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概论——一般整理

合集下载

染整概论

染整概论

3、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是指染色制品在使用或在染后的加工 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 响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1)日晒牢度 染色织物与规定标样间褪色相同即为该级。为1~8级。 1级最差,相当于在太阳光下曝晒3小时开始褪色, 8级相当于曝晒384小时开始褪色。 (2)皂洗牢度: 染色织物在规定条件下在肥皂液中皂洗后褪色的程度, 它包括原样褪色与白布沾色。溶液的温度分40℃、 60℃、95℃三种。分5级9档。1级最差,褪色、沾 色最严重;5级最好,不沾色。 (3)摩擦牢度: 分干摩与湿摩二种。观察白布沾色情况。湿摩为用含 水100%的白布。分5级9档。1级最差,沾色最严重; 5级最好。
布铗丝光机
1.透风架、 2.3轧车、 4.绷布辊、 5.布铗伸幅淋吸去碱、 6.去碱蒸箱、 7.水洗槽
直辊丝光机
3.直辊浸轧碱液
高速丝光机
2.3.5三台轧车
4、丝光效果检测及常见疵点
(1)丝光效果常用丝光钡值来测定。一般 大于130。 (2)皱条,去碱蒸箱导布辊不平整,张力 太小。 (3)纬斜,导布辊不平,轧辊左右压力不 匀。 (4)拉破,织物扩幅过大,布铗处去碱不 净。
3、煮练用剂: 烧碱、表面活性剂、硅酸钠、亚硫酸钠、磷酸三 钠
4、煮练工艺
工艺流程
轧碱 汽蒸 水洗 薄30~40 g/L 厚40~50 g/L 薄 3~5 g/L 厚 5~8 g/L 0~5 g/L 0~1 g/L
工艺处方
NaOH 渗透剂 亚硫酸氢钠 磷酸三钠
工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浸轧温度 轧余率 汽蒸温度 汽蒸时间 85~90 ℃ 80~90 % 100~102 ℃ 薄45~60min 厚60~90min

染整工艺大全

染整工艺大全

染整工艺大全(一)1.拉幅(stentering)拉幅整理是利用纤维素、蚕丝、羊毛等纤维在潮湿条件下所具有的可塑性,将织物幅宽逐渐拉阔至规定尺寸并进行烘干,使织物形态得以稳定的工艺过程,故也称定整理。

织物在整理前的一些加工如练漂、印染等过程中,经常受到经向张力,迫使织物的经向伸长,纬向收缩,并产生其他一些缺点,如幅宽不匀、布边不齐、手感粗糙、平带有极光等。

为了使织物具有整齐划一的稳定门幅,同时又能改善上述缺点并减少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的变形,一般织物在染整加工基本完成后,都需经拉幅整理。

2.预缩(pre—Shrinking)预缩是用物理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率的工艺过程。

织物在织造、染整过程中,经向受到张力,经向的屈曲波高减小,因而会出现伸长现象。

而亲水性纤维织物浸水湿透时,纤维发生溶胀,经纬纱线的直径增加,从而使经纱屈曲波高增大,织物长度缩短,形成缩水。

当织物干燥后,溶胀消失,但纱线之间的摩擦牵制仍使织物保持收缩状态。

机械预缩是将织物先经喷蒸汽或喷雾给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使屈曲波高增大,然后经松式干燥。

预缩后的棉布缩水率可降低到1%以下,并由于纤维、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搓动,织物手感的柔软性也会得到改善。

毛织物可采用松弛预缩处理,织物经温水浸轧或喷蒸汽后,在松弛状态下缓缓烘干,使织物经、纬向都发生收缩。

织物缩水还与其组织有关。

织物的缩水程度常用缩水率来考核。

3.防皱(CreaSe—reSiSting)改变纤维原有的成分和结构,提高其回弹性,使织物在服用中不易折皱的工艺过程称为防皱整理。

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也可用于蚕丝织物。

防皱整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脲醛初缩体的防皱整理主要用于粘胶纤维织物,使其尺寸稳定,缩水率降低。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生产免烫棉织物,该织物在干、湿状态下都有良好的防皱性。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不少新的整理剂。

染整概论

染整概论
分散染料
腈纶用染料
阳离子染料 (碱性染料)
染色——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方式
物理结合——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
化学结合——共价键
染色成功的条件
合理选择染料
不同纤维有各自适合的染料
不同要求需要不同的染料
合理选择工艺

1、拒油整理
原理 在织物上施加拒油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性能,使织物不被油脂润湿。
拒油整理剂结构 有机氟化合物
COOCH2CnF2n-1 CH CH2 n
工艺 浸轧有机氟整理剂乳液—预烘—焙烘—平洗—烘干
2、易去污整理
适用织物:合纤及其混纺织物 目的
纯棉织物前处理工序
原布准备
烧毛
退浆
Preparing
Singeing Desizing
煮练 Scouring
漂白
丝光
染色、印花或整理
Bleaching Mercerizing Dyeing, Printing,Fishing
染色 dyeing
直接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 还原染料和暂溶性还原染料染色 硫化染料染色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 酸性染料及酸性媒染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染色 阳离子染料染色
牢度级别
日晒牢度八级 其他牢度分为五级 级数越高牢度越好
织物印花
印花——
把各种不同的染料或颜料印在织物上,从而获 得彩色花纹图案
印花与染色的联系
印花是局部染色 染料的染色机理相同 所用的化学助剂的属性相同 织物的各项服用牢度要求相同
织物印花方法
(1)直接印花
白布(或浅色布)—印花—蒸化(或焙烘)—平洗—烘干

染整工艺原理重点

染整工艺原理重点

染整工艺原理纺织基础知识纺织基础知识染整工艺原理绪言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第四章漂白(Bleaching)第五章丝光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第十一章特种整理一、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

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2)一种化妆术;(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目的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2)提高白度;(3)染着颜色;(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一、练漂的目的1.去除杂质,使染整加工顺利进行。

杂质:①天然杂质:棉上的蜡状物,含氮物,果胶等②加工时沾上的二次杂质:整经用浆,合纤纺纱上油,尘埃,锈迹等 2.改善品质,提高服用性能,如丝光,热定形,多在染前进行,也归为练漂。

二、主要工序因品种而异(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深色布可免,漂布须复漂)→开轧烘→丝光→烘干→染色(印花)(涤/棉):准备→烧毛→退浆→精练(亚漂可免)→热定形(兼漂布涤加白)→丝光→氧漂(兼漂布棉加白)→烘干三、加工形式①烧毛、丝光、热定形、烘干以平幅进行。

染整概论——整理

染整概论——整理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纺织品的整理
不同织物的基本整理工艺 棉及棉型织物:定/拉幅、防缩、防皱;上浆、
柔软;增白、轧光、电光、轧纹、起毛等;
丝 织 物: 定幅、防 缩;防皱、轧光、 蒸绸;柔软、增重等; 毛及毛型织物:定幅、热定形、防毡缩;起 毛、刷毛、 剪毛、蒸呢。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纺织品的整理
4、防皱整理
整理工艺介绍
1)褶皱的产生:外力作用下形变,无定型区分子发
生相对移动,并在新的位臵生成氢键,外力撤除后形 变不能完全回复; 2)防皱原理: 树脂沉积论 - 树脂缩聚后形成网状结构,沉积 在纤维无定型区,增加纤维分子位移阻力; 交联理论 – 多官能团整理剂与纤维反应,以单 分子或线性缩聚物与纤维分子间发生交联,提高了织 物的弹性回复能力。
纺织品的整理
整理工艺介绍
摩擦辊运转线速度大于织物运行速度,产
生摩擦作用,获得强烈光泽; 轧辊可以加热,以获得更好的轧光效果; 摩擦作用也可以利用将数层织物叠合方式 发生于两层织物之间:叠层轧光;
轧辊表面雕刻出平行斜线,可轧出电光效
果; 轧辊表面雕刻出花纹,可轧出凹凸花纹效 果 – 轧花;
整理工艺介绍
间隙式电热压呢机示意 1-夹呢车 2-中台面 3-右台面 4-左台面 5-纸板 6-电热板
纺织品的整理
1. 外观整理
整理工艺介绍
5) 绒面整理
概 述
利用物理机械作用,使织物表面产生绒毛的 加工过程,分起毛和磨毛两种不同方法。 起毛整理织物表面绒毛稀疏而修长,手感柔 软丰满且蓬松,保暖性好; 磨毛整理织物表面绒毛细密而均匀,手感柔 软平滑,有舒适感。 植绒是另一种在织物表面形成绒面的方法。

染整6章一般处理

染整6章一般处理
• 2. 化学方法--- 在纺织品上施加化学物质,与 纤维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力,达到整理 目的。
• 3. 物理机械和化学联合方法--- 两种方法结合。 如树脂整理和轧纹整理结合,耐久性轧纹。
第二节棉型织物的一般整理
• 棉织物优点:柔软、舒适、吸湿、透气。 • 棉织物印染后:幅宽变窄不匀,手感粗糙,外观
• 二、毛织物的干整理 • 起毛、刷毛、剪毛、电压、蒸呢等。 • 1、起毛 • 利用钢针或刺果从织物表面拉出一层绒毛。 • 钢丝起毛机,刺果起毛机,起毛、剪毛联合机。 • 起毛方法:水对纤维作用 干起毛---毛短、多,呢面粗糙 湿起毛---毛长,顺毛织物预起毛 水起毛---长毛,波纹。
• 2、刷毛与剪毛
• 整理:通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联 合方法 改善纺织品外观、内在品质,赋予纺织品
特殊功能。提高纺织品服用和应用性能。
• 整理:除练漂、染色、印花以外的纺织品加 工过程。
• 整理工序:一般在染色、印花工序后进行--后整理。
• 整理分类: • (一)暂时性整理---仅短时间保持整理效果,
在水洗后或使用时,整理效果很快降低或消 失。
• 粗纺毛织物工序,少数精纺毛织物轻缩呢。
• 原理:羊毛会毡缩---在水中无定向外力作用 下,纤维相互缠结,集合体变密实,绒毛突 出,织物尺寸减小,织纹模糊,强力增加。
• 毡缩机理:定向摩擦效应。顺鳞片摩擦系数 小,逆鳞片摩擦系数大,加之羊毛弹性、卷 曲等,纤维咬合,造成毡缩现象。
• 缩呢设备 • 滚筒式缩呢机, • 复式缩呢机, • 洗缩联合机
• 棉织物:热风布铗拉幅机。 • 给湿---预烘至回潮率10~15% --整纬--热风扩

浸轧液中加整理剂---浆料、或柔软剂、增白剂、树 脂等:联合整理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重点(精华版)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重点(精华版)

三、直接性 ◼ 染料分子中含有-NH2、-OH、-N=N-、-CONH 等基团,共轭双键和极性 基团增加,染料的直接性增大。它可以通过氢键及范德华力与纤维素分子 相结合。
盐效应(促染作用) ◼ NaD ------------ D- + Na+ D-与 CellO- 间存在斥力
如加入食盐(NaCl)或元明粉(Na2SO4),则 Na+可随同扩散入纤维,使 D-易于获 得相伴的 Na+而提高上染量。 三、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原理
◼ 1. 练漂的含义及目的 去除天然杂质和外来杂质,改善织物的品质(润湿性、手感、色泽等),
从而提高服用性能,并有利于后续加工的进行。 ◼ 2. 练漂加工的主要内容 主要有退浆、煮练、漂白,此外还有丝光、热定形等。
3.概念 ◼ 浴比:织物干重(kg)与溶液体积(L)之比。 ◼ 带液率(吸液率、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质量占织物干重(空 气干燥)的百分率。 ◼ 回潮率(吸湿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试样绝对干燥重量的百分比。
五、染色过程和染色方法 1. 染色过程:上染→固色 (染料和纤维结合)→皂煮(去除浮色) 2. 染色方法
◼ 浸染 ◼ 轧染:一相法、二相法、冷轧堆染色
◼ 冷轧堆 促染剂:如食盐、元明粉 防泳移剂:亲水性高分子糊料,例如海藻酸钠 尿素(助溶剂)、防染剂、渗透剂
◼ 浸染 (1) 两浴两阶段工艺:在近中性浴中吸附上染,然后在另一不含染料的碱
6.精练(煮练) ◼ 目的:去除大部分天然杂质 ◼ 原理:高温浓碱液中较长时间处理,水解,皂化溶解; ◼ 精练剂
主练剂:烧碱
助练剂:表面活性剂、硅酸钠、软水剂、还原剂 精练工艺
◼ 精练剂: 烧碱:水解、溶胀、皂化 表面活性剂:润湿、乳化 硅酸钠:提高白度,吸附水中铁质 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EDTA 亚硫酸氢钠:还原去除木质素、果胶,还可缓和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氧

染整概论

染整概论

染整——退浆、漂白、丝光、一般整理的基本工序染整工程是借助于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的染整加工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染整质量的优劣对纺织品的使用价值有重要的影响。

前处理亦称练漂,其主要目的在于去除纺织材料上的杂质,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加工得以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是通过染料和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使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颜色;印花是用色浆在纺织物上获得彩色花纹图案;整理是通过物理作用或使用化学药剂改进织物的光泽、形态等外观,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或使织物具有拒水、拒油等特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退浆、漂白、丝光以及一般整理四个工序。

一、退浆退浆是织物练漂前的重要过程,它不仅可去除织物上的浆料,而且可除去棉纤维上的部份杂质。

退浆应根据织物上浆料组成成分和产品特点选择,以提高退浆效果。

织物经退浆后,一般要求退浆率在80%以上,或织物上残浆量少于1%。

常用退浆方法的品种适应性及优缺点1、酶退浆淀粉酶是一种酶制剂,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因此酶退浆主要用于以淀粉上浆及以淀粉为主与其它浆料混合上浆的各类织物,特别适用于以淀粉为主上浆的粘纤、富纤布以及用于染色苯胺黑棉布的退浆。

工艺程序:预水洗、浸渍酶退浆液、保温堆置、水洗后处理。

酶退浆优缺点:去除淀粉浆料效果较佳、时间短、天然杂质去除较少2、酸退浆在适当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下达到退浆效果。

主要用于上浆率较大,退浆要求较高的淀粉上浆及以淀粉为主与其它浆料混合上浆的棉布、粘纤、富纤布等织物退浆。

工艺程序:碱或酶退浆、浸渍稀硫酸溶液、保温堆置、充分水洗。

酶退浆优缺点:去除淀粉浆料较净、酸退浆时,如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会造成织物损伤。

3、碱退浆碱退浆用于以化学浆料(如PVA等)上浆以及化学浆料为主与其它浆料混用上浆的各类织物,用于以淀粉或淀粉为主、上浆率较低的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