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18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1卷·生物(三)(带答案和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2018年高考复习全程测评卷1 含解析

2018年高考复习全程测评卷(一)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全国卷Ⅲ]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利用了紫外线诱发基因突变的原理;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利用了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综上可知本题选B。
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方法或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后,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但分子质量有所改变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为自变量C.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台盼蓝、健那绿和卡诺氏液均属于活体染色剂,细胞能在这三种染液中存活数小时答案 A解析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后,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由于其同位素的原子量产生变化,所以分子质量有所改变,A正确。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在不同大小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是相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的大小,B错误。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
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的形态,不是染色剂,并且细胞经固定后不能存活,D错误。
3.[2016·上海高考]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
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纤维素B.胰岛素C.叶绿素D.甲状腺素答案 A解析分析题图结构中的元素组成,可知蒿甲醚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
2018年全国百校联盟高考生物模拟试卷(1)(全国Ⅰ卷)(J)

2018年全国百校联盟高考生物模拟试卷(1)(全国Ⅰ卷)(J)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生物膜上的酶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内质网膜上的酶可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及加工B. 叶绿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催化CO2固定为C3化合物C. 类囊体膜上的酶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时起重要作用D. 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答案】A【解析】解:A、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所以内质网膜上的酶可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及加工,A正确;B、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有关的酶应该在叶绿体基质而不是叶绿体内膜,B错误;C、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D、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D错误。
故选: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可用加热法来检验病理性蛋白尿:将蛋白尿患者的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变性凝固。
如图为检测蛋白尿过程中的部分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除加热外,酸、碱、食盐均能使天然蛋白质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而失去生物活性B. 若将尿液煮沸出现白色混浊,加适童醋酸后混浊不消失,反而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C. 与天然蛋白质相比,变性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肽键数减少D. 变性后的蛋白质经水浴加热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答案】B【解析】解:A、盐析是蛋白质的物理性质,析出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变,因此蛋白质不会变性,沸水浴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是肽链不会断裂,A错误;B、根据题意若将尿液煮沸出现白色混浊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B正确;C、变性后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其肽键没有断裂,肽键数目不变,C错误;D、变性后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其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江西省百所名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百所名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 酵母菌B. 小球藻C. 颤藻D. 霉菌【答案】C【解析】酵母菌、小球藻和霉菌均为真核生物,颤藻属于原核生物,A、B、D均错误,C正确。
2. 禽流感一般发生在春冬季,对家禽养殖业危害较大。
下列对某甲型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简单的生物膜系统B. 属于最微小的生命系统层次C. 含有的五碳糖与噬菌体的相同D. 含有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答案】D【解析】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因此不具有简单的生物膜系统,也不属于最微小的生命系统层次,A、B错误;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含有核糖),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脱氧核糖),因此含有的五碳糖与噬菌体的不同,C错误;组成甲型流感病毒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RNA均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
3. 下图分别表示蓝藻和水绵两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两者都含有光合色素B. 两者的DNA均不与蛋白质结合C. 两者含有核酸的主要场所不同D. 两者细胞内均可完成能量转换【答案】B4.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是葡萄糖B. 被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C.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但不能直接参与代谢过程D. 若某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答案】D【解析】淀粉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是葡萄糖,蔗糖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主动运输机制保证了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B错误;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能直接参与代谢过程,C错误;若某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说明该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而是病毒,D正确。
3月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生物卷(全解全析)

理科综合生物 第1页(共6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D 【解析】缺氧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细胞质基质中产生NADH 和ATP ,A 错误;浆细胞运输与分泌抗体的过程中涉及内质网、高尔基体与细胞膜间的融合与转化,故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B 错误;胰岛B 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其中的胰岛素基因可以转录和翻译,但不能复制,C 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 正确。
2.B 【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其在核糖体或细胞核中合成,A 错误;使用酶时需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宜pH ,但保存酶时需要低温和适宜pH ,B 正确;Fe 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但是未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C 错误;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 的实验中,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样的pH 下处理后再混合,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而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D 错误。
4.D 【解析】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雄性个体产生雄配子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雌配子的数量,A 错误;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雄性个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D 、ad 的两种精细胞或基因型为Ad 、aD 的两种精细胞,B 错误;若雌雄个体中基因A 和基因D 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 子代的概率为1/2,C 错误;若雌性个体中基因A 和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中基因A 与d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的子代均为杂合子,D 正确。
5.D 【解析】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时,处于静息状态,K +外流需要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A 错误;受到刺激时,Na +内流,导致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正电位转化成负电位,B 错误;反射弧中兴奋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快速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C 错误;人在河豚毒素中毒时,阻止Na +内流,导致神经纤维上难以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D 正确。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生物模拟试题(一)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生物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都无法合成酶和三磷酸腺苷B. 骨骼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C.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D. 细胞分化与凋亡过程细胞内伴随着遗传信息的流动2、在下列科学研究中,没有设置对照或对比的是()A. 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B. 萨顿基于实验观察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 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升高体温(发烧)来对付。
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烧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副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 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刺激某些细胞增殖与分化C. 寄生在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需要由抗体进入细胞进行消灭D. “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4、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组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对照组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 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B.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 燕麦尖端产生生长素促进尖端下一段生长D. 生长素在琼脂块内经极性运输到达尖端下一段5、为了验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部分交换。
将植物分生区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让其不断增殖,并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
广东省百校2018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百校2018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等于或小于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氨基酸数B. 含肽键的物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 核糖体上可形成肽键,溶酶体内可发生肽键的水解D. 肽键的元素组成为C 、H 、0、N ,其牢固程度与碳碳双键紧密相关2.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系统的边界,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纤维素酶既能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又不损伤其内部结构C. 少量失水的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未见质壁分离,说明该细胞已失去活性D.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3.下列有关“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B. 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C. 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 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完成的4.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各溶质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则水分子只进不出,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 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漏斗内液面髙度不变C. 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液柱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D. 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g/mL 、0.2g/mL 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 5.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中,能进入线粒体并参与有氧呼吸的是( ) A. C 6H 12O 6 B. ATP C. [H] D. O 2 6.某雌雄同株植物中,基因型AA 、Aa 、aa 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型BB 和Bb 控制红色花瓣,基因型bb 控制白色花瓣;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2018高考真题生物全国卷Ⅰ-Ⅲ(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全国I卷)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随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一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 一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一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上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和NChB•农田适时松上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上壤微生物降解植物枯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 •己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f .乙组毅丙组鲁上! _______ ^甲组0时间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 ■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亚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2018年全国高考真题生物卷[1_3卷][附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高考真题生物卷[1_3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c927c29e314332396893e9.png)
2018全国生物卷(Ⅰ卷)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