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的基本概念(最新版)
关于接地的概念

关于接地的概念接地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将电路的某一点与地或者大地相连,以便于提供安全的路径和可靠的电流返回途径。
接地技术在电气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人身安全、保护设备设施、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地一般有两种方式:物理接地和电气接地。
物理接地(又称"真接地")是指将电气系统中的导体与大地直接接触,形成一个低阻抗的电流回路,以便将电流引入大地。
在物理接地中,大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可以是实际的大地,也可以是与大地等效的接地电势。
物理接地主要通过埋设接地体、引入接地钢筋等方式实现,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接地网,以确保电流传导到地面,从而降低电压和电磁辐射。
电气接地(又称"假接地")是指采用电气元件或其他技术手段,模拟实现物理接地效果。
电气接地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无法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场合,如高层建筑、船舶、飞机等。
常见的电气接地方式有:电气接地网、电容接地、屏蔽接地等。
电气接地是通过将系统的某一点与电气引地体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电气回路,以达到回流电流的目的。
接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人身安全:在电气事故发生时,通过接地可以将电流迅速引入大地,防止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
接地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离能力,使电流快速地从人体流入地面,保护人身安全。
2.保护设备设施:接地可以降低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要求,减少绝缘设计的困难和成本。
在电气系统中,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回路,防止电压过高对设备设施造成损坏。
3.提高电气系统可靠性:适当的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电磁感应,提高电气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等自然灾害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4.防止静电积聚:在一些对静电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化学工厂、石油储罐等,接地可以有效防止静电积聚,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5.减少电弧危险:在电弧发生时,通过接地可以迅速引入地面,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
设备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介绍

L
IL
A
IA
B
IB
C
IC Ik
IfhA
负
IfhB
荷
ICC
ICB
ICAIfhC
C CC
IC UA
ICA ICB
d
UC
0
UAd
-UC UBd
IL
UB
C相发生接地时,中性点电压变为-UC ,在消弧线圈作
用下,产生电感电流(滞后90°)
各相电流
IL
UO XL
UC
j L
•
•
•
I A I CA I fhA
五、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电力系统
适用范围 配网系统(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不接地相比) 在我国城市配网系统中: 全电缆出线变电站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30A时采用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全架空线路出线变电站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采 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对电缆与架空线混合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 时,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 地。
当接地短路电流经接地网入地时,大地表面形成电位分布,接地部分和地面上某一 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人体接触该两点时所受到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11.跨步电势和跨步电压 地面上水平距离为跨步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势。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时 所受到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二、接地的分类 电气装置的接地按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 地。
效值为
,所以它们的相量和不为零,大地中有
电容电流过。
各相电流:
•
•
•
•
•
•
I A I k I CA I fhA I k I fhA
接地的一般概念

接地的一般概念
1.接地含义
接地是指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之间建立低电阻通路。
电子设备的“地”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真正接“大地”,是零电位,将电子设备金属外壳、电路基准点与大地相连,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如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称为“安全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如弱电系统并不真正接大地,为提高系统稳定性、屏蔽保护性、增强系统电磁兼容性,必要时也接“大地”,称为“信号地”。
电力行业标准规定,接地是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或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接地也有专门的要求与标准。
接地是线路电压参考点,是机柜或机架,是安全地线或接大地,是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道。
2.接地符号
常用接地符号有: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BGND或
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GND—工作地;DGND —数字地;AGND—模拟地;LGND—防雷保护地。
3.接地功能
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表面电位被看作零电位,作为各种电压信号的基准;接地表面用作各种信号电路电流的回流通道,接地平面也作为电源回路的一部分(零电位),还作为电源强电流返回通道;接地配合各种屏蔽系统,容纳各种频率干扰电流的信道;作为零电位基准,连接裸露的设备金属外壳,保护人员安全。
4.接地原则
1)电路中接地导线及公共母线阻抗最小、自感最小。
接地线长度尽量短。
2)接地线截面形状应选取管形,全阻抗最小。
3)接地线电气连接质量严格,连接牢固,防氧化,保证接触电阻最小。
还要防止连接处发生氧化,防止发生非线性效应,接地线要单独放线。
4)接地方式有单独接地、共同接地、串联接地。
接地与接零的技术要求

接地与接零的技术要求接地与接零是电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用于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接地与接零的技术要求。
一、接地技术要求1. 接地基本概念接地是将电气设备与地之间建立一个电气连接,以保障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
接地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系统中的感应电压和雷击电流,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2.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电极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值。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接地系统的性能。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以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材料,如铜材或铝材;- 在接地电极附近增加导电物质,如盐水等,以促进电流传导;- 提高接地极的数量和面积,增加接地系统的接地面积。
3. 接地电极布置接地电极的布置要满足以下要求:- 接地电极的数量要足够,以保证接地阻抗的合理;- 接地电极应均匀分布,避免其中某个接地电极过于集中;- 接地电极应远离临近的金属结构或电气设备,避免信号干扰。
4. 接地电极的防腐蚀接地电极通常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
为了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和可靠,接地电极应进行防腐蚀处理,如镀铜、镀铝等。
5. 接地系统的联结接地系统中的各个电气设备需要进行相互联结,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接地性能。
常见的联结方式有星形联结、网状联结和环形联结等。
二、接零技术要求1. 接零基本概念接零是指将电气系统的中性点与大地相连的技术措施。
接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防止电气设备出现电压过高和漏电等问题。
2. 接零线的选取接零线的选取要满足以下要求:- 接零线的截面积应足够大,以承载电流;- 接零线的材质应导电性能好,如铜线、铝线等;- 接零线应有足够的绝缘能力,以防止接触带电部分。
3. 接零线的敷设接零线的敷设要满足以下要求:- 接零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以避免互相干扰;- 接零线的敷设路径应短,电阻小,减少功耗;- 接零线应保持良好的接地连接,以确保可靠性。
接地的名词解释

接地的名词解释接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中的概念,它指的是将电器设备或系统的金属部分与地球连接,以确保安全运行。
接地是一种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电击、火灾等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接地的概念、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解释。
由于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内部导体都可能存在电压,如果没有正确的接地,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这些电压可能会泄漏到人体或其他设备上,引发电击、短路或火灾等危险。
接地通过将设备的金属部分连接到地球,形成一个低阻抗电路,将电流从设备引导到地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接地的原理基于电流路径的选择,遵循了电流总是沿着最低电阻的路径流动的规律。
当设备的金属部分与地球连接时,地球与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电阻的路径,比其他非金属部分更容易导电。
因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电流会优先选择通过接地路径流动,而不是通过人体或其他电气设备。
接地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建立接地电极和接地网。
接地电极是专门埋入地面的金属棒或板,它们通过导线与设备的金属部分连接在一起。
接地网是通过将多个接地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网状结构,增加接地面积,提高接地效果。
除了金属设备的接地,电气系统中还需要对信号线、电源线等进行接地,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地在不同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家庭中,接地保护是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插座上有一个带有金属接地针的插头,这样一来,当插头插入插座时,接地针会与插座上的接地部分相连接,将电器设备接地,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电气事故的发生。
在工业领域,接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大型设备和机器需要通过接地来确保其正常工作。
例如,汽车工厂中的焊接机器需要接地来保证焊接操作的安全,医院中的大型扫描设备也需要接地来防止电磁干扰。
此外,接地还可以帮助提供防雷保护,减少电磁辐射,并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在电子产品领域,接地同样被广泛应用。
例如,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通常需要接地以防止电磁干扰和抑制静电。
接地基础知识

接地基础知识目录一、接地概述 (2)1. 接地定义与重要性 (3)2. 接地系统基本构成 (4)3. 接地类型及应用场景 (5)二、接地原理与特性 (6)1. 静电接地原理 (7)2. 电流接地原理 (9)3. 电磁兼容性与接地 (10)4. 接地电阻、电位及电压降特性 (11)三、接地系统设计 (12)1. 接地系统规划 (14)2. 接地网布局与设计 (15)3. 接地模块选择与配置 (17)四、接地实施与测试 (19)1. 接地施工规范与要求 (20)2.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22)3. 接地系统性能评估 (23)4. 维护与故障排除 (23)五、各类接地详解 (25)1. 保护接地 (26)1.1 保护接地原理及作用 (27)1.2 保护接地实施要点 (28)2. 工作接地 (29)2.1 工作接地概念及目的 (30)2.2 工作接地类型与实施 (31)3. 雷电接地 (33)3.1 雷电产生及危害 (33)4. 静电接地 (36)4.1 静电产生及危害 (37)4.2 静电接地措施与方法 (39)六、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40)1. 成功案例展示与分析 (41)2. 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教训分享 (42)3. 问题解答与疑难解析 (44)4.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45)一、接地概述接地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领域中最基本且广泛存在的做法之一。
其核心意义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位点,通常是将电路的某一位置连接至地球的地面,或者是与一个较大、稳定的电位参考系统(如等位平面)相连。
接地系统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人身安全和设备防护问题,通过确保电路或机壳对外没有危险的静电积累或电位差,接地能够有效降低因静电放电(ESD)引起的设备损坏和潜在的人身伤害。
它还有助于限制电磁干扰(EMI)的传播,提高信号完整性,并保障通讯设备的正常运作。
接地系统可以被分为功能接地、安保接地和屏蔽接地等几类,各自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接地的概念和作用

接地:深入理解其概念与作用
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术语,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接地的概念。
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接地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何如此重要。
本文将对接地的概念和作用进行详细解析。
一、接地的概念
接地,也被称为接地线或地线,是电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一个导体(通常是铜或铝线)将设备连接到地球上的实践。
接地线提供了一条安全的路径,使得电流能够直接流入地球,而不是通过可能会导致电击的设备或人体。
二、接地的作用
接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电气安全。
通过将设备接地,可以防止过载、短路或设备故障时产生的过高电压伤害到设备或人体。
以下是接地的几个主要作用:
1、保护人身安全: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接地线提供了电流的安全路径,将电流导向地面,防止电流通过接触设备的人体流动,从而避免电击事故。
2、防止设备损坏:接地也有助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在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时,例如雷击或电源线路故障,接地可以将高电压导出,防止设备损坏。
3、稳定电压和提高电力质量:接地系统可以稳定系统电压至预定值,减小电压波动。
此外,接地还可以减少电气噪声和干扰,
提高电力质量。
总的来说,接地在电气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提供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保护,而且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质量。
因此,无论在家庭、商业或工业电气系统中,都应确保适当的接地。
同时,应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工作。
2024年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

2024年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1. 引言建筑施工中的临时用电是指在建筑工地上为施工过程中的电力供应而进行的电气工程。
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2024年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进行详细阐述。
2. 接地的基本概念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非电气部分与地面或其他大质量导体直接相连,以便将电流安全地引导至地面。
接地的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防止电压过高和电流漏到人体或其他设备上。
在建筑施工中,接地的作用十分重要。
3. 接地的方法在建筑施工的临时用电中,常见的接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大质量导体接地法: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线与埋入地下的金属构造物或大质量导体相连接,将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面。
这种方法简便可靠,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临时用电系统。
(2)接地网接地法: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接地网,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线连接到接地网。
接地网的作用是提供一个低阻抗的电流回路,将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面。
接地网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良好的接地效果。
(3)人体接地法:当人身接触到带电设备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时,人体会成为电流的一部分,可能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使用人体接地法,即将人体与地面或大质量导体相连接,将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面。
人体接地法可以通过穿戴绝缘鞋或使用接地导线等方式实现。
4. 接零的基本概念接零是指将电气系统的中性点与地面相连接的过程。
接零的目的是保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在建筑施工中,接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临时用电系统。
5. 接零的方法在建筑施工的临时用电中,常见的接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低阻抗接零:通过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和合理布置导线的方法,使电气系统的中性点与地面之间的电阻尽量小。
低阻抗接零可以减小电压漂移,提高电气系统的质量。
(2)中性点接地:将电气系统的中性点通过导线或导体与地面相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接地的基本概念(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接地的基本概念(最新版)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称为“接地”。
“电气装置”是一定空间中若干相互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组合。
“电气设备”是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设备,例如电机、变压器、电器、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布线材料等。
电力系统中接地的一点一般是中性点,也可能是相线上某一点。
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为外露导电部分。
“外露导电部分”为电气装置中能被触及的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时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一般指金属外壳。
有时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将装置外导电部分与接地线相连进行接地。
“装置外导电部分”也可称为外部导电部分,不属于电气装置,一般是水、暖、煤气、空调的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外部导电部分可能引入电位,一般是地电位。
接地线是连接到接地极的导线。
接地装置是接地极与接地线的总称。
超过额定电流的任何电流称为过电流。
在正常情况下的不同电
位点间,由于阻抗可忽略不计的故障产生的过电流称为短路电流,例如相线和中性线间产生金属性短路所产生的电流称为单相短路电流。
由绝缘损坏而产生的电流称为故障电流,流入大地的故障电流称为接地故障电流。
当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且其绝缘损坏,相线与金属外壳接触时称为“碰壳”,所产生的电流称为“碰壳电流”。
1.接触电压
在图19.6中,当电气装置M绝缘损坏碰壳短路时,流经接地极的短路电流为Id。
如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力Rd,则在接地极处产生的对地电压Ud=Id•Rd,通常称Ud为故障电压,相应的电位分布曲线为图19.6中的曲线C。
一般情况下,接地线的阻抗可不计,则M上所呈现的电位即为Ud。
当人在流散区内时,由曲线C可知人所处的地电位为Uφ。
此时如人接触M,由接触所产生的故障电压Uf=Ud-Uφ。
人站立在地上,而一只脚的鞋、袜和地面电阻为Rp,当人接触M时.两只脚为并联,其综合电阻为Rp/2。
在Ut的作用下,Rp/2与人体电阻RB串联,则流经人体的电流IB=Uf/(RB+Rp/2),人体所承受的电压Ut=IB•RB=Uf•RB/(RB+Rp/2)。
这种当电气装置绝缘损坏时,触
及电气装置的手和触及地面的双脚之间所出现的接触电压Ut与M和接地极间的距离有关。
由图19.6可见,当M越靠近接地极,Uφ越大,则Uf越小,相应地Ut也越小。
当人在流散区范围以外,则U φ=0,此时Uf=Ud,Ut=Ud•RB/(RB+Rp/2),Ut为最大值。
由于在流散区内人所站立的位置与Uφ有关,通常以站立在离电气装置水平方向0.8m和手接触电气装置垂直方向1.8m的条件计算接触电压。
如电气装置在流散区以外,计算接触电压Ut时就不必考虑上述水平和垂直距离。
2.跨步电压
人行走在流散区内,由图19.6的曲线C可见,一只脚的电位为Uφ1,另一只脚的电位为Uφ2,则由于跨步所产生的故障电压Uk=U φ1-Uφ2。
在Uk的作用下,人体电流IB从人体的一只脚的电阻Rp,流过人体电阻RB,再流经另一只脚的电阻Rp,则人体电流IB=Uk/(RB十2Rp)。
此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Ut=IB•RB=Uk•RB/(RB+2p)。
这种当电气装置绝缘损坏时,在流散区内跨步的条件下,人体所承受的电压Uk为跨步电压。
一般人的步距约为0.8m,因此跨步电压
Uk以地面上0.8m水平距离间的电位差为条件来计算。
由图19.6可见,当人越靠近接地极,Uφ1越大。
当一只脚在接地极上时Uφ1=Ud,此时跨步所产生的故障电压Uk为最大值,即图19.6中的Ukm,相应地跨步电压值也是最大值。
反之,人越远离接地极,则跨步电压越小。
当人在流散区以外时,Uφ1和Uφ2都等于零,则Uk=0,不再呈现跨步电压。
3.流散电阻、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
接地极的对地电压与经接地极流入地中的接地电流之比,称为流散电阻。
电气设备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与接地电流之比,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即等于接地线的电阻与流散电阻之和。
一般因为接地线的电阻甚小,可以略去不计,因此,可认为接地电阻等于流散电阻。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往往用多根的单一接地极以金属体并联连接而组成复合接地极或接地极组。
由于各处单一接地极埋置的距离往往等于单一接地极长度而远小于40m,此时,电流流入各单一接地
极时,将受到相互的限制,而妨碍电流的流散。
换句话说,即等于增加各单一接地极的电阻。
这种影响电流流散的现象,称为屏蔽作用,如图19.7所示。
由于屏蔽作用,接地极组的流散电阻,并不等于各单一接地极流散电阻的并联值。
此时,接地极组的流散电阻
以上所谈的接地电阻,系指在低频、电流密度不大的情况下测得的,或用稳态公式计算得出的电阻值。
这与雷击时引入雷电流用的接地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大不相同的。
由于雷电流是个非常强大的冲击波,其幅度往往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安的数值。
这样,使流过接地装置的电流密度增大,并受到由于电流冲击特性而产生电感的影响,此时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也可简称冲击电阻。
由于流过接地装置电流密度的增大,以致土壤中的气隙、接地极与土壤间的气层等处发生火花放电现象,这就使土壤的电阻率变小和土壤与接地极间的接触面积增大。
结果,相当于加大接地极的尺寸,降低了冲击电阻值。
长度较长的带形接地装置,由干电感的作用,当超过一定长度
时,冲击电阻不再减少,这个极限长度称为有效长度、土壤电阻率越小,雷电流波头越短,则有效长度越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引入雷电流时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乃是时间的函数。
接地装置中雷电流增长至幅值IM的时间,是滞后于接地装置的电位达到其最大值UM的时间的。
但在工程中已知冲击电流的幅值IM和冲击电阻Rds的条件下,计算冲击电流通过接地极流散时的冲击电压幅值UM=IM·Rds。
由于实际上电位与电流的最大值发生于不同时间,所以这样计算的幅值常常比实际出现的幅值大一些,是偏于安全的,因此在实际中还是适用的。
4.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
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