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讲稿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Robert J.Carbaugh原毅军中文版14-15章

国际经济学Robert J.Carbaugh原毅军中文版14-15章

第14章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在第11章中,我们考察了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的含义。

回想一下,由于采取的是复式簿记,如果将所有国际收支账户考虑在内,那么外国居民对本国居民的支付总额(贷方)总是等于本国居民向外国居民支付的总额(借方)。

所谓赤字,是指按照功能划分的某一类账户的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

例如,经常账户赤字说明商品、劳务和单方转移的进口大于出日。

经常账户盈余则刚好相反。

当经常账户赤字时,一国可以动用其国际储备,或者吸引贸易伙伴国的投资(如购买企业或有价证券),填补资金缺口。

赤字国弥补赤字的能力受到该国国际储备以及贸易伙伴国在该国投资意愿的限制。

对于盈余国,一旦其相信,它的国际储备和海外投资已经足够(尽管历史表明,达到这种状态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就将不愿意进一步扩大盈余。

一般来说,削减国际收支盈余的激励不如削减国际收支赤字那么直接和迅速。

当初始的均衡被打破后,一国的国际收支会通过调整机制(adjustment mechanism)恢复均衡。

国际收支的调整采取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在特定条件下,存在一些调整因子,能够使国际收支自动实现均衡。

第二,如果自动调整无法恢复均衡,政府可相机采取政策,实现这一目标。

本章着重论述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第14章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我们考察的调整变量包括价格、利率和收入。

此外,货币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部分内容。

弹性汇率下的调整机制,以及政府政策在推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将在接下来的几章中加以讨论。

尽管在当代,自动调整的各种方法都有其拥护者,但每一种方法都是在特定的时期产生的,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

国际收支能够通过价格和利率加以调整的观点,源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古典经济思想。

这种古典方法和当时实行的与固定汇率相关的金本位制相一致。

收入变化促进国际收支调整的观点反映的是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罗伯特J凯伯《国际金融》(第十三版英文版)课件

罗伯特J凯伯《国际金融》(第十三版英文版)课件
Instruments
• Direct controls
•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on the market economy • To control particular items in the current account • To restrain capital outflows • To stimulate capital inflows
9
FIGURE 16.1 Macroeconomic equilibrium: the aggregate demand-aggregate supply model
The economy is in equilibrium where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intersects 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 This intersection determines the equilibrium price level and output for the economy. Increases (decreases) in aggregate demand or aggregate supply result in rightward (leftward) shifts in these curves.
3
Policy Instruments
• 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ies
• Alter the level of total spending (aggregate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 Produced domestically and imported
6

国际经济学Robert J.Carbaugh原毅军中文版12-13章

国际经济学Robert J.Carbaugh原毅军中文版12-13章

国际经济学Robert J.Carbaugh原毅军中文版12-13章第12章外汇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记价单位。

在美国,价格和货币是以美元来衡量的,墨西哥的记价单位是比索,瑞士的计价单位是法郎,日本的记价单位是日元。

一项典型的国际贸易包括两个不同的买卖过程。

首先买进外币,然后用外币支付国际交易。

比方说,法国进口商要从美国出口商那里购买货物,必须先买美元,再用美元支付货款。

因此,为了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进行,需要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有效的机制,将交易双方在支付货币时的麻烦降到最低。

这种机制的存在形式就是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foreign-exchange mark日)是个人、企业、政府和银行买卖外汇和其他债务工具的组织形式。

在外汇的日常交易中,仅有一小部分真正涉及到货币交易,绝大多数都是银行存款的转移。

美国的主要银行,本章考察的是没有政府限制情况下的外汇市场。

但在现实中,很多货币的外汇市场是由政府控制的。

因此,本章所讨论的外汇活动并不是完全可行的。

如花旗银行,在国外的分支银行或联行持有外币存款。

美国人可以从当地银行获得外汇,当地银行再向花旗银行购买外汇。

外汇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市场。

全世界每天的外汇交易量达15000亿美元,数量在2亿美元到5亿美元之间的交易并不稀奇。

报价通常每分钟变化20次。

世界上最活跃的汇率一天之内可以变化18000次以上。

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参与外汇市场的交易。

一种货币无法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性到经济的不确定性。

有些时候,一国生产的产品其他国家不感兴趣。

由于这一简单的原因,外汇市场上也会不存在该国货币的交易。

与股票和商品交易不同,外汇市场不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

它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对参与规则没有正式要求,任何-个国家都可以参与交易。

一种货币的外汇市场包括所有将该货币兑换成它国货币的场所。

Robert J. Carbaugh著的《国际经济学》第一至第十章关键概念术语和小结的中文翻译

Robert J. Carbaugh著的《国际经济学》第一至第十章关键概念术语和小结的中文翻译
3、在重商主义学派看来,贵金属储备代表了一国的财富。重商主义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实行贸易管制,以限制进口和促进出口。一国只有牺牲贸易伙伴的利益才能获得贸易收益,因为在给定时间点上,世界财富存量是固定的,而且不能所有国家同时出现贸易顺差。
4、斯密对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通过自由贸易,投入要素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能够增加世界产出,这些产品可由各贸易国共同分享。所有国家能够同时享有贸易收益。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将发现专门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是有利的。
11、当两国生产多种商品时,比较优势的运作要求将商品按照比较成本的高低分成等级。每个国家都出口比较优势最强的商品,同时进口比较优势最弱的商品。当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国家时,本国可能会发现参与多边贸易是有利的。
12、按照比较优势原理,竞争会迫使高成本的生产者退出一个行业。然而在现实中,重组一个行业会花费很长时间,因为高成本的生产者通常会维持老化工厂的生产能力。退出壁垒是指使延缓退出成为高成本生产者理性反应的各种成本。
劳动价值论
边际转换率
重商主义
部分专业化
价格流转学说 生产可能性曲线
贸易条件
贸易三角
贸易可能性曲线
1、现在贸易理论主要关注贸易基础、贸易方向和贸易收益的决定因素。
2、当前对世界贸易模式的解释是基于经济思想史的丰富遗产。重商主义以及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现代贸易理论的先驱。
5、李嘉图认为,即使一国同他国的相比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互利贸易也是可能的。生产率低的国家应当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6、现代贸易理论认为:如果在无贸易条件下,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价格)不同,两国就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贸易收益来自于国际劳动分工以及专业化带来的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国际贸易与金融II(双语)课程国际经济学13

国际贸易与金融II(双语)课程国际经济学13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
Lectured by Yuanfen T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Email:jxnctyf@
1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y Robert J. Carbaugh 9th Edition
A country with faster economic growth tha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ll have a depreciating currency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4
Exchange-Rate Determina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exchange rates
Market fundamentals(市场基本要素)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Real income Real interest rates Inflation rates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domestic or
Exchange-Rate Determination
When are these factors important?
Exchanges rates are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by long-run structural, medium-run cyclical, and short-run speculative forces.
Medium run (months)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economic cycles

国际经济学 凯伯 教案

国际经济学 凯伯 教案

本教案将系统介绍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框架,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主张不同国家应当专注于生产各自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实现互惠关系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某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从而可以通过贸易获得绝对优势商品,增强整体福利。

3.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威廉姆斯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国际经济政策1.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于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如关税、配额等,以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动,保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和就业机会。

2. 自由贸易主义自由贸易主义主张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涉及国家对本币兑其他货币的交换比率的管理。

国际经济中,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投资和金融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国际金融与全球化1. 跨国公司与直接外国投资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它们通过直接外国投资将资本投入到国外市场,推动全球化进程。

2.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由不同国家间的货币交流、汇率变动和资本流动所构成的系统,对国际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3. 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环境问题等。

结语本教案通过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策和现象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并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挑战。

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PPT课件

贸易鼓励等)。
12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 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国际收支 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 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这些内容 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以及各种国内经济 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 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 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当然,国际经济学的 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出,即一个国
家所生产的货物与服务数量总额的增加,或 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这一过程和 结果通常用货币化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或人均 数值来衡量。它更多的是考虑量的增长。
5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 制变革,即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它不仅考虑 量的增长,更要考虑质和效益的提高,是全面 的更高层次的增长。
➢ 经济增长可以在封闭条件下实现,而经济发展 则必须在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
(三)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
➢ 为追求更多的经济福利,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应运而生。
8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与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脉络相对应,国际经济 学的产生过程是: 家政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 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 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 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 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 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
9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罗伯特·凯伯国际经济学课件91

罗伯特·凯伯国际经济学课件91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Leading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0
Country Canada Mexico Japan Germany France Italy Netherlands Belgium/Luxembourg Venezuela Australia Value of US exports ($ bill.) $202.4 125.2 98.4 45.2 30.6 16.4 28.9 17.9 9.0 17.9 Value of US imports ($ bill.) $250.1 147.9 165.3 74.3 40.6 31.0 15.0 12.8 19.2 9.7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globalization
Ups and downs of globalization
• Advantages
– Productivity increases faster when countries produce according to comparative advantage – Global competition and cheap imports keep prices low and inflation at bay – An open economy encourage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with ideas from abroad – Jobs in export industries pay more than those in import-competing industries – Free movement of capital gives the US access to foreign investment and keeps interest rates lo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学者把国际贸易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微观 经济学;把国际金融理论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 经济学或国际货币经济学或宏观开放经济学。
• 二、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旨在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 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它所涉及的主要内 容包括贸易纯理论(包括贸易基础、贸易影响 、贸易所得等内容)和贸易政策理论(贸易限 制、贸易鼓励等)。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运行目的的异同 经济运行范围的异同 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 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 经济交流场所的异同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 一、研究对象 简而言之,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交 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研究 的主体。其主题有七大: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贸易所得 ➢贸易模式 ➢贸易保护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决定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三、特点 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
对象。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国内贸易 。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 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国际收支 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 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这些内容 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以及各种国内经济 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 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 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当然,国际经济学的 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涉及的问题和领域比较多,流派众多 ,不象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那样线索清晰。并且随 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论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已成为经济学中 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
家所生产的货物与服务数量总额的增加,或 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这一过程和 结果通常用货币化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或人均 数值来衡量。它更多的是考虑量的增长。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 制变革,即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它不仅考虑 量的增长,更要考虑质和效益的提高,是全面 的更高层次的增长。
国际经济学讲稿
适用本科生(罗伯特·J·凯伯教材)
第一章 绪 论——国际经济
•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发展概况及学 习方法、意义和基本框架。重点是国际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发展概况。难点 是国际经济学的发展概况。课时数为3学时 。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围绕“国际贸易 价格差 成本差 ?”这一主题 进行探讨,从而产生各种学说流派。其脉络是:
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包括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 利益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要素禀赋理论 、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等)→当代贸易理论(包括新 贸易理论、重叠需求理论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等)。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其理论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 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应考虑各国政策的差异与冲突及相互影响。 四、学习意义、方法及基本框架 意义: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
应用,有助于加深对国际经济现象和问题、国家对 外经济政策法规和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认识、理解 和预测,有助于打牢经济学基础,提高专业素质和 能力。 方法:西方经济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多 看多练和讨论方法等。 框架:见教材目录。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与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脉络相对应,国际经济 学的产生过程是: 家政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 学。
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 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 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 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 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
内在机制。 与西方经济学相似,国际经济学也可分为微观和宏
观两部分。前者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 题,后者则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 因素及其国际传递机制。不过更多的时候国际经济 学的微观和宏观部分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 际金融理论。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按马歇尔观点,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 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 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 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经济增长可以在封闭条件下实现,而经济发展 则必须在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 ➢为追求更多的经济福利,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应运而生。 ➢当跨国生产和跨国公司成为普遍现象后,国际
经济关系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性日显重要。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例如,美国汽车至少有9个国家与生产、营销和 销售有关。汽车价值中的30%来自韩国单位组 装,17.5%产生于日本的零部件生产和先进技 术,7.5%归功于德国的设计,4%是台湾地区 和新加坡生产的次要部件的价值,2.5%是英 国的广告和市场服务的贡献,1.5%来自爱尔 兰和巴巴多斯岛的数据处理。这意味着一辆 “美国汽车”只有37%的生产价值是在美国创 造的。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 的出现和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人类生产 和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应运 而生。
(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脉络: 家庭经济—微观经济(厂商经济)—宏观经济
(国家经济体经济或国民经济)—国际经济
• 一、经济发展的过程 (一)经济的自然增长 ➢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和随着人口增加生活能
够维持下去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最基本 活动的结果,它仅仅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 关。 ➢因此,经济的自然增长是一切经济学,包 括国际经济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即经济学 历史与逻辑的起点。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出,即一个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