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简单学会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简单学会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来源:医信眼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期1.脉络膜期特点:斑块样分布2.视网膜动脉期特点:视网膜动脉荧光充盈3.视网膜静脉期4.后期异常荧光强荧光1.透见荧光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脱失(退行性变、中毒、外伤、炎症)、黄斑区叶黄素密度降低。
特点:出现于脉络膜期,亮度随脉络膜荧光(背景荧光)增强或减弱,形状大小始终不变。
老年性黄斑变性:晕轮状萎缩老年性黄斑变性:晕轮状萎缩2.荧光积存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局灶性的脱色素或者薄变。
特点:早期病变部位弱荧光,后期扩大,尺寸、形态、浓度上有所增加。
色素上皮脱离3.荧光着染病变:瘢痕或萎缩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特点: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轻微增加,至造影后期强度及范围不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左)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左)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右)4.荧光渗漏病变:内屏障(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或外屏障(色素上皮间的紧密连接)的破坏或不完善。
特点:强荧光局限于病灶区,边界不清,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增加。
中央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央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弱荧光1.遮蔽荧光病变:血色素、色素上皮增生、致密渗出、瘢痕组织、肿瘤、异物、屈光间质混浊。
特点:根据遮蔽物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色素增生深层出血色素增生深层出血2.充盈障碍病变: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的血管或其供应区血液灌注不足或闭塞。
特点:病变部位血管弱荧光或无灌注区。
毛细血管炎导致的分支动脉闭塞毛细血管炎导致的分支动脉闭塞。
眼底血管造影的原理

眼底血管造影的原理
眼底血管造影是一种诊断方法,通过向患者的血液中注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并使用X射线或荧光灯对患者眼底的血管进行照射和观察。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造影剂注射:在眼底血管造影过程中,医生会将一种特殊的造影剂注入患者的血液中,以使其充满整个血管系统。
这种造影剂通常是一种含有碘的物质,它在X射线或荧光灯下能够产生较强的对比效果。
2. 造影剂显影:当造影剂进入血液后,它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眼底的血管系统。
在血管中,造影剂会对X射线或荧光灯产生吸收或发光反应,从而显示出血管的形态和分布。
这样,医生就可以观察到眼底血管的状况。
3. 照射和观察:在造影剂注射后,医生会使用X射线机或荧光灯照射患者的眼底,并通过特殊的观察装置观察眼底血管的图像。
在X射线造影中,造影剂吸收X射线的能力较强,通过对造影剂的吸收程度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而在荧光造影中,造影剂发光的能力较强,通过观察造影剂发光的位置和强度,可以了解到血管的状况。
眼底血管造影能够帮助医生检测眼睛和眼底的血管疾病,如静脉阻塞、动脉瘤和视网膜病变等。
然而,由于造影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因此,这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往往作为一种特殊的检查手段,且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合理使用。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操作步骤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操作步骤眼睛是我们主要的感觉器官,因此保护眼睛非常重要。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眼睛的方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心、肝、肾疾病或眼部屈光间质混浊者不宜进行造影。
2.在进行造影前,需要详细了解病史,包括过敏史和全身及眼部情况。
如果患有青光眼,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3.在造影前30至60分钟开始散瞳,使瞳孔直径能达到8mm为宜。
瞳孔太小会导致眼底周边图像拍摄不全。
同时,需要给患者服用抗过敏药和止吐剂。
4.在进行造影前,需要向患者进行医嘱,让其充分了解造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并保持镇静合作。
5.在准备荧光素钠溶液时,需要将照影机准备妥当,患者取坐位并固定头部位置。
6.在进行注射荧光素钠之前,需要先进行眼底普通照相及加用激发滤光片和栅滤光片的对比照相。
7.在进行注射荧光素钠时,需要先进行静脉穿刺,并缓慢注入荧光素钠稀释液。
待10min、15min后如无反应,再进行注射荧光素钠,并同时启动计时,约5秒后开始拍照。
8.在进行造影后,需要告知患者在24小时内尿液呈黄绿色,是为排出的药液,不必恐惧,可多喝水以利排药。
为了保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必须在暗室进行。
为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必须备有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肾上腺素、氨茶碱、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血压计、听诊器、氧气筒、开口器、轻便手持复苏器、静脉输液器等。
如果需要,这些药品和器械可以立即使用。
如果需要进行眼底激光治疗,必须先调整好激光治疗机。
这可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注射之前,必须进行这项操作。
眼睛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因此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们。
如果您的眼睛出现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睛的状况。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操作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眼科常用技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科常用技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方法,协助诊断眼底疾病。
【适应证】各种黄斑疾病,各种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各种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禁忌证】患者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或对药物有过敏史者、孕妇。
【准备工作】1.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高血压、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对育龄妇女应了解是否怀孕。
2.向患者介绍造影要点,解除顾虑及紧张心情,交代造影过程中及其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意外,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3.散瞳瞳孔应尽量散大至7mm或以上。
4.口服抗过敏药物检查前30分钟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4mg、维生素B6 10mg。
5.20%荧光素钠检查前10~15ml做皮肤划痕试验。
【操作方法】1.输入患者资料姓名、性别、年龄、造影号、病历号、视力、检查日期、临床诊断及操作者。
2.准备10%荧光素钠溶液5ml或20%溶液3ml,荧光素钠稀释液(无菌生理盐水4.5ml加于10%荧光素钠0.1ml内)抽入空针内备用。
3.将造影机准备妥当,患者取坐位,头部固定,位置调整合适,在注射荧光素钠之前先摄眼底普通照相及加用激发滤光片和栅滤光片的对比照。
4.在患者肘部常规消毒后作静脉穿刺,用8号针头先缓慢注入荧光素钠稀释液,待10分钟、15分钟后如无反应,调换含有10%或20%荧光素钠的注射器,在统一口令下快速注入(2~4秒)并同时启动计时,约5秒后开始拍照。
5.按顺序拍摄,尽量包括全部眼底,一般拍摄9个方位:后极部、颞侧、颞上、上方、鼻上、鼻侧、鼻下、下方、颞下;早期需拍视盘及黄斑像。
6.将所获得的满意影像存盘,根据需要打印影像。
7.结合临床分析影像,书写造影报告。
【并发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胃痛、腹痛、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心跳停止、心脏梗死、呼吸停止、脑梗死等。
FFA

FFA适应症
• • • • • 眼底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阻塞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相关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锥细胞营 养不良 肿瘤 :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 感染性疾病:急性葡萄膜炎、急性视网膜坏死 黄斑病:老年性黄斑病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各种病因的黄斑水肿
正常情况荧光素钠 不能通过该屏障
关于造影剂
• 荧光素钠 分子量小(约380D ),不能通过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却 能自如地通过脉络膜毛细血管壁,用于视网膜血管造影( FFA)。
• 吲哚青绿 分子量较大(约 775D),不能通过脉络膜毛CGA的比较
荧光素钠的药理作用及其副作用
• 不参加体内代谢分解,也不与组织牢固结合,毒性极低。 • 人体内注射最大剂量为1g,10-20mg/Kg 。 • 注射后24-48小时从身体完全排出,出现暂时性皮肤、粘 膜发黄,病人有粉红色视、黄视,注射部位渗出药物可致 局部疼痛。 • 常见副作用是恶心、呕吐;少见过敏反应,出现瘙痒、荨 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哮喘;偶见并发症 如低血压、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及心肌梗死。
眼底血管造影的发展
• 1910年Burke用口服荧光素在普通照明下观察到视网膜及 脉络膜有染料 • 1930年Kikai在动物静脉注射荧光素,以特殊滤光片观察 到脉络膜及视网膜荧光 • 1954年Edward maumenee 观察到脉络膜肿物 • 1961年Novotny拍摄到人眼视网膜和脉络膜循环动态过程 •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各地先后引进了高速眼底照相 机,该项检查逐渐开展起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流程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eseei Angiography,FFA)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风险及防范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风险及防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将造影剂从肘静脉快速注入,利用具有有特定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持续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注的过程。
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的情况,是常用、基本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1]。
能协助诊断眼底疾病。
眼底荧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检查,我们要认识该检查的风险和护理对策,协助医生把检查顺利完成,进而提高诊断水平及护理质量。
我科由专门的护士对病人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全程护理。
我们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把检查风险降到最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眼科门诊完成FFA386例,758只眼;其男性265例、女性121例;其中黄斑病变12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126例、视网中央膜静脉组塞6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疾病31例,其他43例。
1.2可能发生的风险(1)病人有基础疾病,因对造影检查很紧张,对长时注视前方不能承受,出现血压升高,造成检查中断。
(2)造影剂过敏, 轻者头晕、呕吐,重者甚至过敏性休克。
(3)检查体位不当,造成眼底拍摄图像模糊,不清晰。
(4) 因注射不当或胳膊移动,针尖穿破血管,造成造影剂渗漏。
(5)暗室中连续拍摄的闪光感,使病人出现暂时的视物模糊和眩晕感。
(6)仪器原因造成检查中断或解释不到位可引起病人不满或投诉。
(7)散瞳不充分,周边眼底暴露范围不好,影响诊断。
1.3 结果 386例FFA检查病人诊断正确率98.7%;无一例因配合不好,造成拍片不清晰;无一例穿刺失败;无一例因其他疾病的发作造成检查中断;无一例因解释沟通不好,发生投诉或不满意。
2 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2.1防范不宜造影的因素(1)询问有无禁忌症,如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闭角性青光眼等。
(2)检查前常规测血压、脉搏。
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
(3)了解是否作过可能损伤角膜上皮的检查,如前房角镜、三棱镜、A超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报告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报告分析尊敬的患者,根据您所进行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报告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常用于评估眼部血管病变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该检查通过注射荧光染料,观察其在血管系统中的分布情况,以获取眼底血管的形态和功能信息。
下面是您的报告分析:1. 检查日期:[日期]2. 检查方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3. 检查目的:评估眼底血管病变报告结果:1. 血管网络形态:经检查发现,您的视网膜血管网络略有异常,表现为在特定区域血管分支较为稀疏。
这种情况可能与血管疾病或眼底病变有关,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2. 漏斗征:我们还观察到一些漏斗状扩张的血管,通常这种现象可能与血管炎、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有关。
建议您密切关注眼部症状,并定期复查以进一步评估情况。
3. 漏光现象:检查中发现有局部漏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血管损伤、炎症或退化引起的。
我们推荐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眼部保健,并与眼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 血管渗漏: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中,我们观察到一些血管渗漏现象,这可能是血管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病理过程的表现。
建议您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结: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您眼底血管的形态和功能存在一些异常。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病因,我建议您与专业的眼科医生进一步沟通,并进行必要的诊断和治疗。
注意眼部保健,遵循医嘱,及时复查,以维护眼健康。
请注意,此报告仅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医生的综合评估进行确定。
如果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您的医生。
祝您早日康复!。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禁忌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禁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底血管的情况,从而诊断和治疗一些眼部疾病。
但是,这种检查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本文将为您介绍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一、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禁忌症1.对荧光素过敏者荧光素是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中使用的一种药物,如果患者对荧光素过敏,就不能进行这种检查。
过敏反应可能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2.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荧光素是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排泄的,如果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荧光素代谢排泄能力会降低,可能会导致荧光素在体内积聚,增加荧光素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荧光素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传递给胎儿和婴儿,可能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能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4.患有严重心脏病或高血压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需要注射荧光素,这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负担增加,对患有严重心脏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发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注意事项1.告知医生自身病史在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的病史,特别是过敏史、肝肾功能情况、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史。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决定是否适合进行这种检查。
2.避免空腹检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需要注射荧光素,如果患者空腹进行检查,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因此,患者应在检查前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空腹检查。
3.避免过度紧张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对检查结果或注射荧光素而过度紧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适症状。
因此,患者在检查前应保持心态平静,避免过度紧张。
4.注意检查后的反应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这是正常的反应。
患者应在检查后休息片刻,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食,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总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仪 器 设 备
造影剂-荧光素钠、立摄得
组合滤光片-激发滤光片、栅滤光片
照相机-TOPCON -TRC 50IA,数字图象
处理系统,拍摄角度200、350、500 ,最 大范围-赤道部
三、基
本
原
理
利用能发出荧光的物质,如荧光素钠, 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血管内,循环至眼 底血管,经过连续的蓝色激发光源照射 后,使循环至眼内的荧光素钠被激发出 黄绿色荧光,同时应用装有特殊滤光片 组合的眼底照相机,及时拍摄并观察眼 底循环的动态过程。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eseei angiography,FFA)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吴李鑫
一、发 展 简 史
1910--- Burke首次采用口服荧光素钠法
4--- Edward maumenee 脉络膜肿物
1961---Novotny拍摄人眼视网膜和脉络膜循环 动态过程 1970至今---眼科临床
十、视网膜循环分期
视网膜动脉前期或脉络膜循环期 视网膜动脉期 视网膜动静脉期 视网膜静脉期 晚期或后期
脉络膜期
动脉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后期
常见异常荧光及其临床应用
« â í Ö Í å Ó ¹ ±Ï Ê Ò
« × É Ë è ° « â ×µ Ó ¹ ö ª º ñ ö ª è ° ç ¢ í Ù ± Ñ £ º ± Ñ (×µ Ô ¡ Í Æ ) ¡ ö ª è ° ç Ù ±± Ñ (×µ Ô Æ ) ÷ ö º Ð è É ± £ Ó Ë NF£ ñ º ¬ £ Ú ú í Ô É À Ð ä ¯ ±ð ± Ó È Ë ª Û è ø Ñ ¹ ×È ® õ Î Ë ö Ñ Â Í ÷ Ñ Í Í
八、注 意 事 项 造影前
仔细询问病史,排除禁忌症病人。 向患者介绍造影要点,以解除患者紧张 心情,交代造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 及意外。 应行皮肤过敏试验:10%荧光素钠稀释 后静脉注射作为过敏试验。
造 影 中
一过性恶心,呕吐,眩晕,不需立即处理即可 恢复,不留下任何后遗症。 少数有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寻麻疹,血管 神经性水肿,哮喘,可能需要处理但不危及生 命及留下后遗症。 极个别出现呼吸急促,心肺功能衰竭,导致死 亡,需要及时处理。 若荧光素溢出血管外组织,可引起局部疼痛, 少数患者会发生血管炎,其中部分糖尿病、高 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可出现局部组织损坏,产 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甚至坏 死。
õ Ó â È « ¹
RPEÈ Ê ±§ 高荧光或强荧光 ¸ ø « â Í ¼ Ó ¹ ¿ Ó ¹ Ç « â » ù £ ª Û ° Õ ± Ñ ¹ ® ¤ä ¡ ¹ Ä ±±
Ø « â ¼ Ó ¹
ö ç ¤ª » Â Â Ä Ñ Ñ · Ó ÷ ¤ª » Ê Í Ä Ñ Ñ · ÷ © ¨í Ù « â © É Â £ Í Æ Ó ¹ £ Ó N Ê ª Û Ñ ¹ ö ç ¤ª Û Â Â Ä Ñ ¹ Ó ÷ ¤ª Û Ê Í Ä Ñ ¹ RPE£ Bruch ± È £ × Ö ×È ¬ × ¾ ¬ é ¯ Å ¾
五、 禁 忌 症
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10mmHg 空腹血糖>10mol/L 心,肝,肾功能不全 有哮喘病史 有严重的过敏史,特别是有碘过敏史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严禁扩瞳者 空腹
六、药物体内过程
分布
60%—80%的荧光素钠在血液中与血 浆蛋白(白蛋白)结合,不能发出荧光; 20%游离在血中,可被蓝光激发出荧光。
A:激发片,460-490nm B:屏蔽光滤光片,520-560nm
四、 适
应
症
主要适用于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指导光凝治疗、随访及手术前评估、预 测视力预后等方面。 如: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先天性视网膜 疾病、黄斑部病变、视神经病变 高度近视、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部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造 影后
瞳孔一般在造影后4-6小时可自动恢复, 因扩瞳后病人可有怕光,流泪,视近物 模糊的情况,有条件者备遮阳镜。 注射荧光素钠可出现暂时性皮肤和结膜 发黄,视物呈黄色或棕红,2天内尿液呈 黄色,随着药物从体内排除上述症状即 可消失。
九、荧光血管造影正常过程
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正常 10-15秒,两眼相差0.5-1.0秒 影响因素:如受检者年龄、血管粗细, 心脏及血流速度;所用荧光素浓度,注 射技术及造影技术的熟练程度等均有关 系。
出血遮挡
色素斑块遮挡
荧光渗漏
视 网 膜 下 新 生 血 管
透见荧光
年 龄 相 关 性 黄 斑 变 性
高 度 近 视 眼 底 改 变
视 网 膜 中 央 静 脉 阻 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收费标准
造影剂(荧光素钠):150元 眼底荧光造影收费:190元
排泄
药物于24小时内经肝、肾排出。
荧光吸收:
血-视网膜屏障 与眼底三个屏障有关 血-视神经屏障
视网膜-脉络膜屏障
七、造 影 方 法
病人准备
调节照相机
拍摄
读片 资料保存
ICG与FFA造影的比较
FFA 造影剂 分子量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血管壁的通透性 激发光 最佳荧光波长 患者的眩晕感 染料的代谢 主要观察部位 荧光素钠 (20%,3cc) 380D 约60% 较好 488nm蓝绿光 520nm 强 慢(数小时) 视网膜色素上皮 ICGA 吲哚青绿(25mg x2) 775D 98% 差 805nm红外光 835nm 弱 快(数十分钟) 脉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