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病案分析大内科
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史1.病史摘要:马××,男,63岁。
主诉:中上腹痛伴呕吐14小时。
患者14小时前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逐渐加重,腰酸明显,疼痛在仰卧位加重,蜷曲位减轻,伴恶心、呕吐,呕吐两次胃内容物,解黄色稀便1次,在某卫生院肌注“654-2”后疼痛无缓解,腹痛前参加聚餐饮白酒约200g及进食较多。
既往曾有右上腹发作性疼痛史,3年前B 超发现有“胆囊炎胆囊结石”,有原发性高血压史5年,平时服“尼群地平”、“丹参片”,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2.病史分析:该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诱因是饮酒及暴饮暴食,特点是中上腹持续性钝痛并渐加重,伴腰酸,疼痛与体位有关,使用654-2不缓解;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但无腹泻,停止排气排便及尿路刺激症状等。
既往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根据上述特点,初步考虑的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同时需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溃疡病穿孔、肠梗阻等疾病。
体格检查1.结果:T 38.0。
C,P104次/分,R 20次/分,Bp 160/10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佳,肥胖体形,急性疼痛病容,表情痛苦,蜷曲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巩膜无黄染,皮肤黏膜未见淤点、淤斑;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腹软,剑突下及剑脐间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卫,Murphy 征(-),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2.体检分析:(1)主要阳性体征:体温升高,血压升高;剑下及剑脐间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特点是症状重于体征。
(2) 通过腹部体检以鉴别病因:剑下及剑脐间有压痛,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有此体征;急性胆囊炎一般应以右上腹压痛为主,且Murphy征(+);溃疡病穿孔一般有腹膜刺激征;肠梗阻有肠型、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等。
该患者重点考虑急性胰腺炎。
辅助检查1.结果:(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4.3×109/L、N 0.80、L0.20,Hb 113g/L,Plt 333×109/L;血生化:血淀粉酶525U/L,尿淀粉酶5811U/L,ALT 53.8U/L ,AST40.8U/L,AKP 184U/L,GGT 747U/L,TBIL 15.2umol/L,DBIL 4.5umol/L ,TG2.53mmol//L,血糖5.73mmol/L,血钾4.74mmol/L,血钙2.16 mmol/L ,Urea3.15mmol/L,Cr 60μmol/L,LDH 240U/L,CK 180U/L。
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病例分
析
汇报人姓名
带教药师:邓娇 侯冠昕 带教医师:侯悦 汇报者:张路秀
疾病简介
01
02
病例分析
小结
Company Logo
病例介绍
患者女 31岁,主诉:“上腹部胀痛10小时”入院。 ”
病例特点: 于11月13日无明确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有恶心 血常规:WBC 13.8×109/L,GR 79.8% 肝功: ALT 367U/L,AST 620U/L,GGT 1400U/L, 血淀粉酶 1421U/L,血脂肪酶 1160U/L, 腹部彩超:脂肪肝、胆囊结石 以急性胰腺炎收入我科。
Company Logo
小结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 急性胰腺炎的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急性胰腺炎的抗生素的选择 AP早期肠内营养的益处 AP患者的院外教育
Company Logo
多谢批评指正!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Company Logo
者的能量和氮增长的需求。
脂肪酶变化趋势图 乌司他丁 10
使胃肠处于 “休息”状 态,减少胰腺 的分泌,降 低酶对胰腺 的自溶作用。
稳定期: 低脂流质饮食
每日进餐5-6 次,每次250300毫升,以 便胃肠道逐步 适应。
恢复期: 低脂半流食或 软饭
以蒸、煮、烩、 炖为主,少用 或不用烹调油。 每日脂肪摄入 量以30-40克 为佳。
急性胰腺炎
多种病因导 致胰酶在胰 腺内被激活 后引起胰腺 组织自身消 化、水肿、 出血甚至坏 死的炎症反 应。
定义:
诱发因素:
○ 暴饮 暴食
○ 饮酒 ○ 高脂
餐 ○ 胆囊
结石 ○ ERC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女性,60岁,上腹痛2天2 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止痛药无效。
发病以来无咳嗽、胸痛、腹泻及排尿异常。
既往有胆石症多年,但无慢性上腹痛史,无反酸、黑便史,无明确的心、肺、肝、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查体:T39℃,P104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病容,侧卧卷曲位,皮肤干燥,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
化验:血Hb120g/L,WBC22×109/L,N86%,L14%,plt110×109/L.尿蛋白(±),RBC2-3/高倍,尿淀粉酶32U(Winslow法),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血清BUN7.ommol/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二)诊断依据1.急性持续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减2.查体有上腹部肌紧张,压痛,可疑反跳痛和腹水征及麻痹性肠梗阻征象3.化验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腹平片结果不支持肠穿孔和明显肠梗阻4.既往有胆结石史二、鉴别诊断(5分)1.溃疡病急性穿孔2.急性肠梗阻3.急性胃炎4.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三、进一步检查(4分)1.腹部B超和CT扫描2.若有腹水,则应穿刺化验及腹水淀粉酶活性测定3.血清淀粉酶活性、血糖、血Ca2+、K+、Na+、Cl-4.血气分析、血清正铁白蛋白5.肝肾功能四、治疗原则(3分)1.减少胰腺外分泌:禁食和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如生长抑素2.对抗胰酶活性药物(抑肽酶、加贝酯)3.抗生素4.支持疗法:输液、营养支持、镇痛5.必要时手术治疗整理的20111105。
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

抗生素治疗
对于腹膜炎等合并症, 可以根据药敏试验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
手术治疗
对于胆囊炎所致的胆道 堵塞、胰腺坏死、胰腺 假囊肿等严重症状需要 手术治疗。
预后评估
1 早期干预预后良好
早期发现、诊断并给予治疗,预后良好。但若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则预后不佳。
2 个体差异明显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病因、病史等。
结论和展望
本次研究分析了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资料,发现其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非常大。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医生的经验、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未来,有必要加强对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善其诊疗规范,以 提高其治疗效果和预后。
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研究基于临床实践, 总结和分析了一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期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病因分析
胆石症
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占到约40%~ 70%。
酒精
酒精是急性胰腺炎的另一个一种病因。
病例介绍
患者1
男性,33岁,胆石症引发急性 胰腺炎,住院10天后治愈出院。
患者2
女性,48岁,酗酒引发急性胰 腺炎,住院14天后康复出院。
患者3
男性,25岁,腹部感染引发急 性胰腺炎,住院7天后治愈出院。
临床表现
1
早期症状
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2
中期症状
腹部胀气、腹泻、黄疸等。
3
晚期症状
无论在病理生理还是临床表现方面,急性胰腺炎的晚期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相似。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
下面将通过几个典型病例,对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病例一:患者_____,男性,35 岁,因“暴饮暴食后突发剧烈上腹痛 10 小时”入院。
患者自述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 385℃,脉搏 110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100/70 mmHg。
急性痛苦面容,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以中上腹为著,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 18×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5%;血淀粉酶 1200 U/L(正常值 40 110 U/L),尿淀粉酶 8000 U/L (正常值 100 1200 U/L);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
腹部 CT 检查:胰腺明显肿大,边缘模糊,胰周有大量渗出液。
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立即禁食、胃肠减压,给予静脉补液、抑酸、抑制胰酶分泌(如生长抑素)、抗感染(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经过 2 周的积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复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腹部CT 显示胰腺炎症明显吸收,好转出院。
病例二:患者_____,女性,50 岁,因“反复上腹痛 2 年,加重 1 周”入院。
患者近 2 年来时有上腹部隐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休息或服用止痛药后可缓解。
1 周前腹痛加重,伴有腹胀、嗳气、食欲不振。
入院查体:体温 375℃,脉搏 80 次/分,呼吸 18 次/分,血压 12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 500 U/L,尿淀粉酶 2000 U/L;血糖 85 mmol/L(空腹);腹部 B 超示胰腺体积增大,回声不均。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1)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患者,男性,48岁,因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疼痛1天,疼痛向左腰背部放射,呈束带状,伴腹胀、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体检:T38.5℃、HR128次/分、R25次/分、BP85/55mmHg。
血淀粉酶7230u/L,血清钙1.9mmol/L白细胞明显增高。
病人烦躁不安,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膨隆,上腹压痛、反跳痛(+)。
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浑浊血性液体,移动性浊音阳性。
CT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1、患者发病的病因是什么?分析: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胆道疾病,暴饮暴食,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液反流,创伤及其他(胰腺血循环障碍、感染、药物等)。
该患者发病前有暴饮暴食情况,因此,患者发病的病因可能与暴饮暴食有关。
2、患者入院后作为护士你应如何处理?分析:患者因疾病原因,频繁呕吐,水、电解质严重丢失,胰腺广泛坏死,大量胰酶和毒素渗漏入腹腔,入院时已发生休克。
作为护士应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病房,取平卧位,给予氧气吸入;建立2条静脉通道快速静脉输液,改善微循环障碍,纠正体液失衡,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为了减轻呕吐、腹痛、腹胀,减轻胰腺的外分泌,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应告知患者禁食水,行持续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积极采集血标本送检,并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行抗炎、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皮肤、粘膜弹性、色泽、指端温度等,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做好记录;加强基础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病情需手术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3、患者2周后在全麻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腹腔引流管如何护理?分析:胰腺炎患者,腹腔引流管较多,如:胆道、胰周、胰尾、腹腔等,管道放置时间长。
作为护士要分清各管道放置部位并认真做好标记;根据各管道作用妥善固定;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观察各管道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对几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一、病例介绍病例一:患者_____,男性,35 岁。
因暴饮暴食后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患者自述疼痛持续不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 385℃,脉搏 110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 130/80mmHg。
上腹部压痛明显,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 500U/L(正常值 40-110U/L),尿淀粉酶 1000U/L(正常值 0-460U/L)。
腹部 CT 显示胰腺肿大,周围有渗出。
病例二:患者_____,女性,48 岁。
有胆囊结石病史。
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近日疼痛加剧,并伴有黄疸、发热,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 39℃,脉搏 120 次/分,呼吸 25 次/分,血压 120/70mmHg。
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墨菲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 300U/L,尿淀粉酶 800U/L。
腹部 B 超显示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胰腺水肿。
病例三:患者_____,男性,55 岁。
长期饮酒史。
因上腹部隐痛不适 2 天,逐渐加重,并出现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 378℃,脉搏 9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10/70mmHg。
上腹部膨隆,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200U/L,尿淀粉酶 600U/L。
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腹水淀粉酶明显升高。
二、临床表现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腹痛:是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部或左上腹部,疼痛剧烈,可向背部放射。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缓解。
2、恶心、呕吐:常与腹痛同时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可含有胆汁。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胰腺炎是胰腺发生炎症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因患者的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通过分析胰腺炎患者的典型病例,探讨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胰腺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病例描述该病例为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主诉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2天。
患者平时有饮酒史,最近几天进食较多油腻食物。
体格检查发现上腹压痛,腹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
腹部超声波检查显示胰腺肿大、胆总管扩张。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二、临床特点1. 疼痛:胰腺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疼痛,部分患者可放射至背部。
疼痛多为持续性,加重于进食后,呈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但也有部分患者疼痛剧烈。
2. 恶心和呕吐:由于胰腺炎导致胃排空延迟和胆汁分泌减少,患者可出现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进食后。
3. 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体格检查可发现上腹压痛和腹肌紧张,此为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体征。
4. 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是胰腺炎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之一,有助于确认诊断。
5.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胰腺肿大、胆管扩张和胰腺坏死等。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可以初步确立。
然而,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和确定病情,还需要进行以下的鉴别诊断:1. 畸形胰腺2. 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3. 胆囊炎、肝炎等四、治疗方案1. 休息和禁食: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患者需进行临床观察和进行补液治疗,同时禁食以减少胰腺的刺激。
2. 镇痛治疗:对于胰腺炎引起的疼痛,可通过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来缓解疼痛症状。
3. 抗生素治疗:对于有感染证据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
4. 营养支持:在禁食期间,可以通过静脉输液和肠外营养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态。
五、预后和并发症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积极治疗下可以逐渐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大量饮酒引起的多见。
• 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
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
临床多见,以胰腺水肿为主,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少数: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
治疗
• 1.监护 2.禁食、补液,维持循环血量,注意控制血 糖、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胃肠减压 4.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活性:可选择生长 抑素或其类似物(奥曲肽) 5.营养支持:先行肠外营养,病情趋缓后尽 早实施肠内营养。 6.中医中药治疗。
(2)、腹部情况:严重者因肠麻痹而明显腹胀,并有“症 征分离”特点,即病情发展很重伴休克时,腹痛反而不明 显。在观察病情变化时,必须注意这一点。应15-30 min 询问1次患者腹痛的性质和程度,并检查腹部体征,观察 呕吐的次数、液量和颜色并详细记录。每班测量腹围,听 肠鸣音,了解腹胀程度。配合中药鼻饲和灌肠。如患者出 现腹痛加重、低血钙常提示病情加重。
• 进一步检查---B超
胰腺弥漫性增大、增厚 边界不清楚 内部回声稀少,回声强度减低
诊断
• 初步判断为: • 急性胰腺炎 • 依据:1、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 2、B超:胰腺弥漫性增大
确诊依据
• 询问既往史
• 进一步检查: 血、尿淀粉酶,脂肪酶、 CT
实验室检查
• • • • • • 既往有胆结石反复发作史 血淀粉酶:1253 U/L 尿淀粉酶:822 U/L 脂肪酶:2369 U/L 血糖12.78 mmol/L 血钙1.50/L
11、心理护理:重症胰腺炎患者因发病急、病情重、腹痛腹 胀明显,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做好患者的心理安 慰和家属的心理指导。 12、做好健康教育:疾病知识认识,疾病诱因,饮食指导, 自我病情观察,定期随访。
重点观察
(1)、生命体征:及早发现休克,重症胰腺炎可继发多种 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休克。重症胰腺炎可使胃肠道 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引起应激性溃疡而致出血。注意观 察生命体征、意识、尿量、呕吐物、胃液及大便的变化, 监测水、钾、钠、钙、酸碱度等变化。当患者脉搏细速, >120次/min,血压尚在正常范围内,常表明已处于休克代 偿期,
(1)轻型AP:仅引起极轻微的脏器紊乱,临床恢复顺利,没有明显的 腹膜炎体征及严重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可不使用抗生素。 (2)重型AP: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 假性囊肿等并发症。重型AP则视并发症的有无和多少选择不同的药物。 下列情况下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①胆源性患者伴有明显感染征象 ②Ranson诊断指标=3项阳性者 ③任何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 ④合并吸入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等 综合分析本患者为重型急性胰腺炎,应使用抗生素。
淀 •血淀粉酶 粉 诊断标准:≥500苏氏单位 酶 •尿淀粉酶 诊断标准:≥1000苏氏单位 测 定
• 问题: • 病人既往没有糖尿病史,为什么病人血糖 很高?
外分泌部:胰液
胰腺
内分泌部: a细胞 分泌胰高血糖素 b细胞 分泌胰岛素 • b细胞被破坏 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也就降低 胰岛a细胞也有破坏 胰高血糖素分泌也减 少,但是升糖激素并不止一种,糖皮质激素 以及生长激素都有升血糖作用,而降糖的激 素仅有胰岛素一种而已。故胰腺炎患者血糖 是升高的,升高程度与胰岛破坏程度相关
• 问题: • 为什么血淀粉酶、脂肪酶都升高了,尿淀 粉酶正常? • 血淀粉酶正常值是多少?升高多少可以确 诊胰腺炎?
通过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使胰组织坏死,导致淀粉酶大量释放 入血,从而血淀粉酶升高。
淀粉酶分子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因为血淀粉酶升高, 从而导致尿淀粉酶升高。
• 血清淀粉酶一般起病6-12小时开始升高, 24小时内超过正常上限3倍,48小时达高峰, 而后逐渐下降,持续约3-5天。 • 尿淀粉酶约在起病48小时后开始升高。血 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小,尿淀粉酶 仅供参考。 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不呈相关 性
急性胰腺炎时,合理的营养支持的原则是什么?
(1)减轻胰腺负担,减少胰液分泌。 急性期禁食,限制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减轻胰腺负担, 避免胰腺损伤加重。 (2)补充必需营养。 如静脉输液,补足血容量,维持能量供应。病情缓解,症 状基本消失后,可给予无脂高碳水化合物流质。病情逐渐稳定 后,饮食量可改为低脂肪半流质。 (3)维持电解质平衡。 注意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为何需要禁食、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 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减压。
对象
胃肠减压பைடு நூலகம்
内容 项目
⑴减轻患者呕吐、腹痛、 腹胀; ⑵ 减少胰液分泌; ⑶降低胰管内压力,利于 胰液排泄。
禁食
⑴减少对胃肠刺激,从而 减少胃肠分泌,使胰液分 泌减少,缓解炎症; ⑵减少食物进入胃、小肠, 减少阻塞,利于胰液排泄。
CASE 患者女,35岁,昨晚进食油腻食物6 小时后,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胀痛,逐渐加 重,伴呕吐一次,吐后疼痛不缓解,且向 腰背部放射,于今晨出现阵发性加剧,急 诊入院。 体检:T 38.2℃,P 98次/分,R20次 /分,BP 110/80mmHg,上腹正中压痛, Murphy(-),腹胀,肠鸣音1-2次/分,余 无异常。
6、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又是可产生一系列异常代谢 的炎症,包括高代谢、高分解、高血糖、高血脂、低蛋白 血症、低钙和低镁等。因此在此期间肠外营养(PN)是保 证营养支持的最佳途径。PN可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7、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重症胰腺炎往往引起循 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变,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 乱密切监测尿量、尿糖、血生化、血钙、血尿淀粉酶、肝 功能和血气分析等。
8、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止疼药物的效 果及副作用。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非药物止痛方法,如松 弛疗法。
9、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 10、加强皮肤护理:每天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贴 电极片的皮肤不容忽视。
11、预防感染:监测病人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各项护理技 术操作严格无菌。
原因
为何需要抑酸治疗?
Ⅰ.降低酸性,可抑制胃酸分泌,进而抑制胰液分泌。
Ⅱ. 降低胰酶活性,减少其继续对组织伤害、保护组织,预防 应激性溃疡。
抗生素抗感染是否为急性胰腺炎的必要治疗手段?
急性胰腺炎本属化学性感染,使用抗生素非必要。但若与胆道疾病有关 或疑合并感染则必须使用。 关键是判断患者属于轻型还是重型急性胰腺炎。
Ⅲ.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
Ⅳ.生理性胰酶抑制作用减弱。
本 患 者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主 要 原 因
胆石、感染、蛔虫 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 十二指肠壶腹部出口梗阻 胆道内压力胰管内压力 胆汁逆流入胰管 胰管粘膜完整性受损 消化酶 急性胰腺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我国
为何胰腺炎患者的血钙会降低?
Ⅰ. 胰腺释放出的酶进入脂肪组织,使脂肪分解,分解出的脂肪酸 与Ca2+结合,大量消耗Ca2+。
Ⅱ. 胰腺炎刺激甲状腺分泌降钙素。
Ⅲ. 大量呕吐,腹腔内大量液体,使患者常有脱水、低血钾、低 血钙等电解质紊乱。
(3)、警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胰腺坏死,胰腺破坏后释放 出的磷酯酶A对肺造成直接损害。应特别重视早期ARDS的 观察。故应严密观察和记录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伴 随症状,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结果等。若呼吸频率增快 (>28次/min),呼吸困难,动脉血氧分压<9.3kPa(70mmHg) 时,应考虑是肺损害或ARDS的早期症状。此时要立即让患 者取半卧位,吸氧(氧流量3L/min)以改善动脉及组织的血 氧饱和度,控制输液速度(<60滴/min),予以面罩雾化吸 入,协助叩背以防肺不张。
• 为什么诊断是胆源性胰腺炎?
什么原因诱发该患者的急性胰腺炎?为什么?
脂肪摄入过多
脂肪酶和磷脂酶A的合成增加,同时油腻食物刺 激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分泌 胰管内压力增大 胰小管和胰腺破 裂
胰液分泌增加,胰液排泄不畅
胰蛋白酶原渗入组织间隙,被组织 液激活,从而导致胰腺组织的自身 消化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Ⅰ.胰腺分泌增加。暴饮暴食引起胰液分泌增加,使胰 管内压力增大,导致胰小管和胰腺破裂,使胰蛋白酶 原渗入组织间隙,被组织液激活,使其他蛋白水解酶 被大量激活,激活的蛋白酶对胰腺本身进行自我消化, 引起胰腺的炎症和坏死。 Ⅱ.胰液排泄受阻。胰导管阻塞导致胰液潴留,大量胰 蛋白酶原自我激活;胆汁及胰液返流,促使肠激酶冲 入胰导管
病 史 特 点
青年女性,有饱餐史 ●突发持续性中上腹痛,向后腰 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中等度发热,中上腹局限性压痛
●
痛、呕、热
• 你可以判断这个病人可能是什么疾病么?
• 胆囊炎? • 急性胃溃疡伴穿孔? • 急性胃肠炎?
进一步检查
• 1. 血常规 2.监测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变化。 3.肝肾功,电解质,血气分析。 4.CRP。 5.腹部B超。 6.胸片。 7.如疑有并发症,需复查CT,并加做增强 CT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并常变动。斜坡卧 位可以使腹腔渗出液流向盆腔,利于局限引流,减少毒素 吸收。侧卧位膝关节屈曲可以减轻腹部肌肉的张力减少疼 痛。
2、禁食:使胰腺处于“休息”状态,减少胃酸进入十二指 肠,减少胰腺的分泌,同时减少麻痹肠梗阻的发生。禁食 期间要做好口腔护理。
3、胃肠减压:排出胃肠道内的积气和液体,减轻腹胀、腹 痛。同时避免消化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胃肠减 压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要保证最佳的引流效果。一般的胃 管置入长度为45-55cm,正好到达胃的贲门,要选择粗的 硅胶胃管,防止食物残渣堵塞,置入长度可再进5-10cm, 利于引流。减压过程中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