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貌特点及整理
宁夏地理知识点高考

宁夏地理知识点高考作为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地理知识点在高考中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了解宁夏地理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还有助于增加对于宁夏这片土地的认知与了解。
本文将从宁夏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同时扼守着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宁夏地处内陆,地形特征为高原、山地和盆地的复合地貌。
高原地区主要以黄土高原为主,而山地地区主要包括贺兰山、乌鞘岭等山脉,这些山脉对于气候和水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盆地地区主要包括宁夏平原等地,这些盆地地形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其次,宁夏的气候特点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宁夏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季节变化很大。
宁夏的气候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因此灌溉是宁夏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宁夏农业主要以旱地农业为主,大部分农田靠天然降水进行灌溉,因此宁夏的农业产量相对较低。
再次,宁夏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这是宁夏地理知识点中的重要一部分。
宁夏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以煤炭和铝土矿为主要的矿产资源。
宁夏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煤炭基地之一,这为宁夏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此外,铝土矿是宁夏的另一重要矿产资源,宁夏有着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储量,这也为宁夏的铝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总结起来,宁夏地理知识点在高考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通过对宁夏地理知识点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还可以提升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与了解。
从宁夏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资源优势等方面来看,宁夏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这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了解宁夏地理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提升地理学科能力,更能够扩大我们对中国地理的了解与认知。
航拍中国宁夏知识点整理

航拍中国宁夏知识点整理一、宁夏地理概况宁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与陕西、甘肃、内蒙古接壤。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和黄土高原之间,地势西高东低,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
宁夏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阳光充足,是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域。
二、宁夏历史文化宁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宁夏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
在历史上,宁夏地区曾经是西夏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夏文化对宁夏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宁夏的自然景观宁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沙坡头是宁夏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有着壮丽的沙漠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贺兰山是宁夏的重要山脉,山川秀丽,植被丰富,是休闲旅游和登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
宁夏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如银川市南部的河湖景区、固原市的鸣沙山和沙湖等。
四、宁夏的民俗文化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回族是宁夏的主要民族,回族文化在宁夏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每年的回族传统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都是宁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展示传统的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
五、宁夏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宁夏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农作物。
此外,宁夏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
近年来,宁夏积极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区域。
六、宁夏的旅游资源宁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除了自然景观,宁夏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如沙坡头文化景区、西夏王陵、六盘山石窟等。
此外,宁夏的草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是吸引游客的特色之一。
七、宁夏的特色美食宁夏地区有许多独特的美食,代表性的有羊肉泡馍、绿豆糕、银川手抓羊肉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美食爱好者。
总结:宁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宁夏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
地理知识点是我们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文将对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宁夏地理概况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处黄土高原的北部,东邻陕西省,南接甘肃省,西和北分别与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
宁夏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东西向倾斜,是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
二、气候特点宁夏属于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偏少,呈现明显的北部与南部差异。
北部以寒冷干燥为主,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变化较大;南部相对温暖湿润,冬季较短,夏季炎热多雨。
三、地理特色1. 黄河:宁夏境内有黄河流经,是中国第二大河流。
黄河的水资源为宁夏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沙漠:宁夏境内有大片的沙漠地带,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沙坡头沙漠。
沙漠化是宁夏地理环境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3. 山脉:宁夏境内有麻黄山、贺兰山和沙坡头山等山脉,山脉地形起伏,为宁夏的旅游业提供了优秀的条件。
4. 盐碱地:宁夏的土地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盐碱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宁夏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省份,粮食种植、棉花和林业是主要的农业产业。
此外,宁夏也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开发利用,工业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旅游业也是宁夏的重要支柱产业,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五、环境问题由于宁夏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宁夏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同时,盐碱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土地退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宁夏政府在水资源利用和土地治理方面加大了力度。
六、人文特色宁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回族是主要的民族群体,同时还有蒙古、汉、藏、满、土家、苗等民族。
宁夏的民族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传统和习俗,如回民的清真寺和传统节日等。
总结:宁夏地理知识点总结了宁夏的地理概况、气候特点、地理特色、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和人文特色。
了解宁夏的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自然风貌和人文背景,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地理多样性。
宁夏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

宁夏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宁夏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宁夏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它东邻陕西省,南接甘肃省,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北濒黄河,是中国黄河上游最后一块滩涂地带。
宁夏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内陆地处向东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被东西两条大通道——兰新铁路和212国道贯穿。
二、自然环境1. 地形地貌:宁夏地处内陆,地形地貌以黄土高原为主,西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盆地,东南部为河湖冲积平原。
宁夏还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如沙坡头、贺兰山等。
2. 气候特点:宁夏属于干旱气候和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少。
气候条件对于宁夏的农业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三、经济发展1. 农业:宁夏盛产小麦、玉米、果树等农作物,是中国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
宁夏还以养殖业发达,畜牧业和水果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 工业:宁夏的工业发展相对较为薄弱,但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宁夏以能源产业、化工业和有色金属产业为主,如煤炭开采、石油化工、铝业等。
3. 旅游业:宁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沙坡头景区、贺兰山景区、中卫沙湖景区等。
宁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文化特色宁夏地区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回族文化:宁夏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域,回族是宁夏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回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清真寺、回民街等。
2.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除了回族文化外,宁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丰富多样,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3. 马铃薯文化:宁夏是中国的马铃薯之乡,宁夏的马铃薯以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
马铃薯文化也成为宁夏地区的一大特色。
总结:宁夏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主要涵盖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方面。
宁夏作为中国的内陆省份,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资源特点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宁夏地理会考知识点

宁夏地理会考知识点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治区,简称宁,是中国五⼤少数民族⾃治区之⼀。
宁夏会考地理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宁夏地理会考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宁夏地理会考知识点:西北地区 ⼀、⾃然特征 1.草原和荒漠 (1)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2)范围:⼤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阿尔⾦⼭以北。
(3)地形:以⾼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原。
西部⾃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准噶尔盆地、天⼭、塔⾥⽊盆地、昆仑⼭。
(4)⽓候:降⽔稀少,是我国⼲旱⾯积最⼴的地区。
原因是:距海较远,且被重重⼭岭阻隔,湿润⽓流难以到达。
(5)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6)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降⽔⾃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业牧区新疆牧区分界:贺兰⼭内蒙古牧区畜种新疆细⽑⽺、伊犁马三河马、三河⽜成因降⽔稀少,地表多⼽壁、沙漠,⼭地降⽔较多,形成⾼⼭牧场降⽔较多,地表⽔资源丰富草场⾼⼭草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型优质草场 (2)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天⼭⼭麓河西⾛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源⾼⼭冰雪融⽔、地下⽔黄河⽔发展农业有利条件夏季⽓温⾼,光照强,昼夜温差⼤特⾊作物⽠果(如:哈密⽠、葡萄等)、长绒棉引⽔⼯程坎⼉井 ⼆、⼲旱的宝地——塔⾥⽊盆地 1.沙漠和⼽壁⼴布:景观⾃然景观⼈⽂景观特征沙漠和⼽壁⼴布,极端⼲旱城镇、交通线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成因位置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靠近⽔源,带动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便了⼈们⽣活地形群⼭环抱、地形闭塞 2.油⽓资源的开发: (2)西⽓东输起点--终点新疆塔⾥⽊盆地的轮南油⽓⽥---上海西部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增加财政收⼊,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东部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开发条件:①有利条件:油⽓资源丰富,天然⽓的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总储量的1/4左右。
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宁夏是中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形地貌。
在宁夏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宁夏的地理特点和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东临陕西省,南接甘肃省,西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宁夏地理上分为5个行政单位,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
二、地形地貌宁夏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大致可分为黄土高原、黄河干流河床、宁夏地区的丘陵山地和宁夏境内的湖泊及盐碱地等。
1. 黄土高原宁夏的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地区南部,地势相对平坦,多为丘陵和坡地。
2. 黄河干流河床黄河将宁夏分割为东西两部分,河床地势较低,沿河地区较为肥沃。
3. 宁夏地区的丘陵山地宁夏的丘陵山地较多,地势起伏不平,山脉纵横交错,包括贺兰山、兴庆山等。
4. 宁夏境内的湖泊及盐碱地宁夏境内有若干湖泊,如沙湖、贺兰山辉湖等。
同时也有一定面积的盐碱地,这使得宁夏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三、气候宁夏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四、资源宁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煤炭、盐、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煤炭是宁夏的主要能源,而稀土是宁夏独具的战略资源。
五、经济发展宁夏经济以农业、能源和化工为主。
近年来,宁夏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旅游资源宁夏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主要的旅游景点包括沙湖、贺兰山、西夏王陵和兴庆寺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行者。
总结:宁夏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宁夏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
了解宁夏的地理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宁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宁夏地貌特点及整理

宁夏地貌宁夏南北长456公里,东西宽50—250公里不等。
两头尖,中间宽,形似橄揽。
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宁夏地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按地形区分则包括4大部分,贺兰山地,六盘山地,宁夏平原,东南部高原,也即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区面积的3/4,平原占1/4强。
自北向南为贺兰山脉、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南部是黄土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属黄土高原;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属于内蒙古高原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多样化,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宁夏著名山地主要有贺兰山和六盘山等。
贺兰山绵延于自治区的西北部,以分水岭为界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相连,东侧以断层临银吴平原。
山脉呈南北走向,北起巴音敖包,南迄马夫峡子,绵延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不等,海拔多在1600—3000米,最高峰为3556米,位于苏峪口北。
高出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约2400米左右。
贺兰山中部(宗别立至三关口)峰峦迭翠,沟谷幽深,是贺兰山最为巍峨险峻、景色秀丽之处。
如果你站在宁夏平原向西望去,就会发现贺兰山如同一匹奔腾的骏马。
英姿勃发,蒙古语“贺兰”一词就是“骏马”的意思。
正是由于巍峨雄伟的贺兰山横在宁夏西北部,方能阻挡住腾格里沙漠流沙的东侵,同时也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成为天然屏障,使宁夏平原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贺兰山还是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和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山岭中间有一些低矮的山口,成为东西交通要道,三关口就是由银川到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六盘山古称陇山,地处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之上,呈东南——西北走向,平均海拔比贺兰山还要高,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和尚铺以南的美高山,俗称米缸山,海拔2492米,山势高峻。
宁夏高考地理知识点

宁夏高考地理知识点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高考地理是高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而宁夏高考地理知识点不仅包括一般的地理知识,还有它独特的地理特点。
下面,我将从地貌、气候、自然资源、少数民族等方面来探讨宁夏高考地理知识点。
宁夏的地貌分布相对单一,主要由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构成。
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多丘陵和沟壑,宁夏北部被称为“千城之州”,这里地势较为平坦。
而黄河流经宁夏,给这块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形成了如塞罕坝、西夏王陵等地的壮丽景观。
在气候方面,宁夏属于典型的干旱区。
由于受到地处西北内陆的影响,宁夏多年平均气温较低,而且幅度较大。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此外,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
这种气候条件给宁夏的农林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成为宁夏高考地理中的重点内容。
宁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是矿产资源,宁夏是我国的重要煤炭、铝土矿、稀土元素等资源基地,尤其是煤炭储量居全国前列。
此外,宁夏还是重要的农畜产区,农作物有玉米、白小麦、马铃薯等,动物畜牧业以蓝绵羊最为著名。
自然资源的丰富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宁夏高考地理中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少数民族文化是宁夏的独特之处。
宁夏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回族、蒙古族、壮族等多个民族,其中回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这些民族的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宁夏的高考地理中也会有与少数民族相关的考题,如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传统民居、宗教信仰等。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宁夏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地理分数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结起来,宁夏高考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宁夏的地貌、气候、自然资源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
正确认识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地理成绩,还能够增加对宁夏这片土地的了解与热爱。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高中学习的机会,深入了解宁夏这个美丽而特别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地貌
宁夏南北长456公里,东西宽50—250公里不等。
两头尖,中间宽,形似橄揽。
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宁夏地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按地形区分则包括4大部分,贺兰山地,六盘山地,宁夏平原,东南部高原,也即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区面积的3/4,平原占1/4强。
自北向南为贺兰山脉、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南部是黄土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属黄土高原;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属于内蒙古高原一部分。
地表形态的多样化,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宁夏著名山地主要有贺兰山和六盘山等。
贺兰山绵延于自治区的西北部,以分水岭为界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相连,东侧以断层临银吴平原。
山脉呈南北走向,北起巴音敖包,南迄马夫峡子,绵延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不等,海拔多在1600—3000米,最高峰为3556米,位于苏峪口北。
高出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约2400米左右。
贺兰山中部(宗别立至三关口)峰峦迭翠,沟谷幽深,是贺兰山最为巍峨险峻、景色秀丽之处。
如果你站在宁夏平原向西望去,就会发现贺兰山如同一匹奔腾的骏马。
英姿勃发,蒙古语“贺兰”一词就是“骏马”的意思。
正是由于巍峨雄伟的贺兰山横在宁夏西北部,方能阻挡住腾格里沙漠流沙的东侵,同时也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成为天然屏障,使宁夏平原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贺兰山还是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和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山岭中间有一些低矮的山口,成为东西交通要道,三关口就是由银川到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六盘山古称陇山,地处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之上,呈东南——西北走向,平均海拔比贺兰山还要高,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是位于和尚铺以南的美高山,俗称米缸山,海拔2492米,山势高峻。
六盘山是一个狭长山脉,是渭河与烃河的分水岭,山路曲折险狭,有古盘道6重,迂回曲折盘旋,六盘山因此而得名。
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
宁夏平原是贺兰与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之间的一个断裂下陷地带。
经黄河水长年冲积和贺兰山长期洪积,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在中国西北地区则可说是较广阔的冲积平原,它西起中卫县沙坡头。
北迄石嘴山,斜贯自治区西北部,面积达1.7万多平方公里,海拔1100—1200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宁夏平原以青铜峡为界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青铜峡口以南为卫宁平原,面积比较小,排灌条件良好,但北缘山脉缺口处,受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直逼黄河,是宁夏治沙重点地区。
峡口以北是银川平原(银川吴忠市之间的银吴平原),是全区地势最低之处,地形比卫宁平原要开阔得多,可是由于坡度小,特别是黄河以西土质粘重,排水不好,土地沼泽化、盐碱化十分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目前已有很大好转。
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沟渠纵横,林木成行,灌溉农业十分发达,历来是塞北的鱼米之乡,现在更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宁夏南部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上面覆盖着黄土,其厚度可达100多米,但薄的地方仅1米左右,黄土厚度大致由南向北逐渐削减。
由于流水的切割作用,形成起伏不定的丘陵。
它也是宁夏重要的粮油产地。
低丘缓坡多被开垦为农田,丘陵坡下,是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建造开挖的住室——一排排窑洞,形成这里普遍的、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