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概念: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客服了哪些重大障碍?显微镜的创造〔列文虎克〕灭菌技术的运用纯种别离培养技术的建立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根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最根本的:〔1〕体积小、面积大原因: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如此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4.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的多样性〔2〕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5.微生物名人巴斯德(1)否认“自生说〞(2)预防接种(3)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创造巴斯德消毒法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细菌的根本形态分为几种?测量微生物大小常用单位是什么?细菌的形态极其简单,根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
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um,而度量其亚细胞构造那么要用nm作单位。
2.试述G+和G-细菌细胞壁构G+:厚度大〔20~80nm〕,化学组成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G〕肽聚糖形成坚硬的多层三维网状结构N-乙酰胞壁酸〔N〕G+ 四肽链-肽桥交联甘油型磷壁酸核糖醇型G-: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仅2~3cm〕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主要包括外膜,肽聚糖层,壁膜间隙三个局部。
微生物总复习思考题第1-6章答案

微⽣物总复习思考题第1-6章答案微⽣物总复习思考题0章-绪论1.什么是微⽣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物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体、⽴克次⽒体和⾐原体。
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动物和显微藻类。
以及属于⾮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试述列⽂虎克、巴斯德和柯赫对微⽣物学的贡献。
列⽂虎克:⾃制间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物的个体巴斯德的贡献(微⽣物学奠基⼈):微⽣物作为⼀门科学的诞⽣—-彻底驳斥了⾃然发⽣说.发现了厌氧⽣命(⽣活)的存在—发酵。
疫苗.巴斯德灭菌。
科赫(细菌学奠基⼈)的贡献:1、微⽣物的纯培养技术,及培养基的改进。
2、分离出了多种病原菌,包括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杆菌、链球菌等。
3、创⽴了细菌鞭⽑染⾊、悬滴培养法和显微摄影等多种显微镜技术。
4、提出了证明特定病害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3.微⽣物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有哪些主要成就?4.简述微⽣物与⼈类的关系。
5.在⽣物科学中微⽣物学占有什么样的地位?6.微⽣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微⽣物先辈们成功的原因何在?8.微⽣物学与现代⽣物产业的关系如何?1章-原核⽣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的⼀般结构与特殊结构、鞭⽑、芽孢、糖被、放线菌、质粒、肽键桥⼀般结构:1、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2、细胞膜:是⼀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如磷脂双分⼦层和蛋⽩质、多糖构成。
3、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核区以外的⼀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4、核区:指原核⽣物所特有的⽆核膜包裹、⽆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特殊结构:1、鞭⽑:⽣长在某些细菌表⾯的长丝状、波曲的蛋⽩质附属物2菌⽑:是⼀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上的功能。
3性⽑:构造与成分与菌⽑相同,但⽐菌⽑长。
⼀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
(完整版)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
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是透明无色,衰老的是淡蓝色,死亡的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
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6.在进行细菌涂片时应注意哪些环节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
2、如果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接种环滴一小滴,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干燥和热固定合并成一步。
但是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
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则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及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及思考题第一章绪论............................................................................ (4)第一节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四一.微生物及其特点............................................................................ ...................................................4二.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 .......................................4三.微生物与发酵工业............................................................................ ...............................................4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 (4)一、古代劳动人民对微生物的利用和控制4 II。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发展简史4第二节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一.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5二.徽生物的分类单位和命名............................................................................ ...................................5三.微生物的分类依据............................................................................ ...............................................6四.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7思考题............................................................................ (7)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第一节细菌bacterium,bacteria...................................................................... . (8)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8 II。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物学教程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物学练习题微⽣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叫微⽣物?微⽣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物是⼀切⾁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物的总称。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原体、⽴克次⽒体、⾐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物在⽣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包括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动物界、后⽣植物界、真菌界、原⽣⽣物界、原核⽣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包括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物域。
3、了解微⽣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物学发展史是⼀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有益微⽣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物的历史。
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或群体⽔平上研究微⽣物的形态结构、⽣理代谢、遗传变异、⽣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物,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物的五⼤共性(特点)是什么?表⽰微⽣物细胞⼤⼩的单位是什么?⼀、体积⼩,⾯积⼤;⼆、吸收多,转化快;三、⽣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种类多。
表⽰微⽣物细胞⼤⼩的单位是nm或µm。
5、微⽣物有哪些重要性?①微⽣物是占地球⾯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体中光合⽣产⼒的基础;②是⼀切⾷物链的重要环节;③是污⽔处理中的重要⾓⾊;④是⽣态农业中的重要环节;⑤是⾃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重要推动着;⑥是环境污染和检测的重要指⽰⽣物。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doc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4.为什么说巴斯徳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第2章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蔗通透性來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胞?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英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抱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砲耐热机制的?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般细菌?试简述四类缺率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8.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9.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白然界屮分布广泛。
10.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霧菌细胞蔗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齐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砲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I.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彊、类病毒、航病毒。
2.病毒区别于英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建义?3.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4.病毒売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5.病毒核酸有哪些类型和结构特征?各类病毒基因纽的复制策略有何区别?6.病毒复制循环可分为哪几个阶段?齐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7.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哪几类?引起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的原因是什么?&亚病毒有哪几类?各自有何特点?9.某发酵工厂生产菌株经常因噬菌体”感染”而不能正常生产,在排除了外部感染的可能性后有人认为是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你的看法如何?并请设计一-实验证明Z。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微生物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5. 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建议将一些具体事例延伸成为展板制作的题目)6.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7.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第一章1.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井简要说明其异同。
2.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茵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3.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4.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间解释芽袍耐热机制的?5.裂异形胞原体与始体.类支原体,浚酶体袍囊,磁小体。
第二章1.试解释菌物、真菌、酵母茵、霉菌和章菌。
2.试简介菌丝、茵丝体、菌丝球、真酵母、假酵母、芽痕、蒂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
3.霉菌的营养菌丝恻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构造?4.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胞子的特点。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章1.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亚病毒?2.病毒的一般太小如何?试图示病毒的典型构造。
3.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4.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5.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6.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第四章1.什么叫能源?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2.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有哪几类?试举例加以说明。
3.什么叫水活度(a)?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间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实践w和日常生活有何意义?4.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原理。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

(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 EMP 途径的微生物种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
有;(
)是产生 4 碳、5 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
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 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
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
A、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葡聚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2.在酵母菌细胞壁的四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
A、几丁质 B、蛋白质 C、葡聚糖 D、甘露聚糖
3.酵母菌无性繁殖最主要方式是(
)。
A、芽殖 B、裂殖 C、产生子囊孢子 D、产生掷孢子
4.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3.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
B、衣壳 B、衣壳粒 C、核衣壳 D、囊膜
4.溶源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烈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 R 因子的细菌
D.带有 F 因子的细菌
5.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在溶源性细菌内可以下列状态存在( )。
A、复制、表达产生子代病毒 B、整合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形式 C、自发或经诱导进入裂
)。
A.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B.肠道细菌和大肠杆菌 C.土壤细菌如放线菌 D.立克次氏
3.
试图示 G+和 G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4.
试用简图表示 G+和 G -细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并作简要说明。
5.
试列表比较 G+和 G -细菌间的 10 种主要差别。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第2章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胞?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8.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9.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10.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4. 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5. 病毒核酸有哪些类型和结构特征?各类病毒基因组的复制策略有何区别?6. 病毒复制循环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 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7.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哪几类?引起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的原因是什么?8. 亚病毒有哪几类? 各自有何特点?9. 某发酵工厂生产菌株经常因噬菌体"感染"而不能正常生产,在排除了外部感染的可能性后有人认为是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你的看法如何? 并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之。
10.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复制的特点,并与细菌生长曲线进行比较。
第5章微生物的营养1. 名词解释:营养、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活度、光能自养微生物、腐生、寄生、液体培养基。
2.微生物有几大营养类型?划分它们的依据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3.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
4. 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5. 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6. 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结实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及其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7. 何谓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 试举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培养基各一种,并指出每一培养基中各组分的功能。
9. 如要从自然界中选育不同微生物类群或具有不同特性的微生物菌株时,你如何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去选用及制备不同的培养基?10.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11. 试述化能无机异养型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在什么地方才能发现这类微生物?第6章微生物的代谢1. 胃八叠球菌和运动发酵单孢菌产生乙醇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光合细菌共分几类,细菌的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之间有什么不同?3.请解释为什么CO2不能作为能源?当它作为电子受体时,接受电子后通常会转换成什么物质?4.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 一酵母突变株的糖酵解途径中,从乙醛到乙醇的路径被阻断,它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生长,但可在有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存活。
试解释这一现象。
6.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7. 什么是发酵?什么是呼吸?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8. 试述葡萄糖发酵的主要途径有哪几条?论述这几条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9. 试述微生物发酵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列表指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微生物代谢产物。
第7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 名词解释:同步培养、分批培养、连续培养、个体生长、群体生长2. 说明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意义、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比较各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3. 试述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及其在生长实践中的应用。
4. 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5. 试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防腐、消毒和灭菌的实例,及其原理。
6. 医务室常用的红药水、紫药水和碘酒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其杀菌机制是什么?7. 下列物品各选用什么方法灭菌?试说明理由。
培养基、玻璃器皿、室内空气、酶溶液9.填写下表:9. 试就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的作用机制说明为什么这些药只作用于细菌而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10. 试说明下列食品保藏的原理:①汽水;②腌鱼;③果脯;④午餐肉罐头。
11. 细菌肥料是由相关的不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菌群并通过混合培养得到的一种产品。
活菌数的多少是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质量检查中,有时数据相差很大。
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如何克服。
12.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13.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某一抗微生物制剂是起杀死微生物的作用还是起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你如何确定某一试剂是适合用作防腐剂而不是用作消毒剂?第8章微生物遗传1.名词解释:质粒、转座因子、营养缺陷型、细菌的接合作用、细菌的转导、细菌的遗传转化、原生体融合。
2.试述历史上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3个著名实验,为何均选择了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3.试述转化的过程及机制。
4.试比较大肠杆菌中F因子存在的几种方式及几种常见的杂交结果。
5.试述诱变育种的一般原则及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
6.试述几种主要的菌种保存方法及其主要优缺点。
7.就你所知,试归纳总结一下至今已发现的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现象。
8.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执行中,为什么要进行以微生物为主体的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哪几种生物分别是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第一个独立生活的生物? 第一个真核生物? 第一个自养生活的生物?9.请说明下列二株不同遗传表型的大肠杆菌是否都是营养缺陷型?并作解释。
E.coli(His-)和E. coli(Lac-)10.为什么将普遍性转导中形成的具有转移宿主DNA能力的“噬菌体”通常称为转导颗粒;而在局限性转导中,则称为转导噬菌体?11.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在一种特定的细菌中发生的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说明每一种的预期结果。
设想有下列条件和材料可以利用:(1)合适的突变株和选择培养基;(2)DNase(一种降解裸露DNA分子的酶);(3)二种滤板:一种能够持留细菌和细菌病毒,但不能持留游离的DNA分子;另一种滤板只能持留细菌;(4)一种可以插入滤板使其分隔成二个空间的玻璃容器。
12.Hfr×F-和F+×F-杂交得到的接合子都有性菌毛产生吗?它们是否都能被M13噬菌体感染呢?13.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第9章微生物生态1.名词解释:微生物生态学、不可培养微生物2.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3.4.什么是正常菌群?试分析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
5.简述微生物种群之间中的相互作用。
6.举例说明微生物与动物的互惠共生关系。
7.8.以根际、菌根和根瘤说明微生物和植物根的互惠共生关系。
9.10.在微生物的生物环境中存在着几种关系?举例说明。
11.什么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包括哪些成分?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原理是什么?12.试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
13.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哪些特殊作用?14.试设计一种用微生物处理废水或废渣,变废为可用资源的方案。
第10章感染与免疫1.名词解释:感染、免疫、内毒素、外毒素、内毒素、补体、干扰素、抗体、疫苗。
2.机体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3.吞噬细胞的功能可因哪些体液因子的作用而增强?4.补体激活后可能产生对机体有利的免疫也可能造成自身损伤,试举例说明。
5.试举例说明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并无截然界限。
6.简述目前制备抗体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劣。
7.病原微生物是怎样侵害机体的?为什么说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8.补体、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9.机体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免疫力?10.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