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概论读书报告汇总

合集下载

《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范文

《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范文

《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范文测绘学概论是一门关于测量、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管理的学科,它拥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深远的影响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测绘学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与实践经验,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测量技术、地图制图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在测绘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了解到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测绘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空间的形状、位置和属性的科学与技术。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图制作和土地测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测绘学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测绘学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其次,在学习测绘学概论的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测量是测绘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测量仪器和方法获取地球表面和周围空间的几何和物理属性。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遥感技术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我掌握了这些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提高了我的测量技能。

另外,在学习测绘学概论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地图制图的基本技术和要求。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以某种形式展示在纸上或电子介质上的一种图形表示。

地图制图涉及到地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展示等过程。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地图的制图原理、图像处理技术、地图符号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我了解了地图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了我的地图制作能力。

此外,通过学习测绘学概论,我还了解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地理数据的信息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从而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案例,我了解了GIS在地理分析、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了我的应用领域和视野。

测绘学概论报告

测绘学概论报告

测绘学概论报告题目对测绘学的认识姓名庄定裕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所属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114102学号20101001205日期 2011年10月24日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浅析测绘学摘要本文将主要介绍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海洋测绘,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等分支学科。

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会分别阐述测绘学这些分支学科的原理,基本内容和应用。

测绘学同样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在各行各业中不断的渗透融合,测绘学这一古老学科在这些新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科学技术。

本文将会简要介绍现代测绘新技术对测绘科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测绘学科分类现代测绘技术测绘学的地位及作用测绘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测绘学起初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测定和描绘,研究标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举措措施的几何分布,并联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舆分布,编制全世界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意见和技术学科。

又称测量学。

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部实质意义,而从现代发展可以看出,现代测绘学是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管理,存储和显示的综合研究。

这些空间按数据来源于地球卫星,空载和船载的传感器以及地面的各种测量仪器,通过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对这些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使用。

这是应现代社会对空间信息有极大需求这一特点形成的一个更全面且综合的学科体系。

学科分支测绘学主要研究对于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态。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研究和标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意见和方法。

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意见和方法。

2024年《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范文《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自从我选择了测绘学作为我的专业以来,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测绘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涉及到地球表面的测量、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学习《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期间,我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地球形状与尺度、坐标系与平面投影、大地水准测量、测量误差与精度控制、地形图与地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地球形状与尺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并学习了椭球体参数的计算方法;在坐标系与平面投影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地球表面的测量需要建立坐标系来描述地物的位置,同时学习了不同的平面投影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在本课程中,我还学习了测量误差与精度控制的内容,这对于测绘学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误差理论和误差传播法则,我对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传播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学习了精度控制的方法和原则,如确定适当的测量精度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今后从事测绘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将会在实践中严格控制测量误差,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还结合地形图和地图制作的案例,学习了地形图和地图的制图方法和要求。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地图的绘制实践,我对地图制作的流程和技术要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今后从事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将会在实践中运用地图绘制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为地球表面的测量和分析提供支持。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思考题答案)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测绘学?它是研究什么的?➢测绘学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他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与技术2测绘学包含几个子学科?每个子学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几何法(三角测量-水平控制网;水准测量-高程控制网)物理法(大地水准面差距、扁率等)】➢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的影像数据,研究影像的成像规律,对所获取影像进行量测、处理、判读,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图制图学:研究地图制作的基本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制印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制图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地图原图的编绘及图例、表示方法、色彩、图型和制印方案等编图过程的设计)、地图制印、地图应用】➢工程测量学: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因此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运行管理阶段的测量高精度工程测量(毫米级)】➢海洋测绘学: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和方法的学科3测绘学中发展了哪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测绘学科发展有何影响?由于传统测绘学的相关理论与测量手段的相对落后,是的传统测绘学具有很多的局限性。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渗透和融合,测绘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出现了一“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从而使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测绘学?它是研究什么的?测绘学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他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与技术2测绘学包含几个子学科?每个子学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几何法(三角测量-水平控制网;水准测量-高程控制网)物理法(大地水准面差距、扁率等)】摄影测量学: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的影像数据,研究影像的成像规律,对所获取影像进行量测、处理、判读,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图制图学:研究地图制作的基本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制印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制图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地图原图的编绘及图例、表示方法、色彩、图型和制印方案等编图过程的设计)、地图制印、地图应用】工程测量学: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因此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运行管理阶段的测量高精度工程测量(毫米级)】海洋测绘学: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和方法的学科3测绘学中发展了哪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测绘学科发展有何影响?由于传统测绘学的相关理论与测量手段的相对落后,是的传统测绘学具有很多的局限性。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渗透和融合,测绘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出现了一“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从而使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测绘学概论报告

测绘学概论报告

测绘学概论报告学号:20101003263班级序号:114103-20姓名:于林佳松指导教师:胡友健成绩: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10 月测绘学概论报告因为父亲是从事城市勘察测绘工作的,所以,我对测绘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时候跟着父亲出外业,在对测绘学还完全没有概念的时候就知道,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拿着三脚架和各种箱盒装的仪器对某栋楼的位置进行测量,当时他们绕着那栋楼转了好多圈,只是感觉测绘工作者很辛苦。

后来长大一些,常常听父亲提到某栋楼和某栋楼之间测量出来的距离有误差,又觉得测量工作也是个很细致严谨的工作。

再后来父亲负责管网方面的工作,为我讲到探测泄露的仪器,又觉得这是个很神奇的工作。

直到进入大学,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测绘学概论的学习,老师的讲解很详细具体,从中,我对测绘学有了更明确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测绘学更加感兴趣。

下面,我就两个多月所学、所得从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分类等方向以及工程测量方面进行一下小结。

测绘学的基本概念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测绘技术起源于社会的生产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测绘学利用测量仪器测定地球表面自然形态的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然后根据观测到的这些数据通过地图制图的方法将地面的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等绘制成地图。

因此测绘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是:研究实体(包括地球整体、表面以及外层空间各种自然和人造的物体)中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与技术。

测绘学的发展及分类测绘学科的现代化发展促使测绘学中出现了若干新学科,例如卫星大地测量(或空间大地测量),遥感测绘(或航天测绘),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等。

但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测绘学主要分为:1、大地测量学 2、摄影测量学 3、地图制图学 4、工程测量学 5、海洋测绘学。

20世纪地球科学进步的一个突出标志是人类开始脱离地球,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声呐、地磁、重力、地震、深海机器人、卫星定位、激光测距和干涉测量等探测手段,获得了有关地球的大量地形图、专题图、影像图和其他相关数据,加深了对地球形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了解及对固体地球、大气、海洋环流的动力学机理的认识。

《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

《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

《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测绘学概论》是我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测绘学有了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学习《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中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测绘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测绘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它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和技术,对地球表面的地理实体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描述,为人类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地理信息。

测绘学不仅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勘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航空航天、军事防卫等领域提供了必要的地理信息支持。

通过学习测绘学,我深刻认识到了测绘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对测绘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学习《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我对测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系统的了解。

测绘学涵盖了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卫星定位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通过学习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我对测绘学的整体框架和发展方向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课程中的实践操作和实验课程,我也学会了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测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习《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地图的知识。

地图是测绘学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分布。

通过学习地图制作和地图解读的相关知识,我了解了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地图符号和地图制作的基本步骤。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我也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地图,并能够运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地图知识对于我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学习《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我还深刻认识到了科学严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测绘学是一门高度科学化的学科,要求我们在测量过程中严谨、准确地进行操作,并且精确处理测量数据。

通过课程中的实验和实践操作,我深刻感受到科学严谨的重要性,并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精密的数据处理能力。

此外,在团队合作的实验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调沟通、互相支持的重要性,并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测绘学学习报告

测绘学学习报告

测绘学学习报告第一篇:测绘学学习报告《测绘学概论》学习报告目录 | content1、测绘学的概念 (2)·1.1我的理解·1.2百度百科解释2、测绘学的历史 (2)·2.1测绘学在世界的历史·2.2测绘学在中国的历史3、测绘学的组成 (3)·3.1大地测量学·3.2摄影测量学·3.3工程测量学·3.4海洋测绘学·3.5地图制图学4、测绘学的应用·············································4 ·4.1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2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4.3在国防建设中的应用5、测绘学的发展 (5)6、学习测绘学的体验 (6)附:参考文献《测绘学概论》学习报告----我对测绘学的认识1、测绘学的概念1.1我的理解测绘学是从远古发展而来,用于对地面建筑、自然景观等进行测量研究的一门学科。

测绘人员利用三角测量仪器、刻度尺等工具,长时间在野外,如高山峻岭、沼泽地带、沙漠地区等,测量山高、水深、地质形态的一种体力活动。

利用获得的数据资料对诸如地形、地面间物体的距离的分析,目的在于绘制出一张地图,然后用于农民土地丈量和分配、房屋建筑、公路选线、大型工程等建设提供参考资料的一门学科。

1.2百度百科解释测绘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为地学研究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学概论读书报告一.什么是测绘学?它是研究什么的?1.测绘学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他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

2.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与技术。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

又称测量学。

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

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

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

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

二.测绘学包含几个子学科?每个子学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几何法(三角测量-水平控制网;水准测量高程控制网)物理法(大地水准面差距、扁率等)。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建立和维护高精度全球和区域性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参考框架(2)获取空间点位置的静态和动态信息(3)测定和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球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4)测定和研究全球和区域性地球动力学现象,包括地球自转与极移、地球潮汐、板块运动与地壳形变以及其他全球变化(5)研究地球表面观测量向椭球面和平面的投影变换及相关的大地测量计算问题(6)研究新型的大地测量仪器和大地测量方法(7)研究空间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8)研究月球或行星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2.现代大地测量学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为大地测量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形成了现在大地测量,它通常具有六个特点:(1)长距离,大范围(2)高精度(3)实时、快速(4)“时间维”(5)地心(6)学科的融合2.摄影测量学:研究地图制作的基本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制印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制图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地图原图的编绘及图例、表示方法、色彩、图型和制印方案等编图过程的设计)、地图制印、地图应用。

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的影像数据,研究影像的成像规律,对所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

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形态,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

3.地图制图学:什么是摄影测量的方位元素?如何获得影像的方位元素分为两部分,即摄影机内部的方位元素与摄影的外部的方位元素。

内方为元素:是描绘摄影中心与相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3个参数:摄影中心S到相片的焦距F及像主点O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

可以通过摄影机检校获得。

外方位元素:在恢复了内方为元素的基础上,确定相片或摄影光束摄影瞬间在地面空间坐标系中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

它分为摄影机的“位置”与“姿态”两部分:摄影时摄影机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XS、、ZS,摄影机的姿态角ψ、ω、κ。

确定单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可以通过空间后方交会,确定两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可以通过相对定向与立体模型的绝密定向,以及区域网平差、GPS空?中三角测量、POS系统在摄影过程中直接获取。

4.工程测量学: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因此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运行管理阶段的测量高精度工程测量(毫米级)】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工程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

5.普通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区域是指在该区域内进行测绘时,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把它当作平面处理,而不影响测图精度。

6.海洋测绘学: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研究对海洋水体和海底进行测量与制图的理论和技术。

为舰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海洋大地控制网的建立和测量是海洋大地测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海洋大地测量控制网史陆上大地网向海域的扩展。

海域大地测量控制网主要由海底控制点、海面控制点以及海岸或岛屿上的大地控制点相连而成。

海洋大地控制网是一切海洋活动中所进行的海洋测绘工作的基础,为这些测绘活动提供了基本参考框架。

海洋控制网包括海岸控制网、岛—陆、岛—岛控制网以及海底控制网。

海面控制网的建立与常规的陆上控制网相同,可采用传统的边角网或GPS控制网。

卫星定位技术的出现,实现了陆—岛和岛—岛控制网的联测,也实现了远离大陆水域的水上定位和水下地形测量,并将其测量成果纳入与大陆相同的坐标框架内。

海底控制网是通过声学方法施测的,一般布设为三角形或正方形图形结构;水下控制点为海底中心标石,其标志采用水下应答器,水下应答器的位置通过船载GPS 接收机和水声定位系统联合测定,即双三角锥测量。

与陆地高程相一致, 描述海洋的垂直坐标也可采用大地高体系或正高体系,实现陆地和海域固体地球表面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精确、统一表示。

就海洋开发和海上其他活动而言,人们更关心水深,即水层厚度,而不是高程,对于测深数据归算,等位面基准并不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海图深度基准面迄今为止一直作为基本的参考面。

关于平均海面的计算,若不顾及海面的长期趋势性变化,只要取适当的潮汐周期即可,通常, 1861a的交点周期被认为是平均海面观测的理想长度,国家高程基准建立时就充分地考虑了这个周期。

事实上,由于一年的平均海面就可以消除主要潮汐成分的贡献,它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0 cm,以中误差表示精度时,数值会更小些,故海道测量中用于标定深度基准面的当地长期平均海面,可取一年或多年水位观测数据的平均值。

而在短期验潮站处,稳定平均海面则需通过与长期站的同步观测等方法转求。

深度基准面相对于当地平均海面的数值决定于所采用的潮汐参数准确性及最低潮面这种极值计算的近似性。

由于各地潮汐的频率成分不同,用于潮汐分析计算的观测资料目前为止,深度基准值的精度尚未见详细论证。

7.地图绘制地图出现于上古时代,那时人类从事生产和军事活动产生了对地图的需要。

考古工作者曾挖到公元前25世纪至前3世纪画在或刻在陶片、铜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

据文字记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线。

168 年,中国西汉绘制在帛上的地图(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

150年古希腊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一书,提出了地图投影法。

265年,中国西晋的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的制图原则,从此地图制图有了标准,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

17世纪起,西方一些国家用三角测量法进行大地测量,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绘制国家规模的地形图,这些地形图有准确的方位、比例尺和较高的精度。

中国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舆全图》,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实地测量结果绘制的地形图。

20世纪初兴起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地图制图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图制图正向计算机辅助制图方向发展。

地图绘制是测绘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地图及其编制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用地图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

亦称地图学。

传统的地图制图学由地图学总论、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地图整饰和地图制印等部分组成。

地图投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描绘在平面上的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地图投影的一般原理,探求地图投影的各种方法,地图投影的变换和地图投影的判别等。

地图投影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亦称数学制图学。

地图制图学同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尤其同测量学、地理学和数学的联系更为密切。

测量学给地图制图提供地面控制成果和实测地形原图。

地理学为地图制图提供认识和反映地理环境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

地图制图学的地图投影就是以数学为工具阐明其原理和方法的;地图内容各要素选取指标已运用了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概念;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更需要各种应用数学。

此外,地图制图学还同物理学、化学、色彩学、美学、遥感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发生联系。

三.测绘学中发展了哪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对测绘学科发展有何影响?由于传统测绘学的相关理论与测量手段的相对落后,是的传统测绘学具有很多的局限性。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不断渗透和融合,测绘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这些新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出现了一“3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有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另外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正在研制中。

航天遥感技术RS(remote sensing)数字地图制图技术DC(digital cartography)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3S集成技术integration of GPS、RS and GIS technology)四.测绘学的发展史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整理的传说。

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

公元前5世界至3世纪,我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

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我国最早的地图。

发展简史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

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开始有测量工作。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夏禹治水就使用简单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和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