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方志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方志基础知识及运用PPT课件

方志基础知识及运用PPT课件
包括绘制与拍摄。绘制图有地理图、示意 图、网络图、流程图、建筑物图等;拍 摄的千姿百态,无所不有。

古老体裁。插在文中,效果简明, 文约事丰。
包括事表、物表、数字表等形式, 广泛使用在体裁“志”、“传”两大体 裁中。

即附录。这一体裁专门辑录有存史 价值的资料或文献。一方面发挥历史证 明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公开性档案, 永不失传。
地方志就是记述某个区域事物的著作。
第一讲 方志的属性、类别、源流、功能
二、类 别
(一)综合志(全志)与专一志(专志) (二)通志与断代志 (三)单卷志与合卷志 (四)图志与专题志
第一讲 方志的属性、类别、源流、功能
三、方志源流
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仅宋元以来就有 9000余种,10万多卷。
萌芽于先秦,兴起于汉晋,成型于唐宋, 发展于元明清。
体裁“志”的结构 • 卷、篇、章、节、目 • 篇、章、节、目 • 章、节、目
简称章节体
体裁志





































二三目目来自目一二



























方志基础知识及运用PPT课件

方志基础知识及运用PPT课件
• 横向看,多章并列、多节并列、多目并 列
• 纵向看,以上统下:章为最高层,节为 中间层,目为基础——文字载体。
• 整体看,“志” 体裁形状是上窄下宽, 纵横交织。
• 绝对要求:横向不得缺门类,纵向不得 少层次。
(二)体裁“大事记”的结构
以年统月,以月统日,纵向顺序年、月、 日三层次,日为基础——文字载体。
方志文体 与 公文文体之别
“以总结代志”,制造了志书的第一害。
志体不同于公文文体,撰写志稿虽然也 要记述成功与失败,但不是为总结而总 结,而是讲经验教训寓于事件的发展变 化过程中——让事实自我证明。
地方志就是记述某个区域事物的著作。
第一讲 方志的属性、类别、源流、功能
二、类 别
(一)综合志(全志)与专一志(专志) (二)通志与断代志 (三)单卷志与合卷志 (四)图志与专题志
第一讲 方志的属性、类别、源流、功能
三、方志源流
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仅宋元以来就有 9000余种,10万多卷。
萌芽于先秦,兴起于汉晋,成型于唐宋, 发展于元明清。
全面系统地记述事物的发展变化,横不漏类,纵 不断线;全面系统,骨肉丰满,体现志书的整体面貌, 与大事记相比,既见森林也见大树。

即人物传记。这个体裁专门为当地 社会历史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去世人物立 传。
作为独立的体裁,“传”应使用无 序号标题,不能使用 “卷篇章节目模 式”。

是古老的方志体裁。这一体裁插在 文中,发挥直观性。
体裁“志”的结构 • 卷、篇、章、节、目 • 篇、章、节、目 • 章、节、目
简称章节体
体裁志









方志篇目制订和资料长编整理上海外国语大学PPT学习教案

方志篇目制订和资料长编整理上海外国语大学PPT学习教案

3.力求详细
4.“三多三少”现象,即从微观上着眼多,
从宏观上考虑少;从局部着眼多,从全局
上考虑少;从孤立的部门专业着眼多,从
整体考虑少。
第25页/共51页
把握宏观和微观
宏观:对1995年至2014年学校发展脉络要了解 微观:对1995年至2014年本部门(院、系、专
业等)的发展要了然在胸
第26页/共51页
士嘉),著录方志2900多种。后美国编有《续编》,著录方志300 多种。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各收藏1000多种, 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各有几百种。以上总共约有 4000多种,仅次于日本,其中孤本约一、二十种。 此外,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藏有中国方志5000多种。
第5页/共51页
第23页/共51页
搜资篇目
解决搜集资料的针对性。根据本部门实际业务情况, 增列细目,形成搜集资料的详细提纲,再根据提纲 去搜集资料。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大事不漏, 小事不丢,加强了针对性,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
第24页/共51页
搜资篇目的特点
1.搜资篇目应具体到目
2.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拟订
述、宣扬,严格做到述而不论。
第13页/共51页
二是围绕主轴线来记述。学校教育的主要 功能是教书育人,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全 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是学校志的主轴 线。
第14页/共51页
三是写好事项的起点、转折和终点,或者 说是写好事项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写起 点,要注意事项产生和背景、条件、原因; 写转折和发展要注意发展变化,转折的客 观条件和情况;写终点和现状,要处理好 志书下限的关系。
第2页/共51页
我国收藏方志的中心有4个:北京、上海, 南京、台湾。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PPT课件

明清科举考试常识PPT课件

场,大门正中悬挂“贡院”二字大匾。
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 喜 回 邻
主持乡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 人 去 居
!
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
挤 你道 了 恭:
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
一 喜“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 香,故又称 “桂榜”。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
6
第四级: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得到贡士资格 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主持 和出题,故又称“廷试”。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 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要经 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 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成绩较次的进士则可能 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县等职。
3
第一级:童试
第三场:院试 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 名提督学院 ,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 科举考试的资格。院试的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清朝的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各省 学政一任三年,到任后第一年举行岁试,科试于准备乡试之年 前行之。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可以到官办的府、 州、县学读书,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 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 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 生员分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 廪生:秀才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政府月给廪食,称 “廪生”。 增生: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 生”,但无月米,地位次于廪生。 附生:因初入学,附于诸生之末,故称为附学生员。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 府、州、县学生员(秀才)的别称。清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 庠生”,2在020府/3/2学3 考取的叫“郡庠生”。

地方志基础知识ppt课件

地方志基础知识ppt课件


1985年~1986年,共训练学生7680名,经 考核成绩均达良好以上。通过军事训练, 受训学生增长了军事知识,提高了政治 思想觉悟,养成了守纪007年的年报,下半 年完成2008年的年报。 2、要把本行业、本部门与广州亚运会筹办、 举办相关的工作情况,作为2007年~2010年年 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记述。 3、向领导汇报这次培训班上提出的年报工作 要求,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4、认真学习年报工作手册,进一步消化课堂 上学习的内容。

(二)地方志靠资料反映事物 的兴衰起伏、因果关系以及经 验教训

1958年大跃进时,在全县大搞农田深翻, 不看土质薄厚,一律要求越深越好,提 倡要深至一丈,结果把熟土都翻到底下 去了,把生土全部翻到上面来了,造成 严重土层破坏。全县共深翻土地XX万亩, 占全县农田面积的X%。结果,当年全县 粮食亩产为XX公斤,比1956年的平均亩 产下降XX公斤。
如何提高资料年报质量
主 讲 人
市志办副主任 研究员
胡巧利
一、地方志资料的重要性

起居注

地方志的学术定义 : 地方志是以独特体例记载一地一个 时期自然和社会情况的资料性著述。
《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 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一)地方志用资料表明观点
再次,有疑点莫随意作结, 可多说并存。

在资料后面括注“存疑”
审核数据的主要方法:
A.计算审核。 本县总面积为1089平方公里,高山、丘 陵、平原三者兼而有之,高山面积471平 方公里,丘陵面积55平方公里,平原面 积563平方公里,各占全县总面积的43%、 5%、51%。

方志学 简介

方志学  简介

方志学是研究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性质和类别、特征和功能、编纂理论,以及整理和利用的学科。

方志学名词,最先由中国梁启超于1924年提出。

简介方志学是研究方志现象运动规律的科学。

方志学研究方志的产生和发展、类别和功能,以及编纂理论。

方志是综合记述一个地区情况的著作,内容包括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人物、风俗、灾害、文艺等,大多以行政区域为单位,但也有以山、水等为单位的。

在中国,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留传下浩翰的卷帙,今仍在普遍进行修志工作,这在世界各国是无可相比的。

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方志的产生和发展、方志的性质和分类、方志的特征和功能、志书编纂理论、旧志整理和方志利用、方志批评和志书评论、方志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方志学由理论方志学、方志编纂学、方志学史3个基本结构组成。

方志学理论体系就是由这些结构及其衍生结构所构成的,它的发展则是其基本结构和衍生结构的改进和扩充。

根据编纂的客体不同,方志编纂学可分为综合方志编纂学和专业(专门)方志编纂学。

综合方志编纂学又可以分为省志编纂学、自治区志编纂学、直辖市志编纂学、市志编纂学、地区志编纂学、城市区志编纂学、县志编纂学、乡志编纂学、村志编纂学,等等。

按照社会和专业分工,专业方志编纂学可分为人口志编纂学、气象志编纂学、教育志编纂学、地理志编纂学、卫生志编纂学、第一产业志编纂学、第二产业志编纂学、第三产业志编纂学、政党志编纂学、政权志编纂学、政法志编纂学,等等。

依据方志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来分,又有方志美学、方志心理学、方志管理学、方志人才学、方志伦理学、方志教育学、方志社会学、方志史学、方志经济学、方志文化学、方志传播学、口述方志学、电子音像方志学、网络方志学,等等。

性质关于方志的属性问题,历来有不同意见。

长期以来,方志一直被方志学认为是地理书;自清代章学诚以后,方志属于历史学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至今不少人仍认为:方志属于历史学范围,方志学具有历史学性质。

以戴震为代表的地理学派的主张,在今天也得到一些人的赞同,认为方志是历史地理文献,方志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一部分。

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报告PPT课件

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报告PPT课件

第一章 地方志资料的基本概念
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 性文献。地方志的功能是资治、教化、存史, 其中存史是地方志最主要的功能。资治、教化 是在地方志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基础上实 现的,所以存史是地方志存在的根本。修志就 是要留下历史的真实记忆,这就要求志书记录 的是第一历史,就是原始资料。因此搜集掌握 原始资料就是每一位资料工作者的使命。
纵观历史,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修志,是 因为修志有用,修志可以明一统。我国 是修志大国,编修方志源远流长,历史 上编纂的传统方志其数量达8500余种, 约占整个中华古籍的1/10。
新中国成立后历代领导人对地方志的重视
毛泽东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一 是找各方面人士谈话,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 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二是到基层走访, 直接接触人民群众,拉拉家常。三是通读地方 志,了解当地的历史渊源、政权沿革、人文掌 故、风土人情等等。
二、资料工作的步骤
1、制订资料收集篇目。按本系统或单位 职能和业务范畴制订资料收集篇目,使 资料收集工作规范化、条理化。
2、按篇目内容向各相关部门分配资料收 集任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组织一支资 料收集队伍。
3、开展资料收集人员业务培训。可以参 加市地方志办组织的培训,也可以自行 开展培训。
4、鉴别和整理资料。要求随时鉴别,随 时整理和保存,若有条件,可编纂年鉴。 在资料收集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可以编纂 资料长编、大事记等,为日后撰写志稿 做好充分准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料性图书:对于地方志而言,所有具 备史料价值的书,都具有参考价值,特 别是资料性图书,其中包含大量第一手 资料。如《当代北京金融史料》、《北 京市情研究报告》、《北京园林绿化统 计资料》、《北京工业大事记》、《二 十世纪北京城市建设史料集》等,还包 括资料性工具书,如名人辞典、地名辞 典等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备考策略:学考有法 课件(共53张PPT)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备考策略:学考有法 课件(共53张PPT)

二、记忆,学好历史之基础
“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 发明创造。” ——伏尔泰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 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 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 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二、记忆,学好历史之基础
1、历史知识记忆方法(一):公式记忆法
公式记忆法。在记忆一些复杂的历史知识时, 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 公式,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 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响;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 ( 包括思想、活动或著 作)+影响;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 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 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掌握历史时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摸索,找到适 合自己的方法。不过,不管那一种方法,都需要反复记忆, 只有记得遍数多了,才会熟能生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 效果。
二、记忆,学好历史之基础 3、历史知识记忆方法(三):列表图示法
列表图示法。就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 格图示的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 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 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 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尤其在记忆复 杂知识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 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 五次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等等。
①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 时间 战争 结果及影响 第一次鸦 战败;《南京条约》;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842年 片战争 战败;《天津条约》;《北京条 第二次鸦 1858-1860年 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 片战争 化的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 惨败;《马关条约》;使中国社 1894-1895年 战争 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 中国战败;《辛丑条约》; 1900年 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两大矛盾合流。 抗日战争 中国战胜,日本无条件投降;抗 1931-1945年 日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兴的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五、迅速发展中的明代方志
2、明代方志的编修有哪些特点? 第一,编修方志更喜贯通古今,空发议论; 第二,订立凡例以明著书之宗旨和原则; 第三,注意研究方志的性质,强调方志的
作用; 第四,对方志的编纂体裁进行了有益的争
论。
3
六、进入全盛时期的清代方志
1、概况 (1)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清朝曾于康熙、雍正、嘉庆三次编
力的削弱 2、东晋以来侨置州郡所造成的混乱是
隋大修图经的重要因素 3、修史制度与选举制度的变化对方志
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其内容、形式、体例的安排,没有一个固定不 变的模式;
5、鲜明的时代性。
8
绪论
五、方志的作用 1、为各级领导决策作参考 2、为发展经济建设服务 3、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服务 4、为发展旅游事业和繁荣文艺创作提供丰
富的材料 5、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乡土教材 6、为改革开放和促进海内外交往发挥重要
作用
2、地理说、 3、百科全书说(司马光“博物之书”) 4、现在认为方志是时空性多学科、多专 业的历史和具系统资料的科学文献。
7
绪论
四、方志的特征: 1、突出的地方性:主要特征,它本来就是
以记载某一地区事实为职能的著作; 2、编纂的连续性:历朝历代都会加以续修,
做到前后相继,从不中断; 3、内容的广泛性:没有著作可与之相比 4、记载的多样性:在保持基本格式前提下,
方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魏晋南北朝的地记 二、隋唐五代的图经 三、体例趋于定型的宋代方志 四、稳步发展的元代方志 五、迅速发展中的明代方志 六、进入全盛时期的清代方志
1
五、迅速发展中的明代方志
1、概述: 为了编修一统志,明代统治者三令五申各地
编修郡县志书,促使方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明永乐十年(1412)和十六年,明成祖朱棣还 两次颁发《纂修志书凡例》对志书中内容的编 纂,均作出具体规定。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地 方志编纂的政府条令。明代还创修了以省为范 围的通志和关卫志。
修《大清一统志》。雍正六年更颁布上 谕,对各省通志的编修提出详细具体的 要求;不久又颁布一道各省府州县志60 年一修之令。
(2)学者们的大力推动
4
六、进入全盛时期的清代方志
2、章学诚对方志理论的贡献: (1)确立方志的性质和作用 (2)主张方志分立三书 (3)辨清各类方志记载的范围和界限 (4)建议州县设立志科 (5)要求修志人员应具备史学素质
9
第一章 方志的起源
一、关于方志的起源的几种看法: 1、《禹贡》说 2、《山海经》说 3、《周官》说 4、古代诸侯国史说:或称“百国春秋
说 5、多源说
10
第一章 方志的起源
二、方志起源于两汉时期的地记: 1、《史记》的诞生直接推动着人物传
记的发展 2、两汉魏晋的选举制度促使人物传记
的发达 3、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势力的强大
5
绪论
一、何为方志? 又称地方志,意为“地方之史志”。它是以
地命名、以地域为范围、分类记述该区域内一 定时期事物的记录。 二、方志的类别:
按行政区划和记事范围来分,可分为一统志 或区域志、省志、府志、州志、县志(清末乡 土志)、城市志、乡镇志、专志等等。
6
绪论
三、方志的性质: 1、史学说、“隔代修史,当代修志”
是产生地记的社会基础和政治条件
11
第二章 方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记的内容: 1、表彰本地之人物 2、记载地理之沿革 3、描绘山水之秀丽 4、叙述地名之由来 5、介绍各地之水利交通 6、反映各地之物产风俗
12
第二章 方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隋唐五代图经发达的原因: 1、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地方世家大族势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结束语பைடு நூலகம்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