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组号:指导教师:2013年3月土木建筑学院目录实验一、混凝土试件的制作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仪器: (2)三、材料品种 (2)四、混凝土配制 (2)五、计算混泥土试件的配合比: (3)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仪器: (4)三、实验的基本原理: (4)四、实验操作方法: (4)五、实验数据: (5)六、实验处理和结论: (5)实验三、超声法测混凝土强度 (9)一、实验目的: (9)二、实验仪器: (9)三、实验的基本原理: (9)四、实验操作方法: (9)1)超声仪零读数校正 (9)2)建立混凝土强度—波速曲线 (9)五、实验数据: (10)一、试验处理和结论: (10)参考文献 (12)实验一、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一、实验目的: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制作出混凝土试件,以便进行后面的实验。
二、实验仪器:磅秤、天平、拌板、拌铲、盛器、震荡机三、材料品种1、水泥品种:(a)生产厂名:海螺牌12.5普通硅酸盐水泥(b)水泥强度等级与批号:硅酸盐水泥P.042.52、砂品种:赣江砂3、石品种:赣江卵石四、混凝土配制(1)配制强度fcu.o:48.2MPa(2)水灰比:0.41(3)配合比:Mco:Mwo:Mso:Mgo=1:0.41: 1.30:3.03(4)砂率:30%(5)塌落度:30~5025L混凝土各组分用量(Kg)Mco Mwo Mso Mgo10.37 4.2513.4731.43五、计算混泥土试件的配合比:1.计算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配制C40的混凝土时σ=5.0即fcu.o=40+1.645×5.0=48.2MPa2.计算水灰比(W/C):没有掺合剂则γf=1.00γs=1.00γb=42.5由于所用的粗集料为卵石,即a=0.49b=0.13计算水灰比:W/C=(a×fb)÷(fcu.o+a×b×fb)=(0.49×42.5)÷(48.2+0.49×0.13×42.5)=0.41查表可知W/C=0.41<[W/C]max即W/C=0.413.确定单位用水量:卵石最大粒径为30mm,塌落度为35-50,查表可知m wo=170㎏/m³4.计算水泥的用量:M co=m wo÷(w/c)=170÷0.41=414.6㎏5.确定砂率:卵石最大粒径为30㎜,且w/c=0.41,查表可知Sp=30%6.计算细、粗集料的用量,即m so,m go用体积法按下面方程计算:m co∕ρc+m go/ρg+m so/ρs+m wo/ρw+0.01α=1Sp=m so/(m so+m go)×100%=30%代入相应数据可得:[414.6÷﹙3.10×10³﹚]+[m go÷﹙2.62×10³﹚]+[m so÷﹙2.61×10³﹚]+[170÷﹙1.0×10³﹚]+0.01×1=1m so÷(m so+m go)=30%即计算可知m so=538.8m go=1257.2m co:m wo:m so:m go=14.6:170:538.8:1257.2=1:0.41:1.30:3.03则25L的混泥土材料用量:m co=10.37㎏m wo=4.25㎏m so=13.47㎏m go=31.43㎏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一、实验目的:1)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熟练操作;2)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掌握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4)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班级: 09土木1班组号: 5姓名: xxxxxxx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二0一一年实验一.混凝土试件制作一.根据砼设计要求,计算砼初步配合比1.砼设计要求: C352.已知材料参数:水泥:42.5R砂:赣江二区中砂石:卵石水: 自来水3.初步配合比计算结果:水泥:砂:石:水30L =10.06 : 12.83 : 28.41 : 4.13(Kg)= 1 : 1.28 : 2.82 : 0.41二.拌和砼,测塌落度1.按给定配合比和拌和总量,称取各种材料.2.依序将砂、水泥、石倒入50升搅拌机内干拌均匀,徐徐加入水后,再搅拌2min.3.将拌合物自搅拌机倒出在铁板上,测其塌落度.4.若拌合物塌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适当调整后再测其塌落度,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三.砼试块制作、养护1.试块种类:①供测强用的立方体150×150×150mm试块,至少一组(3块).②供超声法测缺陷用的棱柱体200×200×500mm试块(中间有板状缺陷),至少一块.2.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擦干净并在模内表面涂一层脱模剂,测缺陷用的棱柱体试模中间放置一块表面涂脱模剂的木板或泡沫以形成板状缺陷.3.将配制好的砼拌和物装模成型,置振动台上振至砼表面冒浆为止,拌平表面.4.试件成型后静置1天,编号拆模.5.拆模后试件随即放入标准养护室内养护,直至测试龄期.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工地方案:工程名称:洪都大桥引桥桥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选择一个桥墩的9个测区,其中碳化深度均值2mm,采用统一测强曲线。
实验室方案2:构件名称:混凝土试块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并用实测强度修正:选择一组混凝土试块,其中碳化深度均值0mm,采用统一测强曲线。
1.实验目的:①、掌握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②、掌握回弹仪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2. 实验仪器:回弹仪型号:ZC3-A。
编号:2000041357(中型(N型),冲击能量2.207J,工程常用指针直读的直射锤击式仪器)3.回归曲线试件设计强度:C15 C20 C25 C30 C40 C454.实验原理: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砼表面,并测出重锤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值即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砼强度。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实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包括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
通过实验可以测试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等混凝土原材料。
2. 实验设备,混凝土试块模具、混凝土试验机、混凝土抗渗性测试设备等。
四、实验步骤。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混凝土试块制作,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浇筑、养护,制作混凝土试块。
3.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测试。
4. 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对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混凝土力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2. 混凝土耐久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找出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
六、实验结论。
通过混凝土实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符合工程要求,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混凝土工程技术规范》。
2. 《混凝土材料手册》。
3. 《混凝土实验方法》。
八、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
以上为混凝土实验报告,希望对混凝土工程应用有所帮助。
声波透射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声波透射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其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验证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声波透射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变化来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
当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遇到缺陷(如裂缝、孔洞等)时,会发生透射、反射和散射现象。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混凝土内部的缺陷情况。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混凝土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 实验设备:- 超声波检测仪- 发射换能器- 接收换能器- 测量尺-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混凝土试块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标准尺寸。
2. 安装声测管:在混凝土试块的两个相对侧面各安装一个声测管,声测管内插入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3. 发射与接收超声波:开启超声波检测仪,将发射换能器置于声测管内,向混凝土试块发射超声波;同时,将接收换能器置于另一声测管内,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4. 测量声学参数:记录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和频率等参数。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混凝土试块内部存在一个直径约为10mm的孔洞,位于试块中心。
- 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发现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波幅减小,频率降低。
2. 结果分析:- 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说明超声波在孔洞处发生了散射和绕射,导致传播路径变长。
- 波幅减小和频率降低,说明孔洞处的声波能量发生了衰减。
- 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孔洞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六、实验结论1.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地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对材料、部件或结构进行检测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回弹法、超声法、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声发射检测等。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各类无损检测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3. 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4. 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5. 磁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6. 渗透检测非金属材料表面缺陷7. 声发射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过程中,使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得到回弹值。
根据回弹值和修正系数,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验中,使用超声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实验过程中,使用射线检测仪对金属部件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射线在材料中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判断部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实验中,使用涡流检测仪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涡流在金属表面产生的信号,判断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5. 磁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实验过程中,使用磁粉检测仪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磁粉在缺陷处聚集的情况,判断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混凝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混凝土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实验目的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其力学性能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方法本实验首先根据设计配比,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搅拌制备混凝土试块。
然后,将制备好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养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强度和变形性能的测试。
强度测试强度测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抵抗外部力的能力。
本实验通过破坏试验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在抗压强度测试中,我们将试块放在试验机上,以一定速度施加压力,记录当试块发生破坏时的加载力。
根据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在抗拉强度测试中,我们使用悬挂试验机对试块进行加载,在试块断裂之前记录其最大加载力。
通过计算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得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变形性能测试变形性能测试是评估混凝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本实验通过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拉伸和压缩试验来研究其变形性能。
在拉伸试验中,我们在试块上施加拉力,记录加载力和试块的伸长量。
根据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得出混凝土的拉伸变形性能参数。
在压缩试验中,我们在试块上施加压力,记录加载力和试块的压缩量。
根据试块的尺寸和加载力,可以得出混凝土的压缩变形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进行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结果分析。
强度分析根据抗压强度测试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
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水泥可以在水的存在下与水一起形成水化物胶体,在胶体固化后形成坚硬的胶凝体,并与骨料、砂等颗粒材料紧密结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根据抗拉强度测试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平均抗拉强度。
结果显示,与抗压强度不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不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混凝土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往往发生在骨料和水泥砂浆的接触界面上,而不是裂纹在骨料内扩展,所以增加水泥用量并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实验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试验报告

实验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熟悉回弹法、超声脉冲法二种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
通过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和用超声法测定混凝土内部缺陷与裂缝深度的试验,深入了解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仪器设备1、 ZBL-U520型非金属声波检测仪;2、 HT-225混凝土回弹仪;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确定测区数量及区域分布;(2)调试仪器、测区回弹测试及回弹值计算和修正;(3)超声测试及声速值计算;m t l v /=3/)(321t t t t m ++=式中 v ——测区声速值,km/s ;l ——超声测距,mm ;m t ——测区平均声时值,μs ;1t ,2t ,3t ——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的声时值。
(4)结构混凝土强度推定粗骨料为碎石时:1.656 1.410,0.0162()()c cu i ai ai f v R =式中 ,ccu i f —— 第i 个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精确至0.1MPa ;ai v —— 第i 个测区修正后的超声声速值 km/s ,精确至0.01km/s ;ai R —— 第 i 个测区修正后的回弹值 ,精确至0.1。
四、试验记录与结果分析五、问题与讨论1、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常用的方法、适用范围和各自特点。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的测强公式推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
与单一回弹法或超声法相比,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受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影响小、测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等优点。
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击锤冲击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II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处理回弹值及超声声时值结果,掌握对被测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综合评定方法;5.培养结构试验与量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HT-225型混凝土回弹仪(冲击能量2.207J);GZ16型钢砧回弹仪构造见图1。
1. 弹击杆2. 混凝土构件试面3. 仪器壳4. 指针滑块5. 刻度尺6. 按钮7. 中心导杆8. 导向法兰9. 盖帽9. 压力弹簧10.卡环11.尾盖12.压力弹簧13.挂钩14.冲击杆15.缓冲弹簧16.弹击弹簧17.弹簧座18.密封毡圈19.20.调整螺栓21.紧固螺母22.弹簧片23.指针轴24.固定块25.挂钩弹簧图1 回弹仪构造图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回弹仪法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与表面硬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来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是回弹仪内拉簧驱动的重锤,以一定的弹性势能,通过混凝土表面,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受一部份弹性势能,剩余的弹性势能则以动能的形式使重锤回弹并带动指针滑块,得到重锤回弹高度的回弹值,回弹值的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的弹、塑性质有关,其回弹值与表面硬度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回弹值大说明表面硬度大、抗压强度愈高,反之愈低。
回弹法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值间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使用。
由于测试方向、水泥品种、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等的不同,所测之回弹值均有所不同,应予以修正,然后再查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关系图表,求得所测之混凝土强度。
该法不能反映混凝土内部质量,是一种适用于普查混凝土强度的简便、快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混凝土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6月3日目录实验一、混凝土配制实验 (2)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3)实验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6)实验四、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9)五、实验总结与分析 (11)参考文献 (12)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和方法,并写出预习报告。
否则,不得进行实验;2.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制度;3.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得任意动用;4.使用仪器设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使用)而造成设备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5.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亲自动手,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应将实验结果交指导教师审阅;6.实验完毕,应将仪器设备擦洗、整理,清扫地面,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7.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不得转抄他人结果,并按指定时间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混凝土配制实验实验条件:湿度51 %,温度25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 2 日1. 实验目的: 制作强度为C45混凝土试块,为之后的强度检测实验做准备2. 实验仪器: 搅拌机,磅秤,天平,台秤,拌板,拌铲,盛器等3. 实验原材料:1.配制 25 L混凝土材料用量:水泥 9.92 kg 砂 13.60 kg 卵石 31.74 kg水 4.25 kg 外加剂 g ( %)水泥标号:42.5;石料最大粒径30㎜;砂表观密度2600㎏/ m³;石子表观密度2630㎏/m³;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卵石:水=397:544:1270:1703.砂率:30%4.水胶比:W/B=aa׃b/(ƒcu,0+aa×ab׃b)=0.434. 试验方法:1.根据计算所得的配合比配置25L混凝土并拌合2.将配制好的混凝土装模,在振动台上振实成型3.将成型后试件编号并静置,一天后进行拆模将混凝土试块放入标准养护室中养护28d实验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实验条件:湿度45 %,温度28.5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30日1. 实验目的: 利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2. 实验仪器: ZC-3-A型回弹仪、压力机3. 实验原理: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由于测量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所以应属于一种表面硬度法,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
4. 实验方法:利用压力机固定试块,然后在试块上找两个相对的测试面用回弹仪各弹击8个点,每个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度为1。
回弹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5. 实验记录表:表一:回弹值实验数据记录表6. 实验结果:表二:选取实验数据建立回归曲线图一:回弹法测抗压强度回归曲线图回弹值R 23.60 24.80 25.90 26.60 27.50 29.50 29.60 29.70 29.80 29.80 29.80 30.20 抗压强度f(mpa)19.10 17.80 20.0. 17.80 20.40 28.00 19.77 28.29 21.80 25.92 27.27 29.62回弹值R 31.70 32.10 34.00 34.20 34.70 34.70 35.60 37.70 38.20 38.50 39.00 抗压强度f(mpa)28.88 27.66 30.50 30.30 30.58 36.40 38.88 39.50 41.08 33.30 39.03表三:与全国标准强度比较7、结论由于只有6个测区不大于10个,应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该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利用全国测强曲线推测:T-5-5推定抗压值为 32.9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该构件利用全国测强曲线的推定值为 32.9 Mpa.利用回弹测强曲线推测:T-5-6 推定抗压值为36.16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构件利用专用测强曲线的推定值为 36.16 MPa.与实际强度比较俩次推定值:实际抗压强度的平均值R=39.17,因此作为实测推定值。
与全国推定值的误差是16%;与回弹测强的推定值的误差是7.7%,由此可以看出用回弹法建立的测强曲线比全国的标准更加准确。
而且从图中的相关性说明用回弹法建立的测强曲线显著性相关。
实验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条件:湿度 48 %,温度 27 ℃ 实验时间: 2015 年 5 月 7 日1. 实验目的: 利用超声仪检测混凝土强度2. 实验仪器: RS-ST01C 非金属声波检测仪、标准试块6块、探头频率:50Hz3. 实验原理: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其速度和频率反映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内部结构和组成情况,那么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密实度与波速和频率密切相关,即强度越高,其超声波的速度和频率也越高。
因此,通过测定混凝土声速来确定其强度。
4. 实验方法:取试块的捣制侧面为测试面,测点布置采用三对(或五对),并测量出对点的距离L1,利用超声仪测量出各对点的距离超声波经过所需时间,并记录在超声波记录表中。
5.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数据记录表序号编号 尺寸(L )T/ust(平) Vc 备注(t0)t 1t 2t 31T-5-1 150.10 35 28.4 29.5 30.97 4847.15 t0为18 已消除 2 T-5-2 150.10 29.5 29.5 30.6 29.87 5025.673 T-5-3 150.10 32.8 30.6 31.7 31.70 4735.024 T-5-4 151.00 29.5 28.4 29.5 29.13 5183.07 5 T-5-5 151.40 31.7 27.3 30.6 29.87 5069.20 6 T-5-6 150.40 30.629.533.931.334800.006.实验结果:表五:选取实验数据建立回归曲线图二:超声波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曲线回归图声速(km/s )4.30 4.70 4.50 4.04 4.40 4.34 4.43 3.86 3.92 4.36 4.25抗压强度f(mpa)19.10 21.80 20.40 17.80 17.80 20.0. 32.88 28.88 28.00 30.55 29.22声速(km/s )4.16 4.38 4.755.04 4.53 4.74 4.80 4.48 4.53 4.91 4.97抗压强度f(mpa)33.15 31.68 36.00 39.40 34.20 41.08 38.88 32.08 36.40 36.56 41.38声速(km/s )4.855.03 4.87 4.85 5.18 4.51 4,48 4.92抗压强度f(mpa) 40.79 39.03 39.47 39.03 39.50 29.43 30.30 35.727、实验结论:表六由于只有6个测区不大于10个,应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该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利用超声测强曲线推测:T-5-6 推定抗压值为37.85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构件利用专用测强曲线的推定值。
与实际强度比较:实际抗压强度的平均值R=39.17,因此作为实测推定值。
与超声测强的推定值的误差是 3.4%,由此可以看出用超声法建立的测强曲线得出到强度与实际强度较吻合。
而且从图中的相关性说明用超声法建立的测强曲线显著性相关。
实验四、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实验条件:湿度43 %,温度24 ℃实验时间:2015 年 4 月14日1. 实验目的: 利用回弹法和超声法,通过校准测强公式推算改测区混凝土的强度值。
2. 实验仪器: RS-ST01C 非金属声波检测仪、回弹仪、试块、压力机3. 实验原理:回弹法是根据混泥土表面的回弹值来推算混凝土强度值,它只能反映混凝土表层2~3cm深度的质量情况;而超声法则能反映混泥土内部密实度和弹性性质,通过超声声速值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值。
显然,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的不同物理参量推算混凝土强度值,可以由表及里,全面地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4. 实验方法:1、先测试块的声速值记录表中,其测试方法及要求与单一法超声声速测量相同。
2、然后将试块置于压力机上,预压5~10t固定后进行回弹测量。
在超声测量对应面上各测8点,每个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度为1。
回弹点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并记录表中。
3、回弹测量后进行试块破坏性试验并计算出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5. 实验记录表:超声回弹综合法全国测强曲线回归方程1.439 1.7690.0056c cu f v R6、实验结果:由于只有6个测区不大于10个,应取构件中最小的测区强度换算值为该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利用综合法测强公式推测:T-5-6 推定抗压值为29.72Mpa 是表中最小的推测强度,因此作为构件利用专用测强曲线的推定值。
与实际强度比较:实际抗压强度的平均值R=39.17,因此作为实测推定值。
与综合法测强的推定值的误差是24.1%,由此可以看出用综合法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很大的误差。
五、实验总结与分析一、结论总结与分析本次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采取了三种检测方法: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混凝土强度;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并利用各自所得数据建立了相对应的回弹法测抗压强度曲线与超声法测抗压强度曲线,以此来与实际所测得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进行比较。
1、通过单一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推算的强度是36.16Mpa,与实际的测定强度相比较存在的误差是7.7%。
2、通过超声法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法推算的强度是37.85Mpa,与实际测定强度相比较存在的误差是3.4%.3、通过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综合法推算的强度是29.72Mpa,与实际测定强度相比较存在的误差是24.1%。
从中不难看出用超声法测定强度比回弹法测定强度更加准确,但由于回弹和超声均存在误差,所以导致综合法测强度是=时出现很大的误差。
综合这三次实验,造成这些误差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从根本上是初期混凝土试件制作的不合格导致的,可能原因有:1、在所做等级混凝土需要的材料计算上出偏差;2、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取料不准,模块没有振实等操作失误,这些势必将会影响所做试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