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文献的研究方法

文献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是指对文献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下是文献研究方法的一些常见步骤和方法:
1. 文献调研:了解研究领域的背景、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
2.文献筛选:确定所需的文献样本,并对文献进行分类、筛选和归纳。
3.文献分析:对所选的文献进行分析,了解文献中的关键信息、研究方法、结论和争议。
4.文献综合:将文献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5.文献评价:对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进行评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6.文献传递:将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传递给其他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常用的文献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文献比较、文献集成、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框架等。
文献综述是文献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
文献比较是对不同文献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研究的差异和不足之处。
文献集成是将多个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文献检索是通过特定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以最小化时间成本地获取所需的文献。
文献分析
框架是通过对文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揭示研究之间的关系和逻辑关系。
文献研究法的体会和认识

文献研究法的体会和认识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深入了解某个问题或主
题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1. 确定研究问题或主题:通过搜集信息、阅读文献和比较不同的观点等方式,确定研究问题或主题,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 查找和筛选文献:通过搜索学术数据库、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查找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筛选重点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法,可以了解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专业人士的观点,发现研究缺口和未被解决的问题,为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文献研究法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文献研究法中,也有一些体会和认识,比如:
1. 文献研究法需要广泛阅读和深入阅读,需要有较高的阅读效
率和阅读能力。
2. 文献研究法需要注重文献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盲目引用和
抄袭。
3. 文献研究法需要注重文献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对文献中观点
的兼容性和可接受性的思考。
4. 文献研究法需要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扩展研究视野和知识面。
5. 文献研究法需要注重文献的积累和整理,以便为后续的研究
和写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文献研究的四个实施步骤

文献研究的四个实施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文献研究是一种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提供背景信息、支持研究假设、找到相关研究方法等。
要进行有效的文献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主题和目标。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确定主题:首先,您需要明确您感兴趣的领域或主题。
这可能是一个广泛的主题,或者更具体的一个子主题。
确保您对所选择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并确保该主题具有足够的研究资源可供参考。
•缩小范围:一旦确定了研究主题,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缩小范围。
这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角度、时间范围或地理范围来实现。
这有助于使研究重点更清晰,同时减少所需的文献数量。
•明确目标: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和范围之后,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这可以是一个主要的研究问题,或者是一些具体的子问题。
确保您的目标是明确的,可以量化或可操作的。
2. 收集相关文献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和目标之后,下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文献。
这需要执行以下步骤:•选择适当的数据库:根据研究主题和目标,选择适当的学术数据库,如Google学术、PubMed、IEEE Xplore、JSTOR等。
确保这些数据库涵盖您所感兴趣的领域,并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文献资源。
•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根据主题和目标,确定一组适当的关键词,并使用它们来搜索相应的数据库。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如AND、OR、NOT)来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
•筛选和筛除文献:根据标题、摘要或关键词,筛选和筛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
同时,确保对重要文献进行保留,并在后续分析中使用。
•检查引用文献:在收集的文献中,查找和检查引文,这些引文可以进一步扩大文献资源,并进一步加深对研究主题的了解。
这也是通过追踪定期被引用的文献,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的好方法。
3. 分析和综述文献一旦收集到相关的文献,下一步是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综述。
以下是该步骤的一些关键点:•阅读和理解文献:仔细阅读选定的文献,并确保对其内容和方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从而进行研究和撰写相关论文或报告的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者可以了解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理论框架和未来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
本文将重点介绍文献研究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文献研究法的基本原理是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得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文献研究,研究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文献研究法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方法步骤文献研究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和范围。
2.文献检索和筛选:通过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索引、网络搜索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筛选合适的文献。
3.文献评价和整理:对选取的文献进行评价和整理,分析文献的来源、作者、研究方法、结论等内容,提取有用信息并建立文献数据库。
4.文献综合分析和归纳:对整理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归纳出相关主题、问题和观点,构建研究框架和思路。
5.文献撰写和引用: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撰写文献综述或综合报告,并正确引用参考文献,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注意事项在进行文献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多方渠道收集文献:文献研究不仅要依靠学术数据库和图书馆索引,还应该通过网络搜索、专家访谈等途径多方渠道收集文献资料,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多角度性。
•文献真实性和权威性:应该注重检查文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避免引用不准确或偏颇的信息,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适度引用和批判性思维:在撰写文献综述或报告时,应该适度引用文献资料,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对文献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文献研究法

数据库的选择:一般通过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检索。 常用的数据库有: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博士论文全文 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 查找外文资料一般步骤:进入外网 查阅的数据库 找到“教育索引” 进入授权或允许
文献检索的方法:
• 1. 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 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 2. 追溯法
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 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 报来源的方法。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 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内容相关文 献。
三、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 优点: 研究资料的抗干扰性;相对低廉性;研究对象 的间接性;时间跨度的拓展性。 • 缺点: 许多文献的质量难以保证;有些资料不易获得; 存在抽样偏差;由于缺乏标准格式因而难以编录 和分析。
四、文献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全面正确地掌握研究问题 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 定研究方向和课题。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 证依据和研究方法。文献 帮助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 研究成果、技术和方法。 3.避免重复。 表1 不同学科项目研究活动 所用时间的比例(%)
综述的特点
•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 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 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 •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 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 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文献研究法定义

文献研究法定义引言:文献研究法是一种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文献的方法论。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领域的文献,以获取对研究问题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在各个学科领域,文献研究法都是开展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深入研究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本文将对文献研究法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定义、特点、应用范围和操作步骤等。
一、文献研究法的定义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研究领域的书籍、期刊、论文、报告、文集、专著等各种文献材料,从中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评价、综合和归纳总结,得出有关研究问题的结论和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可以成为开展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文献研究法的特点1. 综合性:文献研究法可以收集和综合各类文献材料,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2. 系统性:文献研究法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操作,使研究结果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3. 灵活性:文献研究法可以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文献策略和方法,灵活调整研究过程和结果。
4. 实用性:文献研究法可以为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为学术界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三、文献研究法的应用范围文献研究法在各个学科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研究:文献研究法可以帮助学者了解并掌握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研究动向,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科学发展:文献研究法可以对特定领域内的科学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发展方向和优化方案。
3. 政策制定:文献研究法可以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和意见。
4. 业务实践:文献研究法可以从文献中获取实践经验和案例,为业务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文献研究法的操作步骤文献研究法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文献搜集和分析提供方向。
文献研究法的组织实施步骤

文献研究法的组织实施步骤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关键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特定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解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文献研究法的组织实施步骤,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工作。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在开始文献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研究目的可以是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验证某个假设,或者总结某个领域的发展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研究的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以及主题范围等。
步骤二:制定文献研究计划在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之后,需要制定文献研究计划。
文献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时间安排、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工具、文献筛选的标准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等。
制定一个合理的文献研究计划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工作。
步骤三:进行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文献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
研究者可以利用各种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和在线搜索引擎等途径进行文献检索。
在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根据研究的主题和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根据需求进行筛选和排序。
步骤四:筛选文献在进行文献检索之后,研究者需要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
首先,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筛选标准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研究主题无关或者质量较差的文献。
其次,可以根据文献的摘要和关键词进一步筛选,选择与研究目的和问题相关的文献。
步骤五:阅读和分析文献在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之后,研究者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文献的核心内容和观点,并可以做好笔记进行总结和归纳。
此外,也可以使用文献管理工具进行文献整理和引用。
步骤六:撰写文献综述在阅读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和总结的文章,可以介绍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等。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主题分类或者观点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组织。
步骤七:修改和完善文献综述撰写完文献综述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文献研究法的步骤

文献研究法的步骤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从已有的文献中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
它具有浓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受到广泛的使用。
文献研究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研究主题,选择相关文献
在开始研究前,必须确定主题并选择相关文献。
主题应该明确且具有针对性。
文献可以来自学术期刊、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种渠道。
选择文献时,应该对其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二步:阅读文献,收集信息
在阅读文献时,应该仔细阅读并记录好有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等。
在进行收集时,可以采用笔记、摘录或标注的方式来记录文献中的信息。
第三步:分类整理文献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文献,需要对文献进行分类。
这可以根据主题、时间、作者等多个维度来进行分类。
将文献整理好之后,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第四步:分析和综合文献信息
在分析和综合文献信息时,应该注意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将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使得更加直观、明了。
第五步:撰写研究报告
在对文献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分析、综合后,可以撰写研究报告。
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报告还应该包含参考文献,并详细说明每个文献对研究的贡献。
总之,文献研究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各种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支持。
实施文献研究需要遵循以上步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介绍的步骤是较为一般的情况,不同的主题选择和文献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自省总结,构建概念图
尝试构建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过程图
突变 基因重组
作用于
生物进化
标志 改变
种群 基因频率 地理隔离
积累
自然选择
导致
基 因 库 导致 的 差 别
生 殖 隔 离
标志
物 种 形 成
感谢您的参与!
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两种类型
过关题1: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 【技法提炼】 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 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 别是多少? 若已知 AA、Aa、aa的基因型频率,求 60%,40% A(a)的基因频率, 则:A%=AA%+Aa%×1/2;a%=aa%+Aa%×1/2。
三、小组讨论,思辨概念2
【思辨】请以包含图的形式描述种群与物种间的关系
种群1 种群2 种群3 种群4
地理隔离
物种1
生 殖 隔 离
物种2
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小结】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必要条件
类型 特点 举例 两个池 塘中的 鲤鱼 关系 ①一般先经过长期 的地理隔离,然后 形成生殖隔离; ②有时不经过地理 隔离直接形成生殖 隔离,例如多倍体 的产生
导致
生 物 进 化
实质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
(部分)
【思辨】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怎么起作用的?
有 利 变 异 不 利 变 异 基因频率提高 自然 选择
基 因 重 组
基频率降低
结论:基因重组和突变一样,为自然选择提供 了原材料。
跟踪练习
A
1、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不正确的说 法是 A.某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这一生物发生了进化 B.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 基因库变化 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文献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搜集文献:摘录核心概念,制作目录卡
整理文献:思辨核心概念,构建概念图
进行文献综述:撰写综述
一、研究背景概述:
生物进化理论,流派林立,众说纷纭。
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法则,第一个用 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反对神创论;达尔文学说体系中,最 主要的是“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多数生物进化、多 样性及适应性的原因;而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反对 自然选择万能论,认为多数生物的进化是呈中性的突变 等位基因的遗传漂变被选择引起的…… 关于生物进化的争论仍没有停止。目前,多数人赞 同将基因论、群体遗传学融入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了 “综合进化理论”,国内学者将其命名为“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
同种生物地理隔 地理 离消失后仍然可 隔 隔离 以进行基因交流 离 生殖 永久性不能进行 隔离 基因交流
驴和马
三、小组讨论,思辨概念3
【辨析】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是一回事吗?
内容 标志 变化前后 生物间关 系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生殖隔离
属于不同物种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 二者关系 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的形成大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孟德尔提出 “遗传因子” 假设
费舍尔、赫 丹建立群体 遗传学
达尔文 自然选择学说
基因论、群体遗传学
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
魏斯曼将染 色体作为遗 传基础
……..
二、自主阅读,摘录概念(3分钟)
请你在3分钟内完成必修2 P114—121正文 部分的览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1、摘录核心概念(重点阅读黑体字部分) 2、制作目录卡(重点阅读标题性文字, 即蓝色字)
跟踪练习
C
2、下列关于物种形成和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说法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 能含有一个物种 B.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则物种乙和 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 C.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 生殖隔离的类群 D.具生殖隔离的种群未必存在地理隔离,具地 理隔离的种群也未必存在生殖隔离
狮子与老虎杂交产生狮虎兽是 没有生育能力的,狮子与老虎因 杂种不育而形成生殖隔离
曼陀罗的花粉在其他植物花的柱 头上不能完全萌发成为花粉管而 达到授粉目的,曼陀罗因不亲合 性与其他植物形成生殖隔离
26.1%
基因 型频 率
基因 频率
14.6%
29.3% 56.1% 29.3% 升高
73.9%
70.7%
降低
得出结果:环境的选择作用使桦尺蠖种 群内的s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得出结论: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了生物进化。
三、小组讨论,思辨概念1
【归纳】哪些因素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种 群 基 因 频 率 改 变 自然选择 基因突变
验证假设:数学建模
1870年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为SS10%、Ss20%、ss70%, 在树干变黑的环境条件下,使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 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几年内,桦尺蠖种群 每年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是多少?
第1 年 第2 年 第3 年 第4 年 …… SS Ss ss S s 10% 20% 70% 20% 80% 11.5% 13.1% 22.9% 26% 65.6% 60.9% 23% 77%
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物种、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
三、小组讨论,思辨概念1
【探究】阅读P116,结合实例思考如何判断生物是否 了发生进化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19 世纪中叶 )
(20 世纪中叶 )
提出问题:种群中浅色性状s基因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黑褐色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 作出假设:??? 环境的选择作用使s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过关题 2:在某大种群中个体间可自由交配,现已调查 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得知,隐性性状aa占16%,那么该种群的AA、Aa基因型 2,aa%=q2,Aa%=2pq。 若 A% = p , a% = q ,则: AA% = p 个体出现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0.36 , 0.48
生殖隔离: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 可育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