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雄人物故事
红色经典英雄人物故事(通用14篇)

红色经典英雄人物故事(通用14篇)红色经典英雄人物故事【篇1】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着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红色经典英雄人物故事【篇2】黄文秀:兰谷遗芳远黄文秀是20XX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
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颁奖词】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
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红色经典英雄人物故事【篇3】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
我八路军385旅按纵队首长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据点。
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
9月23日23时,我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5篇】英雄事迹可以纪念历史事件和个人奉献,作为传承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记忆和传颂英雄的事迹,可以保持历史的记忆,传承文化的价值,并为后代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以下是带来的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篇1】岳飞投军临走的时候,她让她的母亲在自己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也成了岳飞这一生的使命。
这便是岳飞的故事中有名的岳母刺字。
岳飞投军后作战很是勇猛,有一次他随着大军的副帅一起抗敌,当时他还是一位小兵,副帅带着大军冲进了敌军的阵里,他也奋力杀敌,可是由于寡不敌众的原因,最终宋军处于弱势。
岳飞这个时候的心里很是着急,自己的将军一旦被杀,那么这一战就是宋军必败无疑了。
于是岳飞拼死杀到了副帅的旁边,保护着副帅,一直到结束,结果敌人跑了,宋军大胜,副帅这才注意起岳飞这个好手,最终岳飞成为了一名将领,他的名声也渐渐的大了起来。
可是在后来,朝廷被秦桧把持,秦桧有意向敌军求和,然而这个时候岳飞带着大军在前方作战正胜利在望,可是秦桧就是怕惹怒了敌人,而且敌人告诉他要想谈和,必须先杀死岳飞,因为当时的岳飞已经成为统军大将军了。
可恶的秦桧连续十二道金牌命令把岳飞召回。
岳飞一心为国,可惜报国无门,最终秦桧按照着敌人的意思残忍的把岳飞杀害了。
而岳飞并没有反抗朝廷,因为他时刻记着自己背上的字。
岳飞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到今天,与他忠肝义胆的情怀有很大关系。
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篇2】“南天一柱”冼夫人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英雄不计其数,他们像天上闪耀的繁星,一直闪烁到今天。
能够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定有过人之处。
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性,她们丝毫不比那些大丈夫逊色,在那些动乱的年代,成为安定天下的巾帼英雄。
人称“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冼夫人家境很优越,家族世代为南越的首领。
冼夫人自幼聪颖过人,足智多谋。
由于南越部落较多,在隋朝之前的动乱年代,部落之间常常爆发战争。
英雄人物事迹素材(5篇)

英雄人物事迹素材(5篇)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精选5篇)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1雷锋叔叔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而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好事做得不计其数。
雷锋叔叔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他把远大的理想和生活、工作中最细小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用革命的干劲深深地鼓舞自己,用党的光芒照亮自己。
战友的棉裤破了,他不声不响地把棉裤补好;大嫂的车票丢了,雷锋主动用自己的津贴补车票;当战友家有困难的时候,他偷偷地以战友的名义寄钱。
他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就是说,不单单是补棉裤、寄钱。
雷锋叔叔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到处都可以闪光的。
每天在学校,我也想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
假如我捡到钱包,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交公;假如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一定会主动帮助他的;假如。
可是这些事情我偏偏就碰不到。
直到我读了《雷锋》这本书,我才知道雷锋叔叔做好事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是为了受到表扬。
雷锋叔叔的伟大,完全出自于平凡,而这些都是表现在一些极小的事情上。
其实在我们班也有许多“小雷锋”,学校要求搬花,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从家里拿来最漂亮的花;班里的水盆坏了,同学们偷偷地买来新水盆;班里的窗帘脏了,同学们主动洗;班里的桌椅坏了,同学们主动修好。
我每时每刻都要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闪烁耀眼的光芒!英雄人物事迹素材篇2今天,我在家里读了《黄继光》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故事主要讲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黄继光,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他的胸膛挡住了疯狂的子弹,战争胜利了!而黄继光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战场,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了充满希望的未来,黄继光是一位为国家争光添彩的好战士!想想当时黄继光当时的决心,再看看我们,黄继光宁愿为祖国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甚至都不愿意帮父母干家务活,不愿在学习上下一份决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用多少个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是用多少个烈士的头颅换来的?老一辈的战士宁愿勇敢地面对死神的威胁,也不愿当一个抛弃自己祖国的卖国贼。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必备【12篇】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必备【12篇】爱国英雄人物事迹1徐悲鸿卖画“七七事变”后,日寇到处烧杀抢掠,使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家乡。
徐悲鸿冥思苦想:“该如何为国家。
为人民、为抗战出一点力呢?”他决定去新加坡举办画展,筹款捐助难民,同时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的道理。
1938年岁末,他来到新加坡,正值盛暑天气。
为了准备大量作品在画展上出售,每天站在画案前,挥汗如雨地作画,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
一位华侨朋友劝阻他不必如此不分昼夜地作画,徐悲鸿说:“我是在为祖国苦难中的同胞作画啊!”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徐悲鸿突然病倒了,腰部剧烈疼痛,他被迫在病床上躺了下来。
腰疼尚未痊愈,他又顽强地拿起了画笔。
画展如期开幕,华侨们踊跃支持祖国抗战,竞相购买徐悲鸿的作品。
画展结束后,他把卖得的巨额画款,全部捐献用来救济难氏,自己分文不取,连路费也是自己负担。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2坐中国船去上海1916年6月,陈毅同志和其他几个留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决定乘船从重庆去上海。
联系船票的人告诉大家,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可供选择:一家是日本人办的,这家轮船公司给每个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他们给每个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乘坐哪家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
有的同学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点洋货,开开眼界。
陈毅对大家说:“北京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欺侮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罢课罢市,声援北京爱国青年。
在这种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贪图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3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由于日本鬼子的野蛮侵略,全国各地枪声不断,狼烟四起。
不甘受辱的中国各族人民纷纷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来侵略,一位叫张嘎的小伙子也就在这时参加了八路军,他机智勇敢,展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话说有一天,小张嘎刚走出院子,突然发现远处有两个鬼子正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朝八路军临时指挥所走来,张嘎心想:“不好!区队长还在屋里呢,要是被发现,把其他鬼子招来就麻烦了。
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简短7篇

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简短7篇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篇1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
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
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
“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
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
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
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
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
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中国英雄烈士故事篇2王璞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
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
王璞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
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璞的家乡,王璞和乡亲们躲进山里。
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璞和乡亲们。
鬼子拿着汉奸带给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璞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和弹藏在哪里。
王璞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100位红色英雄人物故事(7篇)

100位红色英雄人物故事(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00位红色英雄人物故事(7篇)你学习过抗战英雄事迹吗?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都知道真实性,是事迹最重要的要求。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7篇)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7篇)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精选7篇)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1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
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战争开始后,国内大量征兵。
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2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
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
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
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
每日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
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可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
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坚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为了这个梦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最终培育成功了。
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到达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中国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3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中国的英雄人物事迹故事【4篇】

中国的英雄人物事迹故事【优秀4篇】中国的英雄人物篇一精忠报国的岳飞“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当人们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悲壮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精忠报国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宋朝衰微、北方金国强盛的时期。
当时的金兵经常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夺,民不聊生。
岳飞耳闻目睹,再加上母亲的谆谆教诲,他从小就将精忠报国的志向铭刻在心间。
为此,他勤奋好学,到处拜师学艺,苦练各种本领。
北宋末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大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黄河两岸、两淮之间,军民奋起,抗击金军。
学有所成的岳飞满怀着爱国的热忱,奔赴抗击金军的战斗前线。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掳走宋钦宗、宋徽宗父子,北宋灭亡,是为“靖康之耻”。
同年,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继位,称宋高宗,南宋建立。
半壁河山沦落,千万百姓流离,“还我河山”成为当时最强烈的呼声。
岳飞投军后,先是投奔到宗泽的部下。
因为他作战有勇有谋,受到宗泽的重用。
之后,岳飞又屡建战功,威风大振。
特别是他领导的“岳家军”,其严明的军纪、强大的作战力,使金兵闻风丧胆。
而岳飞也成长为一代大将,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一起,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1139年,岳飞听说宋金议和即将达成,立即上书高宗,认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慷慨激昂地表示:“臣愿一鼓作气,收复两河沿岸的失地,报效国家。
”可是,软弱的高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与金国议和。
恰如岳飞所说,金国是不可信的,他们于1140年撕毁和约,派金兀术等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南宋首都临安(治今浙江杭州)。
宋军没有防备,城池相继失陷。
眼看金兵要逼近临安了,宋高宗急命岳飞等挥师北上。
于是,积淀在岳家军身上的激愤爆发了,他们一路攻无不克,所向无敌,剑指中原。
1140年7月,岳家军和金兀术的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在河南郾城(今漯河市)进行了旷世对决。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关天培:
关天培(1781~),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
江苏山阳(今淮安)人。
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
后累升至参将。
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
次年,擢总兵。
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
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
他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
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
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
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
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
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
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
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
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
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
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
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
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
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
并加提督衔。
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
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
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
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