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精)

合集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理解与适用》读书笔记模板

《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理解与适用》读书笔记模板

—条文主旨— —要点提示— —条文理解— —背景依据— —典型案例—
—条文主旨— —要点提示— —条文理解— —审判实务— —背景依据— —典型案例—
—条文主旨— —条文理解— —适 用—
读书笔记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理解与适用》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使)
第十九条 (优先 购买权行使期间)
第二十条
1
(股东放弃转
让)
第二十一条
2
(损害救济)
3 第二十二条
(优先购买权 的特别规定)
4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的诉
讼地位)
5
第二十四条 (十六条 (费 用承担)
第二十五条 (股 东代表诉讼胜诉利
益归属)
第二十七条 (施 行日期及溯及力)
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理解与适用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诉讼
要点
最高人民 法院
方面
实务
权利
股东
司法解 释
股东
问题
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
公司法
背景
公司
主旨
规定
案例
原告
内容摘要
《最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股东权利和公司治理为主题,共 计27条规定,涉及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纠纷案件审理中 的法律适用问题,着重解决了决...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理解与适用》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民事诉讼法》期末重点整理马工程版

《民事诉讼法》期末重点整理马工程版

民事诉讼法选择题前五道单选2分,后五道多选;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4个;论述题一道15分;案例分析3道1.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指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审理和执行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诉讼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2.民事诉讼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关系民事诉讼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同属程序规范,是程序基本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前者适用于法院主管范围内所有的民事案件,后者专门适用于解决我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3.民诉和民事实体法的关系1)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密切联系又相互交错①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追求的终极价值具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保护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相互作用,民事诉讼法具有保障民事实体法实现的功能,民事实体法为民事诉讼法的适用提供裁判依据。

③民事诉讼法具有补充、丰富、发展民事实体法内容的功能。

2)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相互独立并呈现出分离态势①民事诉讼法具有独立的价值。

②民事诉讼当事人与民事主体是可以分离的。

③诉权与民事实体权利的分离。

4.诉的要素①当事人。

任何一个诉都必须有提出请求的一方当事人,还必须有与其相对的一方当事人,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

②诉讼标的。

指当事人之间争议并由法院裁判的对象。

诉讼标的是诉的核心要素,它决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权是否成立。

③诉讼理由。

指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其权益和进行诉讼的依据。

包括诉的法律理由和事实理由。

5.诉的类型①给付之诉,指原告请求被告履行一定给付义务的诉(特点:法院不仅需要确认当事人之间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存在,而且要根据这一民事法律关系,判令被告履行一定的民事法律义务)②确认之诉,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其主张的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特点:法院仅需确认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无须判令当事人履行一定义务,也无须改变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现状)③变更之诉,指原告请求法院变更某法律关系之诉,也称形成之诉(特点:当事人双方对于现存的民事法律关系并无争议,并且在原告胜诉判决生效前,原来的法律关系不变,但是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原来的法律关系就发生了变化)6.反诉反诉是指法院受理本诉后,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与本诉具有牵连关系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

中石油华东《民事诉讼法学》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答案

中石油华东《民事诉讼法学》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答案
D.人民法院与指定的鉴定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正确答案:D
9.达公司的采购员张林在为该公司购买一批钢材时,与辛悦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辛悦公司向法院起诉,应以谁为被告?()
A.飞达公司
B.张林
C.飞达公司和张林
D.飞达公司或张林
?
正确答案:A
10.民事诉讼与和解、调解、仲裁的主要区别在于()。
D.对回避决定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
?
正确答案:D
4.下列有关法定代理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B.法定代理是一种全权代理
C.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诱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D.法定代理人是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一种
A.王大与王钢的诉讼为变更之诉
B.王大与王钢的诉讼为消极给付之诉
C.王大与王钢的诉讼为消极确认之诉
D.王大与王钢的诉讼为形成之诉
?
正确答案:C
3.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不适用于证人
B.回避并不影响已经进行的诉讼程序的效力
C.在是否回避的决定作出前,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需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学》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适用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只要其符合简易程序的有关要件,就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B.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根据原审的审级,既可以按照一审程序组成合议庭,也可以按照二审程序组成合议庭
C.第二审法院的审判组织只能是合议庭,组成合议庭的必须是审判员

最高院《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全文)发布!快来学学怎么写判决书~

最高院《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全文)发布!快来学学怎么写判决书~

最高院《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全文)发布!快来学学怎么写判决书~活着的法律2016年7月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民事诉讼文书样式》。

本次发布的一共568个,其中包括法院用的文书样式463个,当事人所用的文书样式105个,其中亮点众多。

据悉,这两份文件将2016年8月1日正式施行。

本期推文为大家呈现《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的部分。

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为指导全国法院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确保文书撰写做到格式统一、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繁简得当、逻辑严密、用语准确,提高文书质量,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素▎文书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包括法院名称、文书名称和案号。

▎正文包括首部、事实、理由、裁判依据、裁判主文、尾部。

首部包括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等;事实包括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认定的证据及事实;理由是根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进行分析评述,阐明理由;裁判依据是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所依据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条文;裁判主文是人民法院对案件实体、程序问题作出的明确、具体、完整的处理决定;尾部包括诉讼费用负担和告知事项。

▎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

二标题标题由法院名称、文书名称和案号构成,例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民事裁定书)+案号”。

(一)法院名称法院名称一般应与院印的文字一致。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名称前应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但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除外。

涉外裁判文书,法院名称前一般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案件当事人中如果没有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的,地方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制作的裁判文书标题中的法院名称无需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案号案号由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案件编号组成。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主观题题库及精品答案大题(共10题)一、2015年7月8日,家住朝阳区的甲向海淀区法院起诉乙,要求法院判决乙交付合同项下的三辆小轿车。

法院于8月15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乙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向甲交付A、B、C三辆小轿车(价值均为10万元/辆),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乙缴纳了诉讼费用,但并没有将小轿车交给甲。

上诉期满,双方均未上诉。

10月12日,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接受了申请,指派执行员丙负责执行。

在执行中,乙的朋友丁提出异议,主张其中一辆小轿车是其所有的财产。

丙经过审查认为异议理由不成立,驳回了丁的异议。

10月18日,甲与乙告知丙达成和解协议:A、B两辆小轿车折算成人民币20万元,乙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向甲交付;C轿车折算成人民币7万元,在2016年10月底之前将7万元交给甲。

丙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

2015年12月底,乙按照协议约定,交付20万元现金。

2016年11月,由于乙不愿交付剩余的7万元现金,甲向原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判决。

法院接受申请后,作出执行裁定:责令乙在执行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将A、B、C三辆小轿车交付甲。

问题:(1)甲应向哪个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在什么期间内申请强制执行?(2)如果丁提出的异议理由成立,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3)甲、乙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4)法院接受甲恢复执行原生效判决的申请是否正确?作出的执行裁决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二、看到周围的人纷纷发家致富,户口所在地为洛阳市桃城区的张强经过考虑,于2011年2月前往郑州市河西区经营服装销售业务。

因张强为人精明,销售渠道宽,于是,生意颇为红火。

2011年12月3日,郑州市河西区地方税务分局的工作人员刘某、赵某二人前往张强服装店征收税款,因税款额发生争议,张强以重复计算、多征税款为由拒不缴纳,刘、赵二人将其强行带至郑州市河西区税务分局,并称“交钱放人”。

2023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

2023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

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考试恭喜您,通过了2023年度行政执法人员考试。

试卷成绩:83分总成绩:83分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30小题,共30分)1.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A我的答案:B解析2. 行政诉讼案件一律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B我的答案:A解析3. 行政诉讼作为“民告官”的诉讼类型,其当事人身份不具有鲜明的恒定性。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B我的答案:A解析4.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提起的诉讼。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A我的答案:A解析5.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指的是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同时也涉及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B我的答案:B解析6.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A我的答案:A解析7. 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献。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合法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可改由原告进行举证。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B我的答案:B解析8. 诉讼期间,不断止行政行为的执行。

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断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A 对的对的答案:A我的答案:A解析9.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可以再次自行移送。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B我的答案:B解析10.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关键是要贯彻行政执法责任。

(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A我的答案:A解析11. 拍卖重要是针对不履行金钱给付义务行为采用的强制执行。

()A 对的B 错误对的答案:A我的答案:A解析12. 行政法规不可以设定查封场合、设施或者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民事诉讼法思考题

民事诉讼法思考题

民事诉讼法思考题民诉思考题1、如何区分民事纠纷与⾏政纠纷?两类纠纷最⼤的区别就是主题的地位是否平等。

民事纠纷:主体地位平等;⾏政纠纷:主体地位不平等2、如何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1)健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应对纠纷多发、⽭盾多样的社会,⽭盾纠纷的现实需要(2)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提⾼纠纷解决效率,降低社会综合成本的需要(3)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赋予当事⼈⾃主选择权,实现当事⼈意思⾃治的需要(4)健全多元化解决机制是教育引导群众,构建社会舆情屏障的需要⼆、⽬前纠纷解决的现实困境(1)⼈民调解制度的局限性(2)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健全完善(3)纠纷解决的领导⽅式须带转变3、如何协商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关系?程序法是怎么来打民事官司,实体法是⽤什么衡量对错4、简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第⼀,民事诉讼当事⼈始终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

法院受理原告起诉状,原告与法院之间发⽣了⼀种社会关系;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被告收到起诉书副本提交答辨状,被告与法院发⽣了⼀种社会关系。

由于这种社会关系是发⽣在民事诉讼之中的,所以,它应当受到⽽且也不能不受到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调整。

其他阶段也是这样。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原告与法院,被告与法院之间始终会形成⼀定的并受到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

不难看出,在当事⼈与法院之间发⽣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法院是主体之⼀,在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之间发⽣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之中,法院也是主体之⼀。

是法院传令全体诉讼参与⼈依次为诉讼⾏为,是法院敦促当事⼈和诉讼参与⼈及时⾏使诉讼权利履⾏诉讼义务。

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种多⾯系列关系。

所谓“多⾯”是指法院与原告、法院与被告、法院与第三⼈、法院与证⼈、法院与鉴定⼈、法院与勘验⼈、法院与翻译⼈员等“⾯”结成的关系分别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行政诉讼法考试(习题卷14)

行政诉讼法考试(习题卷14)

行政诉讼法考试(习题卷1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下列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中,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最能反映行政诉讼的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项是:( )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C)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原则D)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答案:D解析:2.[单选题]复议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 )A)法律地位平等B)只有复议权利相同C)只有复议义务相同D)权利义务表现对等答案:A解析:3.[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 )。

A)请求审判委员会进行裁决B)请求检察院作出审判监督C)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D)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是( )A)被诉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的B)被诉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C)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其履行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D)起诉被告不作为的理由不成立的答案:B解析:5.[单选题]李某自2016年4月开始聚众赌博,至2018年1月停止。

2018年5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李某的违法行为。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李某违法行为应当不予处罚B)公安机关应当对李某予以处罚C)李某系主动停止违法行为,可以从轻处罚D)对李某的违法行为不再处罚答案:B解析:6.[单选题]有权提起行政复议的是( )。

A)行政相对人B)行政主体C)行政机关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答案:A解析:7.[单选题]甲与乙就承包的责任田的边界问题产生争执,甲将乙种植于争议地段的玉米抢摘走。

两人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就甲、乙之间的争议作出裁决,认为争议地段的承包权归乙,甲须于10日以内将所抢玉米返还。

甲对乡政府这一裁决不服,欲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与乙的争议。

甲能否就与乙的争议提起民事诉讼?原因何在?( )A)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共同诉讼人的确定
• 共同诉讼——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2人或2人以 上的诉讼。 • 共同诉讼人——共同诉讼中,原告一方为2人或2 人以上的,称为共同原告;被告一方为2人或2人 以上的,称为共同被告。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均 称为共同诉讼人。 • 共同诉讼类型——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 定,共同诉讼可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 同诉讼。 • 共同诉讼人的确定 ★
(四)诉讼第三人的确定
•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 讼标的具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立的请求权 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因而参加到他人已经开始的诉讼中去的人。

• 第三人的类型——由于设立目的、诉讼地位等 的不同,诉讼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 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公益诉讼制度
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 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1、立法背景及过程 2、适用 (1)案件范围 (2)原告资格
◆ (牛) A1

B1 卖Βιβλιοθήκη C1◆ (牛) A2 卖
B2

C2
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五十六条第三款: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 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 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 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 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 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 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 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1、立法背景及过程 2、适用 (1)构成 (2)审理程序
(三)诉讼代表人的确定
• 代表人诉讼——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 多,并具有共同或同一的法律利益时,可推选或商 定其中一人或数人作为代表进行诉讼,该诉讼就是 代表人诉讼。 • 诉讼代表人——在代表人诉讼中,被推选或确定的 该一人或数人称为诉讼代表人。 • 代表人诉讼类型——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 定,代表人诉讼可分为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和人 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 诉讼代表人的确定 ★
学习单元三
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二、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一)原告与被告的确定
• 原告——是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 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保护其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 并能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 被告——是被原告诉称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纠纷 的相对人,并经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
【注】:原、被告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又是相对的,两者彼 此依存。诉讼中的原告并不意味着其享有实体关系中的权 利或是权利被侵害者;被告也并不隐含着其是侵权者或实 体义务的承担者。他们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如何,取 决于人民法院的审理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