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合集下载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
• 构成主义走向抽象和表现力来自材料的言语,以及对技 术的信念和乌托邦思想,舍却主题内容,把绘画从文学 趣味和幻觉艺术中解放了出来,强调材料与形式,以非 具象的几何学形态和铁板、玻璃、树脂等工业材料为素 材,创作和发表了用新的量感、概念构成立体造型的作 品,把注意力集中于画面的材料和真实的结构——即色 彩、质感、结构和材料本身,从而展开了影响深远的造 型运动,对西欧各地的前卫艺术运动以巨大影响,他们 的造型倾向得以世界性的发展。
二立体形态一形态的分类二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三材料与形式四材料与工艺五材料与力象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视觉化视觉化纯粹形态纯粹形态形态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概念形态?1组合因素?造型要素形状色彩肌理?条件因素数量方位光线动静?纬度因素点线面体空间?2物理因素?材料类别纸张木材金属塑料土其他?材料属性强度重量质感?加工手段折切塑烧割粘接焊接嵌合等?3心理因素?生气情感运动机能构造?立体构成的实践要求把视觉的形态要素物化成材料要求把视觉的运动物化为组合形式
形的简化逐渐成为普遍的手法,抽象
特别是几何形式手法成为获得认同的视觉
语言,“结构”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家都喜
欢使用与实验的名词。
荷兰风格派
1917年~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主要代表:杜斯伯格 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德 主要观点: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所有平
(四)材料与工艺
• 加工方式(爆裂、折断、划痕、刺穿、打磨、 弯曲、冲压、切削、塑造——对应的心理感觉 与视觉质感)。
• 组合方式(叠加、贯穿、重复、包容、交叉 等)。
• 将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材料通过节点 联结成型。节点的构造有三种:滑节点靠自重 和摩擦相互连接,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或滚动; 铰节点像铰链一样可以绕节点改变方向但不能 移动;刚节点完全固定。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所属分类:艺术艺术设计设计提问添加摘要立体构成作品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

在立体造型中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形态与形状的区别(知识点一)。

平面造型中称平面的行为形状,这个形状是物象的外轮廓。

在立体造型中形状是指立体物在某一距离、角度、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外貌,而形态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

即形状是形态的诸多面向中的一个面向,形态则是诸多形状构成的统和体。

形态是立体造型全方位的印象,是形与神的统一。

目录[隐藏]∙ 1 简介∙ 2 起源∙ 3 概念特征及作用∙ 4 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5 包豪斯构成理论∙ 6 意义与目的∙7 基础特性∙8 设计理念∙9 相关词条∙10 参考资料立体构成-简介立体构成欣赏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

所涉及的学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雕塑、广告等设计行业。

除在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

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

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

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起源立体构成“构成主义”中的“构成”一词与要谈的“构成”有很大区别。

“构成”的源流,首先是来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包豪斯”(Bauhaus)设计师20世纪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中国,成为中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立体构成》全套课件ppt完整版(2024)

《立体构成》全套课件ppt完整版(2024)

定义
立体构成是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 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 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 态的学科。
特点
立体构成是一个以知觉为基础, 将基本要素按照美的原则构成新 立体形态的过程。
4
立体构成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立体构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包豪斯时 代,当时人们开始探索三维空间中的 形态组合与表现。
发展
2024/1/30
人体造型
以人体为原型进行创作, 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表 现人体的美感和力量。
器物造型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 物形态,如家具、器皿等 ,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
12
抽象形态表现
点、线、面构成
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 素进行组合和排列,形成 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抽 象形态。
2024/1/30
体是立体构成中三维形态的基本元素,具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度量。体可以分为几何体和非 几何体两种,几何体具有简洁明了的形态,非几 何体则具有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形态。
8
色彩与肌理
色彩
色彩是立体构成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等属性来 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立体构成中,色彩可以与形态、空间等元素相互作 用,形成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3
在立体构成中,对比与调和法则的运用可以创造 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增强作品的 艺术感染力。
2024/1/30
17
节奏与韵律
01
节奏
指立体构成中元素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形成有秩序的律动感。
2024/1/30
02
韵律
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渐变、交错、起伏等变化,形成优美流畅
的视觉效果。
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是立体构成中重要的视觉和触觉元素之一。 不同的肌理可以产生不同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增强立体构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现的和谐规律。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概述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认识点线面第二节认识体量第三节认识材质第三节认识空间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第三章半立体构成第一节一切多折第二节肌理构成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第四章线立体构成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第二节线织面本章重点:线材构成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五章面材构成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第二节层面排列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本章重点:面材构成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六章块材构成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本章重点:块材构成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七章综合构成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本章重点:综合构成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四、成绩考核方式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2、线材构成 1件 15%3、面材构成 1件 15%4、块材构成 1件 15%5、综合构成 1件 4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注: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

立体构成(应用).pptx

立体构成(应用).pptx
构成基础
高帅
第四章 立体构成应用和欣赏
1.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立体构成在家具中的应用 2).立体构成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1.立体构成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 1)家具设计定义 家具是以使用功能为主的陈设品。一般指人们日常生活中
使用的床、桌、椅、台、橱柜、屏风等能起支撑和贮藏及分隔 作用的器具。
以点为主要特征的室内装饰
“店中店”的设计新加坡 玛丽娜广场的新旗舰店,一 直令人期盼、备受瞩目,环 绕这个空间的是一个20米的 拱形结构。
从远处看,这个犹如风 中扬起的帐篷拱门给人一种 簇绒织物的外观感受,乍一 看又如洞穴,奇幻且颇有戏 剧张力,充满了强烈的视觉 震感。
以线为主要特征的室内空间
维纳尔·潘顿(Verner Panton)
丹麦设计师潘顿毕业于丹麦皇家 艺术学院建筑系,曾在雅各布森 的设计事务所工作。这把椅子是 他在探索新材料设计过程中的经 典作品,椅子用玻纤增强塑料整 体成型。这把椅子造型十分性感, 线面流畅,背部、转角和底部的 曲面都像女性身材的各个部位。
巴尔巴·科西尼(Barba Corsini)
荷兰设计师罗伯特,仅凭借几块木板,就斩获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 的红点设计大奖。 只需3秒钟,这一块块木板,就能实现华丽的变身。
扶住木板两端,轻轻一 抬就是桌子。
竖起木板,往下一压, 就是椅子。
安东尼奥·博内特 (Antonio Bonet)
博内特设计的BKF椅, 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被皮革包裹的表面和护角感 觉就像是一个撑开的衣袋, 与其金属的框架完美贴合。
这是1955年西班牙建筑师科 西尼的设计。无论落地灯或 吊灯,设计核心都是不同孔 眼大小的蜂巢状灯罩和利落 的支架,于古典或现代风格 的室内同样合用,却能随摆 放处环境的不同而生出不同 的气氛。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四部分 立体构成一、概 述1-1 构 成·构成(construction)是一个近代发展起来的造型概念,是造型活动的重要方式。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于20世纪初。

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构成发源于造型艺术运动的构成主义,并在包豪斯时期被确立为设计学科基础。

由于激进的艺术流派的青年画家和雕塑家的影响,使设计开始摒弃附加的装饰,更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态美,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搭配,发挥了灵活多样的构成设计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观点。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本追求更大的利润而极力鼓动对产品的更新,更是刺激了简洁新颖的产品形态的发展。

在国内,构成学科于80年代形成初步规模,它不但成为了设计学科的基础,甚至已成为生活中的审美基础中的一部分。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设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

但是由于当时政治因素干扰,构成主义运动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一批构成主义、前卫艺术的探索者离开俄国前往西方,将俄国的构成主义传入西方,对艺术和设计新形势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荷兰的“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年—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集体。

发起人和组织者是《风格》杂志的编辑杜斯伯格,这本杂志也是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

“风格派”的设计特点是高度理性,它的思想和形式都是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

·1919年,德国创建“包豪斯”学院,建筑设计家格罗佩斯院长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教育口号、并在“包豪斯”学院最早设立了以“构成”为基础的课程。

包豪斯为加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及介绍综合性的美学思想,于1925年开始编辑出版了“包豪斯”丛书,传播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以及新的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雕塑与装置艺术
雕塑与装置艺术是立体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艺术家 们通过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和 深刻内涵的立体艺术作品。
2023
PART 02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点、线、面、体
• 点: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聚集视线和标明位置的作用。点在空间中 可以起到标明、强调和突出的作用,通过点的疏密、大小、明暗和层次等变化, 可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二:《海洋之心》
该作品以废弃塑料瓶为材料,通过切割、打 磨和组合等手法,创作出一件具有环保主题 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呈现出一颗晶莹剔透 的“海洋之心”,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问 题。该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意和环保意 识,也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三:《星空遐想》
作品一:《空间之塔》
该作品以钢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光影效果,展现了立体构成的 独特魅力。作品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引导观者思考空间与人的关系。
经典作品欣赏
作品二:《流动的水滴》
这是一件以金属丝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立体构成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编织和弯曲处理,将金属丝塑造成水 滴的形态,呈现出一种流动、轻盈的美感。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精湛掌控力,也体现了立体构成 的无限可能性。
韵律
韵律是指图形或物体在视觉上的起伏变化。 与节奏不同,韵律更加关注于元素之间的起 伏和变化。在立体构成中,韵律可以使作品 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景观设计 中,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和植物的疏密变化 可以创造出韵律感。
2023
PART 06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与解析
REPORTING
经典作品欣赏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2.1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2.2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与体积2.3 立体构成的组合与分解2.4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第三章:立体构成的设计与创作3.1 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步骤3.2 立体构成创作的方法与技巧3.3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4 立体构成创作的评价与反思第四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具4.1 立体构成的常用材料4.2 立体构成的工具与设备4.3 材料的选用与搭配4.4 材料与工具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第五章:立体构成的欣赏与评价5.1 立体构成的审美标准5.2 立体构成的欣赏方法5.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分析5.4 立体构成作品的展示与交流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6.1 工业设计中的应用6.2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6.3 艺术创作中的应用6.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案例分析7.1 工业设计案例分析7.2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7.3 艺术创作案例分析7.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案例分析第八章:立体构成的创新与实践8.1 立体构成创新的途径与方法8.2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实践探索8.3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评价与反思8.4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成果与应用第九章:立体构成的教学与评估9.1 立体构成教学的目标与内容9.2 立体构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9.3 立体构成教学的评估与反馈9.4 立体构成教学的改进与优化第十章:立体构成的未来发展10.1 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趋势与发展10.2 立体构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0.3 立体构成教育的改革与挑战10.4 立体构成对设计思维的影响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立体构成教案》课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解立体构成的定义、分类、基本元素和原则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错折叠 交错折叠是指将一个平面经由方向交错折叠、相互穿插的手段变为半立体造型的 构成手法,它在造型上更富有韵律感,如下图所示。
3.其他构成方法 根据材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多张纸相 加、相交、粘贴,石膏磨制等,如下图所示。
(二)半立体构成的具象表现
1.对造型的概括夸张 我们不可能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进行半立体构成表现,而是应当对其进行艺术处理。 为此,可以从几何学角度去观察自然形体,将其还原到单纯的几何形式,夸张其特点, 概括其细节,以起伏韵律是指立体构成中各造型要素做高低、大小、虚实的起伏变化。起伏韵律 使人产生波澜起伏的荡漾之感,活泼且具有生命活力,如下图所示。
(四)交错韵律
交错韵律是指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做有条理的交错、相向旋转等变化。这种 韵律往往动感十足,给人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如下图所示。
(五)特异韵律
特异韵律是在规律的变化中寻求突破,以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产生奇特的效果, 有强调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四、稳定与轻巧
立体形态中的稳定体现在物理稳定和心理稳定两个方面。物理稳定是指立体重心 落在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会倾倒,如下图(左)所示。心理 稳定是指立体外观的量感重心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它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 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视觉重心的确定,如下图(中)所示。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 位于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会给人以轻巧感,显得优雅、从容,如下图(右) 所示。
二、线
线在立体造型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既可以作为形态的骨架,也可以成为结构 体的本身。相对于点、面和体块而言,线还具有速度感与延伸感,在力量上更显轻巧。
立体构成中不同形态的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直线挺拔、刚劲,具有男性特征, 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力度和强度,给人一种坚强、严肃而充满希望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一、半立体构成 二、线材立体构成 三、面材立体构成
四、体块立体构成 五、综合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1.切折 切折是指将一个平面通过切、折两种手段形成半立体造型的构成手法。其制作简 单却富于变化。以纸材为例,常见的切折形式有不切多折、一切多折与多切多折,如 图下图所示。
三、面
不同形态的面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规则形态的面带有理性的严谨感,具有简洁、 单纯、硬朗的特征,富有秩序之美;不规则形态的面变化多样,富有艺术趣味,显得 轻松、随意、自由,如下图示。
四、体块
体块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共同构成的三维空间。体块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 以由面的运动形成。它是通过视觉和触觉而感知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占有实质性的 空间。大而厚的体块能表达出浑厚、稳重的感觉,小而薄的体块则体现出轻盈、漂浮 之感,如下图示。
设计构成
第四章 立体构成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幻灯片 3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幻灯片 8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幻灯片 22
第四节 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幻灯片 56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一、点 二、线 三、面 四、体块
一、点
与几何学中的纯粹抽象的点不同,立体构成中的点是具备长度、宽度、深度,并 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在造型活动中,点常用来表现和强调节奏,点的不同排列 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力度感和空间感,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和聚集作用,如下图所示。
二、对比与调和
(一)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不同形状或体量的形态组合能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如正方形、球体、圆柱 体、圆锥体间的组合。它们之间具有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很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 与调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材质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和质感,使人产生 不同的心理感受。立体构成材质对比的情况很多,例如,不同材质肌理的对比、光滑 和粗糙的质感对比、软硬材质的对比、透明与不透明材质的对比、新旧材质的对比等, 如下图所示。
(四)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在立体构成中,由于肌理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对比。人在感受色彩的过 程中伴随着复杂心理活动,从而出现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的对比与调和的 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节奏与韵律
在立体构成中,节奏是指造型要素以同一形态进行反复、渐变和交替,从而形成 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当节奏进行重复或反复时,再赋予长短、高低、大小、起 伏、方向、重叠等变化因素,就能产生一种韵律感,它呈现了富有律动感的变化美, 如下图所示。
2.创造肌理效果 为了丰富视觉效果,在创作中还可以根据造型的需要对特定材料的质地进行加工 处理。以纸材为例,可以用丰富的肌理效果来强化造型外观,增强其视觉感染力,如 下图所示。
(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实体与空间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显示出各自的存在,它们是辩证互补的关系。 正如亨利•摩尔所说“形态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连续体,它们在一起反映了空间是一个 可塑的物质元素”。在立体构成中,实体给人以封闭、厚重的感觉,空间则给人以通 透、轻巧的感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主要通过形的凹凸、正负、虚实等方面的 对比来实现,如下图所示。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二、对比与调和 三、节奏与韵律 四、稳定与轻巧
一、对称与均衡
所谓对称,是指造型空间的两边或四周的形态相同或相等而形成的安定现象。对 称形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对称形态能够创造出庄重、严肃、规 整、大方而稳定的静态美,如下图所示。
均衡是指形态不对称,但因量的感觉相似而形成的平衡现象,是形态的各造型要 素(形体、色彩、肌理等)和物理量给人的综合感觉。相比于对称,均衡打破了静止 的局面,追求一种活泼、轻松的富于动感的美,如下图所示。
(一)重复韵律
重复韵律是指色块、形态、肌理、材质等造型要素作有规律的间隔重复。重复韵 律能创造视觉的连贯性,并增强视觉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渐变韵律
渐变韵律是指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渐次发展变化,如在大小、方向、位置、 厚薄等方面的渐变。渐变韵律能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自然扩张和收缩的感觉,如下图所 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