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电泵基础
潜油电泵基础知识

1
变压器检查
(1)检查变压器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2)检查油位、油色是否正常,有无渗漏现象; (3)检查高压隔离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4)检查变压器是否腐蚀或绝缘失效,连接螺丝是否 松动,并检查变压器壳体状况; (5)检查变压器的过滤器和干燥器是否失效。
六、电潜泵的巡回检查
2
控制柜的检查
2、防憋压 电泵井能量很高,这点是和自喷井是一样的。 3、不可随意起停泵 不但要注意人员安全,也要考虑电泵安全,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4、不可带负荷拉闸 带负荷拉闸会在配电柜处形成电弧放电,会把人灼伤,甚至致 命。所以停机时必须先按停机按钮。
五、电流卡片分析
分析电泵井电流卡片的目的: 及时发现电泵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故障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二)导致过载原因
1、电机烧: 保护器失效或电缆头结构不合理造成井液进入电机 电机绝缘性能在频繁电压波动、启停泵过程中损坏 出砂导致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破坏电机绝缘性能 机组质量差或不能适应复杂工作环境 2、电缆损坏:起下作业过程中造成电缆损伤 腐蚀或正常老化造成损坏 因出砂造成运行电流过大使电缆芯线产生高温,破坏绝缘 井口安装困难造成井口电缆损坏 3、控制屏内保险烧 4、泵卡:砂卡及杂质卡 5、机组落井、控制屏参数设置不合理
(1)检查控制柜门是否密封; (2)检查控制屏总闸位置,检查控制屏控制电压和机 组工作电压; (3)检查启动转换开关位置; (4)检查控制屏,指示灯有三个,即正常运行——绿 色,欠载——黄色,过载——红色; (5)检查电流记录仪及电流表,新投产或新开作业井 使用日卡24 h/r,正常生产后使用周卡168 h/r。
七、电潜泵的日常管理
1
管理制度
(1)电流记录卡片要及时更换,每更换一次记录卡 片都需填写井号、日期,停机必须注明原因; (2)管理人员每4小时巡回检查一次,若有故障停 机,报告区块; (3)电泵井投运前,必须检查机组对地绝缘电阻和三 相直流电阻,对地绝缘电阻低于0.5M 或直流电阻不平 衡时,不允许再次启动;
潜油电泵介绍

潜油电泵介绍第⼀章潜油电泵介绍第⼀节概述随着我国⽯油⼯业的发展和油⽥采油开发的需要,为了提⾼油⽥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应⽤机械采油⽅法是整个油⽥开发过程的⼀个⼗分重要的步骤。
潜油电泵作为⼀种⽐较常⽤的机械采油设备,由于它⾃⾝的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分⼴泛的应⽤。
尤其是它特别适⽤于海上平台采油。
选⽤潜油电泵⼤排量强采是油⽥长期稳定⽣产的重要⼿段。
⼀、潜油电泵发展概况·1923 年⽩俄罗斯⼈AS 奥托纳夫在世界上⾸先提出潜泣电泵的新概念,并在洛杉机制造出美国第⼀台潜油电泵。
·1930 年奥托纳夫在美国创建了雷达公司。
·50~70年代美国相继出现了三家主要⽣产潜油电泵的制造旖。
它(20世纪)们是森垂列夫特公司、ODI 公司、科贝公司。
·1940 年苏联国家⽯油机械设计院深⽔电机局⽯油⼯业组研制了苏联第⼀台潜油电泵。
开始⼴泛应⽤于油由。
·1953 年中国⽯油部曾在⽟们油⽥对潜油电泵进⾏研究和试验。
·1970 年天津市电机总⼚与⼤庆油⽥联合,成功地开发塞中国鑫⾏设计和制造的第⼀台潜抽电泵并于 1 978 年开始正式投产。
天津市电机总⼚正式获国家批准,引进美雷达公司的潜油电泵制造技术,极⼤地促进了中国电潜泵制造技术和⽣产的发展。
·1989 年随着国内⽯油⼯业和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引进技术在国内的扩散,相继出现了⼤庆、胜利、虎溪等⼀批电泵制造⼚,形成了中国的潜油电泵制造⾏业。
·2004 年渤海⼯程装备电泵分公司为适应渤海⼆、潜油电泵的应⽤及⽔平近⼗年来,随着潜油电泵在世界范围使⽤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内外油⽥在电泵采油⼯艺技术⽅⾯做了⼤量⼯作,因此在潜油电泵⼴泛应⽤的同时,其应⽤⽔平也在不断提⾼,并积累了⼤量丰富的经验。
据统计⽬前先进的国外油⽥在⼀些主要电泵的应⽤指标已达到:电泵系统效率42 %适⽤最⾼井温180 ℃电泵最⼤挂泵深度4500 m平均运⾏寿命600 ~800 天国际⽯油组织1997 年公布,全球油井总数为989908 ⼝〔不含停产油井、注⽔⽤井和辅助油井〕,油井分布情况见表l 。
潜油电泵结构及工作原理

潜油电泵结构及工作原理
潜油电泵是一种常见的油井输液装置,它由电机、泵体、转子、轴承组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分别从潜油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潜油电泵的结构
潜油电泵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电机:是泵的动力源,一般采用油浸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2. 泵壳:是潜油电泵的外壳,一般选用高强度、蚀刻性能好的不锈钢或铸钢材料制造。
3. 阀门:是控制进出口液流的部件,在泵内安装一个防回流阀,以防止井液由井口流入泵内,影响泵的运行。
4. 柱式:是将电机与泵体相互连接的主要部分,有助于泵的安装、卸载和维修。
5. 轴承:用来支撑转子的轴线运转,减小转子与泵体之间的摩擦,保证泵的运转平稳。
6. 转子:潜油电泵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泵的液力传动装置,最常用的转子有螺杆转子、离心转子等。
二、潜油电泵的工作原理
潜油电泵利用转子在泵体中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从井底提升到地面。
具体来说,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1. 电机输出转速,带动转子旋转,转子在泵体中形成一定的方向和流动速度的液体流。
2. 液体流通过转子,被分配到各部分。
3. 高速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流体积减小,增大流速,产生较高的液压。
4. 高压液体通过出水口出现井口,形成合适的水平流。
5. 进入沟渠系统轻易输送至目标地雷。
6. 电机及时启动、停止保持潜油电泵的正常工作。
总而言之,潜油电泵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减少了劳动力和物力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石油工业中重要的输液设备之一。
潜油电泵

第一节 潜油电泵采油
全称为电动潜油离心泵(简称电泵), 优点:排量大、自动化程度
是重要的机械采油方法。
一、 系统组成及设备装置 1. 系统组成 (1) 地面部分: 包括变压器、控制屏、接线盒和 特殊井口装置等。 (2) 中间部分: 主要有油管和电缆。
(3) 井下部分: 主要有多级离心泵、油气分离器、 潜油电机和保护器。 上述三部分的核心是潜油电机、保护器、油气 分离器、多级离心泵、潜油电缆、控制屏和变 压器七大部件。
电缆的电压损失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U 3IL( R cos X sin )
式中ΔU——电缆的电压损失, V
I——电机的工作电流,
L——电缆的长度,
cos
A
Ω/km
km
R——导体的有效阻抗, ——
X——导体的电抗, Ω/km sin ——无功功率因数。
4.
自耦变压器的容量必须能够满足电机最大负载 的启动,应根据电机的负载来确定变压器的容 量。变压器的容量可用下式计算: 四、 电流卡片分析 P 3 10
生产气油比
泵吸入口处气 液比
原油的体积系数
体积含水率
泵吸入口处 溶解气油比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根据上面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不同下泵深度 所对应的泵吸入口处的气液比大小,并可以做 出下泵深度与泵吸入口处气液比的关系曲线。
确定下泵深度时,首先要满足沉没度的要 求,然后在分离器的分离能力条件下根据下泵 深度与泵吸入口处气液比的关系曲线便可以确 定下泵深度。
一、 系统组成及设备装置 1. 系统组成 (1) 地面部分: 包括变压 器、控制屏、接线盒和 (2) 中间部分: 主要有油 管和电缆。 (3) 井下部分: 主要有多 级离心泵、油气分离器、 潜油电机和保护器。
潜油电泵结构及工作原理(一)

潜油电泵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概述:潜油电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山和城市供水等领域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将电机与泵体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在液体中进行输送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潜油电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正文:一、潜油电泵的结构1. 泵体:泵体是潜油电泵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接收液体并将其输送到出口。
通常由铸铁或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2. 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泵体与泵出口,将液体输送到目的地。
主要包括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和排水管道。
3. 电机:电机是潜油电泵的驱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泵体能够正常工作。
一般采用三相异步电机,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
4. 转子:转子是潜油电泵的核心部件,通过转动来产生抽水的动力。
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5. 导叶:导叶位于泵体与转子之间,起到引导液体流动的作用。
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高效的动力传递效率。
二、潜油电泵的工作原理1. 启动过程:当电泵供电时,电机带动转子旋转。
液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泵体,受到转子的离心力作用,被推向出口管道。
2. 抽水过程:在转子旋转的同时,导叶的作用下,液体在泵体内不断流动。
泵体的设计使得液体呈现连续的流动状态,在吸入管道和排出管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液柱。
3. 提升能力:潜油电泵的提升能力取决于转子的转速和导叶的结构。
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和优化导叶的形状,可以提高泵体的提升能力。
4. 故障保护:潜油电泵通常配备有多种故障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过热保护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维护与检修:为了确保潜油电泵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是必要的。
维护内容包括清洁泵体、检查电路连接和润滑轴承等。
总结:潜油电泵作为一种重要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了解其工作原理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潜油电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要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潜油电泵。
公共基础知识深锤电潜泵基础知识概述

《深锤电潜泵基础知识的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在当今的石油工业中,深锤电潜泵作为一种重要的采油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高效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使其成为许多油田开发的首选技术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深锤电潜泵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基本概念1. 定义与组成深锤电潜泵是一种将电动机和多级离心泵安装在油管内,通过电缆将电力传输至井下电动机,驱动离心泵将井液举升到地面的采油设备。
它主要由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和中间连接部分组成。
井下部分包括潜油电动机、保护器、分离器和多级离心泵;地面部分包括控制柜、变压器和井口装置;中间连接部分为电缆。
2. 工作原理深锤电潜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潜油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多级离心泵旋转。
离心泵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将井液吸入泵内并加压,然后通过油管举升到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器起到保护电动机和密封井液的作用,分离器则用于分离井液中的气体,提高泵的效率。
3. 特点与优势深锤电潜泵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排量大:能够满足高产油井的需求。
(2)扬程高:可以将井液举升到较高的地面位置。
(3)适应范围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井,包括高含水井、稠油井和深井等。
(4)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5)可靠性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技术成熟,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三、核心理论1. 流体力学理论深锤电潜泵的工作涉及到流体力学的多个方面,如流体的流动、压力分布、能量损失等。
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井液的物理性质、流速、流量等因素,以确保泵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泵的内部结构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如叶轮的形状、尺寸和转速等。
2. 电动机理论潜油电动机是深锤电潜泵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动机的基本理论。
需要考虑电动机的类型、功率、转速、效率等因素,以及电动机在井下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潜油电泵基础知识

潜油电泵基础知识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潜油电泵概述 (3)1.2 潜油电泵的应用领域 (4)2. 潜油电泵的主要组成部分 (5)2.1 电机部分 (6)2.1.1 电机类型 (7)2.1.2 电机结构 (8)2.2 泵体部分 (9)2.2.1 泵体材质 (11)2.2.2 泵体结构 (12)2.3 管线系统 (13)2.3.1 管线材质 (15)2.3.2 管线连接方式 (15)3.1 电动驱动 (17)3.2 旋转转换压力 (19)3.3 液体抽送过程 (20)4. 潜油电泵的分类 (21)4.1 按应用领域分类 (22)4.1.1 水井潜水泵 (23)4.1.2 地下水泵 (24)4.1.3 沼气潜水泵 (25)4.2 按传输介质分类 (26)4.2.1 纯水潜水泵 (26)4.2.2 污水潜水泵 (28)4.3 按工作方式分类 (29)4.3.1 常压电机潜油泵 (30)4.3.2 高压电机潜油泵 (31)6. 潜油电泵的维护与保养 (33)6.1 日常维护 (34)6.2 定期检修 (34)6.3 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36)7. 潜油电泵的选择与安装 (37)7.1 选择原则 (38)7.2 安装步骤 (39)1. 内容描述潜油电泵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及天然气行业中的技术,它涉及将电能直接传输到位于地下井下的多级离心泵系统,从而有效地抽取地层深处的油气资源。
这一技术的创新之路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精通油气开采与生产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档以潜油电泵系统为重点,全面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应用场景、优势、风险以及在油田生产中的安装与维护等基本知识。
通过对这些核心要素的详细阐释,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潜油电泵技术的全面功能与潜能,同时也能提升对于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的认识。
潜油电泵系统由地面设备和地下水泵两部分组成,地面设备包括泵控制柜、变压器以及其他必要的连接构件,负责将地面电源经过变压和调节后送入地下。
潜油电泵机组与电泵新产品简介

(7)
油井允许最大造斜率3~8°/30m。
(8)
116 Series Motor 116 mm Power kW
潜油电机技术参数
50Hz O.D. Voltage V 530 620 680 810 1110 450 630 790 950 530 720 900 1090 590 800 950 1020 1220 1640 660 770 905 1130 1840 Current A 59 52 47 39 29 83 60 47 39 80 60 46 39 81 59 40 46 39 29 80 70 59 46 29 Type Length (mm) 5212 4999 Weight (kg) 318 299
Weight kg lb
1190.2 1267.3 1344.4 1710.3 1776.4 2021.1 2144.5 2428.8 3182.8 3735.8 4209.6 4890.7
540 575 610 776 806 917 973 1102 1489 1695 1910 2219
1130.6 1190.2 1265.1 1613.3 1631 1877.8 1979.2 2239.3 2964.4 3442.6 3823.9 4425.6
胜利油田无杆采油泵公司电潜泵研究所二潜油电机三潜油保护器四潜油电泵五油气分离器六其它部件七潜油电泵机组的选择第二部分电泵新产品介一高温潜油电泵机组二斜井用潜油电泵机组三防砂耐磨蚀潜油电泵机组四sl88sl98系列小排量潜油电泵机组五潜油电动螺杆泵六护罩潜油电泵七井下电加热装置八倒置注水泵九149系列潜油电泵机组十水平注水泵十一qydb型输油电泵1用途潜油电泵机组是一种重要的无杆泵采油设备具有排量大扬程高的优点可广泛用于高含水井深井及定向井等油井中采油是油田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影响泵工作特性因素
1、供电 电压波动:导致机组温升加剧、绝缘冲击加大。影响最大 频繁停泵:对机组绝缘性能造成冲击 2、举升液体性质 气量大会造成气锁、气蚀,影响泵效 原油乳化造成负荷增大 粘度大造成泵效低、负荷大 3、其它因素 杂质、砂造成泵堵、卡泵或长时间高电流烧机 温度高则电潜泵工作环境差,影响寿命
(七)多级离心泵
头一级叶轮增压后传递到第二级叶轮, 它的总扬程等于N级叶轮的叠加。
21米
10.5 米 10.5 米
150m2/d
13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八)潜油电缆
1 2 3
分类:圆形、扁形 1、抗腐蚀性好、密封性好、保证井液不渗入 绝缘层 2、耐温耐压性好,在高温高压下长期工作 3、机械强度高(铠装钢带),避免在起下过 程中损坏
(二)潜油电泵特点
1、排量范围大30m3/d~4000m3/d; 2、扬程高1000m~4500m; 3、可以根据产液变化要求进行变频调速; 4、地面设备占用面积和空间小,适用于海上平台; 5、使用寿命长; 6、便于管理; 7、可适用于斜井与水平井。
(三)潜油电泵缺点
1、成本高,施工工艺较为复杂 2、不适合于高含气井 3、不适合于供液不足井 4、耐温是限制下泵深度及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
保护电机 21
常见故障及处理
(二)导致过载原因
1、电机烧: 保护器失效或电缆头结构不合理造成井液进入电机 电机绝缘性能在频繁电压波动、启停泵过程中损坏 出砂导致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破坏电机绝缘性能 机组质量差或不能适应复杂工作环境
2、电缆损坏:起下作业过程中造成电缆损伤 腐蚀或正常老化造成损坏 因出砂造成运行电流过大使电缆芯线产生高温,破坏绝缘 井口安装困难造成井口电缆损坏 3、控制屏内保险烧 4、泵卡:砂卡及杂质卡 5、机组落井、控制屏参数设置不合理
10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六)油气分离器
作用:
1、作为井液进入泵筒的吸入口 2、油气分离,减少气锁、气蚀
说明:
1、由于液体与天然气相对密度差异大,在高速旋转中所 产生的离心力差异大,达到油气分离的目的 2、可处理油气水三相总体积30%的游离气 3、分离效果达90%以上
旋转式分离器
1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5
4
1、导体 2、绝缘体 3、护套层 4、填充料 5、钢带铠装
重要技术指标: 1、耐温等级:决定下泵深度、适应的井况(温度环境) 2、电缆直径:决定过电流大小 4#:60A 2#:90A 1#:120A
14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九)控制屏
用于控制潜油电泵的启动、停机及电机、电缆系统的短路电机过载或欠载的自动保护 1、分为高压(供电1000—3000V)、低压(控制110V)两部分 2、控制面板上一般有电流记录仪、保护中心、电压表、启停按钮及指示灯等装置 3、可由转换开关的置位实现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 4、在自动控制状态下能实现供电间断后的再启动或由于供液不足欠载停机并经过 预定时间间隔后的再启动(塔里木油田由于管理原因禁用自动启动)
22
常见故障及处理
(三)欠载处理流程
检查控制柜 检查井口 启机
判断是否过载 判断是否偏载 判断是否偏载
判断是否机组、 电缆烧断
判断相间是否处理流程
调相序 启机 调高电压 启机 调回电压
反转
合闸 旋至手动 启机
调变压器电压 (<200V)
合闸 旋至手动 启机
调变压器 电压
解卡
观察电流
减小电流
观察电流
目
录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影响电泵正常运行因素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管串结构
基本构成:三大部分,七大件,四小件 井下部分:潜油电机、保护器、
分离器、多级离心泵(俗称井下四大件)。
中间部分:电缆
地面部分:控制屏和变压器。
附件:
PHD或PSI(二次仪表) 单流阀 泄油阀或测压阀 接线盒
(七)多级离心泵
电机带动泵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 内液体的每一质点受离心力作用从叶轮中心 沿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四周压力和速度同
时增加,经过倒轮流到被引向上一级叶轮。
这样逐级流经所有的叶轮和导轮,使液体压 能逐次增加,最后获得一定的扬程,将井液 输送到地面。简单说电能转变成旋转机械能。
12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5
单流阀作用?
1、防止停泵后井液下落使泵反转 引起泵组发生脱扣事件
2、使油管中充满井液形成回压, 使泵保持高扬程启动状态,减少功率损耗
16
泄油阀作用?
起泵时使油套连通,使油管内液体流出, 方便作业
17
接线盒作用?
1、用于地面与井下电缆的连接
• •
2、避免井下气体沿电缆保护层
进入控制屏内聚集,引起火灾甚至爆炸
2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管串结构
工作流程: 1、动力电缆将地面电力输送到电机 2、电机带动离心泵叶轮高速旋转 3、井液通过油气分离器吸入口进入离心泵内
4、泵给井液加速使其动能增加(电能转换为动能)
5、动能转换为压能,井液经油管被举升至地面
3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管串结构
动画演示
4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保护器主要是实现隔离井液和电机油。
7
保护器 的工 作原理
电机油的膨胀
8
保护器的工 作原理
电动机润滑油的冷却9
(五)保护器 作用: 1)保护电机油,使之不被井液污染。 2) 平衡套管环形空间与电机内部的压力,也就是热胀冷 缩的呼吸功能。 3) 保护器是联接电机与泵之间的桥梁,用它来传递扭矩。 4)保护器需随时为电机补充电机油。
5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潜油电机
潜油电机是三相鼠笼式异步感应电动机: 当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时,电机内将产生一 个转速为n1 =60 转/s 的旋转磁场,转子导体 中将产生电磁转矩。当电磁转矩大于轴上的阻力 矩时,转子就会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转动,电机 从电源接受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输出。
6
(五)保护器
19
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过载处理流程
检查控制柜 检查零克 测量绝缘 测量直阻 启机
过载指示灯 电流卡片 趋势 保险是否 烧坏 电缆接头 是否松动
零克 是否脱落 保险丝 是否烧断
拉闸断电 检查接线盒 (电缆接头) 测量对地 绝缘电阻值
相间直流 电阻小于3%
合闸 旋至手动 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