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首先,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他们与父母之间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

调查显示,超过50%的初中生认为他们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较少,有时候即使有机会交流,也无法达到真正的沟通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父母过分忙碌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的缘故。

另外,一些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过于强调指令、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怀,导致初中生们不愿意主动与父母交流。

其次,亲子之间存在着教育观念差异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有一部分父母仍然沿用着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功利性教育,过分追求成绩和竞争力,对于孩子的兴趣、个性和情感发展关注不够。

而另一部分父母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鼓励孩子追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当教育观念差异较大时,容易引发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父母在适当的时候过度保护孩子,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

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认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面临着父母的过度保护。

父母害怕孩子碰到困难和挫折,总是过分干涉孩子的事务,没有给予他们发展自主能力的机会。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初中生亲子关系。

首先,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关注。

尽量安排规律的家庭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开放、尊重和包容的沟通环境,鼓励他们与父母分享内心感受和困惑。

其次,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尽量避免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父母可以运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最后,教育观念差异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解决。

父母可以通过亲子教育讲座、家庭教育读物等途径,增强对教育理念的了解和认同。

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探讨当前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根据实际调查数据,查明中学生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经过电子问卷调查发现:
1.大多数中学生家人都关系疏远,他们对家庭内之间的感情、交流乏善可陈,由此导致孩子的学习状态受到影响。

2.父母的家庭作业未能及时完成会影响小孩的正常发展,这些家庭作业不仅与孩子们的学习有关,也与他们身心素质直接相关,缺乏父母指导最多以失败印证自我价值。

3.工作繁忙的父母,总是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缺少和孩子的亲密接触,以致孩子发展的不平衡,使亲子关系陷入疏远的境地。

结论:
在当前,中学生的家庭关系多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精神投入不足等原因,无法提供孩子充分的温暖与关怀;由于父母的家庭责任未能及时完成,孩子的正常发展和心理素质受到影响。

因此,只有引导父母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补充孩子们缺乏的温暖,才能增进中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

初中生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初中生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初中生如何处理亲子关系?摘要初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也是亲子关系面临重要转折的时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面临着挑战。

本文将从初中生自身特点、亲子沟通障碍、处理亲子关系的策略等方面探讨初中生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以期为初中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亲子关系,沟通,理解,策略一、初中生自身特点初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过渡期,是孩子从童年走向成年的关键阶段,也是亲子关系面临重大挑战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他们会经历:1. 生理发育的变化初中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生理上的改变。

例如,男孩会经历变声、长胡须、肌肉增长等,女孩会经历月经初潮、乳房发育等。

这些生理变化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安,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2. 心理发展特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也十分迅速,他们开始探索自我,独立思考,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同时,他们也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对事物的看法也更加独立和主观。

这些心理变化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产生冲突和矛盾。

3. 社交圈的扩大初中生开始步入社交圈的扩展期,他们会结识更多新朋友,与同学建立更深的友谊。

与父母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和认同。

这可能会导致父母难以了解孩子的心声,进而产生隔阂和误解。

4. 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迷茫初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他们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同时也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二、亲子沟通障碍亲子沟通是处理好亲子关系的关键,然而,初中阶段的亲子沟通面临着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代沟父母和初中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沟,他们的生活经历、价值观、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代沟会导致父母难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而孩子也难以理解父母的用意和期望,从而造成沟通障碍。

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尊敬的相关部门:
您好!本次调查旨在探讨中学生与家长间亲子关系的现状。

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目标
调查对象选取25位贵州远大网校英语国际班中在读的学生,其中男女15:10,12位学生有父母亲两親,另外13位有单亲家庭背景。

二、调查情况
(1)学生与家长的互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与家长的互动情况是双方关系最复杂的一部分,有的学生经常主动与家长交流交流,双方相互理解和支持,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

而另一部分学生与家长之间交流少,甚至低于表面礼节这种最低限度的“投桃报李”状态,家长布置的繁文缛节碍扰了孩子的学习。

(2)家庭压力程度与家庭收入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收入与家庭压力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家庭收
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压力越大,有时甚至会乱花钱带给孩子身
心和精神上的困扰。

三、结论
总体而言,中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缺乏真正的互动沟通,家庭收入水平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家庭压力太大,
缺乏真正的家庭生活。

四、建议
1.加强社会教育,给予家长更多的家教知识和技能;
2.加强家庭支持,保证家庭压力适当轻松;
3.增强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建立正确的沟通模式。

尊敬的各位:
调查报告制作完毕,特此呈交,请您审阅。

谢谢您的配合!
此致
敬礼!
2020年4月3日。

亲子关系问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亲子关系问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更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亲子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对亲子关系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二、亲子关系问题现状1. 认知偏差在亲子关系中,认知偏差是导致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另一方面,孩子对父母的期望产生误解,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双方难以有效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2. 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是亲子关系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和挫折时,往往情绪失控,采取体罚、辱骂等不当方式,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孩子在与父母相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情绪波动而与父母产生矛盾。

3. 行为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行为问题,如撒谎、偷窃、逃学等。

父母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4. 人格不健全部分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存在人格不健全的问题,如自私、冷漠、偏执等。

这些不良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

5.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例如,父母在孩子面前过于亲近他人,导致孩子感到被忽视;或者父母在孩子面前过于严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三、亲子关系问题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观念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观念也应与时俱进。

然而,部分家庭仍沿用传统观念,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需求,导致亲子关系问题。

2. 父母教育水平不高父母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教育水平较低的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3. 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这些压力使得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难以保持平和的心态,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深圳市Y中学为例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深圳市Y中学为例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深圳市Y中学为例摘要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在家庭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亲子关系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初中生来说,亲子关系更是影响着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

由于初中生所处阶段的特殊性,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社会化的顺利完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关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从深圳Y中学三个年级中抽取15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6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访谈。

通过运用spssl7.0和质性研究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接触比较多,亲子间的沟通普遍存在,但是不够深入且频度不高,不同性别与亲子沟通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亲子冲突在初中生家庭中虽然普遍存在,但是强度不大;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的评价良好,并希望通过努力,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好。

2父母对子女意见的采纳,父母对子女的支持、子女对父母管教方式的认可程度、子女对父母的了解等因素对初中生家庭的亲子关系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笔者还对初中生理想中的亲子关系、初中生与母亲和父亲关系的差别、亲子关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独生子女对于目前亲子关系改变的意愿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最后结合社会工作的方法,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对初中生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亲子关系初中生社会工作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Junior high sc hool stage is the stage of tran sfo rma tio n of th e individual f r 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and young people at th is stage have many changes in th e ph ys ic al and psychol ogical,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has also undergone athe firs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life,change.A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an d basic relationships in the fam ily.There i s a n impo rtan t impact in c og ni tiv e,em oti on al an d beha vio ral de v el o p me n t of young people.Due to the special n at ur 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the sta ge,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lays a very impo rtan t role in the health growth and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socialization of the young person.Therefore,taking an attention o n th 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the imp orta 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he alt hy an d ha r mo n io us society.Thisresear ch met hods.In this study, study ad opt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we conducted a qu est io nna ir e s urve y by selecting150stu d en ts f r o m the three grades of Sh en zh e n Y Middle School and inter viewed6p ar en ts of th e students.From sorting out and an alyzing th e first hand information,we obta ined a s foll ows:1.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junior high school s tu de n t is good.There i s many con ta ct betwee n young people and their paren ts.Children a n dso m et i me s have a co mmunication,but,it is not deep and frequency enough.It par en tsh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 wee n the different gender in parent—child cornrnunication;parent—child conflict always happen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 ol fa mi l ie s,bu t it is not intense;junior high s choo l students a nd their par en ts giv e go od overall s c o r e for th eir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tlley hope their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be better b y th e efforts from children and family.2.The parents’support to their children,children’recognition of th e p are nti ng style,understanding fr o m th e p ar ent s have imp ortant implic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 l parent—child rela tion ship.Based o n t he above find in gs,T he author have done some further explore foc us o n the ide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 ude nt s’mi nd,t he difference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 tu d en ts’r e la ti o ns h ip with his mothers an d fathers,thea c ad e m ic achievement,as well a s t he children’S impact of this relationship o nwil lin gne ss o n th e change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onl y o n e child famil y.A t th eIIof the end,the study gave a specific guidance a nd s ome s ugge stio ns o n the developmentjunior high schoo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ro m st ude nts,.pa ren ts,sch ool an d th e society.Keyword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junior high school s tud en t social workllI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深圳市Y中学为例1绪论1.1问题的提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事物的认识也发生着转变。

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性及其相关的调查分析

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性及其相关的调查分析

探索研究TAN SUO YAN JIU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性及其相关的调查分析孙晓彤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6)摘 要: 人的性格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

现代初中生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

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他们都性格特征是否完善,以及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根据对初中生的不良亲子关系的统计,主要包括:最多的是保护型,其次为支配型,服从型,拒绝型和矛盾型。

这说明一个问题: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担忧不安的心理。

所以难免会对于子女出现保护过度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征;人格塑造;心理健康1 引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常常也体现了神经质的程度,因为神经质体现出了情绪变化性。

凡神经质高分者,常常存在着总是因某些事而焦虑的心态,忧虑,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有时比较缺乏理智等。

而根据相关研究,这一切又同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挂钩。

值得我们深思。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学生的性格特征的调查,来从侧面了解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及认识初中阶段亲子关系的性质、地位、作用,及其对于中学生性格塑造和完善当中所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联系家长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3.1 被试本研究的对象为初中阶段正常入学的在校生,并随机引入了初中一年级的两个班级。

共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经与班主任协商讨论,所有入样学生均情况正常。

3.2 方法在入选的98名学生当中,以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人修订的《亲子关系诊断检验》和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莫平、陈忠树所修订的V-G性格测验量表为素材。

由于该两项测验均从现代教育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编制的,而且测试手段和测试结果均比较具有典型性。

测试结果除了能够能较客观地呈现出学生的实际情形外,还能够给下一步的教育与训练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的参考框架。

中小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现状与改善方法

中小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现状与改善方法

中小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现状与改善方法家庭亲子关系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心态。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中小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善方法。

一、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1. 缺乏沟通和交流在现代社会,许多家庭存在着双职工家庭和忙碌的家庭生活节奏。

父母工作繁忙,常常忽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孩子也因为学业繁重和娱乐活动的增加,很少有时间和父母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家庭亲子关系逐渐淡化。

2. 缺乏陪伴和关注许多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务,很少能够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感到孤独和寂寞。

长期以往,这种缺乏关注和陪伴的亲子关系将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学业压力和家庭冲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

这不仅来自于学校的要求和期望,还有来自于家庭的期待。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过高,导致孩子在学业上承受过大的压力。

家庭冲突也常常发生,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不一致时,容易引发争吵和冲突,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改善家庭亲子关系的方法1. 加强沟通和交流父母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想法。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意见和情感。

可以每天设立一段专门的时间,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心。

2. 提供关注和陪伴父母应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度每一天。

可以一起做家务、看电视、聊天等,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此外,父母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学业和活动中,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业压力,父母应该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过分强调分数和排名。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和理解,避免家庭冲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三(2)班杨文磊 2号一、前言每次我在路上,我常常会看到有些父母在和子女吵架;每次在班级里,我常常听到同学和他们的父母闹矛盾而赌气;每次在家里,我常常都会感受到父母对我深深的爱。

我一直疑惑着: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子女,就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子女,有的可以感情至深,有的却是感觉冰冷哪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子女,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此悬殊所以,我带着这么一个问题来探讨一下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及交流沟通的现状,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与单独采访。

二、调查框架为了进行这次探讨,我做了一个关于中三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调查问卷。

这个调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笼统的调查一下孩子主观上对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做了一个整体评价。

评价以打分为方式,分数分为五个档次:90分以上;80—90分;70—80分;60—70分;60分以下。

设计这个问题有两个因素:⑴为了从孩子这个角度看待沟通交流这个问题。

⑵为了使我大致判断一下现在的中学生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第二个部分是调查的重点,它分为三个小部分:①父母给予孩子的关怀和孩子回报给父母的关心。

(第2个问题-第7个问题)②从时间的过渡,看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化与走向。

(第8、9个问题 )③从沟通交流中最棘手的“矛盾”进行探讨(第10个问题-第12个问题)。

第三部分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调查当父母做出一些爱的表达时,孩子的表现与反应。

以下是关于这项调查的一些数据。

三、调查表结果(数据统计与整理)1.首先,从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那就是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70-90分之间。

我曾经采访过其中的一位同学,她说道:“当我想要做的事被父母允许了,或者是我付出的努力被认可,我经常会和父母聊天或者是谈心,我会收获到很多。

但是一旦有一段时间我们之间因为某些原因个人造成不和,或者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争吵,那么我们就很少讲话,有时候甚至一天都不讲一句话。

有时候,我心情不好,总觉得他们好烦,好唠叨。

我不想听他们讲话,渐渐的,我们的关系又一次“僵”掉了。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分数段的同学认为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时阴时雨,不怎么稳定。

或许有一段时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共同语言,达成了共识。

或许有一段时间,他们会因为有一方面甚至是一点的不和,造成短时间的“冷战”,减少了他们之间的沟通,阻碍了他们的交流。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么现在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十分敏感,据对青少年的研究的相关资料显示: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微妙,当孩子的心里不怎么愉悦,当孩子的心里为了某些事而担忧,当孩子为了某些原因而想发泄,那么这就有可能使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线了。

2.其次,从第2个问题-第4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有85%的同学愿意把心事告知父母,这是值得庆幸的。

因为据网上最新的数据统计,只有16%的同学愿意和父母交流。

85%与16%的对比与反差证明了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同学还是比较愿意与父母交流,这是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欣慰的。

可是在85%的背后,只有将近5%的同学愿意将所有事都与父母说,还有那15%的同学连一点心事都不肯泄漏,这又是为什么哪?从第四个问题,我们看出,有许多同学不敢与父母聊天与谈心,他们有许多是说不出口,又不敢表现出来,只有默默的埋在心里,独自解决。

在关于一些隐私方面和青春期方面的问题,同学们大多不愿与父母说。

尤其是在早恋这种影响学习的问题上,同学们几乎不会与父母说。

这就证明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理解与信任,造成了孩子不想说,不愿说,不屑于说的结果。

综合了第2个问题-第7个问题,我又发现,愿意把心事告诉父母的85%的同学,是希望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一点支持与鼓励,从而继续努力。

父母对于心事的倾听也会流露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关心。

这是一件增进感情的好事。

但是比较一下后面的数据,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只有45%的同学给父母买过礼物。

后来,我又在这另外40%的同学中做过采访,其中有30%的人连父母的出生年月都不太清楚,这正是一大笑话。

可是,我却不感到可笑,反而感到可悲。

45%的同学给父母买过礼物,说明有45%的孩子正面向父母表达过关心。

而另外40%的同学虽让向父母说过心事,可是他们只知道一味索取,不知道回报。

虽然亲情是无私,可是父母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得到子女的爱与感情。

试问,有哪位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对他们有或多或少的关心,或多或少的爱的表现哪在这种基础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会随着他们对爱与关心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毕竟,父母老了,孩子也大了。

如果他们之间的爱与关心从现在就开始减少,那么,还有什么沟通和交流可谈由此可见,父母与孩子的爱与沟通是双向的,是双方面的,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或是回报。

从双向的爱中,我们又可以引出下一个问题。

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的心理在慢慢成熟,慢慢完善,久而久之,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又有了变化。

这也就应证了调查中的第8,9个问题。

数据告诉我们,90%的同学认为他们在成长的同时,思想也在慢慢进化,慢慢蜕变。

这也反映在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上。

有将近75%的同学认为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了变化(越变越好,越变越差,说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有20%的同学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变越好,而15%的同学会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变越差?从这一点,我就想起了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之前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差,因为他总觉得父母管得他很多,是他透不过气来,他对父母为他做得很反感。

他的父母从他的行动中得知了他的感受,他们理解孩子的心,就潜意识的多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

慢慢的,孩子也从中感觉到了父母的变化,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了之前父母的行为不是一种累赘,而是一种关爱,他渐渐的开始试着与父母聊天,试着将心事告诉父母。

父母也对他的改变感到欣慰。

所以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

另一个案例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有一段时间她突然厌学,产生自杀的念头。

原因是母亲把她当作了犯人。

上网学习在电脑背后监视;外出补课寸步不离;对给男同学的电话更是严密跟踪。

让她更加气愤的是,母亲竟然去男同学家,找对方家长的事。

逼得她真想一死了之。

她的母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她好,她是个女孩子,社会那么乱,我不放心,上当怎么办,她都这么大了,为什么就不理解我为她做的一切。

”从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好”与“差”的对比,完全来源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理解。

当父母理解孩子,但孩子却不明白时,父母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当孩子理解父母,父母却不知晓时,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会被父母看成是一种危险。

所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来源于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慢慢的信任对方,才会敢于把自己内心的事告诉父母,形成沟通。

在上文中,我们发现了矛盾是最容易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调查的第10-12个问题,我设计了关于“矛盾”的问题。

我们发现有95%的同学曾和父母发生过矛盾,当中只有50%的同学愿意主动认错。

(不考虑矛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两个数据的悬殊让我感到不解。

所以,我就做了一个个案调查。

同学告诉其中有三个主要的原因:1.他们认为发生矛盾时,自己没有错,用不着认错。

2.他们碍于面子,不愿意认错。

3.认不认错都一样,反正过一段时间,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还会缓和。

我认为,发生矛盾之后,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一方肯妥协,那么他们就可能经历“冷战”。

但一方妥协了,那么“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毕竟他们是至亲。

所以,发生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矛盾之后,没人去解决他,没人肯妥协。

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淡化,他们的沟通也就减少了,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让记忆慢慢逝去。

最后这个问题就是设想一下,当你的父母为你留下眼泪,你的感受是什么?有将近50%的同学表示了心痛与不忍,有将近25%的同学从没有遇到过。

这都是正常现象。

不正常的是有12.5%的同学没有感受。

还有12.5%的同学竟对此表示反感。

难道他们真的对父母的付出无动于衷难道他们真的与父母的关系差到极点难道他们真的与父母的沟通为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与他们的父母真是太可悲了。

这说明,他们对现在父母的一些举动置之不理。

他们不理解父母,他们认为父母做的一切都使他们反感,都使他们厌倦。

毫无疑问,他们的代沟已经很深很深。

迫在眉睫的是,他们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

不是从对方的身上找出他们的不足,而是从自己出发,找寻自己的缺点。

从另一个面也可以看出,父母与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也有待改进。

有可能因为这点,反而使原来付出的爱变成一种包袱,一种可以使父母或孩子压得喘不过气的包袱,一种阻碍父母与孩子共同交流的包袱!这反而让孩子与父母双方都失去了呵护,造成误解。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发现在初中生的亲子沟通状况总的来说处于中等偏上。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沟通不够多;沟通的内容不够全面;矛盾发生时处理矛盾的方法不够圆滑。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来源于三个因素:1. 父母与孩子的爱与沟通是双向的,是双方面的,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或是回报。

2.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来源于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

3.父母与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也是改变他们互相沟通,交流现状的一个关键。

六.未完成的问题从父母角度看初中生亲子关系的问题与现状。

七.参考文献:/banyt/2004-07/09/content_1586450.htm/Article_64/20056222035031-1.html/05edu/system/2006/04/12/006566638.shtml/keyan/2006/1110/content_473.htm/GB/jiaoyu/1054/2574929.html《中学生心理现状与辅导》八.感谢感谢为我完成调查问卷和接受调查的同学。

感谢利用中午时间为我讲解的指导老师。

感谢为我找寻资料和完成后勤工作的父母。

附:调查表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问卷调查1.你觉得现在你与父母之间关系怎么样(打分)A. 90分以上B.80分—90分C.70分—80分D.60分—70分E.60分以下2.你会把心事告诉父母吗?注:选B跳过第3题A.会B.不会3.你会告诉父母多少心事?注:选A跳过第4题A.全部B.四分之三C.一半D.四分之一4.你为什么不把心事告诉父母?A.嫌烦,说了他们也不听B.说不出口,认为自己的事自己解决C.说了以后,父母不停唠叨D.其他_5. 你认为父母足够关心你吗?A.足够B.不够6. 你有没有给父母买过生日礼物?A.有B.没有7. 每星期你与父母聊天时间?A.10小时以上B.10小时—5小时C.5小时—1小时D.1小时以下8. 你认为自己随着年龄增大,与父母的关系如何?A.越变越好B.不变C.越变越差D.说不清9.你从小学生变为中学生,有没有渐渐发现自己与小时候的想法不一致?A.有B.没有10.你和父母发生过矛盾吗?注:选B跳过第11题A.有B.没有11.发生矛盾之后,你会主动认错吗?(不考虑矛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A.会B.不会12.你认为阻碍你和父母沟通的最大障碍?A. 学习压力B.强烈的独立意识C.父母忽视你D. 父母不够理解你13.设想一下,当你的父母为你留下眼泪,你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感受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