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把250g稀盐酸加入盛有60g石灰石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88g。

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6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

请计算:Ⅰ.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Ⅱ.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

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4.Cu-Mg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导线。

现要测定该合金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Cu-Mg合金20g放入烧杯中,将280g稀H2SO4分4次分别加入烧杯。

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表所示:次数1234加入稀H2SO4的质量 /g7*******(2)所用稀H2SO4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第1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的值为.(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步骤,下同)(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6.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0.0g于烧杯中,将5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1)X的值为_____。

(2)计算该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化学】 化学计算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 化学计算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化学计算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请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9.8g 5%【解析】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

解:设生成氧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CuSO4+ 2NaOH=Cu(OH)2↓+Na2SO480 98 142100g×8% x y=x=9.8g=y=14.2g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若要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100t,需要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答案】228.6t【解析】试题分析:含杂质物质的计算要把混合物的质量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即纯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纯度,再把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最后再把计算出的纯物质质量转换为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解]设: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xFe2O3+ 3CO2Fe + 3CO2160 11260%x (1-4%)×100 t=x=" 228.6" t答: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228.6t。

考点:含杂质的物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次数物质的质量123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X8.78.7(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请依据相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必要的过程)(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______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5.8 71.25% 70g【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5g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2.9g沉淀,故X=5.8(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混合物中的氯化镁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8.7g沉淀,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y,MgCl2 + 2NaOH==Mg(OH)2↓+ 2NaCl95 58y 8.7g95 58=8.7yg,解得y=14.25g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14.2520gg×100%= 71.25%(3)设25g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为w,MgCl2 + 2NaOH==Mg(OH)2↓+ 2NaCl80 58w 2.9g80 58=2.9wg,解得w=4g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25gg×100%=16%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设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16%的溶液时,需要加水的质量是z,则80g×30%=(80g+z)×16%,解得z=70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

化学化学计算题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0g7.3%12.6%【解析】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111 44x z y 4.4gx=10g z=7.3g y=11.1g(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92g 81.7% 【解析】(1)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g-4.08g=1.92g 。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2KClO 32MnO Δ2KCl+3O 2↑ 245 96 x 1.92g24596=1.92x g,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4.96gg×100%=81.7% 点睛: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氧气与氯酸钾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化学计算题测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测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测试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计算下列问题:(1)食醋中含有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醋酸中C、H、O元素质量之比为;在某醋酸水溶液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2)有一包纯净的铜粉在空气中灼烧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84g,向其中加入200g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41g固体,则原来这包纯净的铜粉质量为 g。

2.将10gCuO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m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mg。

(1)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2)当m≥_____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

3.现有一块表面已氧化的铝片,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计算铝片中铝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53.4g氯化铝,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_____。

4.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 2CO 3溶液,测得加入的Na 2CO 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则m=__________。

向废液中加入10gNa 2CO 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时加入的Na 2CO 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________5.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5g 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 稀盐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必考经典》计算题大全(含答案及解析)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分析并计算:(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

(2)当pH=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质量为_____g。

(3)计算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答案】Na+、H+、SO42- 0.8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

【解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NaOH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H+、SO42-;(2)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等于7,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16g×5%=0.8g;(3)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2NaOH+H SO=Na SO+2H O2424280981420.8g x y解得:x=0.98g y=1.42g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5%。

2.某小组同学将530 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 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2%【解析】【详解】设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2CO3+ Ca(OH)2=CaCO3↓+ 2NaOH106 100 80X则解得x =10.6g所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3.取一定量的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直至恰好反应,共消耗稀盐酸50g。

初中化学计算题100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计算题100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计算题100题含答案
1、一块铝热量发生变化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答案:Q=m·C·ΔT
2、一次反应所需的能量是多少?
答案:ΔH=Hf-Hi
3、一克硝酸钠可与多少毫升水反应?
答案:1克硝酸钠可与25毫升水反应。

4、一克重氢氧化钠在室温时最多可溶解多少克水?
答案:一克重氢氧化钠在室温时最多可溶解5.6克水。

5、1 mol酸能把多少ml水搞碱?
答案:1 mol酸能把1000ml水搞碱。

6、醋酸的PH值是多少?
答案:醋酸的PH值为2.4
7、H2SO4形成的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H2SO4形成的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1 mol/L。

8、浓硫酸中含有多少原子硫?
答案:浓硫酸中含有2个原子硫。

9、一克CuSO4能溶解多少克水?
答案:一克CuSO4能溶解37.2克水。

10、氢化钠可与100g水反应吗?
答案:可以,氢化钠可与100g水反应。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

化学计算题试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鸡蛋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_____;(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4)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5)用 25%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2.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

现将Cu2O 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g放入烧杯中,加入23.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并用15.0g蒸馏水洗涤,得到滤液和4.8g干燥固体(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

请计算:(1)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若将上述23.0g稀硫酸,稀释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_____。

3.兴趣小组用氧化铜样品(含少量杂质铜)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一定量的稀盐酸溶解5g 样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00g滤液,向滤液加入NaOH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图:(1)从图可知,加入的NaOH溶液先跟滤液中的反应(填化学式)。

(2)求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请画出滤液中氯化铜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的图像(4)另取5g该样品,用足量的CO还原成纯铜,理论上可得到纯铜 g。

4.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一包碳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样品,准确称取样品10g放于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和放出的CO2的质量关系图。

(1)10g样品可以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加入稀盐酸到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01010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m8.057.4 6.75 6.75的值为.(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步骤,下同)(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6.“学化学,爱化学,用好化学”学习小组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g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平均分5次加入50g的稀盐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12345加入稀盐酸质量/g10.020.030.040.050.0剩余物质质量/g19.028.037.046.756.7(1)第_____ 次实验时鸡蛋壳已经完全反应。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1. 假设有一块铁块,其质量为56克。

求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

解答:我们需要知道铁的摩尔质量。

铁的摩尔质量约为56克/摩尔。

因此,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为56克 / 56克/摩尔 = 1摩尔。

由于1摩尔物质中含有6.022 x 10²³个原子,所以该铁块中含有的铁原子数为1摩尔x 6.022 x 10²³个/摩尔= 6.022 x 10²³个。

2.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比为2:3。

如果反应物A的质量为24克,求反应物B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化学计量比计算出反应物B的质量。

由于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化学计量比为2:3,所以反应物B的质量为24克x (3/2) = 36克。

3.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与一定量的氢气完全反应,了36克水。

求反应中消耗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水的化学式H₂O计算出水的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为2 x 1.008克/摩尔 + 16.00克/摩尔 = 18.016克/摩尔。

因此,36克水的物质的量为36克 / 18.016克/摩尔 = 2摩尔。

由于水的化学计量比为2:1,所以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质量为2摩尔 x 2.016克/摩尔 = 4.032克。

同样,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质量为1摩尔 x 32.00克/摩尔 = 32.00克。

4.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如果该溶液的质量为500克,求溶质的质量。

数为10%,即溶质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10%。

因此,溶质的质量为500克 x 10% = 50克。

5.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和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了水。

如果反应中消耗的氢气的质量为2克,求反应中消耗的氧气的质量。

解答:我们需要根据水的化学式H₂O计算出水的摩尔质量。

水的摩尔质量为2 x 1.008克/摩尔 + 16.00克/摩尔 = 18.016克/摩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对应的改进方法_____。
④实验改进后,小颖同学对实验所得的正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设所发生的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测定,当装置C中的氧化铜全部被还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了0.33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至0.1%)。
⑤小黄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若②中实验方案不加以改进,也能正确测算出该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他的计算依据或方法为:_____。
【答案】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F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应该装置D前连接装置一个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60.0%根据H2C2O4 CO↑+CO2↑+H2O,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的关系,装置E增加的质量的一半就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步骤④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即可
答:溶液A的质量为106.2 g。
4.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5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116 98
11.6g 50g×x
= , x=19.6%.
答∶(1)20.0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11.6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9.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9.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曾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 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3)前四次每次加入硫酸都是固体都是减少了0.5g,所以分析数据可知表格中m=2;
(4)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100%=20%;
(5)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3g−0.6g=2.4g
设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x
x=0.2g
答: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0.2g。
【点睛】
观察表格中前四次剩余固体变化情况,每次减少0.5g,第五次开始,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则反应完全。
稀硫酸用量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第5g
1.0g
0.6g
0.6g
(1)铜镁合金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表格中m=_____;
(4)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
(5)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可得到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_____
解得x=10g y=11.1g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0%
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5%
答:(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5%。
5.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4)求表中m的值____。
【答案】一、二5∶1105.51.25 g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
(2)由第一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3.0g-101.9g=1.1g
2.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计算: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答案】84.1%5.7%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⑴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答案】80%12.5%
【解析】
【详解】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四次加入盐酸后,共产生二氧化碳:1.1g×4=4.4g
设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为x,完全反应时,生成CaCl2的质量为y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的质量之比________;
(3)求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9.68
9.04
7.16
7.16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热时间t1后,9.68g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答案】3.8498%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2)列式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答案】(1)11.6(2)19.6%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1)20.0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20g-8.4g=11.6g.(2)解∶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FeCO3+H2SO4=FeSO4+CO2↑+H2O
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5g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2.5g:(3.0g-2.5g)=5:1。
(3)由于第三组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所以第四组比第三组多溶解了12.0g-9.0g=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3.0g混合物中的氯化钙质量为3.0g× =0.5g,所以a=105.0+0.5=105.5;
【答案】混合物Mg+H2SO4=MgSO4+H2↑220%0.2g
【解析】
【分析】
根据镁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详解】
(1)合金属于混合物,所以铜镁合金属于混合物。
(2)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是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
(2)[查阅资料]
H2C2O4 CO↑+CO2↑+H2O,该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反应,需要加热,
①若小颖同学选用草酸来制取CO,其发生装置她应选择B。
故填:B;
[定量实验]
②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在装置C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故填: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③上述实验方案中混合气体→D→C→E→H,应该装置D前连接装置一个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中Na2CO3与CO2的质量关系,可求出所加的Na2CO3固体质量,进而算出溶液A的质量
设②中加入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x =10.6 g
m(溶液A) =100g + 10.6 g – 4.4 g =106.2 g
8.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是炼铁的原料。现取20.0g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FeCO3+H2SO4=FeSO4+CO2↑+H2O
②菱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
请计算:
(1)20.0g菱铁矿中FeCO3的质量为g。
【解析】
【分析】
【详解】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4.8g÷ =10.6g;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12.6g×100%≈84.1%;
(2)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g÷(137g+4.4g-12.6g)×100%≈5.7%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含有Na2SO4杂质的Na2CO3固体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解析】
【详解】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程中,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生成了氧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加热t1、t2时,反应还没有停止,加热t3、t4后反应已经结束,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总质量=10g+1g-7.16g=3.84g;
(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9.8g
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100%=98%
答:样品中氯酸钾纯度是98%。
(3)加热t1时,氯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氯酸钾有剩余,氯酸钾分解产生了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