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课件

新生儿黄疸课件
2.水浴疗法 黄柏30g。煎水去渣,水温适宜时,让患儿浸浴,反复擦洗10分钟。1日1-2次。 3.滴肠疗法 茵陈10g,栀子4g,大黄3g,黄芩4g,薏苡仁10g,郁金4g,水煎 2次,浓缩过滤成25ml,每日一剂,直肠滴入,连用7日用于湿热郁蒸证。 4.推拿疗法 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见肢体瘫痪、肌肉萎缩者,可用推拿疗法,每日或隔日1次 。方法:在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5—10分钟,按揉松弛关节3—5分钟,局 部可用搓法搓热,并在相应的脊柱部位搓滚5—10分钟。 5.针灸疗法 脑红素脑病患儿可配合针刺疗法,每日一次,补法为主,捻转提插后不留针。3个月 为1个疗程。对症论治。
若黄疸动风,见神昏、嗜睡、抽搐,治宜平肝熄风,利湿退黄,方选羚角钩藤汤加减。常用药: 羚羊角粉(另冲)、钩藤、天麻、茵陈、生大黄(后下)、车前子、石决明、川牛膝、僵蚕、 栀子、黄芩等。
黄疸虚脱,见黄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治宜大 补元气,温阳固脱,方选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常用药:人参、附子、干姜、五味子、麦冬、 茵陈、金钱草。
2.寒温阻滞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 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分析:寒属阴邪,湿性粘滞,寒湿内阻,肝胆疏泄失常,故黄疸晦暗,持久不退;寒湿中阻,脾 阳不振,故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常用药:茵陈蒿利胆退黄,干姜、白术、甘草温中燥湿,佐以党参益气 健脾,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
治法:化瘀消积。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柴胡、郁金、枳壳、桃仁、当归、赤芍、丹参行气化瘀。
大便于结加大黄通腑;皮肤瘀斑、便血加丹皮、仙鹤草活血止血;腹胀加木香、香橼皮理气;胁 下痞块质硬加穿山甲片、广虫活血化瘀。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黄疸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0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 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 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 巩膜发黄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包括皮 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等。 医生会观察宝宝的症状来 确定是否为新生儿黄疸。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和尿 液检查,以确定胆红素水 平和其他相关指标。
肝功能检查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 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以评估黄疸的程度和原因 。
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方法
药物治疗
01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新生儿排出胆红素
,如肝酶诱导剂等。
光疗
02
光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通过照射蓝光或绿
光来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换血疗法
03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换血疗法,以降低
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黄疸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2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较高,是新 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 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 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由于病理因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 代谢异常,包括感染、溶血、缺 氧、母乳性黄疸等。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病因(一)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

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病理性黄疸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Lucey-Driscoll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4.新生儿黄疸

4.新生儿黄疸
返回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其特点

1、黄疸出现过早 2、程度过重 3、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 4、血清结合胆红素 > 26umol/L (1.5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其特点

出现过早

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返回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其特点

程度过重

足月儿 > 221umolL
体内胆红素的形成
衰老或破坏红细胞的血红 蛋白 旁路胆红素 其他

体内胆红素的形成

衰老或破坏红细胞的血红胆白

血红蛋白—>血红素—>胆绿素—>胆 红素

1g————————>34mg 正常占80%左右
体内胆红素的形成

旁路胆红素
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 解,正常占3%以下。 新生儿停止胎儿造血,旁 路胆红素增加。

换血指征




1、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总胆红素> 68umolL ( 4mg/dl)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 肝脾肿大、心力衰竭者。 2、血清胆红素超过342umol/L(20mg/dl). 3、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 12umol/L(0.7mg/dl)者 4、凡有早期核黄疸症状者,不论血清疸红素 浓度高低都应考虑换血。 5、早产儿及前一胎病情严重者需适当放宽换 血指征。
胆红素的化学生理特点

未结合胆红素
1 、脂溶性,可以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 障,干扰脑细胞的代谢功能。 2、与蓝光(波长425—475mm)发生 化学反应成为易溶于水的光红素。 3 、 与 白 蛋 白 结 合 1g 的 白 蛋 白 结 合 15mg 胆 红 素 4、在肝内代谢为结合胆红素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一、新生儿黄疸的概念一般来说,在医学上把出生28天之内新生儿的黄疸就成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主要指的就是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全,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不够完善,血中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无法得到良好的环节,皮肤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症状,这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主要指的就是因为胆红素代谢不够充分,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来说会在新生儿出生之后2-3天内出现,出现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完全消退。

早产儿黄疸持续的时间会久一点,还会伴随有食欲不振的情况。

二、新生儿黄疸的原因(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出现原因和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息息相关,比如说胆红素生成比较多,新生儿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新陈代谢;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够完全,干细胞的摄取能力还不能达到一定标准;新生儿缺乏胆红素的排泄能力。

以上种种原因都决定了有一半以上的足月儿和接近85%的早产儿都会在出生的第一周就出现黄疸现象;1.病理性黄疸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为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会导致血管外溶血、感染等症状,危害到新生儿的安全;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还不够充分,就会出现干细胞摄取功能低下的情况,会引发新生儿的缺氧和感染症状,还会引发Crigler-Najjar综合征,也就是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氨基转移酶缺乏,还会破坏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3.胆汁排泄障碍。

干细胞排泄功能受损,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

(3)母乳黄疸哺乳也是会让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之一,不过母乳黄疸并不会让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大量堆积,也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健康方面的危害。

母乳黄疸一般来说都会在新生儿出生后4天左右出现,持续时间在1-2周左右,在医生确定是母乳黄疸之前,需要先排除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护理ppt课件

观察生长发育情况
长期未消退的黄疸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体重增 长缓慢、身高发育迟缓等。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可以帮助判断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治疗,随着孩子的生 长发育和多吃多排,可以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治疗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等。具体治疗 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病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定期检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
若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应尽早进行蓝 光照射治疗,同时遵医嘱用药。
病例二:家庭护理与预防
总结词
科学喂养、合理护理可预防黄疸。
详细描述
家庭护理和预防对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病例二:家庭护理与预防
具体措施 鼓励母乳喂养,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新生儿黄疸能否自行消退?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治疗,部分病情较轻的病例可以在治疗后自行消退。但是 ,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光疗、药物治疗或换血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 续时间,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观察黄疸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 发热、呕吐等,以便及时发现并
发症。
预防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常伴有并发症,如败血症、肝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改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预防并发症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病理性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主要分布在面部及 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血测定 胆红素,足月儿在高峰期不超过12mg/ dl ,早产儿不超过15mg/ dl ;
• 3.足月儿在第2周末基本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特点
• 1.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
• •
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 黄疸;
2.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 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 升超过85.5umo1/L(5mg/ dl );
3.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 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 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
变化等 • 光疗副作用: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眼损害、睾丸损害等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①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 • ②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 ③若为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 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母乳喂养。若黄疸加重,患儿一般 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 ④若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 -6- PD )缺陷者,需忌食蚕豆
护理措施
光疗后的护理 • 当血清胆红素≤10mg/ dL ,可停止光疗,妥善安置患儿,注意保
暖,做好记录,取下眼罩,检查眼部是否发生感染、充血,检查 患儿全身皮肤是否完好,可以适当涂抹 BB 油保湿 • 光疗箱消毒、备用
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观察 • 神经系统:嗜睡、吸吮力减弱、拒食和肌张力减退等 • 贫血的进展:口唇、甲床颜色、有无肝脾肿大,心率、血红蛋白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ppt
2023-10-30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总结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 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一种临床现 象。
04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孕 期感染和用药不当。
分娩管理
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避免产程中感染,对新 生儿进行早期筛查,以便 及早发现黄疸。
喂养指导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 正确的喂养方法,避免过 度喂养或饥饿状态。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控制
胆红素脑病
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能会侵犯宝宝的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神经发育监测
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神经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新生儿黄疸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吸收障碍
黄疸可能导致宝宝食欲减退, 影响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发育。
免疫功能下降
黄疸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功能 ,使宝宝容易感染疾病。
监测黄疸指数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 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及时采 取措施。
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因排便不畅加重黄疸。
及时治疗
如黄疸指数过高或持续时间过 长,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 治疗建议。
分析新生儿黄疸护理的不足之处
缺乏专业培训
部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加强培训 和学习。
病理性黄疸
感染、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发基质 (germinal matrix)
组成:神经母细胞、成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床 时间:24周出现,32周逐步萎缩,足月消失
Etiology
髓静脉
侧脑室
终末 静脉
生发基质
“U”字形回流 —易血流淤滞
生发基质附近静脉
Diagnosis
Imaging exam:ultrasound
超声
CT
MRI
IV度 ICH
11
Summary
颅内出血诊断步骤
12
复习题
1.颅内出血为什么会出现出血性脑梗死 及脑白质损伤? 2.颅内出血的治疗?
13
参考资料
1.长学制《儿科学》教材 2. 邵肖梅《实用新生儿科学》, 第4版, 2011 3. Avery’s Diseases of the Newborn. 8th
Incidence
50%
40%
发 30% 生 率 20%
10%
39%
29%
20%
45%
00年代中
2000年后
医疗技术提高,发生率逐步下降
早产儿存活增多,发病率仍较高
Etiology
侧脑室
侧脑室
ICH尾状好核头发年龄:
GA <32W丘脑Preterm infants
尾状核头 丘脑
27W 900g 四肢松软
IV度 ICH
Complication
ICH
HydNroocrempahlalus
出血后梗阻性脑积水
Obstructive Hydrocephalus
Case
29+4 周 1140克 呼吸窘迫综合症 呼吸机 生后3天双眼凝视,四肢抽搐 前囟饱满 四肢肌张力高 贫血 Hb 59 g/L
(无创、早期、动态)(有射线)(不能早期床旁 检查)
ICH 分 度
冠 状 面 矢 状 面
Ⅰ度 单纯生发基质出血
Ⅱ度 出血进入脑室内
或脉络丛出血
Ⅲ度
脑室内出血量增 多,伴脑室扩大
Ⅳ度
出血、脑室扩大, 脑室旁白质损伤或
出血性梗死
ICH 超 声 表 现
Normal
IIVII度I度度IICICCHHH
6
Manifestation
31W 1500g 动脉导管未闭 II度 ICH
I度 和 II 度 ICH 临床无表现
Manifestation
兴奋性增高
兴奋易激惹,脑性尖叫,惊厥、 呕吐、前囟紧张等
29W 1080g 抽搐
III 度 ICH
Manifestation
皮质抑制症状
神志异常、四肢张力低下、运 动减少、呼吸抑制,重者死亡
edition 2005 4.网站
14
13520694100 liuyunfeng96@16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