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兴
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

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能够学唱儿歌《认识你呀真高兴》;2.通过唱歌和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感情;3.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学习儿歌,了解自己和他人,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准备:1.儿歌《认识你呀真高兴》的录音和歌词;2.乐器(如鼓、铃铛),音响设备;3.幼儿喜欢的小动物或玩具(用于比拼)。
三、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转圈、飞翔、跳跃等,增强幼儿体能和注意力。
2.引入新歌(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认识你呀真高兴》的录音,让幼儿听一遍,然后问幼儿们都听到了什么。
教师选择两个小朋友用乐器合作演奏一段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感情。
3.学唱歌词(1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带领幼儿学唱歌词,通过反复听唱和模仿,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发音。
同时,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卡纸做成儿歌的场景,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4.配合动作(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配合动作,随着歌曲的演唱做出动作表达,比如:“举起右手”,“握握左手”,“狠狠摇头摆脑”,“拍拍手”等,增加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5.比拼活动(10分钟)教师准备幼儿们喜欢的小动物或玩具,用于比拼游戏,让幼儿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和合作的乐趣。
教师提供比拼规则,比如用时间最快的小朋友获胜,或者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颁发小奖品。
6.教育评价(5分钟)教师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鼓励幼儿表现出色的小朋友,并给予大力夸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
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通过学唱儿歌《认识你呀真高兴》,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和乐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配合动作和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和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意愿。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认识你呀真高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唱出歌曲,理解歌曲的意义。
3. 技能目标:训练幼儿的音准、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并能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把握,以及歌曲情感的抒发。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学习歌曲。
2.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3. 情感教学法: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音乐游戏,如“抓手指”、“小鸟飞”,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新歌(5分钟):a) 向幼儿介绍歌曲的名称《认识你呀真高兴》,并解释歌曲的意义。
b)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c)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让幼儿相互交流、合作。
3. 歌曲表演(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在今天的音乐活动中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这首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
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唱功、节奏感、合作意识等。
3. 评价内容:音准、节奏感、情感表达、课堂参与度。
七、教学内容拓展1. 相关歌曲:推荐幼儿学习其他欢快的歌曲,如《小星星》、《小燕子》等。
2. 音乐知识: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符等。
3. 音乐游戏:其他有趣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抢答》、《音乐接力》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要给予个别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一、活动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相互认识的快乐,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了解同伴的名字和特点。
3.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音乐CD:《认识你呀真高兴》2. 幼儿舞蹈垫3. 彩笔、画纸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点头、弯腰、转圈等,让幼儿熟悉舞蹈节奏。
2. 主体活动(10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舞蹈。
2.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舞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相互认识,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
3.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动作,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让幼儿缓解舞蹈带来的疲劳。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动作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2. 关注幼儿在相互认识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敢于表达自己、是否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等。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 教师在组织相互认识环节时,可以先从熟悉的小朋友开始,逐渐引导幼儿认识新朋友。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舞蹈表演,让家长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认识你呀真高兴”主题墙,展示幼儿的舞蹈照片和自我介绍。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避免幼儿在舞蹈过程中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微笑和积极的表情,给幼儿带来正能量。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于表现不足的幼儿,要找到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

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认识你呀真高兴》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听辨和演唱《认识你呀真高兴》的歌曲;2. 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通过有趣的乐器演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认识你呀真高兴》的歌曲;2. 手鼓、铃鼓、花盆、木鱼等小型打击乐器;3. 音乐节奏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通过互动问答,引出歌曲主题:“我们今天要学唱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你们最喜欢的是和谁玩耍呢?”2. 让学生配对,用手势、表情、声音等方式模仿自己和朋友的样子,体验友谊的快乐。
二、歌曲欣赏(10分钟)1. 给学生播放《认识你呀真高兴》的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
2. 结束后,向学生询问歌曲的感受和主题,引导他们理解歌曲内容。
三、歌曲学唱(15分钟)1. 将歌词写在黑板上,分行分段。
2. 分段教唱,先带头唱,再让学生跟唱。
逐句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
3. 综合教唱,学生一起唱整首歌曲。
四、乐器演奏(15分钟)1. 准备各种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铃鼓、花盆、木鱼等。
2. 向学生展示不同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节奏感。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乐器。
指导学生按照歌曲节奏演奏各自的乐器。
4. 让学生一起合奏,形成整齐有序的音乐。
五、扩展活动(15分钟)1. 将歌曲中的一些重要词汇或句子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抽取并表演出来。
2. 让学生利用词汇或句子,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
六、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认识你呀真高兴》这首歌曲的歌词和表演活动。
2.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这首歌曲。
拓展: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练习时,将其他乐器的演奏加入到合奏中,丰富音乐效果;2. 学生可以结合舞蹈动作,进行更有创意的表演。
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除了能够正确听辨和演唱这首歌曲外,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发展音乐表达能力及节奏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鉴赏能力。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的认识,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旋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跟着歌曲一起唱,感受歌曲的欢快。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感受和同伴一起唱歌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的音频文件,歌词卡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让幼儿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活动(2分钟):播放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
3. 学习歌曲(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重复唱两遍,让幼儿熟悉歌曲。
4. 游戏活动(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跟着歌曲一起唱。
组长变换动作,组员们要尽快学会新的动作。
5. 总结活动(2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以及学会了什么。
四、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2. 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3. 活动过程中,要保持教室通风,以免幼儿缺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墙上贴上歌词卡片,让幼儿在课间休息时可以随时观看和唱歌。
3. 教学内容拓展:可以教授幼儿其他欢快的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六、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的认识,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旋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跟着歌曲一起唱,感受歌曲的欢快。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感受和同伴一起唱歌的乐趣。
七、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的音频文件,歌词卡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合唱、舞蹈等互动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认识你呀真高兴》,歌词卡片,小礼物。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舞蹈空间。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转圈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CD,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 舞蹈编排(5分钟):教师根据歌曲旋律,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舞蹈练习。
4. 互动环节(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舞蹈动作,进行比赛。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四、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欢程度及改进建议。
3.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如家长音乐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音乐学习情况。
2. 社区参与:组织幼儿参加社区音乐活动,如街头表演,让幼儿在不同的场合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
七、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教材,如《儿童音乐启蒙》、《中班音乐课程》等。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音乐教学资源,如音乐游戏、舞蹈视频等。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让幼儿学习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韵律活动背景与分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韵律活动背景与分析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中班授课中,音乐课教育教学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丰富幼儿的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提高语言表达等能力。
因此,如何选取适合幼儿听、看和唱的歌曲进行教学就成了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一。
《认识你呀真高兴》这首儿歌—首受欢迎的韵律活动曾为我们的儿童趴促进交际、增强对语音的灵敏度、开启音乐素质,增进幼儿间情感的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韵律活动分析1. 活动目的本次韵律活动旨在通过唱、跳、拍打三个方面的体验,激发幼儿兴趣,促进行动沟通和交际,加深理解音乐真谛,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2. 活动内容2.1 歌曲简介《认识你呀真高兴》是一首儿童歌曲,此歌曲旋律流畅、易于吸收。
歌词主要是围绕“认识”展开,表达了对彼此认识、交往的喜悦之情。
2.2 音乐主题本次韵律活动主题为“认识”,并紧扣歌曲主题内容,通过幼儿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感受歌曲歌词的内涵。
2.3 活动过程(1)歌曲欣赏:首先播放《认识你呀真高兴》的歌曲,让幼儿听歌曲,熟悉曲调,了解歌词,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唱歌体验:带领孩子们合唱歌曲,教师要注意口型、节奏、气息等方面的指导,使幼儿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3)舞蹈体验: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舞蹈,以加深幼儿对歌曲歌词的理解,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4)乐器体验:引导幼儿使用文具、敲课桌等现有的物品当做乐器,进行打击伴奏,同时展现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4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音乐韵律活动,幼儿将会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的艺术文化意识;(2)培养幼儿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理表达和倾听;(3)通过唱歌、跳舞和打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幼儿的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4)通过活动,加深幼儿对歌曲歌词内涵的了解,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认识你呀真高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认识你呀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
2. 认知目标:让幼儿学会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技能目标:训练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能够流畅地唱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挂图、小礼物。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直到能够独立演唱。
4. 合唱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创意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如跳舞、表演等。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学习态度、音准和节奏感。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3. 通过定期举行的音乐活动,检验幼儿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内容1. 歌词解读: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并练习歌曲的节奏。
3. 合唱技巧:教授幼儿合唱时的呼吸、发声等技巧,提高合唱效果。
七、教学步骤1. 复习歌曲: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3.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并练习歌曲的节奏。
4. 合唱技巧:教授幼儿合唱时的呼吸、发声等技巧,提高合唱效果。
5. 合唱练习: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
兴
参考范本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说唱的方式表演歌曲,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2.在学习结伴舞蹈的过程中,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体验共同表
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会跳单圈邀请舞。
2.钢琴伴奏、活动场地(椅子两两摆放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1.围绕活动主题“认识你呀真高兴”进行师幼间的互动与问候。
(1)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彼此问候。
师:孩子们,来到无锡我认识了你们
这么多新朋友,我想大声地对你们说:“认识你呀真高兴!”如果你们
愿意和我做朋友,一定也会大声地对我说这句话。
(启发幼儿用同样的
话语回应执教老师)瞧!今天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也用这句话向大家
问个好吧!
(2)在歌曲表演中传递快乐情绪。
师:我知道你们学过一首歌就叫《认
识你呀真高兴》,咱们一起表演给新朋友们(指现场观摩教学的客人老师)看看吧。
(完整歌表演一次)
2.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现歌曲。
感受唱唱、说说的变化与乐趣。
(1)看老师怎样说唱。
师:刚才你们为大家表演,现在我想为你们表演。
仔细听,我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集体练习。
(按前面一半唱,后面一半说的方式完整进行)师:原来,一首歌可以从头唱到尾,还可以像我这样前面一半唱,后面一半说,
唱唱、说说真有趣!你们也来试试吧!
(3)以师生轮流“说”的方式再次练习。
师:这一次又有新变化:最后
两句说的地方我和你们一人一句,你们愿意先说还是后说?
3.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乐意与更多朋友进行表演。
(1)尝试按男孩、女孩结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
师:和你旁边的朋友
合作一次吧,先商量好,是男孩先说还是女孩先说。
(提醒幼儿:说的
时候会用好听的声音,听的时候要安静、有礼貌。
)
(2)交换朋友,继续以两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
师:我们要换个朋友
再来一次。
注意了:前奏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朋友和他(她)面对面站好,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前奏结束时你们就要开始唱歌跳舞了。
(3)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小结并增加一次练习。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能很快找到朋友并且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但是商量的声音太大,
这样合适吗?为什么?(影响听音乐)启发孩子看看彼此间的距离(很近),提醒大家用悄悄话商量。
(4)增加朋友(提升难度),尝试以三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
师:刚才
是几个人做朋友?(两个)如果请你们三个人一起跳舞行不行?记住哦!前
奏的时候要三个朋友在一起,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接着说、谁最后说。
有点难,让我们来试试!
4.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1)和朋友商量着改编歌词及动作。
师:歌里唱到和朋友“拉拉手、亲
一亲”很开心,你还愿意怎样和朋友亲热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
谁
来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2)选取个别动作替换到原有的歌词中,并完整表演。
5.拓展活动思路,尝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用方言表现歌曲的说唱部分,享受方言带来的快乐。
师:还记得我从哪里来的吗?我会用苏州话介绍自己,一起听听。
(教
师用苏州方言说:我是苏州人,认识你呀真高兴!)你们可以用无锡话
说说吗?幼儿说方言,师生再轮流说。
师:我有很多朋友,有四川的、上海的……我跟他们学过四川话、上
海话,再用不同的语言来试试。
师生轮流说。
活动背景与分析
这一个活动案例是我们为参加江苏省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而设计的,可是当我们来到展评现场无锡实验幼儿园时,发现参赛的教学内
容该幼儿园已分两教时实施过(第一教时:学唱歌曲;第二教时:学跳
邀请舞),这就意味着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无法再用!意外、紧张之余,
立即思考对策。
在与幼儿接触的半个小时中,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学习
状况,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调整了教学方案。
首先,把幼儿完整演
唱的形式改为说唱(前半部分唱,后半部分说);其次,在邀请舞的基
础上,调整为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第三,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最后,充分借助异地上课的机会,利用师生各自优势(会多种方言),
拓展教学思路。
活动在狮山中心幼儿园团队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从“痛并快乐”的过
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也真切地体会到“教育无痕”背后的努力与付出。
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点点并不成熟
的经验:只要把孩子放在心里,在简单、真实、自然的状态下多用我
们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需要、多用我们的耳朵倾听孩子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