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策略

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冯学敏

(1)填写“群文略读记录表”:

单元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自习时间,可以课内,也可以课外,自主阅读同步阅读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并作好批注,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群文阅读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及想法。老师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记录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更可以通过阅读记录的撰写,训练孩子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针对不同的年级,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今天课堂所呈现的阅读记录表就包括“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想提出的问题”等这样几个方面。老师要把握的是,既不让阅读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又不让学生觉得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2)五步教学策略:

在课堂的汇报交流中,老师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即为: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

第一步是“主题回顾”。旨在简单回顾课内的几篇课文,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比如人教版五年级单元主题“父爱”的知识树和“感动”的知识树就是师生共同画出来的。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学生在回顾课内文章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同步阅读,这同样需要学生对同步阅读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借助课外填写的“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了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读书会过程的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是一味地将课文讲深,而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所以课堂似乎少了一些精彩,但其实学生这样更感兴趣。记得在我们第一次对学生进行试讲后就做过一次随机的调查,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感觉这样的上法比平时的语文课更有趣。理由是:学生对文章有新鲜感,不像平时的课堂将课文嚼得过细、过烂,因而乏味;更为重要的是“聊书”的形式让他们感觉很轻松,而且很有成就感。

第四步是“精彩赏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在一两个点上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发展。该选择怎样的点来展开呢?这就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好的话题可以是对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问的预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临时生成。但一般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二是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或矛盾点;三是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四是能够链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第五步是“主题拓展”。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这样,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3)画知识树

以上环节中,师生共同“画知识树”来完成主题回顾和阅读概览:知识树的树干表现的就是本单元的主题──感动、父爱、童话等;知识树的树叶表现的是课内和课外的几篇文章;果实则对应的是该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最后还通过描述知识树来拓展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更好地整合了和深化了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丰富了主题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们在开展“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群文略读记录表”、“五步教学法”和“画知识树”的教学策略。这个策略的完整实施,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课型,产生积极的效果。

2010-09-08 人教网

最新精选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3篇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 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 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 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 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 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板书) 二、互动学习 (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 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 (二)学习复韵母ei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 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出示ei) 3、练习发ei的音。(指名读师正音齐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群文阅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群文阅读·人生困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 受得委屈,可养格局 仲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年这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身边不时有年轻人,甚至刚刚工作不久,也贸然来个“华丽转身”——辞职走人。然而,当我们拿起现实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那些具体的“离去”,就会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因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理想与情怀只是被作为逃避的华美掩饰罢了。 的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有的人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问题是,世上还有不受一丁点委屈的人生吗?还有一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吗?设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则人生将无处可逃。在一定意义上说,受不得委屈,也就难有“诗和远方”。 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纠缠。在文学写作中有一种说法叫“古老的敌意”,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真正传世的伟大作品。正如写就《红楼梦》的曹雪芹,陷于困顿沦落之间,依然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贡献出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可以说,正是生前“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终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后之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之后换不来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并且生活对之一律解释欠奉。在一定意义上说,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盖因其胸怀襟度得以被委屈撑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处其微,实因格局不够而被委屈撑破。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一定程度上,面对委屈的姿态,就是一个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态;对委屈的消化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看世界”的襟度。100多年前,曾国藩求学衡阳,同舍一名杨姓同窗,家中有权有势,读书时就对他百般刁难。曾中举后,他更是大发雷霆,责难曾的书案抢了他的好风水。当大家纷纷为曾不平时,曾却劝解众人,不要为这点小事再与之争论。可以说,只有

单元整合__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小学二年级第二单元《革命传统》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是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课文《窗前一株紫丁香》流露出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阳光》赞扬了佳子关心长辈,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吃水不忘挖井人》表现出革命领袖毛主席关怀人民,并身体力行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朱德的扁担》反映出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格。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以革命传统教育,以关心战士、关心乡亲、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传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懂得关心长辈,懂得以身作则,懂得关怀人民,身体力行,同甘共苦是高尚的崇高品德。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传统让学生感悟“爱”体验“爱”。以知识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窗前一株紫丁香》《阳光》《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敬爱革命前辈,继承革命传统的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群文略读记录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孩子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当我们每天都可以走到阳光下,享受着美好,晴朗,温暖的阳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阳光的人又是多么遗憾啊! 当口渴了喝着甘甜的泉水时,你知道水的来之不易吗?一根扁担也有传奇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感悟这足以让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深受教育的故事。(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传统教育”几个字)相信孩子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 .在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中,什么样的品质打动了你? 《窗前一株紫丁香》:深厚情谊;《阳光》:孝敬老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民着想、排忧解难;《朱德的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三、阅读概览 .(过渡):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群文阅读记录表》。请小组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在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找出来先给大

群文阅读:感受作家笔下的动物的形象教学设计

感受动物的形象 展示课型:群文阅读课 议题:感受动物的形象 【教学内容】 《柱子上的母鸡》《大青牦》《麻雀》 【教学目标】 1.学会快速浏览文章,具体了解和感受作者笔下动物的形象。 2.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文章,并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与熏陶,深化对动物的认识。【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感受动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情引趣,抓住动物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 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脑袋像猫不是猫,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钍,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你能说一说这几种动物的特点吗? 2.猜一猜,我们今天群文阅读的议题是什么? 板书课题:感受动物的形象 二、主题回顾 出示第四单元有关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师:孩子们,我们刚刚在四单元学过了一组有关动物的文章,还记得吗?老师将给你们出示这些课文中的动物图片,相信你们一定能快速准确的说出它们的题目。(出示图片,学生说题目)那你还能用一些文中的词语或者自己积累的词语来告诉我们这些动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学生说词语)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好,你们刚刚说的这些词语不仅有动物的形象特点还有你对它们的情感表达。老师将出示这些词语的相关句子,(学生读)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基本上都是我们课文中的词,我们用抓关键词语的方式感受了这些动物的不同形象特点,获取了第一个我们想要的信息,真是个好方法。 那我们将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今天的三篇文章,(出示课题,学生读)。 三、阅读文章,感受动物形象 1. 出示群文阅读的课题。阅读课题。 2. 浏览材料中《柱子上的母鸡》,你从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师:请孩子们浏览阅读材料的第一篇文章,也用抓关键词的方式获取你的第一信息。说说这只母鸡给你留下的印象。(学生自读,用词语归纳出母鸡的特点或留给他们的印象) 3. 赏析《柱子上的母鸡》,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完成读书卡第一题。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浏览的方式阅读文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只母鸡的特点,还有你对他们的情感认识等等。那现在我们来再次欣赏这篇文章,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用你喜欢的勾画圈点的方式在旁边作上批注,也就是完成读书卡的第一题。 4. 阅读材料中《大青牦》《麻雀》,小组交流并完成读书卡第二题。 师:孩子们真会学习,刚才我们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来浏览和欣赏文章,让我对母鸡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了它伟大的母爱形象。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学习后两篇文章,先自学,再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收获,并完成读书卡的第二题。 5.全班汇报,赏析《大青牦》《麻雀》。

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群文阅读

第一单元群文阅读《触摸春的心跳》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简析: 当冬天的最后一场雪,再也掩不住草的青绿。当山间的清凉泉水,再次叮叮咚咚的一路欢歌。当换上新衣的麻雀,迎着暖阳歌唱。当吸饱雨露的花朵,绽开美丽的笑脸······你是否察觉到:春天已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旁。 本组文本是围绕同一个主题“春天来了,触摸春的心跳”组合,一共有六篇文章《绿》、《花儿,一簇簇开了》、《春风带我去散步》、《春来了》、《春天来了》、《行香子·树绕村庄》,这些文章多角度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字里行间写出了春天所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春天和大自然的感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在教学本组教材中,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选出的四篇文章的处理上,引导学生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课内给学生搭设展示阅读收获的平台,形成课内课外的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了解每篇文章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出相关的语句。 2、让学生在优美的文章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体会作者在感受到春的气息时的心情,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春天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说说讲讲:说说同学们发现的春天。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图片 3.阅读浏览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春天已经走进我们的教室,甘甜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轻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的发梢。我们在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有关春天的文章,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更多春天的信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这些文章里找找春天吧! 二、主题回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师生齐读、小组朗诵、抽生朗诵。) 1、孩子们,从这首诗歌中,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有何感受? 预设生1:桃花、江水、鸭子、萎蒿…… 预设生2:大自然太美丽了!

二年级群文阅读课文电子教案

自然之美 二年群文阅读 课文:《我是什么》 选文:《美丽的彩虹》《神奇的月全食》、《多变的风》 主题课文:《我是什么》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了水是自然之美,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议题:拟人和比喻的写作方法,欣赏自然之美 我们选的这组课文是以介绍自然之美为主的课文。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组文章,了解文中的拟人和比喻的写作方法,欣赏自然之美 我是什么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做“云”。 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

跳舞,唱歌,开大会。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美丽的彩虹 一阵大雨洒过大地,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我如痴如醉的欣赏着它。 彩虹的颜色非常艳丽,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它就像一座七彩桥,连接天地之间。彩虹就像是七个调皮的娃娃组成似的,不一会,红“娃娃”和橙“娃娃” 不见了,好像是在跟我捉迷藏,过了一会,它们又出现了。我真想走上彩虹桥,到太阳公公哪儿捧上一束金光,给彩虹带上。 彩虹像一条柔软绵长的丝带,漂浮在空中。彩虹又像大自然给人间编织的朴素花环,给每个人带上,让每个人都有阳光,都有温暖。让每个小朋友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多么美丽的彩虹啊!你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带来了阳光。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文言文中的智童妙答——五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材料 徐孺子 徐孺子①年九岁,尝②月下戏,人语③之曰:“若令④月中无物⑤,当⑥极明邪⑦?”徐曰:“不然⑧。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⑨,无此⑩,必不明。” 【注释】 ①徐孺子:中国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终生爱好劳作,不喜做官。 ②尝:曾经。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⑤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⑥当:应当,会。 ⑦明邪(yé):明亮。邪,语气词,表示疑问。 ⑧不然:不是这样。⑨瞳子:瞳仁。 ⑩此:这个。 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②讲论文义③。俄而④雪骤⑤,公欣然⑥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⑦?”兄子胡儿⑧曰:“撒盐空中差⑨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 ①内集:家里人聚会。 ②儿女: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③文义:文章的内容。④俄而:一会儿。 ⑤骤(zhòu):又大又急。 ⑥欣然:兴味盎然。⑦何所似:像什么。 ⑧兄子: 侄子。

⑨差(chā):大致,差不多。本句是说,大致可以用往天上撒满盐来一比。⑩未若:比不上。 钟家兄弟 钟毓、钟会少①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③,语其父④钟繇⑤曰:“可令⑥二子来!”于是敕⑦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⑧面何以汗?”毓对曰:“。”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 【注释】 ①钟毓(yù)、钟会:是兄弟俩。钟毓,字稚叔,小时候就很机灵,十四岁 任散骑侍郎,后升至车骑将军。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聪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少(shào):小时候。 ②令誉:美好的声誉。③闻之:听到,指听到这个消息。 ④语:对某人说。⑤钟繇(yáo):任相国职。 ⑥令:叫,让。⑦敕(chì):皇帝的命令。 ⑧卿:古时对你的尊称。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第六组“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高新区第一小学胡梅 【本组说明】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的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鲁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补充课文:《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感动 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感动”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是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讴歌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精神世界。《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梦想的力量》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文中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赞扬了瑞恩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美好的童心。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从不同角度讲诉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的风尚。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质,体会善良、执着、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整合,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十里长街送总理》、《哑巴渡》、《最后一片藤叶》、《为我唱首歌吧》。 【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群文略读记录表(附后)。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亲爱的同学们,本组课文带着我们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结束了。其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感动无处不在,它跨过大海、翻过山川,播撒在世界各个角落,托着天与地,牵挂着山与河,无时不刻饱含在我们的胸怀里。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再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品“乡愁”》案例(教案+教学实录+选文)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品“乡愁”》案例(教案+教学实录+选文) 优秀阅读教学设计组199篇文章: 产品“思乡” 适用年级:五年级第一本书题目:通过事物表达思乡 文本分析: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人们梦最多的地方。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第一册第二单元全部是流浪儿童想家的作品。在“单元整合和小组阅读”策略的指导下,我选择了“思乡”主题来组织小组教学的教材这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由某种原因引起的乡愁余光中《思乡》的选择是文本内容和主题的升华。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在掌握借书抒情方式的同时热爱和珍惜家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使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小组作文 2。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们意识到,虽然乡愁的方式和对象因人而异,但乡愁的感觉是一样的。 3,通过阅读,学会借用事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认识到,虽然乡愁的方式和寄托的对象因人而异,但乡愁的感觉是一样的。 2,在阅读、交流、展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课表:一个班的教学理念: ,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实现教学目标首先,用歌曲来揭示主题,

把学生带入思乡的情境。其次,给出阅读方法、阅读材料和整体感受。然后,老师和学生从浅入深地交流了他们对这三篇文章的阅读体验。 1 逐步理解了这个话题——用事物表达思乡之情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这是文本内容和主题的升华,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无论是诗歌还是文本,虽然乡愁的方式和寄托的对象因人而异,但乡愁的感觉是一样的。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揭示主题,介绍情况2,阅读材料(3篇论文),交流和分享 1,呈现阅读任务,教授阅读方法,学生独立阅读完成“自主阅读记录卡”2.交流和分享阅读感受 3,整理和比较,总结和改进(浏览三篇文章,寻找它们的相似之处(3)阅读材料4 合作学习,完成《小组报告大纲》1、根据大纲,小组合作学习2.学生小组分享阅读成绩(3)用音乐阅读乡愁;(4)类别、扩展和扩展中的摘要;(1)摘要2.推荐好书教学记录: 第一部分:唤起介绍,揭示主题 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老师: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盛:(主要是摇头)我不知道老师:你认为歌手应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出生:想家 部门:你从哪里听到的?

(五下第一单元)群文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备课人:寿光市圣城小学魏永昭 【课型】习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尝试使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能正确书写信封,并掌握信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能正确书写信封,并掌握信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尝试使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信封、邮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引入主题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了西部风情,领略了西部美景,了解了西部精神,同学们对于西部的地理和人文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很多同学跟我说,要是有一个西部地区的朋友就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就和西部的同学们开展一次“手拉手”活动。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和西部的朋友交流自己心中的疑问,加深对西部的认知;也可以介绍我们寿光的风土人情,邀请西部朋友到家乡做客……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二、开展“口语交际——手拉手活动” (一)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今天我们要来策划一次和西部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去结交更多的朋友。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各位同学请思考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板书:建立联系 3.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式和西部的同龄小朋友建立联系。把小组的办法和大家分享。 4.学生集体交流。(学生交流联系方式) (如:网络上的聊天工具、报纸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节目介绍的学生等) 板书:网络、报纸、杂志、各类书籍、电视节目等 (二)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来增进和小伙伴的了解? (2)远方的小伙伴虽然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可是他们中还有很多人不能像我们这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的甚至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进行具体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有充满关怀的资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等。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策略 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冯学敏 (1)填写“群文略读记录表”: 单元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自习时间,可以课内,也可以课外,自主阅读同步阅读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并作好批注,填写“群文阅读记录表”。 “群文阅读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及想法。老师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记录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更可以通过阅读记录的撰写,训练孩子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针对不同的年级,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今天课堂所呈现的阅读记录表就包括“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想提出的问题”等这样几个方面。老师要把握的是,既不让阅读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又不让学生觉得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2)五步教学策略: 在课堂的汇报交流中,老师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即为: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 第一步是“主题回顾”。旨在简单回顾课内的几篇课文,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比如人教版五年级单元主题“父爱”的知识树和“感动”的知识树就是师生共同画出来的。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学生在回顾课内文章的基础上延伸到课外同步阅读,这同样需要学生对同步阅读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借助课外填写的“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了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读书会过程的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议题:奇妙的中心句 选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海南明珠》 学习目标: 1、以人教课标版三上第2 2、24课为例,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比较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3、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教学重难点: 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中心句 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话,在欣赏这段话的同时我请

一个朗读最好听的孩子来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出一个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来。 2、学生朗读课件出示的片段。相机指导。 3、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 4、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句子) 像这样能够表示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中心句(板书)。其实,我们小学生阅读的很多文章中都有中心句,在我们初步阅读过的第六组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中心句。 二、学习课文,寻找中心句 A、寻找全文中心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第2 2、24课课文,分别找找全文的中心句,用“——”勾画出来。 2、交流《富饶的西沙群岛》 (1)《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藏在哪儿呢?睁大我们的眼睛,你找到了吗?为什么你认为是这句话呢?(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让我们感受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出示句子,齐读)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 3.交流《香港,璀璨的明珠》: 交流全文的中心句,出示,齐读。 中心句出现在哪个位置? 4、交流《美丽的小兴安岭》: 交流全文的中心句,说说为什么你认为是这句话呢?

群文阅读教案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下册第二组“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的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这四篇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同步阅读》教材第二单元相应选编了五篇配套的专题文章:舒乙的《北京的春节》、冯骥才的《花脸》、金波的《兔儿爷》、林战青的《在蒙古包里做客》。这几篇课文用以辅助教材,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开拓视野,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让学生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和体会,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课文:《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教材:《北京的春节》《花脸》《兔儿爷》《在蒙古包里做客》。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用句,生动表达的特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展示各民族的服饰、节日的图片。)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生活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虽然他们语言不同,服饰不同,习俗不同,但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儿女们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民俗风情,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吧!(板书:中华民风民俗)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展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脉脉亲情》

群文阅读 脉脉亲情 ——把握文章的线索 四川省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李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把握文章的主旨,初步了解线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寻找文章的线索,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难点:线索对主题、人物、结构的作用。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 导读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文本】 《老海棠树》、《娘的手》、《后母的三巴掌》 【教学思路】 将《新群文读本》七年级上册中第二个议题“脉脉亲情——把握文章的线索”做为议题。以“一篇带多篇”的文本组织方式,通过引领学习、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到练笔,明确寻找线索的方法,初步了解线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堆珍珠如何成为一串项链?几颗山楂如何成为一串糖葫芦? 《文学词典》对线索的解释是:“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二、引领学习 阅读《老海棠树》,请用3分钟时间,小声的快速阅读此文,并结合黑板上

出示的问题,勾画、圈点相关语句,完成下面的问题。 导读提问: 1、文中写了奶奶哪几件事,我对奶奶所做事情的态度? (圈点、勾画) 在段,写了奶奶事,“我”的态度 2、文章的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将它串联起来的呢? 明确:老海棠树(找到描写海棠树的相关语句,读一读) 明确:①关键词和句子。 ②文题。 3、全文都在塑造“奶奶”这一形象,为什么作者却以“老海棠树”为题?(小组讨论) 三、自主学习 阅读《娘的手》、《后母的三巴掌》分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一个小组汇报一个问题) 写了“娘/后母”事,表达情感。 四、总结归纳 1、用线索贯穿全文,结构成篇有什么好处呢? 2、三篇文章的线索有何不同?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修改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设计人: 联系电话:邮箱: 姓名年级七年级议题腹有诗书气自华——前贤志学的故事 选文篇目及来源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 2.《师旷论学》(选自《说苑》) 3.《周处》(选自《世说新语》) 4.《曾国藩与小偷》(民间流传)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学习给人们带来的转变,激发对劝学及学习的思 考,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2.学习在故事中悟出道理的方法,培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1.对劝学方法及学习的认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思辩、感悟、语言表达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这种方式叫“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简单的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堂课里读多篇文章。 二、阅读研讨 (一)阅读《孙权劝学》,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我们在第一单元认识了一个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人,他叫?生补充。如果当时方仲永身边的邻居、亲戚或朋友中,但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提醒他应该学习,那么他的结局将会改写。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位遇到了“伯乐”的“千里马”。默读《孙权劝学》。 生答,师小结: 《孙权劝学》的启示: 1)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2)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3)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4)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5)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二)阅读《师旷论学》,小组讨论,找关键句,讲悟出的关于“学习”的道理。 在劝别人学习的时候,有人会说:“我的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就不用学习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文言文里的智童》课例案例(教案+教学实录+选文)14

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文言文里的智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议题:古代智童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本分析: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运用最精炼的文字将中国古代文化以故事的形式一一呈现给孩子们,并使得这些久远的历史人物,轻松地进入儿童的思想领域,与他们的血脉相连接。选文中的六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分别讲述了杨氏之子、曹冲、司马光、王戎、谢道韫、陈元方这六个孩子的聪明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迪,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努力做一名“智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铺垫。 3、通过比较阅读,梳理出文言文里几个智童的共同特点:思维敏捷,观察仔细,勤于动脑,从而获得启迪,自己在生活中也要试着做一名“智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梳理出文言文里几个智童的共同特点:观察仔细,勤于动脑,思维敏捷,言语巧妙。从而获得启迪,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努力做一名“智童”。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首先温习五年级学过的课文《杨氏之子》,用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同时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 其次,分层推进,阅读体会。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再小组合作阅读《王戎识李》、《谢道韫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三篇文章。这一过程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放”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交流与分享。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的模式,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然后再进行梳理比较、归纳提升。在学生读完这六篇文言文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六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最后是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引导孩子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二、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1、回顾《杨氏之子》。 2、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呢? 3、杨氏子的聪明具体表现在哪儿? 三、分层推进,阅读体会 (一)指导自主阅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1、出示阅读任务,学生自主阅读。 2、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二)、小组合作学习《王戎识李》、《谢道韫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1、出示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这四篇文章。 2、学生分组合作阅读这三篇文言文。 3、学生小组分享阅读成果。 四、梳理比较、归纳提升 1、这节课我们一共读了六篇文章,你发现这六篇文章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结题报告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结题报告

浏阳市荷花街道金沙路小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年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二是学生阅读材料比较缺乏;三是课堂内外阅读脱节;四是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 就我校而言,我校地处浏阳城区南大门,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现有学生1285人,学生大多数来源于街道普通居民家庭或农民工家庭,其中历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比例都在40%左右。在我们对三年级和五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有20%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持中性态度;只有40%的学生每天安排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在读书内容方面,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有10%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从来不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的环境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作为学校,就会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人教版实验教材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一编排方式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于是,“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所谓“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就一篇篇课文进行孤立的教学,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在整合教学

的基础上,将一些与教材有密切联系的课外文本引入到课内阅读。 它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 目前致力于此项研究的,有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市的一些老师和教研人员。其中起步较早且坚持较好的是四川德阳市。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在其网站开设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网络实践共同体”的尝试,这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但整个“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实施的具体方法还不够具体和科学,鉴于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街道中学、市教科所有关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于2010年确立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申报、立项为长沙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树立阅读新理念,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观;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创建小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库,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近四年的研究中,我们比较系统地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些探索和尝试,使我们越发认识到改革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使我们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方面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和尝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前景非常广阔。 二、理论假设 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阅读新理念,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观;探

三年级上册语文群文阅读材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群文阅 读材料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生活) 1、我们的民族小学拓展阅读山村小学 阅读提示:想一想这所山村小学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吗 是一簇白色的山菊花从山野开放吧 是一支船队在绿海碧波中航行吧 我们的学校,青瓦白墙的学校,坐落在山野怀抱里,远远望去,像绽开的花,扬帆的船。 它是嵌在大山上的一面窗子,透过它,我们看到辽阔的大海,美丽的城市和遥远的宇宙,还有山外那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 采来山里的野花,紫蓝色的牵牛花,乳白色的小茉莉,红霞似的山茶,虹霓似的的三色槿……给学校编织彩色的花边,让蜜蜂、蝴蝶飞来,在我们的歌声中舞蹈。 种上山里的香樟、塔松、赤桦……给学校镶一条绿色的林带,让杜鹃、画眉、布谷、黄莺用啁啾的欢鸣陪伴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2、金色的草地拓展阅读我爱蒲公英 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文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那么爱蒲公英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放学回家,忽然隐隐约约看见草丛里有几株蒲公英,我上前一看,真的是蒲公英!一阵微风吹来,带着冠毛的种子就飞向四面八方,好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被。我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它移植到小花盆里,带回了家。 蒲公英的根扎得很深,有的甚至长达1米,所以它就可以吸取更多的水分。蒲公英的叶子像一棵小圣诞树,颜色多为深绿色。叶子上面是一条很粗的花梗,像一条绿色的草绳,每当开花时,花梗总是挺直立起。常见的中国蒲公

英花一般是黄色的。在温暖的南方,有些冬季也会开花。花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黄色的绣球,又像一个朴实无华的小姑娘,你们看到白绒绒的小毛球,其实是很多长着冠毛的种子组成的。阵阵微风吹来,一个个带着冠毛的种子就像一个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伞兵,在风中消失…… 啊!白绒绒的小花,你总是在那辽阔的大地上悄然无声地生长,你总是在金色的秋天,驾着收获的金风,播撒天下,我赞美你——蒲公英 ! 3、爬天都峰拓展阅读黄山四绝 阅读提示:你知道黄山四绝是什么吗阅读下面的文章找答案吧。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当然黄山的绝世美景绝不仅仅限于这四绝,在此,我们简要地向同学们介绍这四绝的特点。 奇松 松树满天下,非黄山仅见之物,黄山松树之多,无以尽数,又因何以“黄山”来命名松树呢据黄山志载:“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这句话将黄山奇松做了很精练、很准确的定义。 黄山到处都是花岗岩,坚硬的花岗岩,被我们用以做基石、砌路面、建桥梁。黄山以花岗岩为集体,却能做到“无石不松”,这可谓之一奇。 黄山松的种子能被风送到花岗岩的缝隙中,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这种钻劲,可谓一奇。 怪石 黄山峰海,无处不怪石嶙峋,据说命名的就达1200多块,如:“金鸡叫天门”、“五老上天都”、“童子拜观音”、“飞来石”、“喜鹊登梅”、仙“人指路”等。 云海 “黄山自古云成海”,这是已故元帅刘伯承1957年游黄山时留下的碑刻。黄山自古就有黄海之称。明代着名史学家潘之恒就着有《黄海》一书,有史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