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室设计
变配电房设计规范

变配电房设计规范篇一:配电房基本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第6.2.1条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6.2.2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
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6.2.3条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6.2.4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6.2.5条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
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
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6.2.6条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条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4.10 对有关专业的要求4.10.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10.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1)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堆积的场所。
(2)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3)变压器室位于民用主体建筑物内。
4.10.6 配变电所中消防设施的设置:一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宜设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式灭火装置;二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可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手提式灭火装置。
4.10.7 当配电装置室设在楼上时,应设吊装设备的吊装孔或吊装平台。
吊装平台、门或吊装孔的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变配电室设计

某小区:高层33F两栋,两个单元,一梯四户;20F三栋,一个单元,一梯五户;多层5栋,两个单元,一梯两户。
还有办公楼1栋(18F)1.6万平米,公寓两栋,17F,约1.7万平米/栋。
请问:变配电室面积大约多大,需要几台多大变压器?谢谢!根据楼主提供的资料估算如下:住宅大约644户,其他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住宅需要4台800kva变压器(按每户6kw计)其他需要4台800kva变压器(按80w/m2)变电所需要建在负荷中心的位置,很有可能是分散布置并非全都放在一起。
估算暂且分为住宅区,公寓区和办公区考虑。
住宅区4台变压器预计需要200平方米。
公寓区约需100平方米。
办公区约需100平方米。
(每台变压器可按10平方米计,配套高低压柜所占的面积,可以按每台柜子4个平方米计算)。
必须先做负荷计算,根据负荷性质考虑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计算出总视在功率后,再根据建筑物分布位置确定变电所数量,变电所应设置在负荷中心。
还需要考虑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
因本人不了解楼主的总平面布置,只能按大区分配估算。
对于房地产项目,变压器容量以不超过800kva为宜。
仅供参考。
规范规定变配电室不得位于厕所等长期积水房间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或相邻,但现在的高层住宅,变配电室设在地下室,地上住宅一套面积不大,要想变配电室正好错开厕所,经常很难做到。
那么能不能设置在地下室正上方为草坪或小区公共地面的区域???如果不能,那这个位置基本选不了,请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及设计经验,另外关于柴发机房,各位的排烟井一般是升到建筑的最高处还是在一层就排到室外了呢?进风井是和排风井同侧布置还是在柴发两侧(两头)布置呢?从合理性讲排烟应高空排放,进排风应分开布置,但实际上我看到很多设计图都是放在一起并排布置的,也没有单独的排烟井,请大家谈谈看法,设置在地下室正上方为草坪或小区公共地面的区域这样不安全排烟井一般是升到建筑的最高处这样有利于控制废气及地面的空气质量进风井和排风井同侧布置有可能是从美观及施工的方便性考虑,建设单位可能在设计时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各个方面着想而设计的,当然也有设计人员的风格问题存在吧,我认为分开设置在美观来说会差一点吧变配电室不能够放在厕所下方,是国家规范中的强制条文,主要出于电气安全考虑,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变配电室、弱电间设计要求浅谈

根据以下这三本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专业、《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电气专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 16-2008 中的规定,把有关电气专业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摘录出来,放在一起,供大家参考。
如果还有要补充的条款(希望有根据),大家提出来,我再把他加进来。
配变电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专业3.3.2第13条配电室通道应畅通无阻,不得设门槛。
3.3.2第14条配电室应设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通往配变电所其他房间的门应为双向门。
3.3.2第15条高压开关柜下设有地沟时,其地沟深度应考虑电缆弯曲半径及电缆数量,一般为1.0~1.5m,宽度不小于0.8~1.0m,当设有可以进人的电缆夹层时,其净高不小于1.8m。
3.9.1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1、配变电所各房间的耐火等级按下列要求选择:1)油浸变压器室为一级;2)非燃或难燃介质的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少油断路器)、高压电容器室(油浸式电容器)、控制室、值班室等不应低于二级;3)低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真空断器或非燃介质断路器的高压配电室、低压干式电容器室,不应低于三级。
屋顶承重构件应为二级。
2、有充油设备的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的甲级防火门。
3、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甲级防火门。
4、低压配电室、无油高压配电室、干式变压器室及控制室值班室的门,不宜低于乙级的防火门标准。
5、配变电所各房间之间的通道门宜为双向开启门或向低压侧开启。
6、配变电所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应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7、配变电所开向室外的门窗、通风窗等应设有防雨雪和小动物进入室的设施。
8、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以设能开启的窗,但临街的侧墙不宜开窗。
9、变压器及配电装置室的门宽及高,应按最大运输件加外部尺寸0.3 m。
10、配电室长度大于7m时,应设有两个出口,并宜设置在配电室的两端,两个出口的距离超过60m宜增加一个出口。
110kv变电站10kv配电室施工设计方案

110kV变电站工程10kV配电室施工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1)2.1.基础施工 (2)2.2.砌体工程 (2)2.3.模板工程 (4)2.4.砼工程 (7)2.5.钢筋工程 (9)第三章装饰分部施工方案 (13)3.1.室地面施工 (13)3.2.门窗工程施工 (14)3.3.内墙面及天棚装饰施工 (16)3.4.外墙面砖施工 (18)3.5.屋面工程 (24)第四章水电安装 (26)4.1.给排水工程 (26)4.2.电气安装工程 (27)第五章特殊过程施工措施 (29)5.1.季节性施工措施 (29)第六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0)6.1.工程质量目标 (30)6.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0)第七章: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2)7.1.安全管理目标及保障 (32)7.2.安全管理内容 (32)7.3.安全管理的组织、制度 (33)第八章:确保文明工地的技术组织措施 (34)8.1.文明管理目标 (34)8.2.文明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34)8.3.四防一保管理措施 (36)第九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38)9.1.工期目标 (38)9.2.确保工程进度的主要管理技术措施 (38)9.3.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 (38)9.4.保证实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措施 (38)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10kV配电室,为克州哈拉峻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kV配电室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框架结构。
基础为独立基础,室内地下为混凝土电缆沟及混凝土设备基础。
垫层混凝土标号为C15,沟道隧道混凝土强度为C20,基础、梁、板混凝土强度为C30。
钢筋为直径10mm以下圆钢、10mm以上圆钢。
砖砌体为:正负零米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普通烧结砖;正负零米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Mu10普通烧结砖或多孔砖。
屋面为C20细石混凝土找平30mm厚、压光。
入楼变配电室条件:

入楼变配电室设计条件:1.位置及建筑要求1.1配电室一般应考虑建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配电室可与汽车库等同层建设。
1.2考虑到电力设备的噪声等影响,配电室的上方不应是居民住宅,有条件时应适当远离居民住宅。
1.3配电室不得位于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的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配电室上层建筑的地面须作防水处理。
电缆夹层底板不应低于同层建筑的底板,以避免形成积水区域。
1.4配电室层高不宜小于3.5米,梁下高度不得小于3米。
电缆夹层层高不得小于2.1米。
人孔靠墙设置,开孔尺寸为0.7x0.7米,在夹层顶板上面0.3米处分别加两步爬梯。
1.5配电室运输设备的大门尺寸为通扇门,宽1.8米,高2.5米。
通扇门内加上、下明门闩,门外侧加横向明门闩。
大门内侧设置防止小动物进入配电室的活动挡板。
1.6配电室所在的防火分区须有人行通道通向地面。
2.电气设备荷载:变压器单台4.5吨,共9吨;高压柜每面200千克,共2吨;低压柜每面600千克,共6吨;设备总重量按17吨考虑。
3.通风要求:3.1由于配电室设在地下,通风不良,所以须设置强制通风装置;3.2配电室内设备发热量按15千瓦考虑,设置进风和排风装置,进风按30℃,排风按40℃计算通风量,换气量按8次/小时考虑;3.3配电室在夹层内也应分别设置排风装置,换气量按8次/小时考虑,排风口气体泄露问题);应靠近高压开关柜洞口下方(考虑开关柜SF63.4配电室内的通风装置均能在配电室内进行操作和控制。
4.照明要求:4.1配电室须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须维持0.5~1小时事故方式下的运行,应急照明设备的开启采用手动控制方式;4.2高、低柜前照明灯与柜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0.5米;4.3在变压器、高、低压柜及母线桥上方不得布置灯具;4.4吊灯灯具不应采用吊链和软线安装;4.5电缆夹层照明由220伏/36伏安全变压器供电(安全变压器不得安装在夹层内);4.6照明箱不得向配电室以外的负荷供电;4.6照明箱电源由低压母联柜(106柜)供电;4.7设备间每面墙安装至少2个电源插座5.消防要求:5.1配电室向外开启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1、配电室须有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可靠的灭火设备;2、消防系统应与建筑物同时设计。
有关变配电室的设计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0352—2005)8.3 建筑电气8.3.1 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2)应方便进出线;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单台容量不超过630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3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 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5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6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7 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8 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9 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10 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11 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12 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8.3.2 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2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3 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4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有关变配电室的设计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8.3 建筑电气8.3.1 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2)应便利进出线;3)应便利设备吊装运输;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和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 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 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干脆对外的平安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3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 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5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6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7 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8 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9 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实行防水、排水措施;10 变配电室不应有和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11 变配电室、限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12 变配电室重地应设和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限制。
8.3.2 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接受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和其他部位隔开;2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3 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4 配变电所干脆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10kv工业变配电房设计规范

10kv工业变配电房设计规范10kV配电房及10kV变电房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
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
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1.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和系统接地的型式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64第312条,配电系统的型式有两个特征,即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如三相四线制,和系统接地的型式如TN-C-S系统。
在正式文件中不得把三相四线制的TN-S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
在我国低压配电电压应采220V/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
在设计文件中,对TN-S与TN-C-S 接地型式的划定有时混淆不清。
系统的接地型式一般是就一个变电所或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而言。
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线仅在局部范围内,如一栋楼或一层楼分开时,应称TN-C-S系统。
TN系统中某一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体单独接地时,可称为局部TT系统。
2.分级分类术语和标准计量单位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分级、分类等名词术语,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统一,不得混淆。
如经常使用的术语:电力负荷应称为一、二、三级负荷,这里用“级”不用“类”;防雷建筑称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这里用“类”不用“级”;新的防雷规范不再分工业、民用,屋面避雷网的网格大小也应以新规范为准;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分为0、1、2区,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分为10、11区,火灾危险区域分为21、22、23区,这里均用“区”不用“级”或“类”;而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危险场所电气分为Ⅰ、Ⅱ、Ⅲ类危险场所,这里用“类”不用“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小区:高层33F两栋,两个单元,一梯四户;20F三栋,一个单元,一梯五户;多层5栋,两个单元,一梯两户。
还有办公楼1栋(18F)1.6万平米,公寓两栋,17F,约1.7万平米/栋。
请问:变配电室面积大约多大,需要几台多大变压器?谢谢!根据楼主提供的资料估算如下:住宅大约644户,其他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住宅需要4台800kva变压器(按每户6kw计)其他需要4台800kva变压器(按80w/m2)变电所需要建在负荷中心的位置,很有可能是分散布置并非全都放在一起。
估算暂且分为住宅区,公寓区和办公区考虑。
住宅区4台变压器预计需要200平方米。
公寓区约需100平方米。
办公区约需100平方米。
(每台变压器可按10平方米计,配套高低压柜所占的面积,可以按每台柜子4个平方米计算)。
必须先做负荷计算,根据负荷性质考虑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计算出总视在功率后,再根据建筑物分布位置确定变电所数量,变电所应设置在负荷中心。
还需要考虑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
因本人不了解楼主的总平面布置,只能按大区分配估算。
对于房地产项目,变压器容量以不超过800kva为宜。
仅供参考。
规范规定变配电室不得位于厕所等长期积水房间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或相邻,但现在的高层住宅,变配电室设在地下室,地上住宅一套面积不大,要想变配电室正好错开厕所,经常很难做到。
那么能不能设置在地下室正上方为草坪或小区公共地面的区域???如果不能,那这个位置基本选不了,请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及设计经验,另外关于柴发机房,各位的排烟井一般是升到建筑的最高处还是在一层就排到室外了呢?进风井是和排风井同侧布置还是在柴发两侧(两头)布置呢?从合理性讲排烟应高空排放,进排风应分开布置,但实际上我看到很多设计图都是放在一起并排布置的,也没有单独的排烟井,请大家谈谈看法,设置在地下室正上方为草坪或小区公共地面的区域这样不安全排烟井一般是升到建筑的最高处这样有利于控制废气及地面的空气质量进风井和排风井同侧布置有可能是从美观及施工的方便性考虑,建设单位可能在设计时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各个方面着想而设计的,当然也有设计人员的风格问题存在吧,我认为分开设置在美观来说会差一点吧变配电室不能够放在厕所下方,是国家规范中的强制条文,主要出于电气安全考虑,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高层住宅的低下室通常只做派接,真正的供电电源多是在附近设置箱式变电站或合适的地方设置室外独立变电站。
变配电室设在地下室上方或公共地面是可以的,只要方便进出线通道方便,另需注意变压器躁音对住宅的影响!我不怎么认同一楼的看法!问题1:高层住宅小配电室一般在一楼独立的位置!就算在地下,现在一般有防空地下室!问题十分好解决!问题2:排烟井一般排到楼上才出烟,现代生活中高层住宅的目标是简约、大方,所以节约空间是最终目的,所以一般就一个井到,如果出现两个井也在楼梯间增加消防排风竖井!各位老师,有个小项目,其中配电室有一台80kva的变压器,请问一下,配电室与办公楼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多少?(项目实际情况是紧邻,不知符不符合要求)该符合要求,配电室与办公楼之间没有距离要求。
根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第第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接近负荷中心;二、进出线方便;三、接近电源侧;四、设备运输方便;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可以紧邻,但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配电室与办公楼没有规范对安全距离有要求,平时我们所说的距离是防火间距。
配电室属于丙类火灾,办公楼属于民用建筑。
具体防火间距要看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可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第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布置应符合哪些防火规定?答:(1)控制室、变配电室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若生产需要或受其他条件限制时,可将控制室、变配电室布置在第二层或更高层;(2)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内,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室内地面,应至少比室外地坪高0.6m;(3)控制室朝向具有火灾危险性的设备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非燃烧材料实体墙;(4)控制室或化验室的室内,不得安装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一次仪表。
当上述仪表安装在控制室、化验室的相邻房间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
承重钢构架、支架、裙座、管架,覆盖耐火层有哪些要求?答: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对承重钢构架、支架、裙座、管架,覆盖耐火层要求、覆盖耐火层的部位、耐火极限要求如下:(l)下列承重钢构架、支架、裙座、管架,应覆盖耐火层:l)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甲、乙A类液体设备的承重钢构架、支架、裙座;2)介质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乙B、丙类液体设备承重钢构架、支架、裙座;3)加热炉的钢支架;4)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主管廊的钢管架;5)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高径比等于或大于8,且总重量等于或大于25t的非可燃介质设备的承重钢构架、支架和裙座。
(2)承重钢构架、支架、裙座、管架的下列部位,应覆盖耐火层:设备承重钢构架:单层构架的梁、柱;多层构架的楼板为透空的算子板时,地面以上10m范围的梁、柱;多层构架的楼板为封闭楼板时,该层楼板面以上的梁、柱;l)设备承重钢支架或加热炉钢支架:全部梁、柱;2)钢裙座外侧未保温部分及直径大于1.2m的裙座内侧;3)钢管架:底层主管廊的梁、柱,且不宜低于4.5m;上部设有空气冷却器的管架,其全部梁柱及斜撑均应覆盖耐火层。
(3)涂有耐火层的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当耐火层选用防火涂料时,应采用厚型无机并能适用于烃类火灾的防火涂料。
大型变配电室通风量到底应该如何确定?我一般是按照10~15次/h来计算。
可审图公司要求我按照设备发热量和允许最高温度进行精确计算。
计算过程:设备发热量~=4%总功率=4%×1600=64kw,最高允许温度45oC,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2oC,全室通风量14770CMPH;面积163m2,层高4.5m,折合换气次数20次/h。
请有经验的同行指点:计算方法是否可行?结果可信度如何?多谢!1.64KW×860大卡=55040大卡/时,这是铜损、铁损的热量总和;2.按20次/h计,3分钟换一次气,气流速度1.5M/s;3.变压器油最高允许温度?变压器气流速度应该是多少;4.按1.5M/s对变压器表面来说应该是太低了;按变压器表面速度来计算,房间流速又太高了;5.所以是否考虑变压器加装油冷却器,室内按1.5M/s设计,当否?应该知道变配电的发热的数据才行呀。
而且工况温度要求多高,看你的意思光通风不行吧,得加空调变压器散热主要指变压器内部的能量损耗,由铜损(电阻损耗)和铁损(铁磁损耗)两部分组成,其中铜损是随负荷大小而变化,而铁损与负荷的大小无关,可以看成一定值。
通常将额定负荷时的铜损定为短路损耗,额定电压下的铁损定为空载损耗。
自冷、风冷和干式变压器的损耗,全部散发到周围空气中,而水冷变压器的损耗则大部份由水冷却系统带走,一小部份由于油温高于周围空气温度而将热量散入空气中。
照明变多采用风冷或干式变压器。
他的发热量数据已经提供了,那就是“设备发热量~=4%总功率=4%×1600=64kw”,这就是铜损与铁损之和,按1KW=860大卡的热功当量计,总热量为55040大卡/时,用空调显然不合算,应该将热量导出,如不能采用油冷却的办法,应采用<0.5M/s的换气量,进风口最好用塑料风管导向变压器底部周围,让所有进风全用与变压器的降温。
0.5M/s,也就是20次/分换气,而不是20/h.20次/分换气? 1200次/h?不会吧!最新的暖通技术措施好像是5-8次/h。
急:请教变配电室问题我现在有一个140多平方的变配电室,高压与低压放在一起放有两台800KVA变压器,请问,我应该给土建提什么条件呢?如:门窗大小,室内外地坪高差......是否应该用特种门窗呢?这个特种门窗平时倒底开汧呢?平时做不做出口呢?兄台,看看规范啊,规范里都有的~~~~~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第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
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
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
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不同规范中有不同论述,但都差不多~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中是这样的:第配电装置室的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有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装置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添一个出口;当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一个出口可设在通往屋外楼梯的平台处。
二、装配式配电装置的母线分段处,宜设置有门洞的隔墙。
三、充油电气设备间的门若开向不属配电装置范围的建筑物内时,其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实体门。
四、配电装置室应设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防火门应装弹簧锁,严禁用门闩。
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如有门时,应能双向开启。
五、配电装置室可开窗,但应采取防止雨、雪、小动物、风沙及污秽尘埃进入的措施。
配电装置室临街的一面不宜装设窗户。
六、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配电装置室的顶棚和内墙面应作处理。
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并压光,GIS配电装置室亦可采用水磨石地面。
七、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其楼层应设防水措施。
八、配电装置室可按事故排烟要求,装设事故通风装置。
GIS配电装置室应设通风、排风装置。
九、配电装置室内通道应保证畅通无阻,不得设立门槛,并不应有与配电装置无关的管道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