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新生儿黄疸)1(1)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

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

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引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

它是新生儿生命最初几天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和预防。

一、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出现问题。

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不完善,无法有效地转化和排除体内的胆红素。

此外,新生儿的红细胞寿命较短,进一步增加了胆红素的生成和积累。

其他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因素还包括母体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感染、药物使用等。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和眼睛发黄。

黄疸一般从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出现,并在出生后的1-2周内逐渐消退。

除了皮肤和眼睛的黄疸外,新生儿黄疸还可能伴随着食欲不振、嗜睡、尿液颜色深黄等症状。

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家长发现宝宝出现黄疸后,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

医生会通过观察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检查宝宝的血液胆红素水平以及进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定诊断。

此外,医生还需要了解家族病史、母体血型等信息,以帮助确立黄疸的原因。

四、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1.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暴露在特定波长的蓝光下,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2. 换血:对于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部分或全部换血,以减少体内胆红素的积累。

3. 药物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五、家长应对和预防1. 注意观察:家长应经常观察宝宝的皮肤和眼睛是否出现黄疸,以及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

2. 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

母乳中的成分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胆红素。

3. 避免药物滥用:家长在给宝宝使用任何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

4.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黄疸等问题。

结语: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及时的治疗和预防来控制的。

王琳新生儿黄疸教学案

王琳新生儿黄疸教学案

word格式文档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授课老师王琳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授课内容新生儿黄疸选用教材《儿科护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儿科护理学》(双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84-187儿科护理学教案目的与要求掌握1、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2、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熟悉3、熟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点了解4、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进展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PBL、抛锚式(建构式)教学。

2、课堂讲授、自学及互动式讨论。

3、临床病例教学视频联系临床和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和视频资料相结合,以图、文、声等多角度介绍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本次内容教学时间约40分钟。

具体内容时间分配如下1.引入新课展示教学图片提出问题请2个学生回顾胆红素代谢相关知识,进入本次课,介绍本次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 2分钟2.详细讲解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概述、分类及治疗护理要点,共计40分钟,其中:●教学展示临床病例、提出问题 3分钟●教师讲授+图片展示+启发讨论疾病概要 20分钟●师生共同讨论病案中病史要点、质疑释疑、共同建构5分钟3.小结复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要点 5分钟重点、难点与临床应用重点1.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2.黄疸患儿的护理措施难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临床应用光疗方法的临床护理应用。

主要外语词汇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肠肝循环physiological jaundice 生理性黄疸pathologic jaundice 病理性黄疸phototherapy 光照疗法复习与总结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2.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要点课后思考题见临床病例分析。

备注1.突出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新生儿黄疸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发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二)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55%~65%,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但防止对流风,以防感冒。

2.提倡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黄疸严重者,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

如需奶瓶喂养应做好奶具的消毒。

3.预防感染,接触宝宝之前应洗手,患有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者应暂时停止接触患儿。

避免带宝宝到人多及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以防交叉感染。

4.密切观察宝宝皮肤及巩膜颜色,注意黄疸有无退而复现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5.亲子关系的建立。

6.按时完成预防接种。

7.不适随诊。

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

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

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新生儿黄疸教学设计引言:新生儿黄疸是指在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的出现,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

对于医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新生儿黄疸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多个方面,并最终总结归纳出对此主题的全面理解。

第一部分: 新生儿黄疸的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定义、病因以及临床表现。

同时,我们还会提及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和诊断方法。

通过对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我将帮助你对新生儿黄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 新生儿黄疸的处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新生儿黄疸的处理方法。

我们将介绍光疗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并解释其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药物治疗在应对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和限制。

通过这些讨论,你将深入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策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第三部分: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与预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新生儿黄疸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

我们将深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一些预防措施。

这些内容将帮助你全面理解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 新生儿黄疸的教学设计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着重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计划来教授医学生有关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将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包括实际病例分析和模拟训练。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的指导,你将能够更好地教授和帮助医学生理解和处理新生儿黄疸。

第五部分: 总结与观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对新生儿黄疸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对医学生的教学至关重要。

针对此情况,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帮助医学生掌握处理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和技能。

同时,我们还指出了新生儿黄疸的严重性和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医学生将能够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做出贡献,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范文

新生儿黄疸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新生儿家长及准父母教学目标:1. 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 掌握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学会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教学重点:1.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分类。

2.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2.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引起家长关注。

2. 邀请家长分享自己或身边新生儿患黄疸的经历。

二、新课讲解1.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及分类-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导致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黄染的现象。

-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2.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尚未完善,胆红素生成较多,排泄能力不足。

-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有某些疾病,如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等,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3.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 治疗: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三、课堂互动1. 教师邀请家长提问,解答新生儿黄疸相关疑问。

2. 分组讨论: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家长关注新生儿黄疸,做好预防工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知识?2. 家长分享学习心得。

二、新课讲解1. 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3-4周。

-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消退时间晚,程度重,伴有其他症状。

2.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观察黄疸程度,及时就医。

- 加强新生儿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 对于病理性黄疸,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教案新生儿黄疸

教案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类与疾病举例
2、主要内容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类与疾病举例。
注:重点用“”表示,难点用“”表示。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学活动
评价
定义: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的黄染。严重者可发生核黄疸,导致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3)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疾病举例:
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
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胆道畸形母乳性黄疸其他遗传疾病等
4)诊断:首先要鉴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消退时间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及临床症状
5)实验室检查
新生儿溶血症间接胆红素为主
新生儿肝炎和败血症混合胆红素为主
生理性黄疸:一般状态良好、生后2—3天出现、2周内消退,早产儿3—4周、每日胆红素升高小于5mg/dl、总胆红素小于12 mg/dl直接胆红素小于2mg/dl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每日胆红素升高大于5mg/dl、总胆红素大于12mg/dl、直接胆红素大于2mg/dl
1)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多:过多的红细胞破坏
2血浆白蛋白联接胆红素能力差
3肝功能不成熟:肝细胞摄取能力差(YZ蛋白),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差,肝脏对胆红素排泄缺陷
4肠肝循环特殊性:肠道还原胆红素能力差,肠肝循环增加
其他:饥饿、缺氧、便泌、脱水、酸中毒、颅内出血等均可加重症状
2)新生儿黄疸分类
先天性胆道畸形直接胆红素为主

教案(新生儿黄疸)1(1)

教案(新生儿黄疸)1(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14临床课程:新生儿黄疸教案编号:
课题
新生儿黄疸
课时
1
任课教师
彭锋
授课日期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知识点
1、熟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2、熟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3、熟悉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病因及其特点。
重点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难点
教学目的、要求:
1、重点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重点讲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鉴别要点。
3、一般介绍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特点及诊断。
教学内容提要:
1、新生儿黄疸概述2分钟
2、新生儿黄疸代谢特点5分钟
3、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鉴别要点15分钟
4、新生儿黄疸实验室检查5分钟
5、新生儿黄疸诊断5分钟
6、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随防13分钟
课后思考题: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孙锟,沈颖主编《儿科学》,第五版,2014年。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习委员,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
二.讲授教学内容
1、新生儿黄疸概述2分钟
2、新生儿黄疸代谢特点5分钟
3、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鉴别要点15分钟
4、新生儿黄疸实验室检查5分钟
5、新生儿黄疸诊断5分钟
6、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随防13分钟

黄疸教案模板范文

黄疸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掌握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提高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重点:1.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和病因。

2.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 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识别和应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医学资料3. 实物或图片展示新生儿黄疸的症状4.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和发病率。

2. 提问: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有哪些危害?二、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1. 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眼白发黄的一种疾病。

2. 病因: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多见于足月儿,病理性黄疸多见于早产儿。

3. 临床表现: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眼白发黄,严重者可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发热等症状。

三、讲解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 预防:(1)孕期加强营养,增加胎儿血红蛋白合成。

(2)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3)避免新生儿感染和缺氧。

2. 治疗:(1)蓝光照射:适用于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2)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白蛋白等。

(3)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病理性黄疸。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新生儿黄疸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关键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识别和应对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2. 家长分享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使学生对新生儿黄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习委员,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
二.讲授教学内容
1、新生儿黄疸概述2分钟
2、新生儿黄疸代谢特点5分钟
3、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鉴别要点15分钟
4、新生儿黄疸实验室检查5分钟
5、新生儿黄疸诊断5分钟
6、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随防13分钟
教学小结与检测: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教学后记:
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难点
教学目的、要求:
1、重点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重点讲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鉴别要点。
3、一般介绍几种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特点及诊断。
教学内容提要:
1、新生儿黄疸概述2分钟
2、新生儿黄疸代谢特点5分钟
3、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鉴别要点15分钟
4、新生儿黄疸实验室检查5分钟
5、新生儿黄疸诊断5分钟
6、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随防13分钟
课后思考题: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孙锟,沈颖主编《儿科学》,第五版,2014年。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14临床课程:新生儿黄疸教案编号:
课 题
新生儿黄疸
课时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课教师
彭锋
授课日期
2016.4.21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知识点
1、熟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2、熟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3、熟悉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病因及其特点。
重点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