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五 变异与进化 第一讲 可遗传变异与育种

合集下载

【金版教程】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变异、育种、进化课件 新人教版

【金版教程】2014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变异、育种、进化课件 新人教版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解析:1870年,S基因频率为10%,s基因频率为90%,所 以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90%=81%,A错误;生物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 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到1990年,该桦尺蠖并没有与原来的种群 产生生殖隔离,C错误;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 正确。
答案:D
3.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 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植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 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 产品系
答案:C
二、分析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2. [2013· 东城期末]下列关于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诱变育种获得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 C.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果实较小 D.杂交育种可获得集中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解析:诱变育种获得的新品种不一定都是纯合子,故诱变 育种获得的新品种不一定都能稳定遗传;进行单倍体育种是为 了快速获得新品种;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新品种果实较大。
2.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可以选择突变体与其他未知突变体杂交,通过观察后代变 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对于植物还可以利用突 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进行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 判断。
【命题示例4】
一只雌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

广西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五遗传、变异和进化

广西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五遗传、变异和进化
专题五 遗传、变异和进化
考纲要求 13.性别的决定和伴性遗传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15.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3.基因的概念 16.基因突变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 17.基因重组 结构 18.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5.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9.人类遗传病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0.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7.人类基因组简介 21.优生的概念与措施 8.基因操作的工具 2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9.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10.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实验 11.基因的分离定律 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4年生物变异、进化、育种高考试题

2014年生物变异、进化、育种高考试题

2014年生物变异、进化、育种高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5.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①哮喘病②21三体综合征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④青少年型糖尿病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图10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一4是杂合体B.Ⅲ一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一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7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②多倍体育种仅局限在植物范围③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④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⑤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⑥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⑦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⑧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A.①②③ B.③④⑤C.④⑤⑥⑦⑧D.④⑥8. 下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状态下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B.该状态下的细胞内不发生ATP水解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一个染色体组D.若①是X染色体,则④是Y染色体,其余是常染色体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
(√ )
3.判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
(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
(2)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 √ ) (3)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种群的进化( × )
(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
用有关( × )
(10)基因重组多指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基
因重新组合过程( × ) (11)单倍体个体都一定没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 × )
(12)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 (13)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
(14)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产
4.“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5.据图弄清“5”种生物育种
(1)“亲本―A―、―D―、―→K 新品种”为杂交育种。 (2)“亲本―B―、―C→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 (3)“种子或幼苗――E→新品种”为诱变育种。 (4)“种子或幼苗――F→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 (5)“ 植 物 细 胞 ――G→ 新 细 胞 ――H→ 愈 伤 组 织 ――I→ 胚 状 体 ――J→ 人 工 种 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
(× )
(5)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
西瓜( × )
(6)诱变育种需要处理大量生物材料,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低频性( √ ) (7)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 )
(8)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可遗传,但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可以遗传
(2)自然条件下,细菌等原核生物、病毒和真核生物共有的可遗传变异为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5 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共计131张PPT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5 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共计131张PPT

5.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 (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 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 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二轮书· 生物
专题5
A.1 B.1/2 C.1/3 D.2/3 【解析】 据题分析, 缺失一个点状染色体相当于杂合子, 出现隐性性状即可认为是无点状染色体,不能存活,所以杂 合子自交后显性性状中纯合子∶杂合子=1∶2,故 D 正确。 【答案】D 6.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 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卷叶 (B)对直叶(b)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已知失去 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致死,且甲、乙 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 4 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二轮书· 生物
专题5
【解析】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 期,但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故 A 错;图③中的变 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故 B 错;图④表示染色体 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故 C 正确;上面 4 幅图中涉及的 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故 D 错。 【答案】C 11.下右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的某些基因在亲本 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 B、 b, F、f,G、g 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 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 正相关。已知母本高 60 cm,父本高 30 cm,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4.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
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除了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外还有 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 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 。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分子,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不同组织细胞中
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
6.下图为某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图中A表示 RNA聚合酶 。某同学判断该图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发生在原 核细胞中,他判断的依据是 转录和翻译在同一场所进行 。
7.已知某植物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纯种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的后代中, 偶然发现一株窄叶个体,原因: 可能是纯种宽叶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发 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纯种宽叶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宽叶基因的染色体片
DNA聚合酶 解旋酶
减数分裂
四种脱氧核苷酸
(2)转录:DNA→RNA
五碳糖
Hale Waihona Puke 苷酸四种核糖核(3)翻译:mRNA→蛋白质
直接模板
多肽链或蛋白质
(4)快速确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的基因表达 ①原核细胞:转录、翻译同时进行
②真核细胞:先转录后翻译
细胞核 核孔
①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②mRNA、tRNA和rRNA都是转录的产物,也都参与翻译过程。 ③起点问题: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一次,每个复制起点只起始一次; 而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基因可多次转录,因此转录起点可多次起始。 ④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依次读取密 码子,最终因为模板mRNA相同,合成的多个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一般是相同的。

2014年全国及各省单独命题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分章节分类汇编必修2 遗传和变异

2014年全国及各省单独命题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分章节分类汇编必修2 遗传和变异

必修2遗传和变异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上海卷)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3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两个装置中含有等量的D和d棋子,代表等位基因分离,雌雄个体各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本实验不能说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选A。

(上海卷)25.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 / 64 B.5 / 64 C.12 / 64 D.15 / 64 【答案】D【解析】由于隐性纯合子(aab bcc)和显性纯合子(AABBCC)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则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重为(270—150)/ 6=20(g),AaBbCc果实重量为210,自交后代中重量190克的果实其基因型中只有两个显性基因、四个隐性基因,即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1/64、1/64、1/64、464、464、4/64、。

故为15/64,选D。

(上海卷)27.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图9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F1中绿色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比2:1,可知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且绿色纯合致死,故①正确②错误;F1后代非条纹与条纹为3:1,且四种性状比为6:3:2:1,符合自由组合,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体系通关1 高频考点6 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体系通关1 高频考点6 变异、育种与进化
16.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经地 理隔离也可形成新物种。
第二关 链接高考——想一想
1.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是否 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提示 若碱基对的变化发生在基因内 部则导致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非基因片段则 不导致基因突变。 误读误解 对教材中基因突变概念断章取 义,认为只要是DNA中碱基对的变化就是基 因突变,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引起基因结构 的改变”。
()
3.任何生物都能够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4.非同源染色体上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均能实现基因重组。
()
5.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 三倍体。( )
6.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
)
7.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和低温诱导
获得多倍体原理一致。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与基因突变中“ 缺失”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 前者是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 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减少;后 者是染色体中某一位点上基因内部若干碱基 对的“缺失”,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不改变。
误读误解 片面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
因中“缺失”碱基对就应该是染色体结构变 异。其实变化只要是发生在基因内部就属于 基因突变。
()
13.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人也可能患遗传病。 (
)
14.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均不含致 病基因。( )
15.如果种群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很微小,则
可认为种群已进化。
()
16.生殖隔离和地理离均是物种形成的必要 条件。( )
17.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
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变异与进化第一讲可遗传变异与育种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盐城模拟)相同条件下,植物体内最难以因基因突变而产生新基因的细胞是( )
A. 叶表皮细胞
B. 根尖分生区细胞
C. 茎尖细胞
D. 花药
2. (2013·徐州、宿迁三模)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①②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 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3. (2013·扬泰南连淮三模)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
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B. 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成熟配子
C.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 在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该细胞
4. (2013·南京、盐城三模)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用生长素处理番茄(2N)花蕾,获得的无子番茄为单倍体,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B. 八倍体小黑麦由普通小麦(6N)和黑麦(2N)培育而成,利用了体细胞杂交原理
C. 诱变育种提高了变异频率,有利变异比有害变异多,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 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中培育出了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
5. (2013·扬泰南连淮三模)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C.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
D. 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6. (2013·徐州、宿迁三模)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属于同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粒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7. (2013·南京二模)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

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
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突变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B. 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C. 突变酶降低了基因突变频率,不利于进化
D. 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
8. (2013·江苏百校大联考) 下图所示为染色体的某种行为,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一般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B. 图示过程所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C. 图示过程可以发生在的植物体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
D. 图示过程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9. (2013·通州模拟)右图代表某二倍体生物体内某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B. 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4个DNA分子
C.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D. 图示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两种基因型
10. (2013·连云港一模)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

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
A. 基因a
B. 基因b
C. 基因c
D. 基因d
二、多项选择题
11. (2013·常州一模)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B. 先天性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C. 后天性疾病中有的类型属于遗传病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属于遗传病
12. (2013·镇江一模)某农学院对玉米(2N=20)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和再生植株的研究(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在育种中称为单倍体育种
B. 在花粉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对花粉进行消毒后才能进行接种和培养
D. 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有5对染色体,是单倍体
13. (2013·扬州一模)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现有基因型为Tt 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所示。

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
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
1
及基因组成如图2。

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
图1 植株A的9号染色体示意图
图2 植株B的9号染色体示意图
A. 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B. 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 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D. 父本异常染色体上是T基因
三、非选择题
14. (2013·扬泰南二模)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

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请分析回答:
(1) 在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
是。

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

(2) 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
是。

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

(3) 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

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

最后选择处于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4) 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