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越王勾践灭吴(国语)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

勾践灭吴《国语.越语》原文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
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
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
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勾践灭吴》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
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
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
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

勾践灭吴翻译文言文

勾践灭吴翻译文言文

越王勾践,吴越之战,越国屡遭败绩,国势日衰。

勾践知吴国强大,非一日可灭,遂生久远之计。

乃向吴王夫差请和,愿称臣纳贡,以保越国不致灭种。

吴王夫差,恃强凌弱,欣然允之。

遂罢兵,越国得以喘息。

勾践归国,与众臣谋曰:“吴国虽强,吾国虽弱,然吾有卧薪尝胆之志,必当报仇雪恨。

”遂令群臣各司其职,整治国政,操练兵马,暗图复仇。

勾践本人,苦心孤诣,卧薪尝胆,以示决心。

日暮黄昏,勾践于室内燃薪,夜以继日,不问寒暑。

尝胆者,以苦胆置之床头,每日饭前,取而尝之,以示不忘国耻。

群臣见之,无不感奋,皆效仿之。

越国君臣,内外兼修,国力日增。

勾践又访求贤才,如范蠡、文种等,共谋国是。

勾践知吴国将有内乱,遂遣使者潜入吴国,散布流言,离间吴国内部。

吴王夫差,沉湎酒色,不理朝政。

宠臣伯嚭,专权跋扈,排斥异己。

勾践乘机,遣刺客刺杀伯嚭,吴国朝政大乱。

吴王夫差,怒而伐越。

越王勾践,亲率精兵,迎战于檇李(今江苏无锡)。

两军对垒,越国将士,英勇奋战,大败吴军。

吴王夫差,仅以身免,逃回吴国。

吴国君臣,惧怕越国,纷纷请和。

勾践不允,遂发兵伐吴。

吴国屡战不胜,国力大损。

吴王夫差,被迫求和,勾践不予理睬。

勾践,遂围攻吴国都城姑苏。

吴王夫差,困守姑苏,粮尽援绝。

勾践乘机,遣使诱降吴王。

吴王夫差,无奈降越。

勾践,以仁德之心,待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感激涕零,遂发誓不再与越国为敌。

勾践,遂放吴王夫差归国。

吴王夫差,归国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

然吴国君臣,忘乎所以,复萌旧志,欲报越国。

勾践,早有防备,遂发兵灭吴。

吴王夫差,兵败被擒,羞愧自尽。

勾践,遂灭吴国,实现了报仇雪恨之愿。

越王勾践,以智勇之才,卧薪尝胆,终成春秋一代霸主。

盖勾践灭吴之事,千古流传,成为后世忠臣义士之楷模。

夫吴越之争,亦为春秋之末,诸侯争霸之缩影。

勾践灭吴,实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大壮举。

勾践灭吴翻译及赏析

勾践灭吴翻译及赏析

勾践灭吴翻译及赏析《国语》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日:“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日:“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日:“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日:“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

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豁,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豁谏日:“豁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灭吴翻译: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于是对三军发出号令说:“不论是我的父老兄弟或我国君的同姓,只要能够帮助我出谋献计并且击退吴国的人,我将与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文种上前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

旱时就要准备舟船,涝时就要准备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

即使没有四邻各国进犯的忧虑,但是文臣和武将这类人,不可不培养,以备选择录用啊。

这就像蓑衣斗笠,天一下雨,人们必定要用它。

如今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了会稽山上,然后才寻求谋臣,只怕太迟了吧?”勾践回答说:“只要能听到您大夫的话,怎么会太迟呢?”握住他的手并和他商量起复国大计来。

于是勾践派文种到吴国求和。

吴王夫差想听从文种的话与他讲和。

伍子胥进谏道:“不能这样做!吴国与越国,是互相仇视、互相敌对、互相征战的国家呀;三江环绕着吴越两国,两国的人民没有迁移的地方。

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

《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译文1、《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译文《国语·越语下》原文及翻译国语原文: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

范蠡进谏日:“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①王曰:“为三者,秦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王不同,蠡不敢言。

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

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

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

”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

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

先行此者,不利。

”王曰:“无!是貳言②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王曰:“诺。

”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

”吴人不许。

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③”,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

”吴人许诺。

王曰:“蠡为我守于国。

”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王曰:“诺。

”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

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日:“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毫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

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般。

无旷其众,以为乱梯。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

《勾践灭吴》文言文翻译

《勾践灭吴》文言文翻译

《勾践灭吴》文言文翻译《勾践灭吴》文言文翻译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越王勾践灭吴》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越王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越王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越王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越王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越王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越王勾践灭吴(国语)原文及翻译

越王勾践灭吴(国语)原文及翻译

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