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艺术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水墨人物作品中形式趣味的探索

浅谈水墨人物作品中形式趣味的探索

天工|2023年第36期[摘 要]画面形式是水墨人物创作过程中提到的高频词之一,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在诞生之初就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形式美,线条、色彩、题字、刻印,每个部分都是传统水墨人物画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水墨人物画不得不做出改变,于是结合西方的绘画写实技法,在平民主义思潮和新时代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应运而生。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面形式;趣味性;发展[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36-006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赵春艺.浅谈水墨人物作品中形式趣味的探索[J].天工,2023(36):60-62.赵春艺 韩国檀国大学造型艺术学院浅谈水墨人物作品中形式趣味的探索注释:①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4页。

②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3页。

③ 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美术》1979年第5期,第33-35,44页。

作者简介:赵春艺(1995—),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韩国檀国大学造型艺术学院东方绘画专业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当代水墨写意人物画 。

如何展现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是每个创作者都无法逃避的课题。

绘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它可以用来表达个人情感,可以宣传社会理念,也可以服务于政治文化。

作为艺术家主观创作的产物,艺术作品必然包含了创作者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通过画面形式体现在绘画作品中,而画面形式在诞生的同时具有了形式趣味。

一、画面形式的构成何为形式?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水墨画?广义上的水墨不外乎用笔、墨、纸、砚等基本创作素材,结合作者自身的绘画技法,经过选材、构思、创作、修改等过程,最终得到一幅构图完整、主题清晰的国画作品。

而抛开广义上的文字定义,水墨画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气韵,一种审美倾向;水与墨,白与黑,这些最简单的元素,在一张纸上自由碰撞,最终呈现出带有强烈个人主观思想和冲击力的画面效果,这种将水与墨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被称为“形式美”。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看法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看法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看法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壁画和石窟画。

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以人物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如《卢仝墓志铭图》就是一件著名的唐代水墨人物画作品。

随着历史的发展,水墨人物画在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等时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水墨人物画家相继涌现,他们的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水墨人物画的题材和内容,而且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

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墨浓淡、干湿、浓韵并济,形成了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在水墨人物画中,画家常常运用浓淡干湿的墨色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神韵,巧妙地运用笔墨的轻重、明暗和层次,营造出具有深邃意境的画面。

二是注重用笔的神韵和表现力,以形体勾勒、细线勾勒、点画和撇划等表现手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水墨人物画家在描绘人物形象的时候,往往巧妙地运用笔墨的变化和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表现出充满生气和情感的风采。

三是强调笔墨情趣和审美情感,以神韵为中心,以笔墨品格和墨韵意境为首要,从而使作品具有深沉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审美情感。

水墨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形象的同时,更注重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审美趣味,营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魅力。

水墨人物画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叙事性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传统艺术,也有表现当代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现代作品。

古代名家如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等,他们的作品多描绘了历史人物和古代风情,如《巡洋舰图》、《赵云图》等,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情趣深受人们喜爱。

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如赵无极、张善孖等,他们的作品则更多关注当代社会和人物形象,如《京剧人物》、《清晨》等,以其新颖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感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墨人物画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表现,不仅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而且也表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工笔人物画赏析与创作

中国工笔人物画赏析与创作

中国工笔人物画赏析与创作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在笔墨运用、色彩运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它具有精细、细腻、传神、华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细腻入微、传神逼真”的艺术瑰宝。

下面,我将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从历史背景、技法特点和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与创作。

一、历史背景和特点中国工笔人物画起源于唐宋时期,由谷文昌等艺术家兴起。

他们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运用细笔勾勒、色彩填充和各种不同的线条描绘了人物肌肉、眼睛等各种细节。

这种细腻入微,对人物特征的刻画,具有独特的技法特点。

工笔画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并传到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到了明清时期,工笔画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真人肖像的造型艺术和随笔画的风格。

而在清朝末期,代表着新文化运动的部分学者重新评价工笔画,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二、技法特点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主要在于线条描绘和颜色分明的特点上。

线条描绘以细丝勾勒为主,致力于描绘人物的神态特征、服饰形态、明暗交错等细节。

颜色使用时,先用颜料画出骨架,然后逐渐分层上色,渐进式的颜色堆积造成了色彩变化柔和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工笔画的精髓在于细腻、精细且色彩美观,对于人物的描绘力度非常刻苦,尤其是表现人物面部、手部细节方面更为出色。

三、创作方法1.构思阶段构思阶段是整个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确定画面的主题,然后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定绘画的对象和形象。

其次,要进行构图设计,考虑画面的布置、对比、比例和空间的利用等。

最后,要考虑色彩的运用,寻找合适的颜色搭配。

2.初稿阶段初稿是创作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最费力的阶段。

首先应该画出整体的轮廓以及画面姿态。

然后继续细化到各部位的细节和表情等,直到达到想要的效果为止。

3.精细阶段精细阶段也是最为考验创作者技能的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技巧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面部和各个部位的细节。

这一阶段需要精细入微的表现人物的肌肉和衣物的细节。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解读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解读
体 育 与 艺 术 研 究
对 中 国水 墨 人 物 画 创 作 的 解 读
韩 晓 峰 ( 北 省沧 州市 工农路 1 6号沧 州市 第三 中学 艺术 办 河北 沧州 0 1 0 ) 河 2 6 0 0 摘 要 : 中 国水 墨人 物 画创作需要 有 自已的主观 感受和 创造 性 , 有个人 的绘 画语 言和独立 风格 , 对 要 即能够在尊重客 观对 象, 讲究现 实主 义 的基 础上, 发挥 自己的主观 表现 力。 文首先 阐述 了中国水 墨人 物 画的发展概 述 , 论 并从 中国水墨人物 画创作造型 , 创造范 围, 以及绘 画语 言 等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了探 讨 ,旨在 不 断 创 新 中 国水 墨 人 物 画 。 关键 词 : 中国水 墨人 物画 创作 遗型 中图分 类号 : G4 2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7 —9 9 ( 0 O 0 () 2 9 0 1 3 5 2 I ) 7 b一0 1 - I 6 7
2 现 实 主 义 水 墨 人 物 画 的创 作
的 生 活 化 , 重 笔 墨语 言 的 丰 富 多 彩 , 重 体 面 造 型 , 免 会 减 弱 甚 至 忽 视 书 法 化 的 注 注 难 笔墨 语 言 。 至 会 提 出疑 问 , 书法 化 的 笔 4结语 甚 即 墨语 言 能 否 真 正 解 读 体 面 造 型 。 八 十 年 在 总之, 对于 现 代 水 墨 人 物 画 创 , 写 实 在 它必 然 不 会 进 行 的 革新 。 其次 是 对 现 代 生活 的关 注 , 关 代 之 前 , 分 的 强 调 以 西 方 文 化 思 想 来 挽 主 义 发 展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时 候 , 过 注 现 代 人 的 审 美 情趣 、 存 状 态 、 生 价 值 救 中 国 , 而 造 成 写 实主 义的 兴 盛 , 生 人 从 使笔 墨 满 足 人 对 绘 画 的 多 样 性 的追 求 。 先 要 对 首 水 并 取 向等 , 考 在 日益 发 达 的 工 业 文 明 下 的 与造 型 很 难 达 到 某 种 程 度 的 交 融 。 墨 人 传 统 人 物 画 的 深 入 研 究 和 认 识 , 从 中 掌 思 水 墨 、 彩 、 间等 的 有 机 统 一 。 些 都 是 色 空 这 对 传 统 水 墨 写 意 人 物 画 创 作 存 在 的 不 足 而 各 种 各 样 新 的 社 会 问 题 。 许 多有 代 表 性 物 画从 单 一 的 写 实 主 义 人 物 画 风 中 解 放 出 从 握 中 国 人 物 匦 创 作 规 律 , 其 薄 弱 点 作 为 以 书 在 的 现 代 人 物 画 作 品 中 可 以 看 出 , 者 对 于 来 , 法 化 的 笔 墨 语 言 又 重 新 发 挥 了 它 的 创 新 的 突 破 点 。 积 淀 了深 厚 的 传 统 功 力 作 新 的 语 言 形 式 的 运 用 和 新 的 造 型 观 念 的 注 作 用 与 价 值 。 先 , 笔 墨 问 题 而 言 , 一 首 就 第 入, 无疑 是 他 们 新 的 艺 术 观 和 新 的 审 美 趣 味的体现 。

中国水墨人物意象造型中的“似与不似”

中国水墨人物意象造型中的“似与不似”

2020·03意象是中国传统绘画规律里的审美要求,是传统美学的核心理论。

“意”指意蕴,“象”指物象。

意象是意中之象,是寓“意”之象,是“人心营造之象”,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造型即意悟人生。

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意象造型是通过描绘者的主观精神来把握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之间“形似”和“神似”的关系的一种造型方式,即主张对客观事物以“意”取“象”,借物抒情,“形神兼备”。

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强调以客观物象为依据,提炼、概括与主观塑造、再现,即以神起观、凝神取形、炼形造型、型形传神,达到主观情感和审美趣味相统一的境界。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水墨人物画中“不似之似”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不似”和“似”和“不似之似”之间的“度”的阐述,提出“不似之似”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符合画家的造型规律与中国人的审美认知。

一、“似与不似”中的传统理论精神(一)“似”中国绘画史初期,人们把逼真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画的好坏标准就是看其相似度。

这在中国画论中被称作“形似”。

中国书画同源,最初的象形文字可以视为中国画的起源,这无疑就是说中国画在最早的时候就在追求“形似”。

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饰纹上也可看出,我们的祖先是在极力追求一种“形似”。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画就有了文字记载。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韩非子·外储说》,韩非子认为,画“旦暮罄于前”的“犬马”难,“不罄于前”的“鬼魅”易。

这是因为人们很熟悉狗和马,画得不像的时候就会被人们发现;而没有人见过“鬼魅”,观者也就不会说像不像,所以容易画。

足以见人们当时对“形似”的重视。

传说三国时期,孙权要曹不兴为其画屏风的时候,不慎溅到画面上一点墨,曹不兴却将墨点成绘一只苍蝇,使人们叹为观止,可见这只苍蝇非常生动。

从上述记载来看,早期中国画是以“形似”为审美要求的。

(二)“似与不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单纯像照片似的“一模一样”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了,于是开始追求一种“形似”之外的东西了。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研究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研究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研究刘文西(1912-2002),原名刘宝瑞,江苏省宜兴人,著名的水墨画家。

他是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自幼酷爱绘画,曾师从名家陈半丁、黄宾虹等,得以传承中国古典绘画的精髓,深谙水墨人物画的技法和艺术内涵。

刘文西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意识,创作出了大量具有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水墨人物画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水墨画的杰出代表之一。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他的作品大气磅礴,墨色浓淡相宜,构图疏密有致,形神兼备。

刘文西深得古人墨法之精髓,擅长运用水墨的浓淡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神情和情感。

他的作品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形态和气质,同时又能通过墨色的渲染来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和内在的情感。

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广泛涉及历史人物、民俗风情、山水田园等多个题材,尤以历史人物画最为出色。

他擅长通过笔墨的运用,将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上,充分展现了这些人物的英雄气概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他的人物作品不仅在形态上着力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服饰装饰和动作姿态,更在情感上力求捕捉人物内心的世界,通过神态、目光、微表情等方面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刘文西的作品中,历史人物不再是静态的形象,而是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和震撼。

刘文西的人物画作品还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古代建筑、传统服饰、文房雅器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细致研究和深刻理解,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寄托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情怀,同时也为人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精神内核。

对于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研究,必须对他的创作技法和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刘文西的作品在笔墨运用上非常讲究,他擅长以淡墨调和浓墨,以干笔点缀湿墨,以虚实相补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骨法和衣裙的质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水墨人物画作品评点

水墨人物画作品评点

水墨人物画作品评点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形式,它以简练的线
条和深浅相宜的墨色,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神韵。

水墨人物画作品常
常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水墨人物画作品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

画家通过精心
安排人物的姿态和位置,使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种动静相宜、虚实相
生的美感。

同时,画家通过墨色的深浅和线条的运用,使人物形象
更加生动立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次,水墨人物画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的韵味。

水墨的
渲染和笔墨的运用,使人物的形态在墨色中得以凸显,同时也展现
出中国绘画独有的意境和情感。

画家通过墨色的渗透和笔墨的力度,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氛围,使作品更具有深远的艺术内涵。

最后,水墨人物画作品在题材上多样丰富。

它可以表现古代文
人雅士的风姿,也可以描绘现代人物的生活场景,甚至可以表现出
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使水墨人物画作品
更具有时代感和传承性,展现出中国绘画的丰富魅力。

总的来说,水墨人物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值得我们去深入品味和欣赏。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之一,艺术家通过运用墨色和水的混合来表现出自然界和人物的意蕴。

在人物画中,水墨画是一种既精妙又独特的艺术形式。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趋向多元化,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水墨画和当代水墨画的区别当谈到当代水墨人物画时,我们必须与传统水墨画进行比较。

传统水墨绘画是中国绘画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其代表作之一为《清明上河图》。

这种水墨绘画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特点是注重笔墨的意境。

然而,当代水墨绘画的创作背景和传统相比大为不同。

当代艺术家往往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作品中,将新的设计理念应用于手工艺术手段。

虽然当代水墨绘画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但艺术家们经常探索新的形式和样式,以满足观众现代审美需求。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1.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当代水墨人物画通常强调人物的个性特征。

艺术家通过运用粗犷的笔触、简约的线条和含蓄的色彩,营造出强烈的个性化表现方式。

相比传统水墨画强调人物的理性和静态特点,当代水墨画赋予了人物更加鲜明和立体的个性。

2.摆脱传统方式,创新手法当代水墨人物画往往摆脱了传统的造型手法,探索新的手法和表现方式,使人物形象生动和灵动。

例如,他们会在细节上用各种颜色和笔触创造出动态效果,或运用虚实交错和造型复杂的设计构图制造出多层次的视觉效果。

3.着重表现心境和气质当代水墨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和气质。

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运用笔墨的纵横和凝重的墨色来表现人物的心境。

此外,当代水墨人物画中会大胆运用灰色调,使人物形象更震撼人心。

4.减少或避免细节描绘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强调细节,运用精细和细致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细节之处。

然而,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艺术家们常常避免细节描绘,弱化人物的细节和肖像特征,更加强调整体表现和肖像的气质。

结束语当代中国水墨画虽然继承了传统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学理念和美学价值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成熟,当代水墨人物画已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艺术特征研究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其特点在于对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和抒情表达。

在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中,艺术家采用了一种简约而优美的艺术表现方式,将人物的特征、个性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思想精髓。

一、造型特征
1.人物形象简约明快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征是极其简约明快,为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纯粹性和高度概括性,画家往往运用粗笔强调人物的主要特征,如人物的面部特征、姿态、手势、服饰等等,不做过多的描绘。

通过用线条勾出人物的特征,让人物在画中呈现出全身心的充实感和美感美感。

2.人物形象自由变化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人物形象自由变化,像是自然生长和自然变化。

这种自由变化的特征不但表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现了人物形象的多维性和创新性。

往往画家在表现人物形象时,会加入许多自己的个性化特征,让人物形象更加具有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

3.人物形象的装饰性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中,人物形象的装饰性也是创作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画家往往会在人物的服饰、配饰、发型等方面加入自己的特色,让人物形象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装饰性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文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二、意境特征
1.意境神韵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意境神韵是非常浓郁的,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简约和概括来表现画家的情感与思想。

画家往往会在描绘人物的同时剖析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心理特征等等,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对人生、人性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情感、思想与表达的完美结合,让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意境更加深邃,使得人物形象焕发出独特的韵味。

2.情感内蕴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情感内蕴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

画家通过对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态度、情感和个性等特点,既能体现出人物的美感美感,更能表达出画家对人物的理解和关怀,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这种情感内蕴的表现方式,为观者提供了独特的阅读体验,也让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成为一种具有哲学性和思想性的艺术形态。

3.审美情趣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不仅展示了画家对人物的审美感受,同时也风味独特且富有内涵。

画家运用线条、墨色等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将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同时,也在视觉和心理上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享受,引发人们对艺术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三、艺术精神
1.观念创新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观念创新对中国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画家在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同时,融合了现代艺术思想,如形式、颜色、白色等等,让画面更加具有艺术创新性和时代感。

2.艺术感染力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的,它不仅体现了画家的才华、技艺,更具有强大的人文生命力和艺术时尚感。

画家在创作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并不局限于人物形象本身,同时也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结语: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征极具灵活性和魅力,它既融合了传统与前卫、古代与现代,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审美情趣。

对于艺术家而言,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使其更富有生命力与创造性,也让中国画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