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第27课时

合集下载

第27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1导学案

第27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1导学案

第27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一》导学案知识目标:1、系数化成1解一元一次方程; 2、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力目标:等式性质的应用; 知识点一:“系数化成1”解一元一次方程 小学知识: 解方程:24x =,并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到它的解的?解:中学知识: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24x =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2x =我们把24x =与2x =进行比较,发现:原方程24x =中左边单项式为2x,它的系数为2,它的解2x =中,左边是单项式x ,它的系数为1,我们这样一个过程,叫做系数化成1。

例1:解方程35x -= 例2:解方程243x =-解:系数化成1,得: 解:系数化成1,得:5(3)53x x =÷-=-3426x x =-⨯=-对比两个例题的解法,“系数化成1”时两种解法略有不同: 例题1是在方程两边 例题2是在方程两边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 。

学习方法指导观察两个例题的特点,什么样的方程可以使用“系数化成1”,立即得到方程的解?这类方程的特点应该是:一、方程左边只有一个 的单项式,二、方程右边只是一个 项。

“系数化成1”是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两边同进除以系数,或乘以系数的倒数。

练习:参照以上例题解方程:1、312x =-2、43x -=3、395x -=-4、3445x =- 5、3x -= 知识点二:“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旧知识: 1、5与 的和为0,3x 与 的和为0,2-与 的和为0, 与4y 的和为0, 与2x -的和为0, 2、两个 之和为0, 两个系数互为 的单项式之和为0 3、等式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结果仍是等式。

新知识:“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根据小学知识,容易知道:35x += 的解为:2x = 下面是用等式性质来解答的,你能理解吗? 在方程35x +=两边都加上3-,即: x 3+ 3- =5 3-合并两边的同类项得: x =2 详细过程如下: x 3+=5 x 3+ 3- =5 3-x =2系数为整数时,“系数化成1”一般采取除以系数的办法进行。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为: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理解乘法算式的结构,能够正确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进位问题。

2.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及算式的列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购物场景,例如:“小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3元,小明买了4千克的苹果,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尝试计算。

2. 例题讲解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24×3为例,详细讲解计算过程,强调进位问题。

3. 随堂练习出示多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例题:24×3的计算过程。

3.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32×4、45×5、123×6。

(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并计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进位问题。

2.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购物场景,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尝试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三年级数学导学案武隆县羊角镇中心校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2.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游乐园买票问题;计算共有多少枝彩笔;计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开运动会时计算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计算运动场共能坐多少人;七仙女摘桃的神话故事;老寿星散步。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渡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而这些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如12×3就要用到10×3和2×3的口算),在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中又同时巩固了口算。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再出现“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这样的算理叙述,而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方式呈现。

【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也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前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找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提出质疑点、准确引入拓展点。

学生在学习本课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有: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多位数加法。

这些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算法。

如学生可以理解12×3表示3个12相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进一步理解12×3可以看做是3个2加3个十的和。

第27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第27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第27课时《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学习目标】【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知识梳理】(P96——98)1、价值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内涵和外延)①②(P96第一段)2、人的价值是什么?①②(P96第二段)3、如何评价人的价值?①②(P96第三段)4、价值观的含义是什么?(P97第一段)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①②③(P97第一段、P98第一、二段)【合作探究】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用于观赏和食用,这时,它才有价值,这说明①价值是事物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价值③客观事物属性与主体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④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11·海南)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

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一书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A.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可贵D.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4、(2009·上海)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2013年4月29日,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召开。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二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概念,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运用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概念,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让学生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特点。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详细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法则,并通过例题进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熟悉计算法则。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法则。

(2)教师出示拓展题目,学生尝试解答,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概念及计算法则。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面各题,注意进位。

(1)234 × 5(2)456 × 4(3)789 × 62. 答案:(1) 1170(2) 1824(3) 47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法则。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精选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精选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56页至第59页,详细内容包括: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a. 以123乘以4为例,展示计算过程。

b.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 练习: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a.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4.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a. 出示应用题,如:小明有123个苹果,他想分别送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b. 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问题。

c. 分享解答过程,评价解答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 例题:123×4=492。

3. 练习题及答案。

4. 实际问题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345×2、567×3、890×4。

b. 应用题:小红有168本书,她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多少本书?2. 答案:a. 345×2=690,567×3=1701,890×4=3560。

2024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为第31页至第33页,内容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笔算。

2. 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能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明买水果的情景,提出问题:“小明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例题讲解(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15×3为例,讲解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以23×4为例,介绍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便捷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2页的练习题,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 小结与拓展六、板书设计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步骤:(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乘起(3)满十进位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将多位数看作整十、整百等(2)进行口算3. 拓展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32×4、57×3、144×2(2)应用题:小华买了4本书,每本书的价格为1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答案:(1)128、171、288(2)小华一共花了5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提高计算准确性。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包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竖式计算。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

(1)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小明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个价格为3元的笔记本,他想买5本,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2)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5个3元,再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5个3元。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观察计算结果。

(3)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1:235 × 4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示范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1:123 × 2 =(2)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3)出示练习题2:456 × 3 = ,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计算过程。

(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步骤。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例题1的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789 × 2② 567 × 3(2)解决问题:小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是0.4千克,这些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2. 答案:(1)① 1578② 1701(2)2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购物总价、计算物品重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10
×2 39笔算结果不会大于240.
___________
2 1 6
答:一共有216瓶。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笔算的准确性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教学建议(意图)
预习反馈
小组内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小组长收集本组学生遇到的问题。
学生反馈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导学
思考:1、看书62页
2、完成“做一做”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
1、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2、哪一步最容易出错?
3、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达标检测
A类基础题
P62做一做
B类拓展题
完成数学书第64页第8、9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连续两次进位)
操场上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4×9=216(瓶)估算:24×9≈240,
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总课时序号:27编写人:曾丽娟审核人: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连续两次进位)
课时序号
4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2、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能用估算的方法验证结果大致准确性。
3、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算式:24×9
(3)估算结果
(4)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进行板演
①先请计算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本题与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本题与前面的不同之处是:连续两次进位,第一次进位四九三十六,进“3”写在十位上,第二次进位二九十八,18加上3得21,进“2”写在百位上。
②再请计算错误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
(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
教学例3。
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本小组感兴趣或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小组在研究。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1)出示P62图,观察图画,说出信息和问题。
板书:操场上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多少瓶?
(2)怎样列式?为什么?
③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④师生一起规范书写:
3、尝试探索
自己列式算一算:137×6=
4、哪一步最容易出错?
小结:(1)只注意第一次进位,忘记第二次进位。
(2)用进上来的数字去乘十位或百位上的数。
交流展示
每个问题教师至少指名一个小组到讲台展示、讲解,有人操作学具,有人解说,有人板书,说得不全互相补充。然后请下面的同学质疑或补充、更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