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静电现象

合集下载

有趣的静电原理

有趣的静电原理

有趣的静电原理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静电的现象。

在冬天,空气是干燥的,如果人和人之间相互靠近时,就会有一种轻微的摩擦感,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对方,就会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

当小水滴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形成水滴珠。

当水滴珠碰到物体表面时,它会把物体表面的物质吸过来。

在冬季穿羽绒服的时候,羽绒服外面总是有一层厚厚的绒布,这些绒布能够吸水和导电。

当把羽绒服脱下来时,绒毛就会留在衣服上了。

另外,冬天人穿的衣服一般都是化纤布料制作的。

化纤布料和其他一些类似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相比,它的吸水性比较差,当人穿着它时,身体上所带的一些电荷就会被衣服上的绒布所吸附起来了。

当人与人之间相互靠近时(例如:两个人彼此靠近到能听见彼此呼吸声),衣服上所带的电荷就会相互抵消掉一部分,另一
部分电荷就会跑到空气中去了。

—— 1 —1 —。

有趣的静电现象

有趣的静电现象

有趣的静电现象
听说物体摩擦的时候会产生静电,我想做个试验。

星期天放学回家,我从书包里拿出一把塑料尺子和一张纸。

首先我拿起一张纸撕成小米屑一样大小,我拿起尺子在自己的头上摩擦了一下,我把尺子放在纸片的上方,小纸片就像不听话的小娃娃似的一动不动,躺在桌子上面。

妈妈说:“你摩擦的时间太短了。

”我一听就赶快地又用力得摩擦了很长时间,我又把尺子放在纸片上方,“啊!”奇异的事发生了,小纸片争先恐后的跳到了尺子上,像欢蹦乱跳的小精灵在尺子上跳舞,桌子上的还是一动不动,小纸片突然掉了下来,就像仙女散花一样飘落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跑到妈妈身边,我又拿起尺子在自己的头上摩擦了一会儿,悄悄地把尺子往妈妈头上一放“啊!”我又大叫了一声,这时妈妈的头发一根根地竖了起来,就像魔鬼一样,十分恐惧。

妈妈站了起来,照了照镜子,说:“看你干的好事,把我的头发吹成这个样子啦!”我心里愤愤不乐。

我又拿起一把尺子在头上摩擦了很长时间,我把尺子放在桌子上面,我的头发靠在一起,我头抬起来,赶紧跑到镜子面前一看,我的头上沾满了小纸片,就像一顶小帽子,我赶快把小纸片拍了下来,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连妈妈也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妈妈说:“这就是静电,塑料摩擦的时候也会产生静电,我们身边也发生这样的事,比如冬天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脱衣服时会发出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也就是静电。

”“哦,原来衣服也会发出声音呀!”
我恍然大悟。

我知道了,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有收获。

有趣的静电现象(共6张PPT)

有趣的静电现象(共6张PPT)
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
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 什么是带电? 物体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
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两种,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和负电荷(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二、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
微观解释: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
2、接触起电
微观解释: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Q
接触后 再分开
1Q
1 Q
22Leabharlann Q 3Q接触后 再分开
Q
Q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
3、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微观解释:把带正电的球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没 静有电创感 造应电微荷观,解而释是:使把物带体正中电的的正球负移电近荷金分属开导,体将电A和荷B从时物,体导的体一上部的分自转由移电到子另被一吸部引分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没 有完创成造 课电本荷后,的而课是后使练物习体(中做的在正课负本电上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同1、种应电用荷:互静相电排喷斥涂,、异静种电电复荷印互、相静吸电引除尘 第一节 有趣的静电现象 第1、一应节用有:趣静的电静喷电涂现、象静电复印、静电除尘 静完电成感 课应本微后观的解课释后:练把习带(正做电在的课球本移上近)金。属导体A和B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没 有第创一造 节电:荷有,趣而的是静使电物现体象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物第体一吸 节引有轻趣小的物静体电,现我象们说物体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 第我一们节 的生有活趣中的有静哪电些现静象电现象? 第物一体节 吸引有轻趣小的物静体电,现我象们说物体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 1物、体应吸用引:轻静小电物喷体涂,、我静们电说复物印体、带静了电电除,尘或说带了电荷。 起2、电防的止本:质油罐车无拖论地是的哪铁种链起、电避方雷式针,其、本工质厂都车是间将空正气、保负持电空荷气分湿开润,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两种, 电正荷电间荷的(相丝互绸作摩用擦的过规的律玻? 璃棒所带的电荷)和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第一节:有有趣趣的的静静电电现现象象

趣味静电小实验图片

趣味静电小实验图片

趣味静电小实验图片
何谓静电?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遇上干燥的天气时,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

比如晚上脱衣服时电光四闪,噼里啪啦响。

同学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夏天没有静电呢?其实,夏天也存在静电,但由于夏季湿热,即使产生静电也会在第一时间被释放掉,所以我们见不到静电打人的现象。

而冬季外界低温,空气中大部分水蒸气会被冷凝或冻结,变得极其干燥,于是静电便频繁出现。

初步了解了静电,知道了它的由来,也知道了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那我们做几个小实验,一起来看看有趣的静电吧。

摩擦起电,与小人共舞
通过摩擦气球产生静电,气球就能将桌上的纸片小人吸附起来一起共舞啦。

会飞的大蜘蛛
大蜘蛛怎么会飞呢?别急着质疑,让气球和塑料袋通过摩擦产生静电,同种电荷相斥,“大蜘蛛”就漂浮在空中啦!
易拉罐拉力赛
气球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吸引易拉罐滚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详案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详案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详案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含反思有趣的静电现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的概念和性质;2. 观察和探究静电现象;3. 学习如何利用静电现象进行科学实验;4. 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用玻璃棒和塑料棒;2. 不同材质的纸张、硬币、羽毛等物品;3. 小黑板、粉笔和橡皮;4. 图片资料和故事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幼儿介绍静电的概念,并请幼儿分享自己对静电的了解。

2. 通过图片或故事书的形式,向幼儿展示静电现象的有趣场景,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实践探究1. 教师带领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2. 实验一:用玻璃棒和塑料棒分别摩擦同一张纸,观察纸张的变化。

解释:玻璃棒与纸张之间摩擦会产生静电,导致纸张吸引其他轻物体。

3. 实验二: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羽毛、硬币、纸张等)接触玻璃棒或塑料棒,观察物品的变化。

解释:不同材质的物品与带有静电的棒接触后,会对静电有不同的反应,如被吸引或被排斥。

4. 实验三:用玻璃棒(或塑料棒)摩擦橡皮,然后将带有静电的橡皮靠近小黑板,观察呈现的现象。

解释:带有静电的橡皮靠近小黑板时,会产生吸引力,使得小黑板上的粉末或粉笔颗粒受到影响。

(三)总结归纳1.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静电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 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为什么发生静电现象,是否只有玻璃棒和塑料棒能产生静电等问题。

(四)拓展应用1. 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与静电相关的现象,如摩擦毛衣后的静电电击、指甲一碰到金属物体会感到电流等。

2. 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身边的静电现象,分享给其他的小伙伴。

四、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挑战,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探究。

2.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科学《有趣的静电》教案6篇

科学《有趣的静电》教案6篇

科学《有趣的静电》教案6篇通过教案的准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有趣的静电》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有趣的静电》教案篇1【活动目标】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对静电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2、请幼儿尝试操作。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4、教师小结。

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

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三、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1、教师出示记录表。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师:小魔术师们,我们研究魔术的时候,桌上的材料不要争抢自己先拿一种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盘子里,再换另外一种材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再次实验。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四、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静电现象。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遇到的静电现象。

2、教师小结: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产生静电现象。

脱衣服时,我们身上的毛衣和衬衣和头发都会产生静电现象。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小魔术师们都学会了我的魔术,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小班科学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静电现象》

小班科学活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静电现象》

《有趣的静电现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静电现象,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静电的产生。

2.教学难点:理解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具:气球、塑料尺、绸布、纸片、铅笔、泡沫板、玻璃棒等。

2.学具:每组一套实验材料(气球、塑料尺、绸布、纸片等)。

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表面是否有特殊现象。

2.学生观察并回答:气球表面有静电,吸附了一些纸屑。

(二)探究静电现象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吗?2.学生回答: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3.教师演示摩擦产生静电的实验:a.将塑料尺在绸布上摩擦,使塑料尺带电。

b.将带电的塑料尺靠近纸片,观察纸片被吸附的现象。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分析实验结果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摩擦可以产生静电?3.学生回答: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子会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

(四)静电的利与弊1.教师提出问题:静电有哪些利与弊?2.学生回答:利:静电可以用于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弊:静电会吸附灰尘、引起火灾等。

(五)课堂小结2.学生回答:了解了静电现象,知道了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学会了用实验方法探究静电的产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静电现象,学会了用实验方法探究静电的产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生活中静电现象的例子

生活中静电现象的例子

生活中静电现象的例子
1. 取下毛衣或毛绒玩具时,手会感觉到静电的震动。

2. 在干燥的天气里,梳头会使头发带上静电,头发会自然地升起来,产生许多小电弧。

3. 在移动塑料袋或塑料膜时会听到啪啪声,这是由于静电在表面相互跳跃所引起的。

4. 在皮肤与衣服之间摩擦时,产生摩擦电荷,手臂几乎可以感受到静电的紧张和麻刺感。

5. 当人们走动或脱衣服时,由于摩擦,鞋带会被吸起来。

6. 在冬天使用毛毯时,毛毯上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摩擦声和小火花都会产生。

7. 在混合不同材料的衣服时,会产生许多静电,产生摩擦声和小火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静电现象
1.怒发冲冠
2.静电的防止
3.静电的应用
初中电学知识复习
带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符号—Q(q)单位—库仑(C)
5.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的核式结构
6.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一.静电的产生
⑴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规律: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得失
⑵接触起电:相互接触的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

规律:相同金属球平分总电量;不同金属球比例分配
实质:电荷的转移
⑶感应起电:导体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规律: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3.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二.静电现象的解释
1.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简称电量。

单位:库仑C
2.基本电荷(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单元。

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的绝对值e=1.6×10-19C
电子:e=-1.6×10-19C
质子:e=+1.6×10-19C
※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例题】对于一个已经带电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一定有多余的电子;
B.物体上一定缺少电子;
C.物体的带电量一定是1.6×10-19C的整数倍;
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值。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