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钢铁中各元素的作用
常用钢铁材料完全手册

常用钢铁材料完全手册介绍本手册旨在介绍一些常用的钢铁材料,包括其用途、特性、制造工艺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钢铁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广泛应用,对于了解和选择适当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1.钢材–碳钢–不锈钢2.铁材3.铸铁1. 钢材钢是一种合金材料,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同时可能包含其他元素。
钢的特性取决于其成分和制造工艺的差异。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两种钢材:碳钢和不锈钢。
1.1 碳钢碳钢是指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钢材,其碳含量一般在0.2%到2.1%之间。
碳钢具有以下特点:•强度高,可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结构;•可加工性好,容易进行切削、焊接和锻造;•价格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
碳钢根据其碳含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不同碳钢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各有不同。
1.2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抗腐蚀性能较好的钢材,其主要成分为铁、铬和其他合金元素。
不锈钢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潮湿或腐蚀环境中的使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表面光滑,易于清洁和保养。
根据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成分的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多种型号和牌号,每种型号和牌号具有不同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2. 铁材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其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铁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生铁:是由矿石经过炼铁过程得到的含有铁和其他杂质的金属;•锻铁:是在高温下对生铁进行压力加工得到的一种铁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冷轧板:由质量较好的钢铁材料通过冷轧工艺制成的板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制造业;•铸铁:是一种含有较高碳和硅含量的铁材,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压力耐受性,适用于铸造加工。
3. 铸铁铸铁是一种由铸造工艺制成的铁材,其主要成分为铁、碳和硅。
铸铁具有以下特点:•抗压强度高,适用于制造负荷较大的零件和机械设备;•热传导性能好,适合制作散热部件;•价格相对较低,成本较低。
铸铁根据其碳含量和硅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例如灰铁、球墨铸铁等,每种类型的铸铁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性能。
钢的五大元素

钢的五大元素引言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被誉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之一。
钢的组成主要包括铁和碳,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几个重要的元素对钢材的性能产生着深远影响。
这些元素被称为钢的五大元素,分别是碳、硅、锰、磷和硫。
本文将详细介绍每个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 碳(C)碳是构成钢材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控制含碳量来调节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在低碳钢中,碳含量通常在0.05%以下;而高碳钢中,碳含量可以达到0.6%以上。
•硬度:增加碳含量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
这是因为碳原子可以在晶格中形成固溶体,并增加晶格间距离,使得晶体结构更加紧密,从而增加了钢材的硬度。
•强度:碳的存在可以增加钢材的强度。
碳原子可以与铁原子形成固溶体,并生成强化相,如Fe3C(渗碳体),从而增加钢材的强度。
•韧性:适量的碳含量可以提高钢材的韧性。
过高或过低的碳含量都会降低钢材的韧性。
2. 硅(Si)硅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在钢中起到多种作用。
•脱氧剂:硅可以作为脱氧剂,与氧反应生成SiO2,有效地除去钢中的氧化物。
这有助于提高钢材的纯净度和耐蚀性。
•弥散剂:硅能够与其他合金元素形成固溶体,改善晶界结构,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抑制晶粒长大:适量添加硅可以抑制晶粒长大,细化晶粒尺寸,从而提高钢材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3. 锰(Mn)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在钢中起到多种作用。
•强化剂:锰能够与铁形成固溶体,并生成强化相,如MnS(硫化锰)和Mn3N (氮化锰),从而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脱氧剂:锰可以作为脱氧剂,与氧反应生成MnO,有效地除去钢中的氧化物。
这有助于提高钢材的纯净度和耐蚀性。
•抑制晶粒长大:适量添加锰可以抑制晶粒长大,细化晶粒尺寸,从而提高钢材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4. 磷(P)磷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在钢中起到多种作用。
•强化剂:适量添加磷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钢铁中各元素的作用

铁的分类:
5、蠕墨铸铁:石墨形态介于片状和球状石 墨之间。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在光学显微 镜下看起来像片状,但不同于灰口铸铁的 是其片较短而厚、头部较圆(形似蠕虫) 。所以可以认为蠕虫状石墨是一种过渡型 石墨。通常蠕墨铸铁是铸造以前加蠕化剂 (镁或稀土)随后凝固而制得的。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 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含碳 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 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 超过0.20%。含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 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 ;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 性。
铁的分类:
3、灰口铸铁;灰口铸铁是第一阶段石墨化 过程充分进行而得到的铸铁,全部或大部 分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它包括一般灰 口铸铁(简称灰铸铁)、孕育铸铁、稀土 灰口铸铁等。灰口铸铁其断口的外貌呈浅 灰色,故称为灰口铸铁(灰铁)。此价格 便宜,应用广泛,灰口铸铁占铸铁的总产 量80%以上。
铁的分类: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 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 强度和韧性。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 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各种元素在钢铁的作用:
11、钨(W):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 重的合金元素。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 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钢中加 钨,可显著提高工具钢的红硬性和热 强性,常用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材料 使用。
铁的分类:
1、白口铸铁:不含石墨的铸铁,碳以渗碳 体形态存在,几乎全部的碳都与铁形成碳 化三铁。具有很大的硬度和脆性。不能承 受冷加工,也不能承受热加工,只能直接 用于铸造状态,是一种良好抗磨材料。白 口铸铁包括普通白口铸铁、低合金白口铸 铁、中合金白口铸铁,高合金白口铸铁。
不锈钢所含各元素的作用

不锈钢所含各元素的作用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在工业中常用的钢铁材料中可以遇到的化学元素约二十多种。
对于人们在与腐蚀现象作长期斗争的实践而形成的不锈钢这一特殊钢系列来说,最常用的元素有十几种,除了组成钢的基本元素铁以外,对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影响最大的元素是:碳、铬、镍、锰、硅、钼、钛、铌、钛、锰、氮、铜、钴等。
这些元素中除碳、硅、氮以外,都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过渡族的元素。
实际上工业上应用的不锈钢都是同时存在几种以至十几种元素的,当几种元素共存于不锈钢这一个统一体中时,它们的影响要比单独存在时复杂得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考虑各元素自身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它们互相之间的影响,因此不锈钢的组织决定于各种元素影响的总和。
1).各种元素对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和作用1-1.铬在不锈钢中的决定作用:决定不锈钢性属的元素只有一种,这就是铬,每种不锈钢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铬。
迄今为止,还没有不含铬的不锈钢。
铬之所以成为决定不锈钢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钢中添加铬作为合金元素以后,促使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向有利于抵抗腐蚀破坏的方面发展。
这种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说明:①铬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②铬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钝化是由于阳极反应被阻止而引起金属与合金耐腐蚀性能被提高的现象。
构成金属与合金钝化的理论很多,主要有薄膜论、吸附论及电子排列论。
1-2. 碳在不锈钢中的两重性碳是工业用钢的主要元素之一,钢的性能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碳在钢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不锈钢中碳的影响尤为显著。
碳在不锈钢中对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碳是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并且作用的程度很大(约为镍的30倍),另一方面由于碳和铬的亲和力很大,与铬形成—系列复杂的碳化物。
所以,从强度与耐腐烛性能两方面来看,碳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
认识了这一影响的规律,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使用要求出发,选择不同含碳量的不锈钢。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钢是一种合金,主要由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
这些合金元素在钢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金元素及其作用:1.碳(C):碳是钢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它能够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高碳钢含碳量超过0.6%,通常用于制造刀具和机械零件。
中碳钢常用于制造车轴、齿轮等。
低碳钢含碳量少于0.3%,其韧性较好,常用于制造汽车结构部件等。
2.硅(Si):硅用于降低钢的液相温度和粘度,促进钢的液相区域扩大。
它还能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磨性。
硅常用于制造电力设备、变压器等。
3.锰(Mn):锰能够提高钢的韧性和延展性,并抑制高温下的晶界腐蚀。
锰常用于制造桥梁、建筑结构等。
4.磷(P):磷用于提高低碳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过高的磷含量会降低钢的可焊性。
因此,磷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5.硫(S):硫能够提高钢的切削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
但高硫含量的钢会降低钢的可焊性和韧性,同时还容易形成疏松铸态组织。
6.铬(Cr):铬是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它能够提高钢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铬还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造压力容器、船舶等。
7.镍(Ni):镍能够提高钢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它还能提高钢的耐高温性能,因此常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等。
8.钼(Mo):钼能够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同时还能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它常用于制造汽车结构部件、涡轮发动机等。
9.钒(V):钒能够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能提高钢的耐热性能。
钒主要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齿轮等。
总而言之,钢中各种合金元素的添加能够改善钢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热处理性能等。
通过适当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生产出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的各类钢材。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有什么作用碳(Carbon)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
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成为高碳钢。
铬(Chromium)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
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锰(Manganese)重要的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
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钼(Molybdenum)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 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镍(Nickle)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
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有助于增强强度。
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Tungsten)增强抗磨损性。
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
在高速钢M-2中就含有大量的钨。
钒(V anadium)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
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
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其中M-2,V ascowear,CPM T440V和420V A含有大量的钒。
而BG-42与A 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钒按钢的用途分类一、结构钢(1)建筑及工程用结构钢简称建造用钢,它是指用于建筑、桥梁、船舶、锅炉或其他工程上制作金属结构件的钢。
(2)机械制造用结构钢--是指用于制造机械设备上结构零件的钢。
这类钢基本上都是优质钢或高级优质钢,主要有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易切结构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等根据含碳量和用途的不同﹐这类钢大致又分为三类﹕1. 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10%的08F﹐08Al等﹐由于具有很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而被广泛地用作深冲件如汽车﹑制罐……等﹐20G则是制造普通锅炉的主要材料﹐此外﹐低碳钢也广泛地作为渗碳钢﹐用于机械制造业﹐2. 0.25~0.60%C为中碳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
钢材中各微量元素的作用

钢材中各微量元素的作用钢材中有各种微量的元素,在为了提高钢材的某一方面的物理性能或者化学性能的时候就会提高一些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或者减少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
有益的微量元素有碳元素、铬元素、锰元素、钼元素、镍元素、硅元素、钨元素和钒元素等,微量的有害元素主要是指磷元素和硫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在钢材中起到了强度、韧性、耐磨性、耐震性、耐腐蚀性等关键作用。
首先碳元素在钢材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钢材是建筑行业的骨,那么碳元素就是钢材中的骨。
碳元素主要作用就是加钢材的硬度。
碳的含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就越高,钢材中碳的含量和钢材钢材的硬度是正比关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碳的含量越高时,钢材的硬度会越来越高,但是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却会越来越差,钢材中碳元素的含量和钢材的塑性、韧性成反比。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碳元素,让钢材的硬度提高和塑性和韧性提高之间做出优化曲线,进行选择。
铬元素能提高钢的钢材的淬透性和耐磨性。
淬透性就是指的是提高钢材在淬火和元素渗透的过程,耐磨性指的是钢材在不断反复摩擦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铬元素还能够改善钢材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铬元素含量越高的情况下,在热处理或者焊接等加温情况下可能控制氧化皮的产生,而且在钢材遇到酸与碱的情况下,可以缓解酸碱的腐蚀能力。
锰元素能够提高钢的强度,使钢材能够承受扭矩和压力、剪切力。
并且和铬元素一样能够提高钢材的淬透性,在钢材中有一种含锰量很高的合金钢,它具有十分好的耐磨性能和强度、硬度等其他的物理性能。
我们常常把它叫做高锰钢。
钼元素可以明显的提高钢材的淬透性,这一个功能和铬、锰元素的功能一样。
但是钼元素还可能防止钢材的回火脆性,这样使得需要进行回火处理的钢材含钼元素的重要性。
而且钼元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钢材的剩磁性和娇顽性能。
钼元素是耐热钢不可或缺的元素。
镍元素也可以钢材的淬透性,还可以增加钢的强度和韧性。
当镍元素的含量显著提高时,钢材的抗腐蚀能力。
各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铬(C r)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
可提高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
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作用。
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
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
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
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
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
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1) 对钢的显做组织及热处理的作用A、铬与铁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城。
铬与碳形成多种碳化物,与碳的亲和力大于铁和锰而低于钨、钼等.铬与铁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σ相(FeCr)B、铬使珠光体中碳的浓度及奥氏体中碳的极限溶解度减少C、减缓奥氏体的分解速度,显着提高钢的淬透性.但亦增加钢的回火脆性倾向(2)对钢的力学性能的作用A、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时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时,效果较显着B、显着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C、在含铬量高的Fe-Cr合金中,若有σ相析出,冲击韧性急剧下降(3)对钢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的作用A、提高钢的耐磨性,经研磨,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B、降低钢的电导率,降低电阻温度系数C、提高钢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广泛用于制造永磁钢D、铬促使钢的表面形成钝化膜,当有一定含量的铭时,显着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硝酸)。
若有铬的碳化物析出时,使钢的耐腐蚀性能下降E、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F、铬钢中易形成树枝状偏析,降低钢的塑性G、由于铬使钢的热导率下降,热加工时要缓慢升温,锻、轧后要缓冷(4)在钢中的应用A、合金结构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淬透性,并可在渗碳表面形成含铬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B、弹簧钢中利用铬和共他合金元素一起提供的综合性能C、轴承钢中主要利用铬的特殊碳化物对耐磨性的贡献及研磨后表面光沽度高的优点D、工具钢和高速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耐磨性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回火稳定性和韧性E、不锈钢、耐热钢中铬常与锰、氮、镍等联合便用,当需形成奥氏体钢时,稳定铁素体的铬与稳定奥氏体的锰、镍之间须有一定比例,如Cr18Ni9等F、我国铬资源较少.应尽量节省铬的使用2、钼(Mo)钼在钢中能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 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 强度和韧性。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 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1、钨(W):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 重的合金元素。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 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钢中加 钨,可显著提高工具钢的红硬性和热 强性,常用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材料 使用。
铁的分类:
白口铸铁、可锻铸铁、灰口铸铁、球墨铸 铁、蠕墨铸铁有何不同?
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若析出 的石墨几乎全部与铁形成碳化三铁时的铸 铁叫白口铸铁、白口铸铁经过石墨化退火 处理后叫可锻铸铁或玛钢、呈条片状时的 铸铁叫灰口铸铁或灰铸铁、呈球状时的铸 铁就叫球墨铸铁、而呈蠕虫状时的铸铁叫 蠕墨铸铁。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 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 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 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 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对酸 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 有防锈和耐热能力。但由于镍是较 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 金元素代用镍、铬元素。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8、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 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 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 发生变形,称蠕变)。结构钢中加入钼,能 提高机械性能,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淬 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硬 性。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 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 粒,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 善焊接性能。在1Cr18Ni9奥氏体不 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 腐蚀。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 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 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可以称为“锰钢”,较一般 含锰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 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 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 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 等。但是含锰量增高,减弱了钢的抗腐蚀能力, 降低焊接性能。
钢的分类:
4、特殊镇静钢 比镇静钢脱氧程度更充分彻底的钢,故称 为特殊镇静钢,代号为“TZ”。 特殊镇静钢的质量最好,适用于特别重要 的结构工程。
钢的分类:根据品质分类为
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 硫、磷等,其中C、Si、Mn、P、S统称为钢 中五大元素,其余元素统称为合金元素。 1、主要以P、S两个元素的含量来区分: 普通钢(P≤0.045%,S≤0.050%) 优质钢(P、S均≤0.035%) 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14、铜(Cu):铜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特 别是大气腐蚀性能。缺点是在热加工时容 易产生热脆,铜含量超过0.5%时塑性显著 降低。当铜含量小于0.50%对焊接性无影响 。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5、铝(Al):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钢中 加入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 性,如作深冲薄板的08Al钢。铝还具有抗氧 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合用,可 显著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 蚀的能力。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 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 剂,所以镇静钢中常含有0.15-0.30%的硅。如 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 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 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 ,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 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 ,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 中的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 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 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 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 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 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 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 0.040%。在钢中加入0.08-0.50%的硫,可 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2、铌(Nb):铌能细化晶粒和降低钢 的过热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强度 ,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在普通低 合金钢中加铌,可提高抗大气腐蚀及 高温下抗氢、氮、氧腐蚀能力。铌可 改善焊接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 铌,可防止晶间腐蚀现象。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3、钴(Co):钴是稀有的贵重金属,多用于 特殊钢和合金中,如热强钢和磁性材料。
钢的分类:按照化学成分区分
2、碳素钢:(以碳元素含量高低区分) 低碳钢(C≤0.25%) 中碳钢(C≧0.25~0.60%) 高碳钢(C ≧ 0.60%)。 3、合金钢:(以合金元素含量总和区分)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铁的分类:
5、蠕墨铸铁:石墨形态介于片状和球状石 墨之间。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在光学显微 镜下看起来像片状,但不同于灰口铸铁的 是其片较短而厚、头部较圆(形似蠕虫) 。所以可以认为蠕虫状石墨是一种过渡型 石墨。通常蠕墨铸铁是铸造以前加蠕化剂 (镁或稀土)随后凝固而制得的。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 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含碳 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 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 超过0.20%。含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 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 ;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 性。
钢铁中各元素的作用
2014,6
钢和铁的区别:
钢的成分非常复杂,而且性能也是各 不相同。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 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 量一般不超过1.7%。
铁的含碳量一般大于1.7%,并且由于 碳元素存在的形式不同,性能又有较大的 差别。
我们通常将钢与铁合金称为钢铁。
铁的分类:
3、灰口铸铁;灰口铸铁是第一阶段石墨化 过程充分进行而得到的铸铁,全部或大部 分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它包括一般灰 口铸铁(简称灰铸铁)、孕育铸铁、稀土 灰口铸铁等。灰口铸铁其断口的外貌呈浅 灰色,故称为灰口铸铁(灰铁)。此价格 便宜,应用广泛,灰口铸铁占铸铁的总产 量80%以上。
铁的分类:
4、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 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 ,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 碳钢还高的强度,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 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 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 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 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 。
钢的分类:(按照冶炼时除氧的方式划分)
1、沸腾钢
炼钢时仅加入锰铁进行脱氧,脱氧不完全 。这种钢液铸锭时,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 体逸出,钢液呈沸腾状,故称为沸腾钢, 代号为“F”。
沸腾钢组织不够致密,成分不太均匀,硫 、磷等杂质偏析较严重,故质量较差。但 因其成本低、产量高,故被广泛用于一般 工程。
钢的分类:
铁的分类:
1、白口铸铁:不含石墨的铸铁,碳以渗碳 体形态存在,几乎全部的碳都与铁形成碳 化三铁。具有很大的硬度和脆性。不能承 受冷加工,也不能承受热加工,只能直接 用于铸造状态,是一种良好抗磨材料。白 口铸铁包括普通白口铸铁、低合金白口铸 铁、中合金白口铸铁,高合金白口铸铁。
铁的分类:
2、可锻铸铁:白口铸铁通过石墨化退火处 理得到的一种高强韧铸铁。有较高的强度 、塑性和冲击韧度,可以部分代替碳钢。 它与灰口铸铁相比,可锻铸铁有较好的强 度和塑性,特别是低温冲击性能较好,耐 磨性和减振性优于普通碳素钢。这种铸铁 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所以俗称玛钢、 马铁,也叫展性铸铁或韧性铸铁。其中的 碳呈团絮状,可以加工,但是不可以锻造 。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16、硼(B):钢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 善钢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提高强度 。
17、氮(N):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 韧性土(Re):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 中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镧系元素。这些 元素都是金属,但他们的氧化物很象“土”, 所以习惯上称之为稀土。钢中加入稀土, 可以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形态、分布 和性质,从而改善了钢的各种性能,如韧 性、焊接性,冷加工性能。在犁铧钢中加 入稀土,可提高耐磨性。
2、镇静钢
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为脱氧 剂,脱氧完全。这种钢液铸锭时能平静地 充满锭模并冷却凝固,故称为镇静钢,代 号为“Z”。
镇静钢虽成本较高,但其组织致密,成分 均匀,含硫量较少,性能稳定,故质量好 。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等重要结构工程。
钢的分类:
3、半镇静钢 脱氧程度介于沸腾钢和镇静钢之间,故称 为半镇静钢。代号为“b”。 半镇静钢是质量较好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