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运动解剖学基础
运动解剖学讲稿

运动解剖学讲稿第一次课教学讲稿题目:导论教学任务:1精通解剖学术语。
2.掌握人体的基本轴线和基本断面。
?重点难点:人体基本轴和基本节课程内容: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它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以人体正常解剖学为基础,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讨人体机械运动与运动行为的关系。
它属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学的形态学范畴。
)(它又属于形态学范畴:形态学是研究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物体。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的研究科学;机械运动:包括人体的运动和器械的运动两种形式。
人体的运动从运动解剖学上讲可以认为是人体各环节之间的运动,以及器官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规律。
而器械的运动:如篮球、排球、足球在空中运动的特点等;体育动作:动作是人体全身或一部分肢体的活动,体育动作是指带有技术性的或者是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动作。
)(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运动对人体器官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2.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3.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4.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5.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为体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1.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2.有机体的部分和整体的统一。
3.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二)基本方法:1.尸检2。
组织切片3。
第四。
体内研究5。
运动分析6。
各种仪器研究方法四、运动解剖学的发展简史(自学)。
五、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是身体直立,眼睛平直,手臂下垂,手掌向前,双脚并排站立,脚趾向前。
《运动解剖学》人体运动的执行系统,骨骼部分课件

骨松质则按力的一 定方向排列,虽质地 疏松但却体现出既轻 便又坚固的性能,符 合以最少的原料发挥 最大功效的构筑原则。
(2)、骨密质:骨密质厚而致密,由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各 层骨板中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相邻两层的纤维呈交叉状,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压力和抗扭转能力)。骨密质主要分布在长 骨的骨干、扁骨的内、外层和其他骨的表面。
((22)) 短短骨骨::短短骨骨 一般近似立方体。短 骨分布于手腕和足踝 部,使手和足的运动 十分灵活,并能承受 重压。
3 扁骨:扁骨呈板状、面积较大,薄而坚固。扁骨分布于 脑颅骨和肩胛骨等处。
4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这种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骨 (如椎骨),髋骨和颅骨等处。
5 籽骨:包在肌腱内的小骨,称为籽骨,如髌骨。 籽骨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减少摩擦,保护肌腱。②改 变肌力牵引方向。③增大力臂,提高肌肉作功和肢体运 动速度 。
骨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骨架,骨 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对确立人的身材和体型有 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人的随意运动也有重大作用。
(一) 骨的形态与分类
1.骨的形态
人体各部分骨的形状各 式各样,大体可归纳为六类: 即长骨、短骨、扁骨、不规 则骨、 籽骨和含气骨。
(1) 长骨:一般呈长管 状,可分为骨体(或称骨干) 和两端(又称骺 )。两端膨 大可增大关节面,也有分散 震动的作用。长骨主要分布 在四肢,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和支撑作用 。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体各部骨的影响不同,负荷大的 部位骨质增粗明显。如果长期不运动 ,骨质就会退化。
五 骨的功能
支架 功能
杠杆 功能
保护 功能
钙磷 仓库
造血 功能
六 体育运动对骨骼形态结构的影响
1、适宜运动对骨的影响
2024年九年级体育上学期的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九年级体育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九年级体育上学期1.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体育课程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合作和竞技意识。
2. 教学内容:(1)体育知识和理论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运动知识。
(2)技能技巧训练: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多项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战术训练,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体育健康知识:合理饮食、养生保健、身体发育与锻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4)团队协作与竞技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团体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理论掌握。
(2)示范与指导:教师进行运动技能的示范演示,并进行个别或小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错误,提高技术水平。
(3)小组合作与团队竞技:通过分组活动、比赛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竞技比拼,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4)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交流,以及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4. 教学安排:第1课时: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第2-3课时:篮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第4-5课时:足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第6课时: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第7-8课时:排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第9-10课时:羽毛球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第11-12课时:游泳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第13课时: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第14-15课时: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的比赛与评比5. 评价与考核: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技能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考核。
运动解剖学(肌学)

平滑肌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内脏器 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
生殖系统等。
自主控制
平滑肌能够自主地收缩和舒张 ,控制管道器官的口径和物质 流动。
适应性
平滑肌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 自身的收缩状态,维持器官的 正常功能。
保护作用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保护 器官免受外界压力和损伤。
持续学习与更新
肌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保 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最新研究进 展。
肌学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了解肌肉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 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个性化训练指导
根据个体肌肉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制 定个性化的训练指导,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有助于预 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和其它损伤。
05
运动与肌肉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生长与发育
运动刺激肌肉生长,促进肌肉纤 维增粗,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肉适应性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适 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 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肉功能改善
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力 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工作效率。
肌肉损伤与恢复
肌肉拉伤
运动中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强烈收缩导致肌 肉纤维撕裂,引起疼痛和肿胀。
同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骨骼肌的协作与运动
协作
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需要多块骨骼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某一动作。
运动类型
骨骼肌的运动类型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 不变,而长度缩短或延长;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等动收缩是 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断变化,而张力始终保持不变。
运动解剖学-PPT

下肢带关节图
骨盆
组成: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以及连结 它们的关节(即下肢带关节,包括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和韧带构成。
结构特征:形似拱形结构。两侧的髋骨和 中间的骶骨类似拱形建筑结构的穹窿,两侧 的髋臼架在股骨头上,股骨有如穹窿柱。它 具有既坚固又省材和防震的特点。
骨盆
功能:具有支持人体上身的重量、传递和分散人体负 荷的压力、缓冲震荡、保护腹腔和盆腔内脏器官、肌 肉附着等功能;上连脊柱,下接股骨,活动时可增大 躯干和下肢运动的幅度。
肩关节韧带
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 的关节面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 节和桡尺近侧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 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 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肘关节
结构特征:肱尺关节为滑车关节;肱桡关节为 球窝关节,但受尺骨限制不能绕矢状轴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为圆柱关节。三个关节包在一共 同关节囊内,彼此又可独立运动,为典型的复 关节。关节囊前、后薄壁而松弛,有利于屈伸 运动,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关节 囊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骨两骨向后脱位, 移向肱骨的后上方。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桡侧 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所有加 固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 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膝关节的组成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解剖图
踝关节
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组成: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
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 节头构成。
结构特征:属滑车关节。关节囊前后松驰,利于屈 伸运动。两侧有韧带加固,内侧的是三角韧带,可限 制足过度外翻;外侧的三条韧带(前方的距腓前韧带、 中部的跟腓韧带、后方的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 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在踝关节 韧带损伤中,以外侧最为常见,尤以距腓前韧带为多
《运动解剖学教案》PPT课件

任课教师:白石 教授
h
1
绪论 细胞与细胞间质
• 课的任务:掌握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及相互关系。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h
2
绪论
• 一、 什么叫运动解剖学?
•
运动解剖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它是在正常人
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
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的机械规律和体育技术动
•
为远侧端 distal
• 挠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挠侧 radial
•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ulnar
•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fibular
•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tibial
• 浅:靠近皮肤的称为浅 superficial
• 深:远离皮肤的为深 profound
h
5
• (三)、人体的基本切面: • 矢状面: • 额状面: • 水平面: • 三面相互垂直。 • (四)、人体的基本轴: • 额状轴: • 矢状轴: • 垂直轴: • 三轴相互垂直。
• 功能:储藏遗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分化、繁 殖。
h
15
本课小结
•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运动解剖 学的基本术语;6
•
功能:消化吞噬进入细胞的物质和细菌。
溶 酶 体 电 镜 图
h
13
• (5)、核蛋白体:椭圆型颗粒
•
功能:合成蛋白质。
• (6)、微体;
• (7)、微丝;
• (8)、微管;
• (9)、中心体。
• 包含物:inclusion 无活性物质
h
14
• (三)、细胞核: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运动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古代的狩猎、战争,还是现代的体育运动,运动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要深入理解运动的本质和原理,就需要借助解剖学的知识。
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等结构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这门学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指导运动的实践。
运动解剖学的基础概念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动中,骨骼系统起到支撑和承受压力的作用,保证人体的稳定性和运动的顺利进行。
在运动解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
肌肉系统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运动器官,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量和推动骨骼运动。
在运动解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肌肉的解剖结构、肌肉的种类和功能,以及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变化。
只有深入了解肌肉系统,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和提高运动表现。
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组织,使得人体能够灵活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关节起到连接和支撑骨骼的作用,同时也是运动的关键部位。
通过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关节的结构、功能和运动范围,更好地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在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将信息传递到肌肉,控制人体的运动和协调。
通过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元的传递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运动的神经调控过程。
运动解剖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了解运动解剖学对于运动训练和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设计训练方案,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肌肉群的特点和功能,设计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同时,了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也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合理的运动动作,避免运动伤害,提高运动的效率。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7门基础课程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7门基础课程体育学类本科专业7门基础课程一、前言在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中,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7门基础课程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领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分析这7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内容和意义,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论述。
二、体育学概论体育学概论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涵盖了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体育学概论,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体育学概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体育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运动器官、系统和机能的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的生理和生物力学基础,为体育训练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运动解剖学也是学生进行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的基本工具之一。
四、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掌握运动心理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五、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通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性变化进行研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为体育训练和运动保健提供理论支持。
六、体育教育学体育教育学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体育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未来的体育教学和教练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七、体育史体育史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全球范围内体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重大事件的研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为学生拓宽学科视野,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提供理论支持。
八、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学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体育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组织、管理和运营的规律和特点,为学生未来的体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isting of three fused bones:ilium髂骨, ischium 坐骨, pubis耻骨 Ilium髂骨
Periosteum
骨膜:
Outer or fibrous layer Inner layer is vascular and provides the underlying bone with nutrition. It also contains osteoblasts(成骨细胞)
Bone
成人脊柱长约70厘米,女性稍短 椎间盘厚度约占脊柱全长的1/4
椎间盘存在退行性变化
S型的弯曲 正常人的脊柱有轻微的侧屈,惯用右手的人,脊柱
上部略凸向右侧,下部则凸向左侧
Manubrium sterni 胸骨柄 Body of sternum 胸骨体 Xiphoid process 剑突
构成: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占成人 体重60% 功能: 运动 支持 保护 造血功能 储备钙和磷的功能
长骨(肱骨) 短骨(腕骨) 扁骨 (肩胛骨) 不规则骨(椎骨) 籽骨 (膑骨)
Bone
substance 骨质
compact bone 骨密质 spongy bone 骨松质
end胸骨端 medially and acromial end肩峰端 laterally “S” shaped,中外1/3容易骨折
Sternal
glenoid cavity关节盂
subscapular fossa肩胛下窝
Posterior surface: supra- and infraspinous fossae 冈上、下窝, spine of scapula 肩胛冈, acromion 肩峰
greater and lesser tubercles大、小 结节, crests of greater and lesser tubercle, 大、小结节嵴 olecranon fossa鹰嘴窝
Upper
head
end
of radius桡骨头 neck of radius桡骨颈 radial tuberosity 桡骨粗隆
The Bones of Limbs
Bones of upper limbs
组成:
上肢带骨 clavicle锁骨,scapula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Humerus肱骨 Radius桡骨 ulna尺骨 Carpal腕骨 Metacarpals掌骨 phalanges指骨
Organic material Children Adult Old 1 3 1
Inorganic salts 1 7 值,以每平方 厘米克(g/cm2)表示
骨密度低于正常值30%时,X光片才能看到骨质疏松(-1~1)
体重短期下降过快会影响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 人身上适当的脂肪组织能通过生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等,增 加肠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 体瘦的人脂肪组织和肌肉较薄,当发生摔倒或受暴力作用时, 易遭骨折危害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第2课
掌握常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具备进行简单动作分析的能力
了解肌肉平衡失调概念并能够对部分不良体态
的成因进行分析
掌握解剖学在抗阻力训练及柔韧训练中的应用
解剖学基础术语
解剖学具体应用
A、人体解剖学姿势 B、人体平面及轴 C、人体方位术语
人体运动系统简介
掌心向前
冠状面 矢状面 水平面
o垂直轴 vertical axis
o矢状轴 sagittal axis
o冠状轴 frontal axis
上 ,下
前 ( 腹侧 ) ,后 ( 背侧 )
内侧, 外侧
内, 外
浅, 深
近侧, 远侧
尺侧, 桡侧
胫侧,腓侧
The Locomotors System
A、原动肌分析法 B、部分不良体态的解剖学 成因 C、解剖学在柔韧训练及抗 阻力训练中的应用
A、常见骨骼位置、名称 B、常见关节运动形式 C、常见肌肉名称、位置、 起止点及功能
Descriptive anatomical terms
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两足并拢 足尖向前 上之下垂
人体骨密度最低的部位是在腰部和髋部。
骨密度偏低的人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容易发生下背痛 绝经后妇女骨折发生率是男性的 3倍
Bones of trunk
组成:
椎骨、胸骨 、肋骨 Vertebrae 椎骨
There are 33 vertebrae in children, arranged as follows: Cervical vertebrae 颈椎 C.7 Thoracic vertebrae 胸椎 T.12 Lumbar vertebrae 腰椎 L.5 Sacral vertebrae 骶椎 S.5—— 骶骨 Coccygeal vertebrae 尾椎 Co.3~4—— 尾骨
marrow 骨髓
Red marrow 红骨髓: haematopoietic 造
血
Yellow marrow黄骨髓: fatty
Organic material有机质: 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构成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和韧性。 Inorganic salts无机质: 主要是碱性磷酸钙。赋予骨硬度(抗压力15kg/mm)和脆性。
Upper
end:
olecranon鹰嘴
Bones of Lower Limb
Composition: 组成
Pelvic girdle:下肢带骨
Hip bone髋骨
Bones of free lower limb:下肢自由骨
Femur股骨 ( patella髌骨) Tibia胫骨 fibula腓骨 Tarsals跗骨 metatarsals跖骨 phalanges of toes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