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趵突泉》教案

合集下载

《趵突泉》教案五篇

《趵突泉》教案五篇

《趵突泉》教案五篇《趵突泉》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

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

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

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六、教学第二段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4、齐读第二段。

2024年《趵突泉》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趵突泉》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趵突泉》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趵突泉》一文。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背景了解以及趵突泉的自然特点与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趵突泉的自然特点及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取关键信息,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结构的分析,趵突泉自然特点及历史价值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趵突泉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趵突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加强记忆。

4. 课文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趵突泉的自然特点及历史价值。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6.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问答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趵突泉的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趵突泉》2. 生字词:见课件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趵突泉自然特点:泉水清澈、泉眼众多、景色优美5. 趵突泉历史价值:见课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趵突泉的短文。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趵突泉的文章,深入了解趵突泉的历史文化。

组织课外活动,实地参观趵突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课文结构的分析,趵突泉自然特点及历史价值的理解。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趵突泉》教案设计篇一一、整体感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趵突泉》。

《趵突泉》的作者是老舍。

我们学过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猫》。

(幻灯片出示《猫》的内容结构图,教师示范大声读《猫》的内容结构图)师:下面请你们把预习作业纸拿出来,大声读一读《趵突泉》的内容结构图。

(先请学生练读,再指名学生读)二、感受大泉师:那我们先去欣赏大泉。

请大家先读读描写大泉的这段话,感受一下大泉的与众不同之处。

师:通过老舍先生写的这段文字,你觉得趵突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它不停地翻滚。

生:它不停的在冒。

1.注意“冒”的字形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

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理解“冒”的意思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生:往上窜。

生:翻滚。

生:跳跃。

生:奔腾。

生:钻3.主干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不急着说,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出现多种说法。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生2: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

生4:我感觉这里用三个“冒”,配合前面的三个“永远”,读起来很舒服,很有节奏感。

生5: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4.对学生的看法梳理、引导、点拨、甄别。

(1)幽默地反问,提醒学生再斟酌自己的观点。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

(笑)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大笑)八个泉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趵突泉教学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趵突泉教学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趵突泉教学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趵突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生朗读,指导朗读“趵”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领略趵突泉的神韵所在。

解释“趵”:跳跃;[水]往上涌二、自读预习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是一眼这样的泉。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眼的泉”三、片段选读精心开辟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列语句:①“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圈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指名读齐读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抓住句中的“见方”、“偏西”、“流向”体会大泉的形状、位置、流向。

(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指名读齐读解释“昼夜”、“翻滚”(“翻滚”可以用手势代替。

)“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

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

指导读个别指名读创设情景读:当我们站在翻滚的大泉旁的优雅别致的小亭中,你看到的是:“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3)出示句子:“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①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

②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

1)。

注意“冒”的字形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

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

理解“冒”的意思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趵突泉》教案

《趵突泉》教案

《趵突泉》教案实用的《趵突泉》教案3篇《趵突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趵突泉溪水、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了解趵突泉的美姿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方法、习惯目标:1、学会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出溪水、大泉、小泉的形象2、学习作者细致描绘,抒发感受的方法,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受到热爱大自然的熏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二、教学重点1、通过合作和朗读感悟,想象出大、小泉眼的样子和特点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受理解想象大泉和小泉涌出的水各有什么特点四、教学策略欣赏、品读、想象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老师要出一些题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做对?第一题:知道山东的省会在哪的请举手?你是如何知道的?(指名学生回答)师:对,在济南。

在济南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中外游客蜂拥而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知道的请举手。

(生自由发言)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相信在看了之后,你们心里的谜团肯定会一个个解开的。

(播放大明胡、千佛山、趵突泉图片)2、看完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师:对,正是因为济南美,正是因为济南有这么多的游览胜地,所以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特别是这趵突泉,连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游览完了之后,都被它的美丽景色所倾倒,于是写下了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趵突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一些什么问题?(生自由发言)板书学生提出的的部分问题。

b) 师:爱提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把它坚持下去。

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所提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c) 解决学生提出的较简单的问题。

d) 师:好,读完了课文,谁能用“趵突泉真……”来描述自己读完之后的感受?(生自由发言)e) 师:美丽、有趣、壮观的趵突泉,那就让我们赶紧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一下吧!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趵突泉》教案优秀5篇

《趵突泉》教案优秀5篇

《趵突泉》教案优秀5篇《趵突泉》教学设计篇一《趵突泉》是篇写景文章,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

全文共有4节,第1节简述济南的三大名胜;第2节概说泉水之美,为济南增添了无穷魅力;第3节写了大泉的壮观与冬日泉水的神秘。

第4节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式写出了小泉的有趣。

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值得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评析直至存入脑海。

老舍是文学大师,小小一篇《趵突泉》写作手法也十分高超,布局谋篇匠心独具,遣词造句得心应手,字里行间渗透出对趵突泉的赞美喜爱之情,更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这些,都是教学时可开发的资源,要引导学生去赏析、去学习,甚而模仿和创作。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这篇课文,欣赏美文佳句。

2、交流自己喜欢的美句,谈谈自己的感悟。

3、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喜欢的美句,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听说咱们四(5)班的同学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是这样吗?这么一说,我倒想见识一下,考考你们,想接受我的挑战吗?1、游戏导入抢猜城市的别名。

如:广州-羊城,花城;昆明-春城;重庆-山城;哈尔滨-冰城;济南-泉城。

知道广州为什么会称为花城吗?(广州花很多。

广州气候宜人,很适合种花。

)哈尔滨为什么会被称为冰城?(冬天冰很厚,特别冷)同学们知道山东济南的别称为什么叫泉城吗?(济南城里泉水特别多,清代作家刘鄂在《老残游记》中描写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就是济南的形象写照。

在济南的所有泉水中,最有名的是什么泉,知道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趵突泉) 关于趵突泉,昨天同学们去查了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趵突泉?2、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材料。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不少。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趵突泉》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仔细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要求:想像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想像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学校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述方法;图文对照,通过看图,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的;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仔细体会写联想和感受那些句子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山东济南的别称是什么吗?(泉城)为什么会有这个别称?2、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关于材料。

3、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适当给予补充。

二、看图想像1、请同学们自己看图(出示投影),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图画?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给予提示,鼓励观察方法的多样性。

3、老师在肯定观察顺序的基础上点拨:观察时除了注意观察顺序外还要注意什么?4、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自己先仔细观察图画,小声说说观察所得。

5、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检查学习情况。

(度字音,辨字形)3、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共同学习词语。

4、逐段读课文,理清各段的内容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一段,把句子换个说法。

2、学习第二段a、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b、“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这句话说明什么?c、练习朗读读出语气第二课时一、投影出示“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引导抓关键词进行体会:定会、一半的美二、学习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游览趵突泉,看看它到底是怎么美。

小学语文《趵突泉》教案设计 趵突泉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趵突泉》教案设计 趵突泉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趵突泉》教案设计趵突泉教案设计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教案是必备的,关于小学语文《趵突泉》的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趵突泉》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趵突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体会大泉、小泉的美以及泉水在济南的重要性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体会大泉小泉的特点2、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泉你们知道哪些泉?它是怎么样的?用一句话简单说一说2、刚才所说的这些泉都非常独特,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泉中之王趵突泉(板书)3、这泉中之王住在哪儿,你知道吗?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并称为济南的三大名胜。

4、这趵突泉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到课文中一睹为快吧。

二、初读感知1、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画出描写泉水的词语2、交流:这是一眼的泉。

3、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文中也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出示: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三、品读,感受大泉之活力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词语2、交流反馈①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a.哪些词让你觉得美?(翻滚)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翻滚?像什么?(沸腾的水)b.昼夜不停、一年四季谁来说说什么是昼夜不停?能用你自己话说说吗?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永远。

c.指导朗读②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象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a.从这句话看出大泉有什么特点?(活泼、纯洁、鲜明)b.从哪个字感受到它在跳?(冒)指导书写给它换个字?(钻、探、伸)解释疲乏你感受到什么?c.师生合作朗读四、品度第四段,体会小泉之有趣过渡:三个大泉是那么的活泼,旁边的小泉又是怎样的呢?默读第四段,找到小泉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趵突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的景点数不胜数,而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板书:趵突泉)就是其中的一个。

看,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

(播放课件)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游览《趵突泉》。

、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师:趵突泉给你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轻轻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再汇报。

学生汇报:清浅、活泼、幽静
2、师: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学生汇报:
课文从泉水、大泉、小泉三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

三、精读课文,抓景物特点
1、学习“泉水”部分师:作者还没来到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感受到趵突泉的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 自然段,找到体现泉水特点的句子。

学生汇报,同时课件出示句子,理解词语清浅和鲜洁的意思。

师:泉水真美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一个“活水”体现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

正是这泉水滋润着岸边的杨柳,使济南城树水相映,幽静美丽,作者不禁发出感叹,出示句子(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师:妩媚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学习“大泉”部分
师:趵突泉真那么美吗?那我们就踏着小溪往南走,到趵突泉公园,去欣赏大泉的美。

(1)默读第3自然段,用“一”画出作者看到什么,用“〜〜”画出作者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
( 2)学生汇报看到的、想到的
( 3 )描写大泉的句子中,你喜欢哪句,说说你的体会。

(逐句应该怎样朗读?) 读句子练习
(4)到了冬天,趵突泉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水面上水气袅袅,如层层薄雾,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处寻”。

(课件出示此句)请你读出它的神秘,所以作者感叹(课件出示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5)小结,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晶莹、活泼的大泉吧!(放课件)
(6)能用你的朗读把大泉的美展现出来吗?(学生练读)
2、学习“小泉”部分
过渡:感受了大泉的神奇、伟大、那么池边的小泉又有什么特点呢?
(1)、合作学习,体会小泉的美丽(课件出示要求)
(2)、为什么会有这样美丽的小泉?
(3)、为什么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读、议、画)
3、学生学习
(1)汇报
师:让我们来欣赏美丽的小泉吧!(读书,展现小泉的美。

)难怪作者发出感叹(假如一一生齐读)
(2)环保教育、人文教育
师:你知道趵突泉也曾停喷,泉水是地下水通过地表缺口涌出而形成的,因为人们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地下水道堵塞而断流,趵突泉突然不冒了,泉池济南也因此失去了一半的妩媚,游客少了,济南旅游收入少了,使人民非常伤心。

后来政府及时治理,绿化造林修水库,趵突泉恢复了往昔的美丽,老师也希望你们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大
自然更美!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全文通过对趵突泉的水、大泉、小泉三个方面描写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折服时更为老舍先生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这样优美的文章所感叹,表达了真情实感,希望你也将学习的方法运用到自已的写作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