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1.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的海浪在páo xiào(),浪花溅起一丈多高。

小木屋的窗户被海风吹得直shēn yín()。

桑娜望着屋外,看着不平静的海面,zhòu zhe()眉头,神情焦虑。

2.情况越来越zāo ɡāo(),连火堆都xī miè()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淋.雨(lín)勺.子(sáo)共产党.员(dǎnɡ)B.流淌.(tǎnɡ)沙哑.(yǎ)嗓.子眼儿(shǎnɡ)C.困.难(kùn)搀.扶(chān)唉.声叹气(āi)D.狞.笑(nǐnɡ)废.话(fèi)揪.心(jiū)2.与“势不可当”中“当”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当之无愧B.敢作敢当C.当机立断D.锐不可当3.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扬优点指点工作反映情况B.提高认识价格昂贵爱护公物C.改进生活天气晴朗身体强壮D.发现问题树立理想参观经验4.下面省略号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数目的递增)B.“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5.下面的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A.村庄惊醒了。

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母亲》《我的大学》。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红烛》学术著作有《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C.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上尉的女儿》《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D. 《卖油翁》作者是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香山居士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答案】A【解析】B项《烙印》是臧克家的代表作C项《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创作的中篇小说不是诗作D项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故选A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A. 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 “所谓华阳洞者乃华山之阳也” 指的是华山的南面又如“达于汉阴” 指的是汉水的北面B.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诗三百”C.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D.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肉食者鄙”中的“鄙”谦称自己见识短浅【答案】A【解析】暂无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3.(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宜乎众矣宜 _______________②饮酒乐天雨雨 _______________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莲花之君子者也②魏文侯与虞人期猎3.(3)【甲】文中的“出淤泥而不染”表现了君子_______________的美德【乙】文中魏文侯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的美德3.(4)【甲】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乙】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答案】(1)①应当, ②下雨【解析】(1)①句意应当人很多了宜应当②句意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雨下雨【答案】(2)①莲是花中的君子②魏文侯和管理山泽的官约好去打猎【解析】(2)①之助词的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也表判断②期约定猎打猎【答案】(3)洁身自好 , 信守诺言【解析】(3)【甲】文中的“出淤泥而不染”句意为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这句话表现了君子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从【乙】文中的“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可以看出魏文侯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他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违背承诺【答案】(4)象征(托物言志), 语言【解析】(4)《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从“出淤泥而不染”说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乙】文从“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可以看出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4.(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余拏一小舟()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③是金陵人客此()4.(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①撑(船), ②还, ③客居【解析】(1)①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船)②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更还③他是金陵人客居此地客客居【答案】(2)①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解析】(2)①毡毡子毛毯沸沸腾滚沸②莫不要更还【答案】B【解析】(3)B项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遭遇知音的惊喜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每小节开头的画线句子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2)“兼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 下面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5.(3)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答案】(1)托物起兴(比兴手法)描写了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诗中景物概括作答这首诗运用比兴手法写深秋景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答案】B【解析】(2)“蒹葭萋萋”的“萋萋”与B项“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中的“凄凄”都是茂盛的意思故选B【答案】(3)“宛”是仿佛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解析】(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宛”是“仿佛”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6.(2)阅读文章依据“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不满—()一()一羞愧一()6.(3)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你对第⑭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6.(4)好的标题能提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题请你仔细阅读文章谈谈文章以“良心”为标题的作用A. 文章第⑤⑥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回溯了父子三人的生活经历使故事情节更加充实完整B. 文章语言形象细腻“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我”深藏的爱和愧疚C. 第②段中对大哥的神态、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大哥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他的毫无主见D. “我”大学毕业后漂泊辛酸的生活和大哥按部就班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开始了对父亲的憎恨【答案】C【解析】(1)C项第②段中对大哥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大哥把目光投向“我”这个弟弟是希望“我”和他一起承担责任并不是他亳无主见【答案】(2)憎恨, 震惊, 感激(感恩/感动)【解析】(2)结合第⑤段中“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 第⑥段中“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 第⑩段中“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第⑪段中“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第⑭段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这些语句可以推断出“我”对父亲的情感是由“不满”到“憎恨” 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感到“震惊”“羞愧” 最终理解了父亲对父亲充满“感激”(“感恩”“感动”)【答案】(3)“我”终于发现自己误会了父亲内心感到羞愧良心受到谴责懂得了父爱的崇高将终身铭记父爱【解析】(3)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当“我”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后“我”的灵魂受到强烈的冲击“我”感到震惊、自责、愧疚对父亲充满了感恩从“如山的父爱”可以看出父爱的深沉伟大从“走过今生”可以读出“我”将终身铭记父爱【答案】(4)“良心”是父亲朴实的做事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我”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己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凸显了文章的主题【解析】(4)回答本题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情感的基础上从父亲和“我”两个角度谈父亲因“我”是捡来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所以对别人家的孩子尽心照顾无视“我”对他的怨恨“我”因为对父亲有误解所以对父亲不满憎恨甚至对生病的父亲冷漠相待在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后才明白了父爱的伟大同时也唤醒了自己的良心作者以“良心”为题既突出了父亲的形象又揭示和深化了主题7.(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7.(3)第⑤段引用陈果老师的话有什么作用7.(4)下面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放在哪一段?请说明理由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答案】(1)“生活惰性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解析】(1)文章开始每一个“问题少年”似乎都不缺乏所谓的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但一些青年却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迷茫从而引出论点“生活惰性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答案】(2)本文从在青少年教育类节目中发现的问题谈起引出论点“生活惰性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然后分别从“被宠与自宠过饱和”“垃圾信息过饱和”和“无脑”时间过饱和三个方面论述生活惰性过饱和的表现最后做总结并指出这些现象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解析】(2)文章的论证过程也叫文章的论证思路就是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介绍如何来议论论题的可按照段落顺序来介绍本文从“问题少年”成长的客观条件谈起“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精神越来越进步一些青年却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迷茫”这一问题引出了中心论点然后从“被宠与自宠过饱和让青年的神经变得麻木不仁” “垃圾信息的过饱和让青年不知独立思考为何物” “‘无脑’时间的过饱和让青年忽略了自身的存在”等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案】(3)引用陈果老师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论证青少年缺少孤独者的精神总是被“无脑”时间占据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分论点“无脑”时间过饱和让青年人忽略了自身的存在【解析】(3)引用陈果老师的话“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需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 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以此来论证青少年缺少孤独者的精神总是被“无脑”时间占据运用了道理论证使论证更具说服力【答案】(4)第⑤段材料所述现象印证了第⑤段中“哪怕仅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也都被电脑和手机无情地占据”的观点【解析】(4)材料所述现象印证了第⑤段中“哪怕仅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的时间也都被电脑和手机无情地占据”的观点所以放在第⑤段比较合适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此时乘风踏浪他日搏击沧海” 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8.(2)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话说出来可能会引起听者的不快和反感因此就有必要变通一下说法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委婉语” 现实生活中对别人提出请求或批评别人也最好把话说得委婉些不想让别人抽烟说“_______________” 一般会比说“不要抽烟”更容易让人接受不允许别人践踏花草说“_______________” 一般会比说“禁止践踏花草”更容易让人接受劝别人不要在阅览室喧哗说“_______________” 一般会比说“严禁喧哗”更容易让人接受8.(3)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8个字高校陆续开学来自湖南常德的湖南省文科状元何润琪也带着妈妈的遗照到清华大学报到成为清华新雅学院本科新生的一员何润琪毕业于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今年高考总分707分是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他生长于农村高一时经历了母亲意外去世的悲痛一度因丧母之痛而变得抑郁、萎靡不振在父亲及老师、同学的安慰与帮助下他重新振作起来下决心不辜负母亲希望他刻苦学习的期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乐观完成了高中学业圆梦清华园今年9月8日何润琪以清华本科新生身份踏入清华园当天陪他一起到校报到的除了装了半个行李箱的书还有妈妈的照片8.(4)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此时乘风踏浪他日搏击沧海【解析】(1)用正楷字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答案】(2)朋友吸烟有害健康, 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 同学沉默是金啊(时无声胜有声啊)【解析】(2)劝说要注意对象和场合语气要委婉用语要文明不想让别人抽烟可以说“朋友吸烟有害健康” 不允许别人践踏花草可以说“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 劝别人不要在阅览室喧哗可以说“同学沉默是金啊(时无声胜有声啊)”【答案】(3)示例湖南省文科状元何润琪带着妈妈的遗照到清华大学报到【解析】(3)拟写新闻标题要点①形式上一句话新闻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②内容上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具体包括人物和事件的简要过程③方法上首先要找出重要的语段或语句主要是看导语兼顾新闻主体和新闻背景材料基本构成为“人物+事件” 解答本题要把握住文字的核心内容首句“高校陆续开学来自湖南常德的湖南省文科状元何润琪也带着妈妈的遗照到清华大学报到成为清华新雅学院本科新生的一员”提示了本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主要依据此来概括标题“人物”是“湖南省文科状元何润琪” “事件”是“带着妈妈的遗照到清华大学报到” 故标题可拟写为湖南省文科状元何润琪带着妈妈的遗照到清华大学报到【答案】(4)讲座, 开展三个活动利用体育课开展太极拳活动、利用手工课开展中国结和剪纸学习并进行年级表演、展示活动【解析】(4)根据思维导图确定对应关系组织语言作答即可根据图片可知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开展太极拳、中国结、剪纸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开展太极拳活动、利用手工课开展中国结和剪纸学习并进行年级表演、展示活动9.(1)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9.(2)邻居家读八年级的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食9.(3)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答案】(1)①近年来多地发生许多学生因食用零食中毒的事件②小零食多是廉价的产品制成往往对身体有害③农村零食的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加危险【解析】(1)解答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总结可根据“……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案例”“采用的真正原材料很有可能是面粉甚至其他替代品制作”“根据薄膜用途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等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答案】(2)月月你要不吃或少吃零食零食制作过程很容易混入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对身体是很有害处的【解析】(2)解答本题应做到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有内容且直切主题③语言简明要满足题目的要求简明作答标点恰当④抓住材料中吃零食的危害【答案】(3)拒绝零食健康成长【解析】(3)拟写标语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另外还要有创意做此题应注意宣传目的明确拒绝零食10.校园文学社招新喜爱文学的小林因为临时有急事错过了文学社的笔试作为小林的好友又是文学社的一员请你以小林的自身条件写一封推荐信向文学社社长推荐小林要求①用语规范、得体②15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推荐信XX社长您好!我谨作为校文学社的一员与小林的学友写此推荐信XXXX月X日【答案】推荐信XX社长您好!我谨作为校文学社的一员与小林的学友写此推荐信小林同学从小就非常喜欢文学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看完了初中三年的书看完了所有名著的插图本每个星期我都能看见他在学习之余抽空阅读课外的书籍他阅读的题材非常广泛喜欢看小说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看过之后还喜欢与我探讨书中的情节人物对阅读也有自己的看法另外由于长期的阅读他非常擅长写作小学时作文经常获得学校的奖项初中以后他的大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分享还获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三等奖我相信他在文学社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希望社长能够接受他进入文学社XXXX月X日【解析】根据信息的关键点“喜爱文学” 展开推荐阐述理由时围绕小林对文学的热爱与擅长方面入手推荐即可注意用语规范及字数限制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第②段中八戒讲诉唐僧的遭遇请联系原著内容概括补充11.(2)第①段中孙悟空说“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 请列举三个情节11.(3)请结合文段分析八戒的性格特点【答案】(1)唐僧被黄袍怪捉去巧遇宝象国公主解救受托送信黄袍怪变作才子与国王认亲把唐僧变作老虎【解析】(1)解答此题要依据《西游记》内容熟练掌握《西游记》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然后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选文讲的是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营救被黄袍怪变作老虎的唐僧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碗子山时黄袍怪抓住八戒与沙僧不敌黄袍怪危急之时宝象国公主放走师徒三人之后八戒沙僧受宝象国国王所托为营救公主再战黄袍怪不敌黄袍怪遂怀恨在心到宝象国佯称自己是驸马并将唐僧变成猛虎诬其为妖怪白龙马伪装成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遂求八戒寻回孙悟空打跑了黄袍怪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女儿国遇难、被困盘丝洞、平顶山历险【解析】(2)结合对名著内容的掌握任选三个唐僧遭难的例子即可如被困盘丝洞、受阻火焰山、被红孩儿所擒等【答案】(3)师父遇难师兄离开八戒最终没有回高老庄这可以看出他的忠勇和善良他巧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表现出他的机智聪明【解析】(3)师父被黄袍怪捉去大师兄不在他没有逃避这可以看出八戒的忠勇和善良第③段写八戒与孙悟空的对话八戒编造妖怪骂孙悟空的谎言激怒悟空使孙悟空出山除妖这体现了他的机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2.(1)《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12.(2)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_______________第一 _______________第一【答案】(1)《矛盾论》, 《实践论》【解析】(1)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答案】(2)艺术, 真理【解析】(2)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7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7套)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年班姓名(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乘着梦想的风帆启航吧,展开你的智慧和自信的双翼,展示你丰厚的积累吧,相信你定能收获无限!请做到书写工整美观哦!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10分)yōng dài shēn yín měng rán yú fū yōu lǜxiōng yǒng páo xiào zāo gāo bào yuàn xī miè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狞.笑(nìnɡ)搀.扶(chān)祭奠.(diàn)沙哑.(yǎ)B.搁.板(ɡē)蜷.缩(quán)服役.(yì)放肆.(sì)C.揍.人(zòu)魁.梧(kuí)黧.黑(ní)熬.过(áo)D.倾.听(qīnɡ)吞没.(méi)风暴.(bào)倒.霉(d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咆哮清瘦潮湿指手画角B.呻吟忧虑保右自作自受C.拥戴呼啸澎湃跌跌撞撞D.祭奠渔网顾惜苍白疆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笑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甘泉,能给予你无限的力量。

B.下课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

C.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D.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4.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B.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倒霉,倒霉!C.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D.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忐忑不安”的意思最相近?( )A.慌慌张张B.惊慌失措 C.惊弓之鸟D.惴惴不安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十八大之后,全国上下都纷纷出台了改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部编)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共47分)1.读拼音,写词语。

(4分)望着p áo xi ào ( )的洪水,望着堤岸边sh ēn y ín ( )的灾民,李书记的脸上写满了y ōu l ǜ( )。

这不,几天下来,他脸上的zh òu w én ( )好像又增加了几道。

2.用“○”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表格中改正。

(8分)(1)水花四贱 (2)你拥我济 (3)躺眼抹泪 (4)汹勇澎湃 (5)自做自受 (6)日晒雨林 (7)烽火不息 (8)亚口无言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1)“勺”字的读音是sh áo ,是半包围结构的。

( )(2)“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中,“揪出”的意思是用手拉出或拽出。

( ) (3)“勉强”的读音是mi án qi ǎng ,意思为将就、凑合。

( )(4)“不假思索的嗤笑..”中加点的词可替换为“嘲笑”。

( ) 4.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分)小云这次单元测试考得不好,她的心情很 (低落 悲痛 伤心)。

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的卷子仿佛有千斤重。

她 (忐忑不安 心如刀绞 诚惶诚恐)地想:“该怎么向爸妈说呢?”恍惚中,她仿佛看到爸妈那满是 (希望 期望 盼望)的脸,心里更加 (沉重 愧疚 沮丧)了。

5.对“日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中的“张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料理,安排B.筹划,周旋C.应酬,打交道D.惊慌,慌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一、下面每组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狞.笑(nínɡ) 搀.扶(cān) 祭.奠(jì) 跌跌幢幢B.搁.板(ɡē) 保佑.(yòu) 寡妇.(fù) 自做自受C.黧.黑(lí) 魁梧.(wǔ) 倒霉.(méi) 忐忑不安D.蜷.缩(quán) 咔嚓.(chā) 挨.揍(ái) 汹涌澎湃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páo xiào shēn yín bào yuànxiān qǐzāoɡāo yōu lǜshāyǎjiūchū三、补充词语,让词语更生动。

(9分)闪闪发光闪闪( )( ) ( )( )闪闪( )地喊 ( )地说 ( )地敲又黑又冷又( )又( ) 又( )又( )一动不动一( )不( ) 一( )不( )四、给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正确的作用。

(填序号)(4分)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语意跳跃;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内容的时断时续;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2.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4.春天来到了,可是……( )五、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2分)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C.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D.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六、理解句子。

(7分)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cāi cèjǔsàng gēda píjuànzhòu yèshén mìpāi shègān zào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恒.星(héng huāng) 揭.开(jiējié) 提供.(gōng gòng)斑.点( bān pān) 陨.石(yǔn yùn) 矗.立( yìchù)三、根据积累,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6分)()出()栽怒气()()大()流()暴()无()呆()呆()轻()轻()四、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5分)1.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2.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3.形容双方比较,有一方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4.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5.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五、修改病句。

(4分)1.赵军的先进事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小青的衣服穿得很稀少,我担心他受寒。

4.广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0分)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

改为比喻句:改为拟人句:2.感激困境中给你力量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自信。

(仿写句子)3.妈妈对我说:“下午你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把你的借给她。

”(改为转述句)4.他垂下了头。

(扩句)七、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4分)1.大虫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 )2.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3.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选出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咔嚓(cā)寡(ɡuǎ)妇B.搀(chān)扶狞(nínɡ)笑C.魁(kuǐ)梧吞没(méi)【答案】B【分析】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

【解答】A咔嚓(chā);C魁(kuí)梧、吞没(mò)。

2.【答题】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______ shēn yín ______fèi pǐn ______xī miè ______pénɡ pài ______zāo ɡāo ______xiōnɡ yǒnɡ ______ zhòu méi ______liú tǎnɡ ______jiū xīn ______【答案】咆哮;呻吟;废品;熄灭;澎湃;糟糕;汹涌;皱眉;流淌;揪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拼音及生字的掌握情况。

【解答】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

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3.【答题】给下面汉字加偏旁组成一个新字,再组一个词。

【答案】哑哑巴晋东晋咆咆哮跑跑步泼活泼废废水【分析】考查学生加偏旁造字组词的能力。

【解答】此题最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生要对形近字有深刻的掌握。

4.【答题】将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写在横线上,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自做自受____()心京肉跳____()不假思所____()神智不清____()忐忐不安____()汹涌澎拜____()跌跌幢幢____()严丝和缝____()寒风呼笑____()【答案】做——作;京——惊;所——索;智——志;忐(第二个“忐”)——忑;拜——湃;幢幢——撞撞;和——合;笑——啸【分析】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需要学生大量的词语积累,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字词记扎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1.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的海浪在páo xiào(),浪花溅起一丈多高。

小木屋的窗户被海风吹得直shēn yín()。

桑娜望着屋外,看着不平静的海面,zhòu zhe()眉头,神情焦虑。

2.情况越来越zāo ɡāo(),连火堆都xī miè()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淋.雨(lín)勺.子(sáo)共产党.员(dǎnɡ)B.流淌.(tǎnɡ)沙哑.(yǎ)嗓.子眼儿(shǎnɡ)C.困.难(kùn)搀.扶(chān)唉.声叹气(āi)D.狞.笑(nǐnɡ)废.话(fèi)揪.心(jiū)2.与“势不可当”中“当”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当之无愧B.敢作敢当C.当机立断D.锐不可当3.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扬优点指点工作反映情况B.提高认识价格昂贵爱护公物C.改进生活天气晴朗身体强壮D.发现问题树立理想参观经验4.下面省略号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数目的递增)B.“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5.下面的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A.村庄惊醒了。

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母亲》《我的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4小题)1.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语意的跳跃。

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4)我嘛……缝缝补补……2.拼音写词。

xiōng yǒng péng pàijiàn qǐxīhuǒzāo gāo dǎo méizhòu méi kùn nán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小说为了凸显渔夫的妻子桑娜这一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了她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请阅读下列句子,把对应的句子序号填在括号内。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C 她猛地推开门。

D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报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E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F“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G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4.补充词语。

指画不思索不清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环境描写;E语言描写;F神态描写。

(1)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的老妇人。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3)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6.表示“看”词语有很多,如文中的“瞪、盯、望”,想一想,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的,把它们填入括号中将成语补充完整。

坐井天言观色左右面面相管中豹异思迁高远一无余7.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填序号)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说话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我嘛……缝缝补补……8.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1)这个句子是对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桑娜的品质。

(2)我也能写一写我的卧室的环境,表现出家庭的温馨:9.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双重否定句,可以改为肯定句:。

(2)“这样做”是指。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的善良品质。

10.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尽是妇女和孩子”暗示男人都,“几乎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暗示。

1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拥”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拥:A.抱;B.围着;C.挤着走;D.拥护。

(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2)木桥前站着的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3)妈妈把她拥.在怀里,给她讲故事。

(4)一群孩子簇拥.着新来的实习老师走进了教室。

12.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表在括号里。

①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说话结结巴巴;④表示语意的跳跃;(1)“我嘛……缝缝补补……”(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1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环境描写;E语言描写;F神态描写。

(1)“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2)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3)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4)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能去掉吗?为什么?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二.选择题(共4小题)15.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咆哮(páo xiào)疯狂(fēng kuáng)放肆(fàng sì)吞没(tūn mò) B.狞笑(nìng xiào)惊慌(jīng huāng)揪出(jiūchū)胸膛(xiōng táng)C.拥戴(yōng dài)流淌(liútǎng)呻吟(shēn yīn)发抖(fādǒu) D.祭奠(jìdiàn)搀扶(wǎn fú)沙哑(shāyǎ)黎明(límíng)16.(《在柏林》)作者写小姑娘“笑”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分析不当得一项是() A.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对老人举动的不理解。

B.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

C.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剧遭遇。

D.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老汉飞得像只豹子。

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18.《在柏林》一文中,作者写两个小姑娘“嗤笑”和“傻笑”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写了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对老人的举动不理解。

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没有同情心。

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剧遭遇。

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三.连线题(共1小题)19.我会连。

《复活》雨果《西游记》老舍中国《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三国演义》契诃夫法国《猫》吴承恩《凡卡》罗贯中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20.课内阅读①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②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自作自受:(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和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和。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人?。

五.作文(共1小题)21.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故事吧!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先给你的同伴讲一讲,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故事写下来,注意要把故事的情节写完整。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4小题)1.①;②;③;④;2.汹涌;澎湃;溅起;熄火;糟糕;倒霉;皱眉;困难;3.AF;B;CE;DG;4.手;脚;假;神志;5.C;E;FA;6.观;察;顾;盼;觑;窥;见;瞻;瞩;览;7.B;A;C;D;8.环境;勤劳;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窗边的书桌干净、整洁,放着一盏明亮的台灯。

;9.觉得必须这样做;收留、抚养西蒙的两个孤儿;同情穷人、关心穷人;10.在参加战争;健壮的男子都参加战争去了;11.C;D;A;B;12.③;②;①;④;13.E;D;C;B;14.不能去掉。

因为“几乎”这个词表示还会有概率极小的意外,车厢里并非一个男子也没有,去掉就没有这层意思了;二.选择题(共4小题)15.A;16.C;17.A;18.B;三.连线题(共1小题)19.《复活》﹣﹣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凡卡》﹣﹣契诃夫﹣﹣俄国《猫》﹣﹣老舍﹣﹣中国《西游记》吴承恩﹣﹣中国《悲惨世界》﹣﹣雨果﹣﹣法国《三国演义》﹣﹣罗贯中﹣﹣中国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20.是说桑娜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是说桑娜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神情;心理活动;她既同情两个孤儿,又疼爱自己的丈夫。

决心抚养两个孤儿,又为给丈夫增加生活的负担而内疚,同时也担心自己的举动得不到丈夫的支持,以至于希望以挨揍来减轻对丈夫的负疚。

生动地展现了她善良的品质。

;神情;动作;语言;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五.作文(共1小题)21.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