢大家!篇2从前从前,在一座高高的花果山上,有一块石头,经过亿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慢慢有了生命。
猴王出世的故事

猴王出世的故事在一个古老的山林之中,有一只猴子,它身形高大,力大无穷,被众猴尊称为“大圣”。
这只猴子名叫孙悟空,它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身金色的毛发,还有一根能变化成任何形状的金箍棒。
孙悟空在山林中领导众猴,保护山林安宁,是众猴心目中的领袖。
有一天,天上的玉帝得知了孙悟空的威名,便派遣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孙悟空。
孙悟空与天兵天将大战三天三夜,最终被玉帝的雷霆之力所制服。
玉帝下令将孙悟空囚禁于五行山下,并在他的头上镶嵌了一顶紧箍咒。
这紧箍咒能让孙悟空受到严重的束缚,无法挣脱。
在五行山下,孙悟空受尽了苦难,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不断思索着如何能够挣脱这紧箍咒的束缚,重回自由。
经过数百年的苦修,孙悟空终于在一场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突然间体内的真火大盛,一声巨响后,孙悟空终于挣脱了紧箍咒的束缚,获得了自由。
孙悟空重获自由后,开始在山林中四处游荡,寻找自己的伙伴。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遇到了一只猪八戒和一只沙悟净。
三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闯荡天下,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险阻和挑战,最终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在山洞的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猴王出世”的字样。
经过一番探索,他们得知这块石碑下面埋藏着一件传说中的宝物——定海神针。
这件宝物被传说是东海龙王的至宝,拥有着无穷的神力。
孙悟空决定将这件宝物取出,以助他们在未来的冒险中更加顺利。
然而,当他们取出定海神针的时候,却意外地触发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原来,这件宝物并非轻易可得,取出宝物将会引发一场天地异变,岌岌可危。
在众人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化解了这场灾难,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孙悟空深感自责,决定放下手中的宝物,以自己的力量来保护他们。
从此,他们再度踏上了冒险的旅程,面对未知的挑战。
猴王出世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
它讲述了一只猴子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挑战,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力量,与伙伴一起勇往直前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猴王出世》课文原文

《猴王出世》课文原文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猴王出世》这篇有趣的课文。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真是太神奇啦!一块石头居然能变出一只猴子来。
这只石猴在花果山过得可快活啦,到处玩耍,找吃的,还交了好多朋友。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要是你们也能在这样的地方玩耍,是不是会很开心呢?《猴王出世》课文原文嘿,小朋友们!咱们接着看《猴王出世》。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
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哇,这瀑布可真美呀!猴子们都兴奋极了,想着去瀑布后面看看。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瀑布后面会有什么呢?《猴王出世》课文原文小朋友们,咱们再来瞧瞧《猴王出世》。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
猴王出世课文笔记(精选9篇)

猴王出世课文笔记(精选9篇)猴王出世课文笔记篇11、中心思想:本文叙述了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一段经历,赞扬了石猴英勇坚强的精神。
2、主要资料: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3、段落分析: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段部分: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景。
第二部分:石猴和群猴一齐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猴王出世课文笔记篇2课文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了石猴出世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由于吸收了天地精华,孕育出一只石猴;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呼朋结友,伊然一只真猴。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了石猴和群猴一齐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3、第4自然段)写石猴出来后,将所见之景告诉群猴,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按猴照约定拜石猴为王。
文中塑造了石猴这样一个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形象。
他一方面有许多猴子的习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来历的不凡,拥有与生俱来的神性。
课文开头先写石猴的出世,充满奇幻色彩,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他的与众不一样;继而写他在山林间采食蔬果,与动物打成一片,可见其自由自在、快活追遥;从石猴率先跳入瀑布中的举动,能够看出他十分勇敢;提议众猴一齐进入水帘洞居住,则体现出石猴是很有主见的。
正是这一处处刻画,赋予了石猴无穷的魅力。
课文的文言色彩相对浓厚,部分语句理解起来有必须难度。
比如,“瞑日蹲身”的意思是闭上眼睛蹲下去;“拱伏无违”的意思是行礼伏拜、没有违逆,表示全部顺从;“序齿排班”的意思是排好顺序:“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的大意是仙石吸收天地精华,时间久了就有了灵气。
猴王出世课文笔记篇3文章的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出世。
孙悟空是一只石猴,他是从一块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爸爸妈妈。
猴王出世小故事100字

《猴王出世小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花果山。
这山上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好多好多的果子。
有一天,山顶上的一块大石头突然“砰”的一声炸开了。
从里面蹦出了一只猴子,这猴子可特别啦!
他一出生就活蹦乱跳的,眼睛闪闪发光。
他在山上跑来跑去,和其他的猴子一起玩耍。
这猴子特别聪明,很快就成了猴子们的头儿。
后来啊,他还经历了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呢!
《猴王出世小故事》
小朋友们,来听听猴王是怎么出世的。
话说那花果山,那叫一个美呀!
有那么一块大石头,在山顶待了不知道多少年。
有一天呀,这石头就有动静啦,闪着光,还响着声。
然后“哗啦”一下,石头裂开,一只小猴子就蹦出来啦!
这小猴子一出来,就东瞧瞧西看看,对啥都好奇。
他跑起来像一阵风,跳起来能摸到树枝。
其他猴子见了他,都喜欢得不得了,围着他转。
这就是猴王出世啦!
《猴王出世小故事》
小朋友们,我来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哟。
从前有个地方叫花果山,可漂亮啦!
山上有块大大的石头。
突然有一天,这块石头动啦!
只听“轰”的一声,石头炸开,跳出一只小猴子。
这小猴子毛乎乎的,特别机灵。
他一出来就到处跑,一会儿爬上树,一会儿钻到洞里。
没多久,他就和其他猴子玩到一块儿,大家都听他的。
这就是厉害的猴王出世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西游记》中“猴王出世”这个有趣的小故事!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西游记》的电视剧或动画片切入本课的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多媒体课件出示)
(1)指名朗读生词:名曰、石窍、围圆、与狼虫为伴、拱伏无违、抓耳挠腮、力倦神疲、序齿排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指名朗读句子。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读通并理解)
(3)理解难读难懂和古今异议词句:赶闲无事、耍子去耶、怎见得是个家当、真个是、缠一会儿、再无一个宁时、序齿排班。
(释义)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找到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段落或句子,做好标记。
(2)分别朗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段落,其他成员予以帮助。
(断句,纠正字音,读出相应的语气,领读段落中难读的词语,等等。
)
(3)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其他成员认真听读,适时鼓励、表扬或提出意见。
3.学生独立朗读全文,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
4.根据自读提示,学生在小组内划分课文段落结构。
(第1自然段写石猴出世;第2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第3、4自然段写石猴是如何称王的。
)
设计意图: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方法。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因本文语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有些词语艰涩难懂,需要学生在头脑里先建立疑难字词的表象,然后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学习,有效扫清理解障碍。
三、自主阅读,感受形象
(一)研读“石猴出世”。
1.课件出示“阅读小锦囊”:
(1)第1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一说石猴是怎样出世的?
(2)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写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阅读小锦囊”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3.全班交流,重点语句扫描: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
①指导学生朗读。
②这段话写了什么?(这段话写了石猴的出生过程。
)
③谈谈自己知道了石猴的来历后的感受。
(可引导学生围绕“神奇”一词展开丰富的联想,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立的见解。
)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①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石猴都做了哪些事情?(可以看出石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常生活:玩耍、饮食、交友、起居。
)
②指导朗读。
(石猴出世后,感觉周围的世界都是新奇的、可爱的、自由的,应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
)
③品味这句话的语言规律。
(句式中采用排比的写法,或三个字为一组,或四个字、六个字为一组,描写了石猴的饮食、交友和起居,读起来朗朗上口。
)
4.过渡:就是这只活泼可爱的小石猴,他还很聪明、勇敢、有担当呢!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称王的吧!
(二)赏读“石猴称王”。
1.课件出示“阅读小锦囊”:
(1)本文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现石猴勇敢、聪明的性格特征,请找到具体的语句,细细品味。
(2)将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小组合作,根据“阅读小锦囊”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3.全班交流,重点语句扫描: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
①指导朗读。
(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石猴的勇敢无畏。
注意表示动作的词语,朗读时稍微加重语气,读出石猴的活泼、机敏。
)
②动作表演,体会石猴的顽皮可爱。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
”
①读一读这句话,想象一下他们的动作。
②“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缠一会儿”,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那几只胆小的猴子非常想进去但又不敢进去的着急模样。
)
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石猴勇敢胆大的个性,为后文的“大闹天宫”等情节埋下伏笔。
)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①指导朗读。
(读出石猴做事争强好胜的语气。
)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什么意思?(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
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哪些个性特征?(做事有心计、爽朗、坦率、勇于担当重任。
)
4.练习讲故事。
(1)以小组为单位,讲一讲“猴王出世”的故事。
(2)全班表演,奖励优胜者。
5.小结:这只来历不凡、吸取了日精月华的石猴身上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他聪明、勇敢、有心计,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西游记》是一部旷世经典之作。
希望大家能阅读这部名著,感受名著的无限魅力。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巧妙地设计了“阅读小锦囊”,引导学生从析词解句、体会写法、感受形象等方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自主阅读。
学生的自主阅读是一种有章可依、有法可循的活动,而不是盲目的、低效的活动。
“阅读小锦囊”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领。
四、思维拓展,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