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解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溶解度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化学:溶解度 PPT课件 图文

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c 点表示。
⑹若A溶液中含有少量B物 质,应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 。 和溶液)
⑺若B溶液中含有少量A物
质,应⑻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至析t出1℃的,是析出晶C体最。多的是 A
,没有晶体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 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____a____(填编号)。
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
A<B”的条件,则t的取值范围是t_1<__t<_t_2 ____。
(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 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C_____。
①甲图中R物质在室温(20℃)时的饱和状态为D点,
40℃时的饱和状态为A点,现将甲图中的R溶液从A状态
例.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 溶解度/g
A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B
(1)在_t_1 __℃时,A、C两种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 0
影响最小的是__B___。
t1 t2 t3 温度/℃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是_降__低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2、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一般规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教学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教学课件
化学实验:指导化学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 根据溶解度数据,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质 • 通过测定溶解度,验证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溶解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业生产: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和品质
• 利用溶解度数据,选择合适的化肥和 农药品种 • 通过测定溶解度,评价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效果
农业环保:评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问题
04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一般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 分子热运动加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 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减小
温度降低,一般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 分子热运动减缓,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 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增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 教学课件
01
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
溶解度的定义与单位
溶解度定义:溶质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 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 饱和状态: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达到 最大值
溶解度单位:g/100g溶剂或mol/L
极性溶剂对溶解度的影响
极性溶剂对极性溶质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 极性溶剂与极性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较强,有利于溶质的溶解 • 极性溶剂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 间的氢键作用有利于溶质的溶解
极性溶剂对非极性溶质的溶解度影响较 小
• 非极性溶质与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 用较弱,不利于溶质的溶解 • 非极性溶剂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 之间的范德华作用较弱,不利于溶质的 溶解
温度与压力综合影响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15 人教版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15 人教版

浓溶液
稀溶液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2.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加溶剂 升温温度 不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
海 水


(二)、海水晒盐-蒸发溶剂法 海水

一定条件下,固 氯化钠 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 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 多种化 出的过程叫结晶 工产品
结晶法:①蒸发溶剂法、②降温法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关于海水“晒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 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二、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 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在这种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 活动与探究
NaCl 5g
NaCl 溶解 又加 5gNaCl
NaCl 部分 溶解
水20ml
又加5g水
NaC l 又溶 解
说明:溶剂一定 量时,溶解的溶 质量也一定。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 4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②. m点表示什么意义? ③. 4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S 是( B )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24
Q P
A的 不饱和溶液,ω(C)= 20g/120g×100%
20 15
B ② 在t2℃时,将25gA放入到100g
C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物质
的 饱和 溶液,ω(A)=20g/120g×100%
0
t1 t2 t3 温度/℃
③ t3℃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g/115g×100% 在230g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 物质__3_0___g
采取措施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加入溶剂 升高温度同时加溶质
70 KNO3饱和溶液的W/%
60 M
50
40
N P
30
Q
Y 20
10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⑥沿曲线向下移动
降低温度
如上的六种操作中,能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是第⑥种情况。
如何使溶液 从P点Q点?
D
大册P17 基础测评 1.2.3
D A C
大册P18 基础测评 4.5.6
A
C C
大册P18 拓展提升7
AB D B
C 不能
大册P18 自主梳理
大册P19 合作探究 问题1
31.6
100
131.6
饱和
C
(1)已知20℃时,S(蔗糖)=204g,将200g蔗糖放入100g水 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蔗糖的 不饱和 溶液,其ω= 66.7%。 (2)已知20℃时,S(氢氧化钙)=0.2g,将1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 饱和 溶液,其ω= 0.2%。 (3)已知20℃时,S(氢氧化钙)=0.2g,将0.15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不饱和 溶液,其ω=0.15。% (4)已知75℃时,S(氢氧化钙)=0.1g,将0.1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 饱和 溶液,其ω=0.1%。

人教五四制初中化学九上《10课题2 溶解度》PPT课件 (9)

人教五四制初中化学九上《10课题2 溶解度》PPT课件 (9)

(1)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
乙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4)t2℃时,分别大将于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 S:100:(100+S()用S表示)。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ag水中溶解某物质bg,
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 为 100b:a g。
二: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溶解度/g >10g (20℃)
可溶
>1g
微溶
<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难(不)溶 <0.01g
易溶
. . .
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
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源自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7分)图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7回答问题
们能否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 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 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 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做一做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溶解度_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溶解度_PPT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它随压 强的减小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定义:某气体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一定 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数。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P37
气体的 溶解度
思考: 1.当打开汽水瓶盖后,为什么常常
有大量气泡冒出?
温馨提示:打开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Hale Waihona Puke (2)溶解度曲线含义两曲溶解线的交点: 表示度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 温度克下的溶解度相等;
\
c

曲线上的点:
b
表示物质在20
●●
该点所示温度
a
下的溶解度1。0

0
t1
t2
曲线上方的点: 形成饱和溶液 并有固体物质剩余。 M
N 曲线下方的点: 不饱和溶液
温度/℃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表示温度的变化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斜率) 3.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
书 P37页
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为 35.7g
溶解度/g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固体溶解度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为 35.8g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2.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请将 其各关系数值填入下表: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10
6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度 190
/
g 180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9170
.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160 150
成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140 130
_不__饱__和_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 120
110
60
50
40
36
30
氯化钠 39
20
若再降温,会怎样?
10
会析出极少量的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物质C的溶解性为_可__溶__


(2)M点表示_1_0_℃__时__B_、__C_的_ 溶解度度相同
/g
A
(3)在5℃时A、B、C溶解度 P
大小_C_>__B_>A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00
90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 59g . 硝
酸 钾
. .89g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60
50
. . 降温到60℃
40 30
. 21
2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10
会析出89g硝酸钾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记在课本溶34页 固体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
即是不饱和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 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
加入蔗糖 蒸发溶剂 水 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2、 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 度。
Hale Waihona Puke 一练1PART 02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练一练2
PART 0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练一练3
不饱和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目录
Catalog
1 溶解度及溶解性理解回顾 2 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 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PART 01
溶解度
溶解度
溶解性是物质在形成溶液时的 一种物理性质。它是指物质在 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 的一种属性。
(1)内因:物质本身的属性! (2)外因: 1)溶剂---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 不同! 2)温度---大部分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少数与此相反! 3)气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