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_陈娟

合集下载

眼底血管造影的原理

眼底血管造影的原理

眼底血管造影的原理
眼底血管造影是一种诊断方法,通过向患者的血液中注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并使用X射线或荧光灯对患者眼底的血管进行照射和观察。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造影剂注射:在眼底血管造影过程中,医生会将一种特殊的造影剂注入患者的血液中,以使其充满整个血管系统。

这种造影剂通常是一种含有碘的物质,它在X射线或荧光灯下能够产生较强的对比效果。

2. 造影剂显影:当造影剂进入血液后,它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眼底的血管系统。

在血管中,造影剂会对X射线或荧光灯产生吸收或发光反应,从而显示出血管的形态和分布。

这样,医生就可以观察到眼底血管的状况。

3. 照射和观察:在造影剂注射后,医生会使用X射线机或荧光灯照射患者的眼底,并通过特殊的观察装置观察眼底血管的图像。

在X射线造影中,造影剂吸收X射线的能力较强,通过对造影剂的吸收程度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而在荧光造影中,造影剂发光的能力较强,通过观察造影剂发光的位置和强度,可以了解到血管的状况。

眼底血管造影能够帮助医生检测眼睛和眼底的血管疾病,如静脉阻塞、动脉瘤和视网膜病变等。

然而,由于造影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因此,这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往往作为一种特殊的检查手段,且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合理使用。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观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观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观察目的探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具体应用和护理对策。

方法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专业检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造影结果进行科学准确分析。

结果应用荧光血管造影的方法有助于在早期阶段观测到眼底镜下未能完全检察到的视网膜病变,为后期诊治阶段提供有效真实的依据。

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眼科检查技术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期的诊断、临床的分期治疗和后期疾病治愈的总结、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眼底造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护理;治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F)是一种对患者眼底微循环静态和动态变化准确地检查方法,是医院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疾病的主要检查技术,对眼底病变的信息判断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某些眼部疾病无法在眼底镜下被发现,往往应用荧光造影的检查技术即可观察到。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具有产生荧光功能的特殊物质(例如荧光素钠)迅速注入到患者的静脉内部,通过血液循环将其传输到眼底的血管中。

该物质受到蓝光的刺激会发生向黄绿色荧光变化的现象,再利用辅助的设备具有专门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及时对眼底的血液变化的静态及动态过程进行观察并拍摄。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技术能有效地将活体眼中的视网膜内部大血管及毛细血管的活动与变化情况反映出来,特别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观察、诊断、鉴别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90例,女性为88例,年龄为26~70岁,平均(42.5±2.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4.6±1.5)年。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3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11例,视网膜病变及激光术后40例,缺血性视乳头病变19例,正常眼底14例,视网膜动脉阻塞7例,中浆11例,脉络膜炎9例,老年性黄斑变性11例,黄斑裂孔16例,中渗2例。

眼底血管造影

眼底血管造影
1、荧光素血流循环动态异常指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狭窄或 闭塞而导致血流缓慢或中断,表现有: (1) 充盈迟缓充盈迟缓中央动脉充盈迟缓,表明动脉的灌 注压下降;静脉充盈迟缓,多见于静脉阻塞。除中央动脉外, 颈动脉和主动脉疾患引起的供血障碍,也可引起视网膜动脉 充盈迟缓和静脉回流受阻。 (2) 充盈缺损充盈缺损指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网中的某一 支或某一部位无荧光素染料充盈,提示该部位有循环障碍。 可见于视网膜分支动脉或静脉阻塞、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 脉络膜缺血或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以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 变。
而对于ICGA(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半导体激光发出波长为795 nm 的激光用来激发吲哚青绿染料,机器内部有一个810 nm的滤光片来分开 激发光和被激发的荧光。半导体激光发出的波长为830 nm的激光用来获 得红外光普通眼底像。
三、关于荧光造影注意事项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有哮喘史和其他过敏性 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先天性缺血性心 脏病,孕妇,血压超过160/100mmHg者,精神类疾 病者禁用。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夜盲、视乳头蜡黄、血管细、 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野向心性缩小
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非典型类型有:无色素性RP,单眼RP,中 心性RP,区域性RP等
无色素性RP
单眼RP
中心性RP
区域性RP
继发性视网膜变性
眼外伤、各种炎症、药物中毒、视网膜脱离手术等均可 对RPE造成很大影响。眼底可见RPE的萎缩增生及迁移。Fra bibliotekA-RCT
RCT
正常参数
4、分期按荧光素在眼底血管中循环的过程,可分为: 动脉前期(pre-arterial phase)指视网膜中央动脉尚未充盈之 前的阶段; 动脉期(arterial phase)从动脉开始充盈起到静脉充盈之前; 动静脉期(arterial-venous phase)动脉充盈后到刚有一支静 脉出现层流; 静脉期(venous phase)出现第一支静脉层流到各静脉主干均 有荧光显示; 静脉后期(venouse late phase)指荧光素血流从视网膜消退 后。 各期显示有一定的循环时间和不同的荧光表现。

临床眼科课件-解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报告

临床眼科课件-解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报告

分析荧光表现
结合荧光强度、荧光均匀程度、荧光区域分布、荧光形态进行分析。
3
综合病情判断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荧光图像和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
解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报告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早注射
过早注射荧光素会导致眼底图 像可识别时间过短。
禁食、禁饮酒
注射前4小时内应禁食和禁饮酒, 以免荧光素发生穿肠胃吸收而 影响检查结果。
对药物过敏患者禁忌
荧光素具有过敏性,对药物过 敏或过敏体质者应忌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论及总结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临床眼科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对一系列视网膜和脉 络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作用。解读报告需扎实的基本知 识基础和经验,并结合临床。
常见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需要随时监测视网膜血 管情况。
青光眼
黄斑病变
青光眼患者眼压高,易损害视神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就可以缩小诊断 误差。
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黄斑病变的必 要手段之一。
解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报告的步骤
1
观察眼底图像
对照解刨图学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解剖学的相关部位。
2
临床眼科课件-解读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报告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通过注入荧光素,可以清晰了解视网膜和脉络膜表层的 血管情况,是临床眼科重要检查之一。
解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报告的重要性
1 早期发现
2 指导治疗
3 评估疗效
能够早期发现很多疾病,如 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 视网膜血管炎等的病变。
对临床眼科医师进行明确的 指导和决策,指导治疗提出 更加科学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
可以及时评价药物治疗、激 光治疗的疗效,也可供手术 前后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

眼科常用技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科常用技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科常用技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方法,协助诊断眼底疾病。

【适应证】各种黄斑疾病,各种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各种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禁忌证】患者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或对药物有过敏史者、孕妇。

【准备工作】1.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高血压、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对育龄妇女应了解是否怀孕。

2.向患者介绍造影要点,解除顾虑及紧张心情,交代造影过程中及其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意外,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3.散瞳瞳孔应尽量散大至7mm或以上。

4.口服抗过敏药物检查前30分钟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4mg、维生素B6 10mg。

5.20%荧光素钠检查前10~15ml做皮肤划痕试验。

【操作方法】1.输入患者资料姓名、性别、年龄、造影号、病历号、视力、检查日期、临床诊断及操作者。

2.准备10%荧光素钠溶液5ml或20%溶液3ml,荧光素钠稀释液(无菌生理盐水4.5ml加于10%荧光素钠0.1ml内)抽入空针内备用。

3.将造影机准备妥当,患者取坐位,头部固定,位置调整合适,在注射荧光素钠之前先摄眼底普通照相及加用激发滤光片和栅滤光片的对比照。

4.在患者肘部常规消毒后作静脉穿刺,用8号针头先缓慢注入荧光素钠稀释液,待10分钟、15分钟后如无反应,调换含有10%或20%荧光素钠的注射器,在统一口令下快速注入(2~4秒)并同时启动计时,约5秒后开始拍照。

5.按顺序拍摄,尽量包括全部眼底,一般拍摄9个方位:后极部、颞侧、颞上、上方、鼻上、鼻侧、鼻下、下方、颞下;早期需拍视盘及黄斑像。

6.将所获得的满意影像存盘,根据需要打印影像。

7.结合临床分析影像,书写造影报告。

【并发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胃痛、腹痛、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心跳停止、心脏梗死、呼吸停止、脑梗死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荧光素的性质(一)
• 80%的荧光素与白蛋白结合, 不能发出荧光;20% 游离于血中,可被蓝光激发出荧光
• 可通过脉络膜毛细血管、Bruch’s膜、视神经、 巩膜自由扩散
• 不能穿过屏障功能正常的视网膜 、完整的色素上 皮以及大的脉络膜血管
荧光素的性质(二)
• 在静脉注射后,经肝脏代谢以及由肾脏分 泌,可将皮肤和粘膜染成黄色,同时尿液 变黄,24-36小时后才能消退
• 口 服 : 用 于 儿 童 及 不 能 静 脉 注 射 的 成 人 , 2530mg/kg,配成2%的水溶液口服,约5分钟后在眼底 出现荧光。
• 荧光素钠 静脉注射
荧光眼底照相原理
• 由激发滤光片产生的蓝光( 465-490nm)照射视网 膜后被荧光素所吸收
• 荧光素再发出520-530nm的黄绿色荧光 • 屏蔽滤光片只允许荧光素发出的黄绿色荧光通过,
• 吸收光在蓝光范围 (490nm) • 发射光在黄光范围 (530nm)
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的存在是 FFA应用的理论基础
• 两个屏障控制液体、离子及电解质从视网膜血管 内向细胞外空间的运动
• FFA能检查血视网膜屏障的功能并做永久性记录
血-视网膜内屏障
(Inner blood-retinal barrier)
• 脉络膜和巩膜的荧光依赖于RPE的色素密度以及 它的完整性
• 黄斑区低荧光——黄斑RPE及视黄素的密度高遮 蔽脉络膜荧光
• 黄斑无血管区(FAZ )500μm;中心凹 350μm
脉络膜荧光(背景荧光)
• 脉络膜呈小叶状结构,由睫状动脉供血,脉络膜 分片先后充盈,略早于视网膜
• 在FFA的最早期,脉络膜毛细血管很快充盈并融 合成弥漫荧光,称为背景荧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报告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报告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报告分析尊敬的患者,根据您所进行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报告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常用于评估眼部血管病变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该检查通过注射荧光染料,观察其在血管系统中的分布情况,以获取眼底血管的形态和功能信息。

下面是您的报告分析:1. 检查日期:[日期]2. 检查方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3. 检查目的:评估眼底血管病变报告结果:1. 血管网络形态:经检查发现,您的视网膜血管网络略有异常,表现为在特定区域血管分支较为稀疏。

这种情况可能与血管疾病或眼底病变有关,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2. 漏斗征:我们还观察到一些漏斗状扩张的血管,通常这种现象可能与血管炎、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有关。

建议您密切关注眼部症状,并定期复查以进一步评估情况。

3. 漏光现象:检查中发现有局部漏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血管损伤、炎症或退化引起的。

我们推荐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眼部保健,并与眼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 血管渗漏: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中,我们观察到一些血管渗漏现象,这可能是血管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病理过程的表现。

建议您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结: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您眼底血管的形态和功能存在一些异常。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病因,我建议您与专业的眼科医生进一步沟通,并进行必要的诊断和治疗。

注意眼部保健,遵循医嘱,及时复查,以维护眼健康。

请注意,此报告仅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医生的综合评估进行确定。

如果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您的医生。

祝您早日康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PPT课件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PPT课件

造影前注意事项
仔细询问病史,排除禁忌症病人。 向患者介绍造影要点,以解除患者紧张心情,
交代造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意外。 应行皮肤过敏试验:10%荧光素钠稀释后静脉
注射作为过敏试验。
造影中
一过性恶心,呕吐,眩晕,不需立即处理即可 恢复,不留下任何后遗症。
少数有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寻麻疹,血管 神经性水肿,哮喘,可能需要处理但不危及生 命及留下后遗症。
药物体内过程
分布 60%—80%的荧光素钠在血液中与血浆蛋
白(白蛋白)结合,不能发出荧光;20% 游离在血中,可被蓝光激发出荧光。
药物体内过程
药物于24小时内经肝、肾排出。 荧光吸收:
血-视网膜屏障 与眼底三个屏障有 血-视神经屏障
视网膜-脉络膜屏障
禁忌症
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10mmHg 空腹血糖>10mol/L 心,肝,肾功能不全 有哮喘病史,孕妇 有严重的过敏史,特别是有碘过敏史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严禁扩瞳者 空腹
眼底表现
以后极部为中心,出现微动脉瘤和小出血点
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Ⅲ 出现白色棉絮斑和出血斑、视网膜水肿
增殖性 (PDR)
Ⅳ 眼底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积血 Ⅴ 眼底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 眼底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动脉瘤
出血
渗出
微血管闭塞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第一期--视网膜动脉痉挛期 视网膜动 脉管径普遍变细或呈节段不匀现象。
(2)第二期--视网膜动脉硬化期 视网膜动脉管
壁反光增强,动静脉管径之比为1:2,1:3或1: 4,动静脉出现交叉压迹现象,重者动脉呈铜丝 状或银丝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协助诊断 • 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 结合其它检查确诊
YOUR LOGO
FFA检查前准备
• 除外严重高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等全身疾病 • 签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对检查过程做适当解释 • 造影前了解病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 过敏试验:划痕与静注稀释液
YOUR LOGO
• 过敏试验:皮试
• 过敏试验:划痕试 验
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
• 眼中某些组织本身发出的荧光,如视盘玻璃膜疣、 钙质沉着及星形细胞错构瘤,在注入荧光素前即 显荧光
YOUR LOGO
YOUR LOGO
视盘玻璃膜疣的自发荧光
假荧光(Pseudofluorescence)
• 眼底照相机的两个屏蔽滤光片并不能完全屏蔽除 发射光以外的其它光谱,在荧光素注射前某些白 色组织、如巩膜、色淡的视盘、硬性渗出有髓神 经纤维、白色的病灶等所显示的“荧光”
• 国外近期文献报道的1.1%
YOUR LOGO
1.眼科新进展,2006,26:369—371. 2.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045—1046. 3. Clin Experimen Ophthalmol,2006,34:33—38.
荧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
• 不明确
• 可能与血管一迷走神经反应、药物介导的 超敏反应、组织胺释放引起的非过敏反应 、焦虑引起的交感神经反应、药物中的杂 质或某些成分、瞳孔散大直接引起的交感 神经反应有关
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的存在是 FFA应用的理论基础
• 两个屏障控制液体、离子及电解质从视网膜血管 内向细胞外空间的运动
• FFA能检查血视网膜屏障的功能并做永久性记录
YOUR LOGO
血-视网膜内屏障
(Inner blood-retinal barrier)
• 位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和基 底膜
YOUR LOGO
荧光素钠的使用
• 静脉注射:10-20mg/kg,成人一般用20%的荧光素 钠3-5ml,快速静脉注射
• 口 服 : 用 于 儿 童 及 不 能 静 脉 注 射 的 成 人 , 2530mg/kg,配成2%的水溶液口服,约5分钟后在眼底 出现荧光。
YOUR LOGO
• 荧光素钠 静脉注射
• 周围有一暗的晕轮 (出血或黄斑色素)
• 晚期渗漏,边缘模糊, 范围增大
YOUR LOGO
晚期渗漏(隐匿性CNV)
• I型 –色素上皮脱离 ( PED)境界清楚的 高荧光区
• II型 –渗漏来源不明, 从早期开始即不明显
YOUR LOGO
YOUR LOGO
荧光积存于神经上皮下
视盘及后极部神经纤 维层的荧光染色
高、颈动脉狭窄的影响
YOUR LOGO
荧光显示模式(Patterns of fluorescence)
• 视网膜小动脉:按上、下、颞、鼻次序先后充填
• 脉络膜和巩膜的荧光依赖于RPE的色素密度以及 它的完整性
• 黄斑区低荧光——黄斑RPE及视黄素的密度高遮 蔽脉络膜荧光
• 黄斑无血管区(FAZ )500μm;中心凹 350μm
• 不能穿过屏障功能正常的视网膜 、完整的色素上 皮以及大的脉络膜血管
YOUR LOGO
荧光素的性质(二)
• 在静脉注射后,经肝脏代谢以及由肾脏分 泌,可将皮肤和粘膜染成黄色,同时尿液 变黄,24-36小时后才能消退
• 吸收光在蓝光范围 (490nm) • 发射光在黄光范围 (530nm)
YOUR LOGO
YOUR LOGO
配备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
YOUR LOGO
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处理
• 轻度不良反应患者无须特殊处理,暂停检查后瞩 患者放松、休息
• 中度不良反应患者积极对症处理:晕厥患者经平 卧,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恶心者瞩其深呼吸, 放松,休息;荨麻疹及皮肤瘙痒者口服扑尔敏; 头晕、心悸、胸闷者密切观察,平卧休息
是解剖空间
YOUR LOGO
荧光渗漏与荧光积存 (Leak and Pool)
• 血视网膜外屏障出现 小的缺损
• 荧光素Leabharlann 过RPE缺损Early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
脱离腔 (blister)
• 高荧光
YOUR LOGO
Late
荧光渗漏与荧光积存 (Leak & Pool)
• 血视网膜内屏障破坏
• 在早期中心凹旁(FAZ) 视网膜血管渗漏,显示高 荧光
由于荧光素从不完整 的毛细血管渗漏进入 较致密的周围组织, 这种染色显现较晚
YOUR LOGO
低荧光(Hypofluorescence)
• 遮蔽荧光(Blocked) – 色素及出血引起 的光学屏蔽
•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s) – 毛细血管闭 塞
YOUR LOGO
遮蔽荧光(Blocked fluorescence)
• 正确匹配滤光片可摒除假荧光
YOUR LOGO
书写FFA报告
• 时间顺序:各循环时期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充盈 情况,如充盈延迟
• 空间顺序:按部位描述有无透见荧光、充盈缺损 、无灌注等血管异常,异常荧光及其形态、强度 的变化
YOUR LOGO
对FFA的描述(Interpretation)
• 描述明显的异常结构 • 描述低或高荧光成分 • 描述随时间变化的荧光强度 • 描述异常荧光的范围及其变化
YOUR LOGO
脉络膜痣自始至终遮蔽脉络膜荧光
遮蔽荧光(Blocked fluorescence)
• Stargardt’s – 脉络膜 湮灭(dark choroid)
• 色素上皮脂褐素沉着
YOUR LOGO
YOUR LOGO
黄斑区出血遮蔽荧光,位于?
YOUR LOGO
同样是黄斑区出血遮蔽荧 光,位于?
• 中度反应:包括荨麻疹、晕厥、血栓性静脉炎、 局部皮肤坏死、局部神经麻痹;
• 严重反应:包括喉水肿、支气管痉挛、循环休克 、心脏停搏、呼吸停止等
YOUR LOGO
Clin Experimen Ophthalmol,2006,34:33—38.
荧光素钠所致不良反应
• 国内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 .7%
YOUR LOGO
10–15 mins
动脉期
YOUR LOGO
静脉期
毛细血管期 晚期
正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静脉期图像及清晰的黄斑无血管区
YOUR LOGO
影响各期荧光充盈的因素(Factors altering timing of phases)
• 动脉期可在 2-30s • 它受心血管疾病、血粘度、 血管口径、血压升
YOUR LOGO
Clin Experimen Ophthalmol,2006,34:33—38.
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预防
• 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 造影室应配备各种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 • 同批号荧光素钠稀释液做不良反应试验 • 提高静脉穿刺的准确性,杜绝荧光素钠渗漏于皮
下组织,避免因剧烈疼痛和精神紧张而导致患者 发生不良反应
• 能防止所有游离的及与白蛋白结合的荧光素渗漏
YOUR LOGO
血-视网膜外屏障
(Outer blood-retinal barrier)
• 由完整的色素上皮组成,不能渗漏荧光素 • 色素上皮形成的光学屏障遮蔽了脉络膜循环的
荧光
YOUR LOGO
荧光血管造影的适应症 (Indications for FFA)
YOUR LOGO
对FFA的描述(Interpretation)
按解剖部位来描述以下结构的FFA异常 • 黄斑(Macula) • 视盘(Disc) • 大血管弓(Major arcades) • 毛细血管(Capillaries)
YOUR LOGO
荧光素钠不良反应
• 轻度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眩晕、心慌、打喷 嚏等血管一迷走神经反应,这种反应短暂,通常 持 续几秒钟到几分钟;
YOUR LOGO
Red Free Late
眼底玻璃膜疣透见荧光 随背景荧光的强弱变化 自始至终大小形态无改 变
YOUR LOGO
高荧光(Hyperfluorescence)
4. 血管通透性改变所致的荧光积存及染色 • 荧光积存(Pooling) – 浆液性RPD、视经上皮
脱离 • 荧光染色(Staining) – 荧光素渗入组织而不
• 尽可能穿插拍另一眼
YOUR LOGO
• 推注荧光素钠,计时 • 拍摄造影照片
YOUR LOGO
正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一. 基础照片与无赤光眼底照片
二. FFA的5期
• 脉络膜期
10s
• 动脉期(臂视网膜时间 ART) 10-15s
• 毛细血管期(动静脉期)
14-15s
• 静脉期
16-17s
• 晚期
YOUR LOGO
眼底像的拍摄
• 拍摄角度可变,拍摄部位可随意调整 • 角度大,拍摄范围大,眼底像放大倍数小;角度
小,视野小,眼底像放大倍数大 • 应按顺序拍摄,尽量包括全部眼底。先后极部,
再周边部,每一照片有一定的重叠,有利于后期 的眼底拼图
YOUR LOGO
患者进行眼底照相的常用模式
4
6
YOUR LOGO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陈娟
YOUR LOGO
荧光血管造影简史
• 1882 – Ehrlich 将荧光素引入眼科学研究领域 • 1910年,Burke采用口服荧光素钠,首次见到视
网膜与脉络膜荧光 • 1930年,Kikai于动物静脉注射荧光素,采用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