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谚语、俗语中的幸福观

合集下载

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

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

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一、研究前提及目的近代以来,家庭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家庭作为一个普世性的存在,其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谚语是一种民间文学,也是当地社会最传承和流传最为悠久的文化遗产。

研究俄罗斯和汉族的谚语,对比它们持有的家庭价值观,可以更好的理解家庭的微观层面以及两个民族的家庭观念,进而对比分析家庭观念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特点,以期深入理解俄、汉两种文化的家庭价值观。

二、俄罗斯家庭价值观1、以家人休息为中心俄罗斯有句古老的谚语:“三个人乐,一家分担忧。

”这句谚语反映出俄罗斯家庭责任观,家里忧苦和欢乐大家一起分担,家庭成员都能够在家里得到休息和支持。

2、家庭之间的友善关系俄罗斯有句古老的谚语:“要想明天的痛苦,今天要学会笑。

”这句谚语反映了俄罗斯家庭特有的以友善待人的文化,家庭里互相理解和体谅,维护家庭友善关系。

三、汉族家庭价值观1、刻苦劳动汉族有句谚语:“事熟比人熟,做事比求人。

”这句谚语反映了汉族家庭习惯劳动辛苦,不依赖别人,自力更生的求胜意识。

2、在家里互相学习汉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句谚语反映了汉族家庭重视孩子的学习积累,在家里进行实践学习。

从小就要从生活上学习,练习成熟,使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四、总结比较从上面两种俄、汉家庭价值观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家庭价值观强调家庭的安宁,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家庭里的成员;汉族家庭价值观则以刻苦劳动为中心,强调以实践学习来培养孩子健全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俄、汉谚语中的家庭价值观有着相似的和不同的地方:都强调家人之间的亲情,都以刻苦劳动和实践学习作为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则,但是正如上文所述,俄罗斯家庭价值观关注家里成员间的互相理解与体谅,汉族家庭价值观更强调自然责任感与求胜心态。

不论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等原因,两者有其共同点,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爱情的俄罗斯谚语

关于爱情的俄罗斯谚语

关于爱情的俄罗斯谚语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关于爱情的俄罗斯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爱情的俄罗斯谚语一К милому и семь вёрст не околица.千里会情人,再远不觉远。

Для милого дружка и серёжка из ушка.为了心上人,舍得摘耳环。

С милым рай и в шалаше.与心上人在一起,草棚也是天堂。

И в раю жить тошно одному.一个人在天堂郁郁寡欢。

Без тебя опустел белый свет.没有你,世界空荡荡。

Кому на ком жениться, тот в того родится.婚姻之事,乃在缘分。

Всякая невеста для своего жениха родилась.缘分是命中注定。

关于爱情的俄罗斯谚语二Где любовь и совет, там и горя нет.相亲相爱,日子甜美。

Любовь - кольцо, а у кольца нет конца.爱情如同圆圈,圆圈没有尽头。

Где любовь, тут и Бог.爱情与上帝同在。

Не мил и свет, когда милого нет.没有心上人,世间不可爱。

Сердце сердцу весть подаёт.心心相印。

Ум истиною просветляется, сердце любовью согревается.真理照亮头脑,爱情温暖心房。

Чему не гореть, того не зажечь.不会燃烧的东西是点不着的。

Любовь не пожар, а загорится - не потушишь.爱情不同于着火,一点燃烧,不能扑灭。

Любовь не картошка, не выбросишь в окошко.爱情不是土豆,不能随便扔出窗外。

俄语谚语大全

俄语谚语大全

俄语谚语大全,请干了这杯!2016-03-30译酷俄语全,不在于多,而在于其对谚语的剖析和扩展全面,当然这里也汇集了不少相关谚语,供大家学习参考了。

谚语以简练通俗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寓意,反映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对世界、自然、社会、家庭及人际关系的观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被称之为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我国的谚语起源甚早,其文字记载约有三手年历史。

清朝杜文澜编着的《古谣谚》有100卷,搜辑古籍所引古至明代的谣谚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着中,谚语比比皆是俄罗斯的谚语据说在8世纪开始有文字记载。

19世纪巾期,B达利编的《俄罗斯民谚集》书收集了约只万条谚语。

在俄罗斯的古典名着中,澹语同样是数不胜数。

这就为汉俄谚语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索材。

对不同民族的谚语加以比较便能看到,“尽管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很多谚语中包含的经验和寓意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使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文化背景迥异的民族之间,这种相似性也是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同其他书面或口头文学形式比较起来,谚语似乎更适合于作这种比较研究。

”,通过对汉俄谚语的搜集、观察、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尽管汉俄两种语言文化习俗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汉俄谚语包含的汉俄民族的智慧不仅有着不少共性的东西,而且存在着难以弩信的相似之处。

必须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谚语是广义的谚语,即包括流传在民间的俗语和谚语;本文所引用的汉俄谚语均选自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辞书。

1.汉俄谚语的词语运用许多汉俄谚语含义相同。

这些含义相同的汉俄谚语中使用词语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含义相同,词语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例如:1)祸不单行—Беданеприходитодна;2)百闻不如一见—Лучшеодинразувидеть,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3)活到老,学到老—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4)泼水难收—Пролитуюводунесоберешь;5)一个巴掌拍不响Однойрукойвладошинехлопнешь;6)远亲不如近邻—Близкийсоседлучшедальнейродни;7)远路无轻担—Набольшомпутиималаяношатяжела;8)物以稀为贵—Чегомалотоидорого9)能者多劳—Комумногоданостогомногоиспросится:10)趁热打铁—Куйжелезопокагорячо;11)人情归人情,公道归公道—Дружбадружбойслужбаслужбой;1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Задобродобромплатятазахудохудом1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Окозаоко,зубзазуб;14)朋友千个好,冤家一个多—Стодрузей—мало,одинвраг—много;15)鸟美看羽毛,人美看学问—Красиваптицаперьем,ачеловекуменьем;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Чегосебенехочешь,тогодругимнеделай;17)患难见知己—Друзьяпознаютсявбеде;18)家贼难防—Отдомашнеговоранеубережешься;19)饱汉不知饿汉饥—Отдомашнеговоранеубережешься;20)响鼓不用重——Вхорошийбарабанненадобитьссилой;21)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Капляпокаплеикаменьдолбит;22)扫细处断——Гдеверевкатонка,тамирвется;23)脸丑怪不得镜子—Нечегопенятьназеркало,колирожакрива;24)在狼窝就得学狼叫—Cволкамижить——поволчьивыть;25)舌头没骨头—Языкбезкостей;2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Человекпредполагает,абограсполагает等等。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口语形式的较为定性的韵语,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以及人们对特定生活现象的评价。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描述了人类、社会关系、世界观和自然。

许多谚语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情节。

同时谚语的形象性和民族特点相结合。

谚语采用了比喻、拟人、隐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口语形式的较为定性的格言,它以其充沛的感情表现色彩形象地定义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许多专家认为谚语和俗语的区别在于,谚语有其固定的专属意义,而俗语只能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也就是说俗语是有局限性的观点。

尽管时间在流逝,时空在变幻,人民的智慧和灼见从未消逝而永存。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俄罗斯谚语和俗语:Лучшеодинразувидеть, 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见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Однойрукойвладошинехлопнешь一个巴掌拍不响Близкийсоседлучшедальнейродни远亲不如近邻Комумногоданостогомногоиспросится能者多劳Куйжелезопокагорячо趁热打铁Задобродобромплатятазахудохудо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Капляпокаплеикаменьдолбит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Человекпредполагает, абограсполагае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Ужаленныйзмеейиверевкибоитс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Времяденьгудает, анаденьгивременинекупиш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光阴Лихабеданачало万事开头难Добраяславалежит, ахудаябежит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Человекавидим, адушиегоневидим知人知面不知心Недорогподарок, дорогалюбовь礼轻情义重Хижинасвоялучшекаменныххоромовчужих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草窝Отцассыномицарьнерассудит清官难断家务事Убогатогочертдетейкачает有钱能使鬼推磨Близцаря, близсмерти伴君如伴虎Рыбаищет, гдеглубже, человек—гделучш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Чтопосеешь, тоипожнеш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Привычка—втораянатура习惯成自然。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谚语和俗语,这些口头传统反映了其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智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俄罗斯谚语和俗语:
1.宁受挤,不受欺:意思是宁愿忍受一些不便,也不愿意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2.去图拉勿带自家茶炊:这句话是提醒人们在拜访别人时,不要多做无用功,也就是说,不要多此一举。

3.不请自到是大笨蛋:告诉人们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不要擅自到访别人家,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4.静水深处藏鬼怪:意味着看起来平静的地方可能隐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或危险。

5.一家的孩子有美有丑:说明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特点和能力的孩子,不要单一标准看待所有人。

6.能者多劳:表示有能力的人往往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工作。

7.百闻不如一见:强调亲眼目睹比听说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活到老,学到老:鼓励人们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9.一个巴掌拍不响:意味着事情的发生往往是双方面的,不是单方面的责任。

10.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附近的邻居给予的帮助比远方的亲戚更为及时和重要。

这些谚语和俗语在俄罗斯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们不仅语言精炼,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理,是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们社交互动中的重要元素。

有关俄语的谚语大全

有关俄语的谚语大全

有关俄语的谚语大全范文一:俄罗斯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国家,俄语也是一种富有哲理和思考的语言。

在俄语中,有许多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谚语,这些谚语不仅为俄罗斯文化增添了色彩,也让人们深思和启迪。

以下是一些俄语谚语:1. Алмаза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ть нельзя,只能облагораживать(不能改进钻石,只能提高其价值)。

2. Жизнь учит —если не придется учиться,то придетсярасплачиваться(生活教育人——如果不学习,就要付出代价)。

3. Быть осторожным на мельчайших деталях —значит иметь надежную основу для успеха(关注细节意味着为成功打下可靠的基础)。

4. В новых шуточных словах новое зерно правды(新笑话中有新的真理)。

5. Все ослы искидывауют кал,在кали что-то полезное и есть(所有驴子都拉粪,但粪中有有用的东西)。

这些谚语没有一个是简单的陈述,他们都深意味着对于人生的洞察和哲学的思考。

在学习俄语的时候,不妨多了解一些谚语,它们对于我们的人生和思考也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重点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俄语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然后列出了5个有代表性的俄语谚语,最后谈到了这些谚语的深意和启迪。

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对于俄语谚语的介绍,这样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俄语语言本身的独特之处。

用词分析:文章中使用了一些富有俄语特色的词汇,如Алмаз(钻石)、широкий(广阔)、زерно (种子)、основа(基础)等等,在可以使用的地方使用了俄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范文二: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的精髓和精华。

俄语谚语不仅有着深奥的哲学思想,还能寓教于乐,让读者在欣赏谚语的同时,深刻的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从谚语俗语看中俄财富观

从谚语俗语看中俄财富观

教育管理 >>246从谚语俗语看中俄财富观杨 昭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接壤国家,由于宗教信仰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因而形成的财富观念也有些许差异。

不同的价值观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而且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此外,反映文化观念的重要表达手段是来源于民间的谚语和俗语,因此我们可以从谚语和俗语中了解财富观念,从而更好地了解中俄文化之间的差异。

因此,本文将从谚语俗语角度对中俄财富观念进行阐释。

关键词:财富观;中国;俄罗斯;谚语俗语一、引言语言文化学是19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学科。

这是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

概念是语言学和文化研究学科的重要分支。

概念代表着人类思想中文化信息的集中。

可能反映出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观。

通过对文化概念的分析来了解国家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不受阻碍的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

反映文化观念的重要表达手段是谚语和俗语。

谚语和俗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流派,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谚语俗语的特点是语言十分凝练,修饰语十分丰富,包含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传统和习俗等各种现象的深刻理解,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世界观,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以及个人特征。

我们可以说,谚语和谚语是研究一个国家文化内涵的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来源。

所谓的财富观,主要是两个方面: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материальное богатство)一般指的就是对于金钱的基本态度和评价标准,除此之外,金银、衣食住行也属于物质财富的范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也是物质财富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精神财富(духовное богатство)主要指的是非物质财富(нематериадьное богатство),也就是让人精神愉悦。

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东西,比如说时间、友谊、知识、幸福。

中俄两国对于财富的不同认识下文中将会详细阐释。

二、谚语俗语中财富观(一)汉语谚语俗语中的财富观钱能通天,势能压人;有钱筛酒杯杯满,无钱筛酒浅三分;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鬼也不开门;钱字头上一把刀;有钱的王八大三辈;有钱是爹,有奶是娘,有势是爷;无钱说话如放屁,有钱说话屁也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瞎子见钱眼也开。

俄语的谚语汇总

俄语的谚语汇总

俄语的谚语汇总引言谚语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谚语。

这些谚语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俄罗斯人民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些常见的俄语谚语,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1. Аппетит приходит во время еды.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食欲是在吃饭的时候产生的”。

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在开始做某件事情后,才会有兴趣和动力去完成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因为没有动力而拖延的情况,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先行动起来,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

2. 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 -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这句谚语可以翻译成“害怕狼,就别进森林”。

它的意义是告诫人们要对可能的危险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冒险。

在现代社会中,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贪图便利或者冒险而陷入困境,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Нет зла без добра.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没有好的就没有坏的”。

它的意思是指在每个坏的事情背后,都会有一些好的方面存在。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要从困难中寻找希望,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挑战。

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4. Рано птицу бьют - она и голову отведет.这句谚语可以翻译成“打早起的鸟儿,它会晃一下脑袋”。

意思是早起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这句谚语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适用,提醒我们要有早起的习惯,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和提高效率。

5. Доверяй, но проверяй.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相信,但要核实”。

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事务时,要保持谨慎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

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相信他人,要学会审视和核实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汉谚语、俗语中的幸福观俄汉谚语、俗语中的幸福观摘要:人们千百年以来的思想和经验都会永恒的存在于数不胜数的语言现象当中,它是生活经验的集大成者。

谚语使语言更加准确、丰富、形象,是人民大众在接触了大量现象,掌握了透过现象认知本质的能力之后,经过用心的思索后总结出的反映着各个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现象。

它们遍及各个领域,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无不渗透着人们的聪明才智,这是先辈们给后人留下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而从古到今,“幸福”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把握幸福,幸福在生活当中又是如何体现的?这都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人类的幸福是多样而脆弱的,于是“幸福”也就成了人类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

然而在文化与进步的领域内,幸福仍是人类智慧首先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所谓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去获得幸福等。

幸福观塑造着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

本文通过对俄汉谚语、俗语的对比、分析来探究两国人民对于幸福观的看法与认识的异同。

关键词:谚语;俗语;幸福观1、谚语、俗语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人们千百年以来的思想和经验都会永恒地存在于数不胜数的语言现象当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一切文化活动、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语言。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都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然而在众多的语言现象中,没有一种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能像谚语这样具有如此的力量:从多方面体现出民族的智慧,以简练通俗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寓意,反映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对世界、自然、社会、家庭、日常生活、历史以及人际关系的观察,它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被称为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成千上万的谚语使语言更加准确、丰富、形象,它们乘坐在羽翼上,飞过了万水千山,跨过了斗转星移,飞向了遥不可知的远方……(В.П.Аникин, 1988:1)。

从物质匮乏的远古时代到资源丰富的今天,生活中的苦与乐、福与祸、吉与凶、欢笑与泪水、爱与恨、信念与背叛、真理与谎言、诚实与欺骗、勤劳与懒惰、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现象、情感,都凝结于谚语当中。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属于自己的谚语。

百家观点与思想争鸣的结果都在格言和警句当中烙下了深深地印记。

对于不同民族的谚语加以比较,便能看到,尽管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很多谚语中包含的经验和寓意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使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文化背景迥异的民族之间,这种相似性也是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同其他书面或口头文学形式比较起来,谚语似乎更适合于作这种比较研究。

通过对汉俄谚语的搜集、观察、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尽管汉俄两种语言文化习俗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汉俄谚语包含的两种民族智慧不仅有着不少共性的东西,而且存在着难以置信的相似之处(刘光准, 黄苏华,1999.81,87)。

而俗语是从浅白的语言中汲取人生智慧;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它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

俗语的产生,有它的社会生活的根源,并且都打上了时代背景的烙印。

它的内容和含义,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

2、幸福观在俄语谚语、俗语当中的体现在俄语字典当中,关于“幸福”一词是这样定义的:健康、平安、顺利、一家人相亲相爱、对于生活感到心满意足;没有痛苦、不和以及烦恼的事;所有的愿望都已实现,让人满足的生活状态。

同时,幸福是可贵的,但也是不那么可靠稳固的,可以说是一种命运的契机。

福与祸是相伴相依的,福祸可以互相转化,可以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下面我们通过几组例子来寻求幸福观在俄语谚语、俗语中的体现:2.1体现福祸相依观念的俄语谚语、俗语①Небылобысчастьe , данесчастьe помогло. 因祸得福。

②Счастьe сбезсчастьeмнаоднихсаняхездят. 幸福与不幸同乘一辆雪橇。

③Гдесчастьe, тутигоре, гдегоретамисчастьe . 悲伤与幸福相随,幸福与悲伤作伴。

相当数量的哲理类谚语闪烁着朴素的辩证思想的光彩。

以上三条谚语都形象而生动的反映了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没有永恒的幸福,也不存在永久的不幸,它们二者总是形影不离,互相转化。

2.2反映谨慎处世观点的俄语谚语、俗语①Нисчастьe вечно, нипечалибесконечна. 幸福不会永久,悲伤总有尽头。

②Ктонезнаетнапасти , тотнезнаетсчастьe. 不知道坎坷,就不懂得幸福。

③Ещё горьое доберешься , и до сладкого. 现在苦,将来甜。

④При печали не будь печален , а при радости не будь радостен. 饱时莫忘饥,富时莫忘穷。

这些谚语总结了富有效益的生活真谛,告诫人们在灾祸从天而降、忧愁聚结心头时,不必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而身处欢乐幸福之中时,也不要盲目乐观,忘乎所以,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2.3反映幸福是要靠争取的俄语谚语、俗语没有人天生就拥有幸福,无论出身豪门,还是贫贱低微,在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钱买不到幸福,而通过勤奋的双手,我们可以得到它。

当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会发现幸福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例如:①Счастьеу каждого под мозолями лежит. 幸福在每一个磨起的水泡上。

②Засчастьем человек бежит, а оно у ноглежит. 幸福在追寻它的人奔跑的双腿上。

③Счастье не дворянство, не родом ведется. 幸福不是世袭的。

④Счастьеневкошелье, счастьевруках. 幸福不在钱袋里。

幸福掌握在双手里。

⑤Счастьенеищет, аделают. 幸福不是凭空寻找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

2.4反映幸福不可强求的俄语谚语、俗语①Счастьев руки не поймаешь . 幸福不能被双手紧握。

②Счастье исать, от него бегать. 刻意的寻找幸福,只会离它越来越远。

③Насчастье нет закон. 就幸福而言没有公式。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没有“幸福公式”能让我们按图索骥,它是没有规律的。

没有获得幸福的标准路线,有时,幸福是一种命运的契机,强求不得。

综上所述,俄罗斯人认为幸福是一种不可强求的契机,刻意寻找是得不到的,但只要勤勤恳恳的劳作、谨慎处世,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就能得到幸福。

3、幸福观在汉语谚语俗语当中的体现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意识。

对中国人而言,经过几千年的浸润,“福”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和谐的集合,同时又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是社会生活必须面对的东西。

《说文解字》解“福”字:“福,佑也。

”中华民族一大优良传统就是祈福。

“祸是自己作的,福是自求得的”,祈福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工具。

就我们个人而言,新的一年是不确定的,世道是不规矩的,那么心理的压力通过祈福就交付出去了,心里就踏实了,生活有奔头了,走起路来也格外轻松,只要有神灵保佑,就能逢凶化吉。

“福至心灵”,所以祈福看重的是心意,祈福的对象、形式倒在其次。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五福”说法,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3.1表达人们希望长寿、富贵、身体健康的汉语谚语、俗语①今年笋子来年竹,少壮体强老来福。

②身安就是无量福。

③人间五福,唯寿为先。

④福寿康宁。

可以说,中国传统幸福观以“寿”字最为发达。

无论封建帝王还是芸芸众生,长寿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生的一切幸福享受都必须建筑在生命的基础上。

3.2表现人们期望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的汉语谚语、俗语①平心静气(心境平和,态度冷静)。

②安贫乐道(安于清贫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尊崇的道德准则)。

③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受害)。

④粗茶淡饭就是福。

3.3表现人们对金钱与幸福关系看法的汉语谚语、俗语“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有影响的成功与幸福观念。

中国人是从来不避讳求财逐富的。

即使是儒家圣人孔夫子也曾说过,财富如果能凭自己的努力获得,那么即使为人赶马车他也愿意干。

然而,“福、禄、寿、财、喜”,在中国的吉祥文化里,财的位置比较靠后,这也代表了在中国人心目中,金钱并不是万能的。

至于后来演化为“福、禄、寿、喜、财”,则更符合世俗的要求,心灵安宁、有美德属于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例如:不惜钱,也惜福在幸福学(Hedonomics)研究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奚恺元看来,幸福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幸福长期最大化的学问,他发现,人们往往高估钱的重要性,许多人以为钱多会使他更幸福,事实上并非如此。

但是这个道理,中国人早就懂了,那就是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结合。

《尚书•洪范》所描述的五福,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富贵、长寿,一方面则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安宁、有美德,而二者的和谐集合才是福。

中国人讲和合文化,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和睦、和谐,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人只有精、气、神三者合一,才是完整的生命形态,例如:愚蠢的人幸福是官和钱,聪明的人幸福是劳动和贡献。

3.4关于其他能体现中国人幸福观的汉语谚语、俗语①吃亏是福:亏是福,人人不;利是害,人人爱。

②好居所是福地:安居乐业。

③好相貌是福相:吉人天相。

④连发胖也是发福:心宽体胖。

⑤好相貌是福相:吉人天相。

⑥自身要惜福,对他人则要不吝祝福。

⑦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⑧行善获福,行恶得殃。

⑨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⑩甘蔗没有两头甜。

由此可见,中国人“反求诸己”、“知性自足”的思维习惯及观念,力图从内心深处来缩短甚至消除人与人、人与社会间距离的心理和行为,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心理强大、襟怀宽广的精神标志。

它既有稠密人际关系、减弱和协调社会矛盾和身心矛盾,使之在隐形状态下便获得自行调适和解决的生活价值。

对于中国人来说幸福是身体、物质、心灵的统一,只有三者都得到了满足才是最终的幸福,或许在三者只能择其一的情况下,心灵的平和、宁静会成为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