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6和7)》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6和7)》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案课题解决问题(6和7)课时1课时班级一年级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根据加法的意义,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用加法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知道大括号和“?”的含义,会用画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会看图分析题意,建立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模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理解大括号和“?”的含义,理解“?”所在位置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巩固含义个性思考部分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我们做一下复习。

师:口算下面各题,火车火车哪里开?电脑出示苹果图:1+6= 2+3= 4+3= 3+3=6-2= 5+2= 2+4=……师:你看到图里有什么?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电脑出示:生:1+3=4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师:谁能举例说一说2+4表示的意思是什么?电脑出示:举例说一说2+4表示的意思是什么?生1:原来有1个苹果,又拿来3个苹果,一共有4个苹果。

生2:左边有一棵树,右边有3棵树,一共有4棵树。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看来同学们对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师: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三步,我们齐读一下。

黑板粘贴: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师:秋天来了,又到了丰收的季节,森林里到处是果实,看,小兔子们去采蘑菇了。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你看到图里有什么?电脑出示:情境图拉动:图里有什么?师: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这是我们在图中找到的数学信息。

黑板粘贴: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师:老师请来了数学中的两个好朋友,你认识它吗?电脑出示: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只”表示什么意思?生:大括号表示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从教材的第三单元《加法和减法》中的第43页开始,详细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则是如何引导他们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以及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孩子们理解6和7的加减法。

例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他7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与示范:我会用教具在黑板上展示6和7的加减法运算,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

例如,我会展示6+7=13,76=1。

3. 随堂练习:我会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运用6和7的加减法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6个糖果,他给了小红3个糖果,请问小明还剩几个糖果?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6和7的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孩子们完成练习本上第43页的15题。

2. 答案: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孩子们自主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生活中。

这就是我设计的《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教案。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教,孩子们一定能够学好这节课。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在引入6和7的加减法时,我选择了小明和苹果的场景。

《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页2]

《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页2]

《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页2]《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师:一共有7只蝴蝶。

你们组也是用加法解决的!其它几个组也是这样吗?请组长把小白板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嗯!咱们六个组的表现都非常棒!大家一起为自己鼓掌吧!师:藏在画面中的第二个问题也被大家发现了!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动一动!(课间活动)四、学习例2师:好了!我们已经知道,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应该用加法!现在,(完整出示例2图,与例1并列)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

你们看到了什么?(2、3生)师:再看看,这还有一个……小男孩,他在干什么?摘下了几个?(在喷绘板上板书:3个)继续往下看,图上有我们认识的朋友吗?师:我们已经知道,大括号表示一共。

那它下面的"7个"是什么意思?生:一共有7个向日葵。

(2、3生)师: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共有7个向日葵"。

(板书:7)师:现在,大括号的下面不再是问号,那问号在哪儿呢?你们发现了吗?谁来指一指?(生上讲台指)师:哦,问号上这儿来了。

我们知道,问号表示这是一个问题。

那这个问题是什么呢?生:还剩几个向日葵。

师:对!谁再来说说,问题是什么?(生)师:大家都会说吗?说说吧!(生)师:很好!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几个?(手势)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再用加法吗?那该用什么方法?师:对,要解决还剩几个向日葵,应该用减法!(板书:-)师:减几呢?(减3)(板书:3)师:为什么要减3?(摘下了3个)师: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我们就从总共的7个向日葵里面减去摘下来的3个。

师:还剩几个呢?生:4个。

(完整板书:7-3=4)师:7-3=4。

还剩4个向日葵。

请大家齐读一遍!师:刚才,我们一起努力,知道了要解决"还剩几个向日葵?",要用减法!五、做一做1师:同学们太棒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发现并解决了藏在画面中的三个问题!大家还想不想再试一试?(出示石榴树,连续演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实际应用》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实际应用》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6和7的加减法应用。

2. 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通过实际操作学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 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2. 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数字并说出来。

2. 通过比较6和7的个数,让学生发现6和7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和练习1. 首先,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自己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3. 接着,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4. 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三、归纳和总结1.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会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

3. 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反思:1. 运用例子的方式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效果。

2. 在课堂上注重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6、7的加减法”课堂实录

“6、7的加减法”课堂实录

学习材料,请勿照搬照抄“6、7的加减法〞课堂实录教学内容X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183;数学》第1册。

教学目标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感情目标:在生动生动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言语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打算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6颗红枣、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一幅森林的挂图。

学具打算7个小圆片,6颗豆子。

教学过程一、打算(小游戏)师:咱们已经学习了5的加减法,现在玩个小游戏好吗生:好!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4〞。

(打出四的手势)生:我出“1〞。

(打出一的手势)合:4+1=5。

……师:下面同桌的小朋友相互玩一玩,看看合作得最好的是哪一桌。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复习5的加减法,使学生口、手、脑并用一起锻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为这一课的游戏打做好辅垫。

)二、探求新知1活动一:变戏法师:(突然一举手)瞧,老师这有几个好吃的,是什么呀!生:红枣。

师: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谁来说说加法算式生:3+3=6。

师:看,老师再变!谁能说加法式子生1:2+4=6。

生2:4+2=6。

师:小朋友都很能干,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老师的戏法也躲不过你们的眼睛。

还可以怎么变请小朋友拿出豆子也来变一变,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活动。

(变戏法,记算式)师:谁来说说自己再记下的算式生1:1+5=6。

生2:0+6=6。

生3:6+0=6。

生4:5+1=6。

(设计意图:首先从变戏法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并在动手实践中掌握6的加法。

)师:刚刚咱们列出了那么多算式,(伸手比划一下)是不是有点零乱呢你能不能整理一下,给它们排好队,使它们变得有规律呢(1)引导学生观察并四人小组展开商量。

一年级6和7解决问题课堂实录

一年级6和7解决问题课堂实录

一年级6和7解决问题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年级6和7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6和7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些数字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6和7的加减法。

2. 新课讲解教师出示课件,展示6和7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它们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总结出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例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加减法的规律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如“找规律填数”、“看图列式计算”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找零”、“如何计算人数”等,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

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实践作业,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购物,计算找零”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实录(精品课)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实录(精品课)

第三课时:《6和7的加减法》教学实录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坐下。

看哪个同学坐得最好?一(4)班的小朋友真聪明。

好,今天老师和你们上一节数学课,等一下男同学和女同学来
比赛,看男同学棒还是女同学棒,好不好?
生:好。

师:小眼睛……
生:看老师。

师:看,谁来了?
生:蓝猫。

师:对,蓝猫。

今天呢,蓝猫跟小朋友一起学习。

看看蓝猫带你们到
什么地方?对,去数学乐园想不想去?
生:想。

师:我们来到数学乐园的门口,这个门有密码锁的,该怎么办?
生:用钥匙打开。

师:对,用钥匙打开。

但是这里要考考你,看看钥匙是什么?
生:6和7的组成。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6和7的组成,大家会吗?
生:会。

多媒体出示复习题。

师:6可以分成几和几?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5和1组成几?
生:5和1组成6。

师:掌声送给他。

6可以分成几和3?生:6可以分成3和3。

师:掌声送给他。

4和2组成几?生:6。

师:谁再声音响亮地说一次?
生:4和2组成6
师:对吗?
生:对。

师:7可以分成几和几?
生:7可以分成2和5。

师:掌声送给他。

3和4组成几?。

6和7的加减法课堂实录(三篇)

6和7的加减法课堂实录(三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46页“6、7的加法和减法”。

秦和平评析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由“一图”列出“两式”,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极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组成,奠定基础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收获,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自行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你们能从下面的轮子中给自行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自行车就会“吱吱”的跑了。

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

师:答对了,自行车开走了。

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

师:正确,你真棒!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

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

生:3和4组成7。

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生:2和5组成7。

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

生:6和1组成7。

[评析:可爱的小动物去菜地收获的童话情境,让原本枯燥的数的组成练习变得趣味横生;有趣的安装车轮的数学活动,让旧知识成为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

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始逐步淡化复习准备的时候,这样的设计与教学却在告诉我们: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课程同样需要必要的复习准备。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1、出示“萝卜图”,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上《6、7的解决问题》
荆州实验小学程彦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节课程老师要和咱们一(一)班的小朋友一块儿来学习,我感到特别高兴,你们也高兴吗?
程老师听说呀,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上课时,每位同学都能坐得端端正正,而且善于开动小脑筋。

今天,咱们也让在座的这些老师们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好吗?这里,老师还特意为每个组准备了一个礼物盒,咱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学得最棒,得到的礼物最多!
师:现在,程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下秋天里的景色。

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配乐情景:美丽的秋天)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秋天美吗?
师:确实很美!那你们知道吗,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中还藏着好多的数学问题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发现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习例1
师:请看,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这几个小朋友玩得可开心啦!
(课件出示扑蝴蝶图)
师:同学们好好看看,左边有几个小朋友?
生:4个。

师:那么,右边呢?
生:2个。

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左边有4个小朋友,右边有2个小朋友。

你们能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吗?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讨论)
师:好,谁能把你提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生1:4+2=7。

师:4加2等于"7"吗?
生:不是,应该等于6。

师:你再说说,4加2等于几?
生1:4加2等于6。

师:对了,4加2等于6。

但是,这是一道算式,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好吗?
生1:好。

师:谁再来说说你提出的问题!
生2:合起来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真不错,都已经学会提问了!
师:谁还想说说你的问题?
生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瞧瞧!这位同学也会提问啦!他提出的问题也是"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真是好样的!
师:那你们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合起来。

师:说得好极了!"一共"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来,同学们把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块儿边说边比划--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左边的4个小朋友和右边的2个小朋友合起来!同学们,咱们自己来一遍好吗?
(生活动,师引导)
非常棒!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合起来。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