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看传统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

合集下载

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的危害及预防

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的危害及预防

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的危害及预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的危害及预防摘要:在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当中,发电机组与系统的并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

由于各种原因在并列过程中发生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事故对电力生产和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失和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发电机组在并列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进行认真的分析提高认识,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以利于以后的安全生产。

同期系统是小型水电站电气操作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电机组安全并网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准同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并网方式。

同期装置对待并两例电源电压的相序、频率、相位等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判断,当待并两侧电源电压各参数基本相同时,自动或手动完成并网操作。

但是,往往因系统接线有误,运行人员误操作,会造成非同期并列的严重后果。

所谓非同期并列是指凡不符合准同期条件下进行并列,就是说将带励磁机发电机并入电网。

非同期并网是发电厂电气操作的恶性事故之一。

发电机并入电网分为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

准同期并列就是在并列操作前,调节发电机励磁,当发电机的电压相位,频率,幅值分别与并列点系统的电压,相位,频率,幅值相接近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

自同期并列就是先将励磁绕组经过一个电阻闭路,在不加励磁的情况下,当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接近时,合上发电机断路器,紧接着加上励磁,利用发电机的自整步作用。

就是借助于原动机的转矩和同频转矩相作用,将发电机拉入同步。

我厂的发电机采用的是准同期并列,因为准同期的优点是发电机没有冲击电流,对电力系统没有什么影响,但必须满足准同期并列的所有条件,否则造成非同期并列,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比机端三相短路的冲击电流还大一点。

准同期并列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和自动准同期并列二种,我们的小型机组都采用准同期并列,准同期并列应具备的理想条件和实际条件。

1,发电机电压等于系统电压(允许电压偏差不大于5%);2,发电机频率等于系统频率(允许频率偏差不大于0.1HZ);3,发电机电压相位与系统电压相位相同;4,发电机电压相序与系统电压相序一致;这几个条件是少一不可的,如果少一个会产生非同期并列的严重后果。

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合闸事故

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合闸事故

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合闸事故
冀介明
【期刊名称】《电世界》
【年(卷),期】1995(036)001
【摘要】发电机非同期并列是电力系统的严重事故。

当待并发电机与系统的三相
电压相位相差超过3O°时,冲击电流最大可达三列短路电流的二倍,定子线棒和转子大轴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应力,使定子端部绕组严重变形,联轴器螺栓有被剪断的危险。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冀介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0.71
【相关文献】
1.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分析 [J], 熊波
2.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分析和改进 [J], 潘赟
3.一起发电机的180°非同期并列事故 [J], 钱振华
4.一起变电站非同期并列合闸事件分析及预防措施 [J], 彭冲
5.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处置与启示 [J], 孙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起厂用电快切装置异常情况的处理及分析

一起厂用电快切装置异常情况的处理及分析

一起厂用电快切装置异常情况的处理及分析发表时间:2017-10-23T18:11:39.1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作者:吴亮亮[导读] 摘要: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电源正常切换是保证机组及设备安全稳定的基础,通过对一起由于6kV 开关故障而导致的厂用电正常切换失败的事件剖析(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 027300)摘要: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电源正常切换是保证机组及设备安全稳定的基础,通过对一起由于6kV 开关故障而导致的厂用电正常切换失败的事件剖析,分析了厂用电快切装置原理上的欠缺,提出了装置判据中应增加的应对方法,以提高快切装置在开关设备异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关键词:厂用电开关故障;厂用电切换;快切装置1 前言发电厂厂用电切换方式分为正常切换和事故切换。

正常切换由手动起动,在控制台、DCS 系统或装置面板上均可进行,根据远方就地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正常切换是双向的,可以由工作电源切向备用电源,也可以由备用电源切向工作电源。

在通常情况下,正常切换采用并联自动方式,即手动起动,若并联切换条件满足,切换装置将先合备用(工作)开关,经一定延时后再自动跳开工作(备用)开关,如在这段延时内,刚合上的备用(工作)开关被跳开(如保护动作跳闸),则装置不再自动跳工作(备用),以免厂用电失电。

若起动后并联切换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闭锁发信,并进入等待人工复归状态。

但若切换装置中没有设定并联延时,则当合上的开关又跳开时,就会造成厂用电源失去的事故。

2 快切装置构件目前华东电网发电厂较多采用 MFC2000 系列微机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以往厂用电切换速度慢、切换成功率低或根本无法实现快速切换等问题,但现场仍会出现异常情况,影响快切装置自身的安全运行。

MFC2000 快切装置由以下几个模件组成。

(1)电源板(MPW-400)。

该模件将 DC 220 V/DC 110 V/AC 220 V 电压转换成 +5 V,±15 V 和+24 V 电源,供装置内部使用。

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分析和改进

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分析和改进

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分析和改进摘要非同期并列是发电厂电气的恶性事故之一。

并列合闸瞬间,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和电磁力矩。

在冲击电流下产生的电动力和发热是发电机和所连设备(如断路器、变压器)不能承受的,它会造成发动机定子绕组变形、弯曲、绝缘崩裂、定子绕组并头套溶化,甚至将定子绕组烧毁等严重后果。

介绍一起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情况、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合闸回路;分析改进1 事故经过2012年7月4日03:19分,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360烧结余热发电机(型号为:QFW?15?2A?10.5)在正常停机一小时后再次热态起机并网。

运行人员按操作规程正常操作,在同步点时,按“合闸”按钮后发现同步表指针还是按顺时钟方向旋转约45度角时,听到“砰”的一声响,随后运行人员立即退出发电机同期出口压板、同期点“1”按钮、“手选确认”按钮,检查机组其他设备,发现发电机保护跳机、励磁灭磁开关1KKA及1KKB已跳闸、汽机报振动大跳机、循环风机跳机;马上安排做紧急停机、停炉操作;并进行汇报。

2 事故后的检查及试验情况2.1 检查发电机发现1)摇测绝缘-发电机A、B相线圈对地短路,电阻为零;2)打开端盖-定子线圈有明显的两处烧灼痕迹,在故障点同处对应定子铁的芯位置有约1.5cm深的烧灼孔;3)发电机定子端部线圈有部分变形、移位,端部绑扎带大部松动断裂,绝缘崩裂;4)发电机联轴器定位销有明显扭曲变形。

2.2 保护及后台报文情况2.2.1 发电机保护装置报文1)RCS985RS发电机主保护(差动保护)报文:12-07-04 03:19:13:936 保护启动12-07-04 03:19:14:052 Dimax 20.52Ie比例差动动作出口2 0→103:19:14:135 Dimax 4.08Ie 比率差动动作12-07-04 03:19:14:305 非电量3跳闸2)RCS985SS发电机后备保护报文:12-07-04 03:19:09:999 TWJ 1→012-07-04 03:19:10:003 KKJ 0→112-07-04 03:19:10:045 HWJ1 0→112-07-04 03:19:10:072 HWJ1 1→012-07-04 03:19:13:934 HWJ1 0→112-07-04 03:19:13:936 保护启动0→112-07-04 03:19:14:065 HWJ1 1→012-07-04 03:19:14:081 TWJ 0→112-07-04 03:19:14:442 装置报警0→112-07-04 03:19:14:442 定子零序电压报警0→112-07-04 03:19:16:932 过流I段动作12-07-04 03:19:16:932 出口112-07-04 03:19:17:772 装置报警1→0 (返回)12-07-04 03:19:17:772 定子零序接地电压报警1→0 (返回)12-07-04 03:19:19:942 过流I段动作1→0 (返回)2.2.2 后台历史事件报告12-07-04 03:18:16:562 ms 同期继电器常闭正常变位退出12-07-04 03:18:16:750 ms 同期继电器常开正常变位投入·12-07-04 03:18:59:576 ms 1#循环风机整组启动保护动作12-07-04 03:18:59:699 ms 1#循环风机比率差动动作AC 2.79A12-07-04 03:18:59:708 ms 1#循环风机HWJ 状态分12-07-04 03:18:59:749 ms 1#循环风机TWJ 状态合12-07-04 03:18:59:875 ms 同期继电器常开正常变位退出12-07-04 03:19:00:046 ms 同期继电器常闭正常变位投入12-07-04 03:19:00:273 ms 1#循环风机保护动作返回12-07-04 03:19:00:500 ms 同期继电器常闭正常变位退出12-07-04 03:19:00:625 ms 同期继电器常开正常变位投入·12-07-04 03:19:10:249 ms 同期装置合闸按钮开入SOE 投入12-07-04 03:19:10:422 ms 同期装置合闸按钮开入SOE 退出12-07-04 03:19:09:921 ms 发电机测控-断路器位置合12-07-04 03:19:09:946 ms 发电机测控-断路器位置分12-07-04 03:19:10:306 ms 同期装置断路器接点投入12-07-04 03:19:10:359 ms 同期装置断路器接点退出12-07-04 03:19:13:765 ms 发电机测控断路器位置正常变位合12-07-04 03:19:13:750 ms 发电机保护985RS 动作12-07-04 03:19:13:750 ms 发电机保护985SS 动作12-07-04 03:19:13:968 ms 发电机测控断路器位置正常变位分(说明:以上各装置显示的时间由于没装GPS对时,显示不一。

从一次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看传统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

从一次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看传统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

从一次发电机非同期并列看传统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叶念国翁乐阳(深圳市智能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 518033)【摘要】由于厂用电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在贵州某发电厂发生一次300MW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导致起动备用变压器及6KV厂用电工作分支及备用分支断路器损毁,发电机也受到了一次很大的冲击。

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不能再忽视盲目继承过时技术的危害性。

【关键词】并联切换同期切换非同期合闸0 引言高度重视电力生产的安全,是电力系统各领域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务,稍一疏漏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甚至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

这一重要原则引导大量电力技术人员在设计、科研、基建、运行各个领域里以超乎寻常的严谨态度进行各项工作,这是我国电力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因循守旧、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思想又在严重地威协着电力生产的安全。

一些人把“安全”片面的理解为无原则继承历史遗产,于是不少完全过时的技术、严重威协安全的过时规程还被奉若神明,人们不敢越雷池半步。

用那些面向小机组、小系统的技术和规程去处理当今大机组、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那有不出问题的道理。

遗憾的是现行体制包容了这些问题,因频频暴露的问题对人们已“司空见惯”。

它又反过来助长保守思潮,不能不承认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本文剖析的这起事故就是一个例证。

1 对传统厂用电源快切装置正常切换方式的剖析图1-1是一个火电厂一台机组的主接图和厂用电接线,发变组的大部份功率经11接线的主接线输送到500KV系统,发电机的厂用电经机端由两台高厂变取2得,另外由系统某变电站提供的220KV电源作为两台起备变的电源。

以A段厂用母线为例,如果因运行需要将工作分支电源与备用分支电源进行互换,例如A母线的电源由工作分支切换到备用分支,按照快切装置的传统设计有三种方式,即:(1)串联切换此项操作是先断开4DL,再合上5DL。

(2)同时切换此项操作是在发出断开4DL命令的同时发出合上5DL的命令,利用合闸时间长于分闸时间的特点,实现4DL先断开,5DL后合上,可以说这是一种快速的串联切换。

一次厂用电切换引发的思考

一次厂用电切换引发的思考

一次厂用电切换引发的思考摘要】本文首先对厂用电快切装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讲诉了某发电厂一次机组非停且厂用电失去事故中,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正确动作情况,以及对事故分析和相关系统改进起到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厂用电源快切装置、DCS跳闸、改进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0-039-01在发电厂或一些用电负荷较大的厂矿企业,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对机组乃至全厂的安全运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供电负荷至少由两条同步且互相独立的馈线供电,并装有快速切换装置。

在事故情况下由快速切换装置将故障电源切换至备用电源,以保证厂用电不失电。

正常切换时保证切换的同时性和快速性。

近些年,随着真空和SF6断路器的广泛应用,开关开断和闭合速度比从前的少油开关大大提高,完全满足快速切换的要求,所以快速切换装置逐渐受到广泛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改进提升,快切装置的原理和功能也已经相当完善。

但不论是机组停运前的正常并联切换还是事故过程中的串联切换,仍然经常出现厂用快切不成功的情况。

其原因多为切换条件不完全满足造成的快切装置不动作,或是快切装置虽然动作但由于回路或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原因而未完成整个切换过程。

下面介绍一起事故中厂用电切换装置的动作情况,暴露出的机组问题以及对事故分析和DCS系统改进起到的关键作用。

2014年1月8日,某厂3号机组非计划停运,厂用电失去。

检查发变组多个保护动作,厂用电快切装置动作,但均不明原因。

随即,调取发变组故障录波器的录波文件,选取灭磁开关、主开关、6KV电源进线开关及失磁保护动作等开关量进行数据分析。

明显的看出灭磁开关跳闸后,经过延时发电机失磁保护动作,进而发变组保护动作出口,发电机解列。

从以上录波图中,我们还能发现,几乎与灭磁开关(绿色)同时跳闸的还有6KV厂用系统的两台工作电源进线开关,即6KVA段91号开关(红色)和6KVB 段117号开关(蓝色)。

快切装置

快切装置

2.2事故同时切换 由保护接点起动,先发跳工作电源开关指令, 在切换条件满足时(或经用户延时)发合备 用电源开关命令。 切换条件:快速、同期判别、残压及长延时 切换。快速切换不成功时自动转入同期判别、 残压及长延时切换。
2.3非正常工况切换 非正常工况切换是指装置检测到不正常运行 情况时自行起动,单向操作,只能由工作电 源切向备用电源。该切换有以下两种情况。
同期切换
残压切换
长延时切换
当某些情况下,母线上的残压有可能不易衰 减,此时如残压定值设置不当,可能会推迟 或不再进行合闸操作。因此在该装置中另设 了长延时切换功能,作为以上三种切换的总 后备。
五、装置闭锁
装置闭锁及报警功能 1保护闭锁 当某些保护动作时(如工作分支过流),为 防止备用电源误投入故障母线,可由这些保 护给出的接点闭锁装置。一旦该接点闭合, 装置将自动闭锁出口回路,发装置闭锁信号, 面板闭锁、待复归灯亮,并等待人工复归。
我厂选用用国电南自 WBKQ-01B微机备用电源快速 切换装置
并 联 自 动 手 动 并 联 并 联 半 自 动 正 常 手 动 切 换
(运 行 人 员 手 动 起 动 )
手 动 串 联 按 起 动 原 因 分 类 串 联 切 换
事 故 切 换
(发 变 组 、 厂 变 保 护 接 点 起 动 )
并联半自动 并联半自动指手动起动切换,如并联切换条 件满足要求,装置先合备用(工作)开关, 而跳开工作(备用)开关的操作则由人工完 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人员仍未跳 开工作(备用)开关,装置将发告警信号。 如果手动起动后并联切换条件不满足,装置 将立即闭锁且发闭锁信号,等待复归。
1:手动并联切换只有在两电源并联条件满足时才 能实现,并联条件可在装置中整定。 2:两电源并联条件满足是指: ⑴两电源电压差小于整定值。 ⑵两电源频率差小于整定值。 ⑶两电源相角差小于整定值。 ⑷工作、备用电源开关任意一个在合位、一个在分 位。 ⑸目标电源电压大于所设定的电压值。 ⑹母线PT正常。

电力知识精讲!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电力知识精讲!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

电力知识精讲!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非同期并列是发电厂的一种严重事故,它对有关设备如发电机及其与之相串联的变压器、开关等破坏力极大,严重时会将发电机线圈烧毁端部变形,即使当时没有立即将设备损坏,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隐患。

就整个电力系统来讲,如果一台大型机组发生非同期并列则影响很大,有可能使这台发电机与系统间产生功率振荡严重地扰乱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崩溃。

一、准同期并列条件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发电机的频率、电压及相位与系统相同(事实上绝对相同是极难做到的)。

一般在发电厂只需符合下列条件便可并列:电压差不大于额定值Ue 的5%-10%,频率差不大于额定值fe 的0.2%-0.5%;相位差小于10°。

这3个条件被称为“实际并列条件”。

二、非同期并列危害发电机的电压、相位及频率与系统不符合实际并列条件的并列,被称为非同期并列。

1.电压不等。

假设发电机与系统的频率、相位完全相同,只是电压不等,则并列之前发电机高压油开关主触头间就存在电压差,并列时将会产生无功冲击电流。

电压差愈大,冲击电流也愈大,其产生的电动力将使发电机和有关的电器设备受到损伤。

2.相位不等。

假若发电机频率、电压与系统完全相同,只是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的电压相位不等。

因为存在相位差,所以并列之前发电机油开关主触头间就存在电位差。

在这种条件之下并列,将会产生有功冲击电流。

其引起的后果是:假如发电机电压相位滞后于系统,则使发电机突然加速;假若发电机电压相位超前于系统,则会使发电机突然减速。

发电机不论是加速还是减速,都将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轻者使发电机短时抖动,重者使其主轴扭伤,破坏其转子。

3.频率不等。

假如发电机的电压、相位与系统完全相同,只是频率不等,在这种情况下并列,情况与相位不同时所产生的后果相类似,会产生有功冲击电流。

频率相差愈大,出现的冲击电流也愈大,这使得发电机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与系统同期,甚至不会达到同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次发电机非同期并列
看传统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
叶念国翁乐阳
(深圳市智能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 518033)
【摘要】由于厂用电快切装置的设计及使用错误在贵州某发电厂发生一次300MW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导致起动备用变压器及6KV厂用电工作分支及备用分支断路器损毁,发电机也受到了一次很大的冲击。

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不能再忽视盲目继承过时技术的危害性。

【关键词】并联切换同期切换非同期合闸
0 引言
高度重视电力生产的安全,是电力系统各领域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务,稍一疏漏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甚至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

这一重要原则引导大量电力技术人员在设计、科研、基建、运行各个领域里以超乎寻常的严谨态度进行各项工作,这是我国电力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因循守旧、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思想又在严重地威协着电力生产的安全。

一些人把“安全”片面的理解为无原则继承历史遗产,于是不少完全过时的技术、严重威协安全的过时规程还被奉若神明,人们不敢越雷池半步。

用那些面向小机组、小系统的技术和规程去处理当今大机组、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那有不出问题的道理。

遗憾的是现行体制包容了这些问题,因频频暴露的问题对人们已“司空见惯”。

它又反过来助长保守思潮,不能不承认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本文剖析的这起事故就是一个例证。

1 对传统厂用电源快切装置正常切换方式的剖析
图1-1是一个火电厂一台机组的主接图和厂用电接线,发变组的大部份功率
经1
1接线的主接线输送到500KV系统,发电机的厂用电经机端由两台高厂变取2
得,另外由系统某变电站提供的220KV电源作为两台起备变的电源。

以A段厂用母线为例,如果因运行需要将工作分支电源与备用分支电源进行互换,例如A母线的电源由工作分支切换到备用分支,按照快切装置的传统设计有三种方式,即:(1)串联切换
此项操作是先断开4DL,再合上5DL。

(2)同时切换
此项操作是在发出断开4DL命令的同时发出合上5DL的命令,利用合闸时间长于分闸时间的特点,实现4DL先断开,5DL后合上,可以说这是一种快速的串联切换。

(3)并联切换
此项操作按传统的“检同期”原则,当5DL两侧电压相位差小于30°(数十年来流行着这个整定值)时先合上5DL,再断开4DL。

这就是传统的“检同期”操作,合闸的唯一依据是相角差在30°之内,不管电压差,也不管频率差。

采用串联切换和同时切换的出发点是避免在进行4DL和5DL的倒闸操作中不产生环流,因为很多人盲目的害怕环流。

这种操作是先断开原供给厂用电的工作分支电源,再投入备用分支电源,因而是人为制造了厂用母线短时失电,进而诱
发母线上厂用电动机转达入异步发电状态产生的残压与备用电源的冲击。

如果此时备用分支断路器拒动,则酿成厂用母线全部停电。

如果采用并联切换则会产生如下三种结果:
①因发电机通过500KV线路与220KV系统形成电磁环网,如此时系统的潮流分布使备用分支断路器5DL两侧的功角大于30°同期闭锁角,则合闸回路被同期检查继电器闭锁,无法完成切换;
② 5DL两侧的功角小于30°,可以实现切换,但合闸后通过5DL的负荷是未知的。

③发电机已与220KV系统解列,5DL处在差频同期状态,即其两侧有压差、有频差,且有不断在变的相位差。

由于并联切换本质上是传统的“检同期”,只受30°相角差的固定定值限制,一旦当相角差进入小于30°的区间即可发出合5DL 命令,如果此时频差及压差很大,断路器的实际合闸角会很大,将会产生非同期合闸,使5DL再次跳闸,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传统快切装置所采用的三种正常切换方式是存在隐患的。

2 此次发电机非同期并列事故的过程剖析
此次事故的起因是发变组高压侧断路器的跳闸,甩掉除厂用电负荷以外的全部负荷,机组转速大幅上升,导致汽机危急保安器动作,关闭主汽门,同时励磁调节器进行强行减磁,机组频率及电压进而迅速下降,运行人员为了保厂用电,通过快切装置对厂用母线的备用分支开关进行并联切换方式的合闸操作。

由于此时发电机频率已下降到45Hz,而备用分支断路器仅受断路器两侧电压30°的相位差制约,从而导致发电机经过高厂变、工作分支断路器、备用分支断路器及起备变进行了一次极大频差及极大压差的非同期合闸,使起备变及断路器损毁。

显然,如果快切装置的合备用操作不是按“检同期”方式的并联切换设计,而是按严格意义的自动识别同期性质后的同期方式设计,则完全可以避免这一事故,因当备用分支断路器两侧的压差及频差超过整定值时装置会拒绝合闸。

这次事故中如果运行人员直接手动操作断开工作分支断路器,制造断路器偷跳,引起快切装置进入非正常切换,迅速投入备用分支断路器则能顺利的恢复厂用电。

3“同期切换”是快切装置正常切换的最佳方式
前已述及传统快切装置的设计者之所以选择“串联切换”和“同时切换”作为正常切换的主要方式,是因为害怕产生环流。

从图1-1中可以看到,当4DL 和5DL中任一断路器例如4DL在合位时,再合上5DL确实会产生环流,这个环流实质上是4DL和5DL分流了220KV及500KV主系统的部分负荷,即接通5DL引起了系统的潮流重新分配。

环流的大小与5DL合闸前断路器两端的功角有关,功角越大,合上5DL后分流的负荷越大,如果这一负荷不会导致5DL因过流跳闸,则合闸前5DL两端测得的功角就是容许合闸的功角,允许合闸功角的最大值可称其为“允许功角”。

显然,允许功角与系统的运行方式有关,可以通过潮流计算获得。

因此,盲目的回避环流是错误的,只要功角小于允许功角就可以进行合环操作。

当实侧功角大于允许功角时,则可以自动将切换方式转为串联切换或同时切换,保证较快实现厂用电源的倒闸操作。

这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前述串联切换和同时切换可能产生的危害。

在极少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发电机与备用电源处在解列状态,此时正确的切换方式应是先按准同期条件合上待投入的电源分支,再切除原工作的电源分支,这样才可避免人为制造停电引起的残压冲击。

概括起来,厂用电源的正常切换原则上应实行先合后分的切换方式,这里所说的“合”即是“同期操作”的意思。

如是差频同期,则严格按电压差、频率差及相角差三个条件实施同期操作。

如是同频同期(合环),则严格按电压差和功角两条件实施同期操作。

当功角超过允许值才自动转为先切后合的串联切换或同时切换。

应特别强调的是4DL和5DL两个断路器因处在高压电网的合环点上,为了避免系统中其他设备故障过大的短路电流烧毁断路器,不允许这两个断路器长时间都处在合闸位置,也就是说按“同期切换”原则进行切换时必须做到先合一个断路器后立即切除另一断路器。

当前国内许多的快切装置设计的所谓“半自动”正常切换容许在自动合上一个断路器后,再人工去切除另一断路器,这是极为危险的,因当主网发生短路时会引起厂用断路器4DL及5DL穿越极大的故障电流,一旦主保护拒动,4DL及5DL要切断它们完全不可能胜任的短路电流,最后以损毁告终。

4 结束语
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正常发电的重要自动装置,不论是其正常切换功能,还是事故切换功能都应在理论上严谨的进行设计。

那种一味继承过时技术,只是在硬件上换上了微机,这是很危险的。

文中摘引的这次事故就是错误采用并联切换的结果,如果将并联切换代之以同期切换这次事故就不可能发生。

同样当前流行的大量快切装置在事故切换的设计上也同样存在错误,突出的表现在捕捉同期这一设计上。

设计者把一群失去电源的电动机群的异步发电工况等同于正常有动力源和励磁源的发电机,因而用正常发电机同期的方法处理事故切换,以致丧失了本可利用的投入备用电源的时机,使每次事故切换结束后必定损失大量厂用负荷,厂用电不能立即全面恢复。

他们把“快切成功”定义为起备变投入后不再跳闸,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快切成功应该是起备变投入后立即恢复对全部厂用负荷的供电。

【作者简介】
叶念国男(1935—)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教学研究工作深圳市政府科技顾问,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深圳市智能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翁乐阳女(1961—)高工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研究与开发工作
垂询电话:(0755)83663318
通讯地址:深圳市深南中路3039号国际文化大厦1428-1430号邮编:518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