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概论答案第十九章

电气工程学概论答案第十九章
电气工程学概论答案第十九章

第十五章习题

参考解答

Ⅰ思考题

1.有a 、b 、c 三个几何尺寸相同的环形磁路,均绕有N 匝线圈,线圈通入相同电流。磁路a 由铸铁材料构成,磁路b 由铸钢材料构成,磁路c 由铸铁材料构成但留有一小段气隙,试问:

(1) 磁路a 与磁路b 中的磁感应强度是否相等?磁场强度是否相等?

(2) 磁路c 铁心中的磁场强度与气隙中的磁场强度是否相等?磁感应强度是否相等?

(3) 沿三个磁路的中心线闭合环路对磁场强度的积分值各为何值?它们是否相等? 答:(1)磁感应强度b a B B <,磁场强度b a H H =,

(2)磁路C 中,磁感应强度S B C C φ=

,各处相等; 铁心磁场强度C C

C B H μ=,气隙磁场强度00μC B H =;不相等。

(3)沿三个磁路对磁场强度的积分值均为:NI d =?,它们完全相等。

2.如图15.1所示磁路,保持励磁电流的频率和电压不变,试问:

(1)励磁匝数不变,磁路的截面增大一倍,励磁电流有何变化?

(2)励磁线圈匝数增加一倍,铁心中的磁通有何变化?

(3)匝数不变,衔铁拉开一个空气隙δ,励磁电流如何变化?

答:(1)交流电磁铁S fNB fN U m m 44.444.4==φ,

当f 、U 、N 一定时,Φm 一定;

当S 增大一倍时,磁阻S l R m μ=减少一倍; 因为磁动势m m m R NI F φ==,所以励磁电流i 减小一倍

(2)当f 、U 一定时,N 增加一倍,Φm 减小一倍;

(3)当f 、U 、N 一定时,Φm 一定;

衔铁拉开一个空气隙δ,磁阻R m 迅速增大,

磁动势m m m R NI F φ==亦增

大,所以,励磁电流i 迅速增大。

3.上述磁路如用直流电励磁,保持励磁电压和线圈匝数不变,当磁路的截面增大一倍,试问:

(1) 铁心的磁通有何变化?

(2)若磁路的铁心与衔铁之间原有较大的空气隙,磁通的变化与问(1)有何异同?

1

.15

答:(1)直流电磁铁m m m R NI F φ==,

当U 、N 一定时,励磁电流I 、磁动势F m 一定;

当S 增大一倍时,磁阻S

l R m μ=减少一倍; 磁通Φm 增大一倍;

(2)当f 、U 一定时,N 增加一倍,Φm 减小一倍;

(3)磁路磁阻等于铁心磁阻1m R 和空气气隙磁阻0m R 之和,

即10m m m R R R +=,空气气隙气磁阻0m R >>1m R ,

有气隙时,S 增大,导致m R 变化很小,所以磁通Φm 微量增大,几乎不变。

4.交流电磁铁线圈匝数、电流电压及铁心尺寸不变时,若气隙加大,则磁通量和电流如何变化?(注:电磁铁系指由铁心、气隙、衔铁组成的磁路) 答:当f 、U 、N 一定时,Φm 没有变化;

当空气隙δ增大时,磁阻m R 迅速增大;

因为磁动势m m m R NI F φ==随着增大,

所以励磁电流i 亦增大。

5.在电源电压一定时,交流电磁铁的吸力和行程有关吗? 答:交流电磁铁吸力2

2cos 1810sin 8102727t SB SB F m m ωππ-== 吸力和行程δ无关,吸力与m B 、m φ、S 有关。但励磁电流i 和行程δ有关。

6.在电源电压一定时,气隙变化时,直流电磁铁的励磁电流和磁通如何变化?

答:直流电磁铁m m m R NI F φ==,

当U 、N 一定时,励磁电流I 、磁动势F m 一定;

若气隙δ增大,磁阻m R 增大,磁通Φm 减小,

但励磁电流I 不变。

7.直流电磁铁的吸力与行程有关吗? 答:直流电磁铁吸力27

810SB F π

=, 气隙δ增加,则磁通Φm 增大,磁感应强度m B 增大,所以吸力F 增大。

地震工程学讲义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绝大多数很小,不可以用灵敏仪器测量的约占99%;可以感觉到地为1%,其中,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约1000次左右,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7%),平均每年大约发生18次。 地震给人类带来灾难,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如在20世纪,前80年(1900—1980)全球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05万人,平均每年死亡1.3万人。1990年伊朗鲁德巴尔地震造成5万多人丧生。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紧急损失高达960亿美元就是例证。为了抗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必要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 1、1、1地震类型与成因 对于构造地震,可以从宏观背景和局部机制两个层次上揭示其具体成因。 宏观背景: 地球的构造:R=6371Km 约 6400Km 包括:地壳、地幔与地核。 地壳有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出地面的沉积层外,陆地下面的 地壳主要为:上不是花岗岩层,下部为玄武岩层;海洋下面的地 壳一般只有玄武岩层,革除厚薄不一。世界上大部分地震都发生 在这一薄薄的地壳内。 地幔主要有质地坚硬的橄榄眼组成,它具有粘弹性,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不断释放能量,从地下20Km~700Km ,地球内部温度有大约600℃~2000℃,在这一范围内的地幔中存在着厚约几百公里的软流层,物质对流,地球内部的压力也不均衡,900Mpa~370000Mpa ,地幔内部物质在热状态和不均衡压力作用下缓慢的运动着,即可能为地壳运动的根源。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外核(厚2100Km )和内核,其主要构成物质是镍和铁。据推测,外和可能处于液态而内核可能是固态。 通常认为,地球最外层是有一些巨大的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板块向下延伸的深度大约为70~100Km ,由于地幔物质的对流,板块也相互运动,板块的构造运动,是构成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 地 震 诱发地震:主要用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工程活动(如兴建水库)所引发的 地震,一般不太强烈,仅有个别情况(如水库地震)会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 天 然 地 震 构造地震:由地壳构造运动所产生,次数多,占地震发生总数约90%, 释放的能量大,影响范围广,造成的危害严重。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所引起。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空洞突然坍塌而引起。 强度低,影响范围小。 地震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构造地震。

电气工程学概论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国家建设 摘要结合电气的发展与国家建设中各项重工业的反展总结电气自动化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0引言 目前国家进入十二五重点建设当中,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工业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工业主要是轻工业方面,而重工业方面则有不足。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与国家重工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十二五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发展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概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基础,包括强电和弱电。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人才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

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 2国家工业转型的必然性 国家需要发展,农业是必然不行的,只能是靠工业发展。而现在我国的工业发展还是主要以纺织,玩具等轻工业为主。此类产品人员密集度高,污染大,效益低。当前,中国工业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与资源利用率低下并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少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至25个百分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二是产品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与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出口压力形成对比。我国长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99%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中国GDP约占世界5.5%,能源和矿产资源却被大量消耗,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占世界25%至40%。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三是不断的产能过剩与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矛盾。我国一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甚至供大于求,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处于中期阶段,一

《电气工程概论》作业答案

2. 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包括____。通信 3. 公元前一世纪中国的王充发现了____。静电吸引 3. 4. 1600 年,英国的吉尔伯特编著了____并论述磁现象。《论磁石》 4. 5. 1660 年,德国的奥托·冯·库克发明了____。摩擦起电机 5. 6. 1660 年,荷兰莱顿大学,克里斯特与莫什布鲁克发明了____。莱顿瓶 6. 7. 《论磁石》系统的讨论了地球的磁性,认为地球是个大磁石,还提出可 以用____判断地球上各处的纬度。磁倾角 7. 8. 电荷引力或斥力的大小与两个小球所带电荷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与两 个小球球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____。库伦定律 8. 9. 1800 年,意大利科学家福特发明的____被称之为电学的一个重要里程 碑。伏打电池 9. 10. 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在 实验室中发现了____的现象。电可以转化为磁 10.11. 1820 年,法国科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1775-1836)发现了两 根通电导线之间会发生____的现象。吸引或排斥 11.12. 欧姆(Georg Simon Ohm,1789-1854)用公式描述了____之间的关系,创 立了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12.13. 1831 年 8 月 29 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____的现象。磁可以转化为电。 13.14. 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成功的进行了“电磁感应”实验,发现 了磁可以转化为电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 14.15. ____定律是研究暂态电路的基本定律。电磁感应。 15.16.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利用数学进行分 析与综合,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光与电磁的关系统一起来,完成了 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著作--《______________》。电磁通论 16.17. 1845 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通(Charles Wheatstone,1802-1875)通过 外加伏打电池电源给线圈励磁,用电磁铁取代____,制成了第一台电磁铁发电 机。永久磁铁 17.18. 1866 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 制成第一台____发电机。自激式 18.19. 1885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利莱奥·费拉里斯(1841-1897)提出了____原 理,并研制出两项异步电动机模型。旋转磁场 19.20.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试验成功了真空玻璃泡碳化竹丝通 电发光的____。灯泡 20.21. 美国发明家_________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试验成功了真空玻璃泡碳化竹丝 通电发光的灯泡。爱迪生 21.22. 西门子制成第一台使用电磁铁的________________,成功标志着建造大 容量发电机,从而获得强大电力,西门子发电机在电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自 激式发电机 22.23. 目前汽车标准电压有两种:12V 和 24V,前者用于____,后者用于____。 汽油机、柴油机。 23.24 多电飞机(More Electric Aircraft)主要是用____取代发电机的机械轴

电气工程学概论17章习题答案

=100 题 17. 2 图 E 1k E 第十七章习题参考解答 17.1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偏置电路如题17-1图所示,其中β = 99,R c = 2.5k Ω,R E = 2.5k Ω。(1)求U E ,I E ,I B ,I C ,U CE ,并判断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是否位于线性放大区(设U BE =0.7V ); (2)保持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β及电阻R E 不变,试确定使晶体管工作于线性放大区的电 阻R C 的取值范围。 解:(1) ∵ U B = 3.2V ; ∴发射结正偏, U E = U B -0.7=2.5V ; A 10 mA,99.01 mA,1k 5.25 .2C B E C E E E μβ ββ== =+====I I I I R U I 5.125.299.01515C C C =?-=-=I R U V ; V 025.1015E E C C CE =--=R I R I U ; ∴ 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于线性放大区。 (2) 设U CES = 0.3V , ∴ 当Ω=--≤ k 3.12C CES E E CC C I U R I U R 时,晶体管工作于线性放大区。 17.2 双极型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题17.2图所示,设U BE =0.7V 。 (1)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I B ,I C ,U CE ),并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2)设R B 为可调电阻,当希望进一步调高静态工作点时,应如何调节R 。 解:(1)设I B ≈ 0, 则13.2V V 8.17.05.2CE E ==-≈U U , ∴ 晶体管的工作在放大区 ∵ 2.5 = I B R B +U BE +(1+β)I B R E ∴ I B =25.46μA I C = βI B = 2.546 m A U CE = 15 -I E R E = 13.23V I E = (1+β)I B = 2.57 m A (2) ∵ 调高静态工作点 ∴ C B B I I R ↑↑↓ →→; 17.3 将固定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侧进行戴维南等效变换,得到题17.3图所示电路, 设R B1=1.2k Ω,R B2=6k Ω,β =99,U BE =0.7V 。 (1) 求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不加旁路电容)。 (3) 求不加旁路电容C E 时的i o U U 和i E U U 。 (4) 若输入信号的最低频率为200Hz ,试确定射极电阻的旁路电容的最小取值 (E E 15 C X R <)。 (5) 射极电阻被旁路后,重新画出微变等效模型并计算电路增益i o U U 。 V

电气工程概论模拟试卷AB

大工《电气工程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A ) 第1页 共2页 电气工程概论模拟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标准,额定电压在(B )以下的电器称为低压电器。A.1Kv B.1.2kV C.3kV D.380V 2、真空灭弧室的机械寿命主要取决于(B )。A .动、静触头B .波纹管 C .屏蔽罩D .磁管 3、变压器除了可以变换电流外,还可以(D )。A .变换电压B .进行隔离C .阻抗匹配D .以上答案都正确 4、在调速要求比较高的场所,我们一般采用(A )。 A .直流电动机B .同步电机C .交流电动机 D .异步电机 5、通常,异步电机主要的运行方式是(A )。A .电动机运行状态 B .发电机运行状态C .电磁制动运行状态D .调相机运行状态 6、一般情况下,200A 以下容量的大功率二极管的管芯采用(B )。A .螺栓式B .螺旋式C .平板式D .以上答案都正确 7、下列不属于晶闸管特点的是(D )。A .价格低廉B .工作可靠C .开关频率较低D .开关频率较高 8、将直流电变成一定频率和大小的交流电叫做(B )。A .整流B .逆变C .直流电变换D .交流电变换 9、辉光放电通常发生在(C )。A .常压附近B .高气压C .低气压D .高气温 10、(C )是目前物理量中测量得最精确的参数之一。A .电阻B .电容C .频率D .电感 二、判断题 1、断路器断开电路时产生的电弧较大,易烧损主触头,故不适于频繁操作。(A )A .正确B .错误 2、特种变压器按用途可分为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B )A .正确B .错误 3、IGBT 的反向耐压比较高。(B )A .正确B .错误 4、有源逆变输出的电压大小和频率可以任意改变。(B )A .正确B .错误 5、电力系统中除去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外的部分称为电力网。(A )A .正确B .错误 三、填空题 1、热过载继电器主要由电流调节机构、动作机构以及热元件组成。 2、同步电机无论作为发电机或电动机,它的转子转速总等于由电机极对数和电枢电流频率所决定的同步转速。 3、放射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电网结构,运行调度和控制最为方便。 4、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可分为 就地方式和集中方式。 5、纯净液体介质的击穿机理主要可分为电子碰撞电离理论和气泡击穿理论两大类。 四、简答题 1、简述真空灭弧室中屏蔽罩的主要作用。 答:(1)有效防止金属蒸气喷溅到绝缘外壳的内表面,避免内表面绝缘性能下降; (2)冷却、复合和凝结罩内的金属蒸气和导电粒子,以提高弧隙介质强度,改善灭弧室开断性能; (3)均匀电场分布,有利于触头间绝缘强度的提高。 2、简述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的主要方法。 答:(1)电枢电路串电阻调速(2)调压调速(3)弱磁调速 3、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理想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答:在阻断状态,能承受高压;在导通状态,具有高的电流密度和低的导通压降;在开关状态,转换时具有短的开、关时间,能承受高的dt di /和dt dv /;同时器件具有全控功能,即器件的通断可通过电信号控制。 4、简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答: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由数据采集和执行、通信、计算机、人机联系四个子系统所组成。 5、简述暂时过电压的防护措施。 答:(1)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2)设计选择系统绝缘水平时要能耐受谐振过电压的出现,加装限压保护装置;(3)有针对性地增设辅助设施。 五、综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简述常用的稳态高电压测量方法。 答:(1)球隙测量法。它是利用有一定气隙的两个金属球发生放电时,球径及气隙距离与放电电压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电压的。 (2)静态电压表。在两极板上加一电压,极板由于分别充上异性电荷,从而极板将受到一个力的作用,通过极板受到的力大小来检测电压的大小。 (3)电容分压器。当电压极高难以用其他仪器及方式测量时,可采用电容分压器把极高电压分压,取其中的一小部分测量即可。

电气工程概论结业论文

华北科技学院 结课论文 2016-2017-2学期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概论 班级: 电气B152班姓名: 学号: 专题题目: 电气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前景交论文时间: 成绩评定: (按照论文工作量、规范性、学习态度评分) 总评成绩: 任课教师:

目录 1.电气工程概述 (2) 2.关于“电气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及前 景”…………………………........................… (4) 背景及意义 (4) 自己的设想 (7) 3.总结 (9) 4.参考文献 (9) 1. 电气工程概述 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及应用的学科。该学科培养有关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管理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电、磁现象虽早被人类发现和认识,但更深入的研究直至到18-19世纪,人类总结出电和磁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才揭开了利用电能的新的一页。此后,随着实用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输配电技术问题的解决,电能作为能源,开始在生产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关理论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成功,使电气工程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由于电能具有便于控制、转换和远距离输送等特点,它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一个多世纪以来,发电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火电、水电和核电已构成目前发电的主要方式,太阳能、地热、潮汐、风力发电已得到应用,燃煤联循环发电和磁流体发电以及可控热核聚变发电等一些新型发电方式正在

研究开发中。近代的发电技术正向大容量、高参数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其过程中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电气设备和系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及它们的应用的科研课题。 电能的传输已发展成远距离、大容量、超高压的方式,高压直流输电已得到发展,柔性交流输电和多种新型输电技术正处于研究和在系统中试用。随着三峡工程等大型水电站的建立,跨国和跨地区的大容量互联网也将形成。在输变电工程方面,SF6气体绝缘变电站以及电力设备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以及预制维修技术已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具有计算机分析及监控的现代化调度控制中心、厂站和配电自动化都有迅速的发展。 在电能应用方面则是提高用电设备效率,提高电力传动和自动控制水平,研究新型电工设备和技术,发展由电子计算机、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机、电器与生产机械相结合的变流及电力传动和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成套电器控制设备。 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电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该学科既是国民经济中一些基础工业(电力、电工设备制造等)所依赖的学科,和另一些工业(交通、冶金、化工、机械、国防等)发展的重要支持学科,又是一些高新技术新兴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近年来,电气工程学科在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渗透中十分活跃和兴旺,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电力的生产和应用,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我国虽是电力大国,但不是电力强国。要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而电气工程学科中一系列理论亟待深入研究、一系列关键问题尚待解决。迅速培养电气工程学科方面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为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优化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和拓宽培养口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学概论习题

《电气工程学概论》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图示电路为一有源二端网络,其诺顿等效电路参数I S 、R S 为( b )。 (a )Ω==2 A 5.2S S R I (b )Ω==2 A 5.3S S R I (c )Ω==4 A 75.1S S R I (2)图示电路中,提供功率的电源是( a ) (a )U S 、I S (b) U S (c) I S (3)已知正弦电压 ) sin(m ?ω+=t U u ,其相量表示式为( b )。 (a) ?j m e U U = (b) ?j e U U = (c) ) j(e ?ω+=t U U (4)某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选Q 点为工作 点,则Q 点的动态电阻r Q 为( b ) (a) Ω625 (b) Ω400 (c) Ω160 (5)某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中,当激励信号的二次谐波作用于电路时,电路的容抗Ω=100C X (a)Ω=200C X (b) Ω=100C X (c) Ω=50C X (6)当直流磁路中铁心的横截面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时,磁路的磁通 (c )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7)在交流磁路中,如铁心的平均长度减小,其他条件不变,则磁路的磁动势( a )。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8)变压器带负载运行,已知变比102 1 =N N ,当二次侧电流I 2 =10A 时,一次侧电流I 1 =(b )A 。 (a) 100 (b) 1 (c) 0.1 (9)三相变压器的连接方式为Y /Δ,高、低压绕组的匝数比 u K N N =2 1 ,线电压变压比为(c )。

《电气工程概论》(专升本)A卷

2018年秋平顶山学院成人教育《电气工程概论》(高起专)A卷 一、单选题(每空3分,共30分) 1.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D) A.隔离电源 B.切换电路 C.可以接通或断开较小的负荷电流 D.短路过程中熄灭电弧 2.高压断路器的发展方向不包括(A) A.小容量 B.超高压 C.自能化 D.智能化 3.断路器提高介质恢复强度的措施有。(D) A.采用强度高的灭弧介质 B.采用各种结构的灭弧介质加强电弧的冷却 C.加速拉长电弧 D.降低介质强度恢复速度。 4.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用途不包括。(B) A.限流 B.稳压 C.无功补偿 D.移相 5.交流母线A相的颜色。(C)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黄绿色 6.防止绝缘子、套管污损的措施不包括。(D) A.清洗绝缘子 B.清洗绝缘套管 C.涂敷硅脂 D.人工刷污 7.提高导体载流量的措施不包括。(B) A.减小导体的电阻 B.减小有效散热面积 C.增大有效散热面积 D.提高换热系数 8.高压断路器按灭弧介质不包括。(C) A.SF6 B.油 C.绝缘纸 D.真空 9.我国生产的电气设备,设计时多采用环境温度为。(A) A.+40℃ B.+30℃ C.+25℃ D.+20℃ 10.电力电缆不包括。 ( D ) A.油浸纸绝缘电缆 B.塑料绝缘电缆 C.橡皮绝缘电缆 D.双绞线电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高出 5%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要比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高出 10% 。 12.变电站分为枢纽变电站、中间变电站、地区变电站、终端变电站、企业变

电站。 13.我国电力系统常见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可分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和有效接地。 14.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完全补偿、过补偿和欠补偿。 15.冲击短路电流i ch是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在高压电路中等于 2.55I k-。16.交流电弧的熄灭过程有如下三种形式:强迫熄弧、截流熄弧、过零熄弧。17.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常分为:电磁式、弹簧式、气动式、液压式。 18.在大多数情况下,负荷开关与限流熔断器(熔断器)串联组合替代断路器使用。 19.绝缘子按用途可分为电站绝缘子、电器绝缘子、线路绝缘子。 三、名词解释 (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20.消弧线圈 消弧线圈: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形成一个与接地电流的大小相近相等但方向相反的电感电流,这个电流与电容电流相互抵消,使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或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危害。 2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将主要电气设备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进行接地,防备由于绝缘损坏使外壳带危险电压,以保护人身的安全。 22.热稳定性 23. 对称分量法 对称分量法:任何一组不对称三相系统的相量都能分解成相序不相同的三组对称的三相分量系统,即正序分量系统、负序分量系统和零序分量系统。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XXX级XX班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评分:

目录 摘要 (2) 绪论 (2) 1、电气工程研究及发展史 (3)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素质 (3)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分支及就业方向 (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5) 一、专业介绍 (5) 二、专业素质 (7) 三、学习心得体会 (8) 总结: (8) 四、参考文献 (9)

摘要 电气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是建立在对电能的利用与控制上,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电能普遍应用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质基础。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本文介绍电气工程中的电机与电器学科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其中还有个人的展望和心得体会。 关键字: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绪论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我对自己选择的电气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发展迅速,有着广阔的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在这里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她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下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自成一体,各有所长,发展势头强劲。

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18T10:29:24.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汤茂立1 臧秋霞2 [导读] 摘要: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较为频繁且强地震也时有发生,对我国民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22000; 2.灌云县应急管理局 222200 摘要: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较为频繁且强地震也时有发生,对我国民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地震工程学是一门防震减灾的学科,本文对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地震工程学的发展,降低地震的危害。 关键词:地震工程学;防震减灾;发展趋势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地震常常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国的地震地域宽广且分散,地震频繁且强度较大。20世纪,发生了10次以上的8级以上强度地震,如唐山大地震对唐山地区的建筑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损毁;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必须积极地开展地震预知工作并做好结构建筑物的防震工作,地震工程学正是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 1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所谓地震工程学,指的是一门研究地震理论、工学结构、地震响应、结构抗震性的学科。其中,地震动的研究包括地震地质学的背景、强震观测、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地震动的模拟、地震受害现象的解析等;结构物的地震响应包括实验性的观测和理论解析的2个部分,抗震、防灾的理论包括抗震设计理论、结构物振动控制理论以及地震风险分析理论。 关于地震动的地震工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概括地壳运动规则、地震动特性和地震受害现象,并结合地震工程学的其他研究内容,从工学的观点探索减少和控制地震灾害的方法。抗震、防灾理论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结构物的地震动和动态性能,来减少和控制地震灾害。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比如唐山、汶川等强地震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地震灾害,首先应该实施预防措施,最基本的对策是在强化抗震方面设施,提高结构物的抗震性。地震工程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地面运动规律、地震动特性以及震害现象的了解,结合地震工程学其他方面的研究,从工程学角度来探寻降低与控制地震灾害。 2地震工程学的特点 从其内容上进行分析,地震工程学涵盖了地震学、工程学和社会学(包括地震学和结构抗震)。其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震源区域的区分,潜在的震源区域的地震活动的规律,地震工程学参数的选择和参数的预估等。地震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研究的重点是对强震观测、地震受害经验以及相关实验进行研究。强震观测是地震动研究的基础,也是构造动态试验的主要基础。(2)研究的焦点是地震活动。结构物的地震作用与自身的动作特性密切相关。地震活动的随机性反映了发生过程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位置、强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必须依赖结构物延性的抗震设计中,不再有确保结构强度安全性的概念。结构物的支撑力不仅仅给予屈服水准,还需要作为概念设计中的“设计地震力延性”设计基准的结构物的延性能。(3)研究热点是结构非线性和复杂的地震动输入。由于地震活动的不确定性,结构在今后的强烈地震可能会进入弹-塑性强迫震动过程,从而使得建筑物结构出现非线性损坏。同时,随着地震记录数的增加和实验技术的开发,考虑到复杂的地震动输入(多维多点输入)的理论和实验性研究成为了这个课题的新热点。(4)开发方向广泛应用概率论、控制理论以及规划理论。建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建立与结构物分离、制振技术有关的结构振动控制理论,把基于灾害预测、系统运用研究和系统控制理论的防灾计划理论融为一体,从而使得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在大规模系统方面展开了方向性和可控制的研究。 3目前地震工程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强震观测方面 1932年美国开始进行强地震观测。现在,数以千计的地震记录在世界上可以被利用。自1950年初以来,中国在强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中国地震工程学领域虽然发表了一系列的地震观测报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到现在为止,中国只有约300个固定站点对地震进行预测。由于网络密度太低,很多强震都未能达到近距离主地震记录,活动观测可靠性明显不足,所以事前地震观测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地震后观测不能得到主要地震记录,现场土壤质量数据未完成。中国很多的地震观测所都没有土壤记载。在构造物的动态响应分析中,将与构造物相同或类似的地壳条件下得到的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使用,最终生成强震记录。中国现在使用的强震观测设备很早以前,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另外,观测小组不稳定,人才严重老龄化,年轻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新的地震研究需求。 3.2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面 在地震反应分析方面,通常都会选择时程分析法,然而该方式虽然可以对结构的非弹性反应进行再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1)给定的滞回性模型应当能够反映“层”或“成员”的实际的机械特性,但通常需要在反映机械特性的精度与计算机的容量及时序之间进行选择。(2)每种结构输入地震动记录,只计算地震时的结构物的响应时间。因此,一方面,为了反映建筑物的耐用年限可能受灾的地震特性,需要判断、决定选择怎样的地震动输入方式。另一方面,为了从计算结果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构响应,需要一定程度的多波输入。因此,如何捕捉响应状态,有必要输入地震波的数量进行合理选择。(3)动态分析需要了解结构物全部断面的几何学参数,因此时程分析法是以断面尺寸和配筋为前提的检查计算法,不能作为设计方法直接使用。 3.3结构抗震设计方面 当前结构物的抗震设计法,即响应光谱法是基于从过去的地震加速度记录中选择的统计数据,通过确定性分析法计算响应光谱。另外,部分地考虑了地震响应的随机性,但平均响应光谱基于确定性分析法,这种方法依然是定性分析方法的范畴。但是,由于实际的地震记录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以平均响应光谱为基础的地震记录数目较少,仅使用平均值无法反映设计时间值的可靠性。譬如,对EL-Centro地震记录来讲结构是安全的,但是,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来讲,该结构却不一定是安全的。因此,不能认为响应光谱法是令人满意的方法。 4地震工程学的几个发展趋势 4.1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学概论答案(第十章)

第八章习题参考解答 8.1 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图示的数字信号。 解: A=010101010, B=000110011, 8.2 用数字信号表示下列的二进制代码:01010011;10101100;00001111;01111110;10000001。 解: 8.3 一个5V 量程的数字电压表,采用10位A/D 转换器。试问该电压表应以几位数字显示测量结果,它的满量程测量误差是多少?如果采用12位A/D 转换器,结果如何? 解:10位A/D 转换:mV V V u 500489.01 2510≈=-= ? 满量程精度 %1.00049.0≈ 应采用四位数字显示测量结果,一位整数,三位小数 12位A/D 转换:mV V V u 2.10012.040955 1 2512 ≈==-= ? 满量程精度 %024.01052.13 =?mV 应采用四位显示,一位整数,三位小数 若已知V u i 127.2=,则二进制?=D 数字显示?0=u () 1842.43551023 127.21 2510≈?=-i u ∴ ,43643510或=D 1101101001101100112或=D 数字表显示 V u 1261.21 2543510 0=-? =或V u 1309.210235 4360=?= A B 01010011:00001111:10000001:10101100:01111110:

显示2.126V 或显示2.131V . 8.4 建立图示电路状态与各个开关状态之间关系的命题逻辑表达式。(令D 为电路状态的逻辑变量) 解:C B A D ∧∨=)( 8.5 给出图示数字信号A 和B 的下述逻辑运算的结果: B A ∧ ,B A ∨,B A ∨?, B A ?∧,)(B A ∧?, )(B A ∨?,)()(B A B A ∧?∧∨。 解: B A ∧A B B A ∨B A ∨? B A ?∧()B A ∧?() B A ∨?()() B A B A ∧?∧∨ 8.6 试用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数表示下列十进制数: 1、10、99、999、1024、4096。 解: A C B 。 。 习题 8.4图 A B 习题 8.5图

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概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电气化轨道交通诞生于1879 年。 2.根据一次能源的形态,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和潮汐能发电厂等。 3.电力系统是由多个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等子系统构成的电能生产和消费的庞大网络。 4.变电所的主要主接线有以下几种形式: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桥形接线和单元接线。 5.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 6.电力系统的表征参数有:装机容量;年发电量;最大负荷;额定频率; 最高电压等级等。 7.表征系统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有:频率、电压、波形。 8.油浸式变压器包括4大部分:铁心、绕组、高低压绝缘套管、油箱及其他附件等。 9.火电厂的生产流程包括:燃料与燃烧系统,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汽水系统,实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气系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送电;控制系统实现操作机械化、自动化。 10.水电厂有:坝后式水电厂;抽水蓄能水电厂;河床式水电厂;径流式水电厂。 11.水电厂包括:引水系统;发电系统;自动化系统。 12.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作用。 13.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按作用和功能不同,可分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终端变电所和牵引变电所。14.输电线路电压超过220 kV时,为了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采用分裂导线。15.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有两大类:有汇流母线和无汇流母线。 16.太阳能光伏发电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蓄能元件及辅助发电设备三部分组成。 17.电网互联通常有3种方法:即交流互联、直流互联及交直流互联。18.大型交流电网易产生潮流绕行及环流问题。 19.直流联网可实现非同步联网运行,克服交流联网的困难。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及其自动化 班级:17电气2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目录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及应用 (4) 1.电气工程简介 (4) 2.电气工程的发展 (4) 3.电气工程的应用 (5) 二、继电保护与电气工程的关联 (5) 1.统概 (5) 2.模糊理论 (5) 3.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5) 3.1结构分析 (5) 3.2数据结构的改进 (6) 4.结语 (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对电力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供电质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地良好运行,在现阶段,电气工程的智能系统在继电保护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稳定性,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字:继电保护,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以及应用 1.电气工程简介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机构名称上有的学校称电气工程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2.电气工程的发展 电气工程学的研究最早是由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实行的,其论著《论磁石》全面的讨论了地球的磁性。起初人们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物理现象,奥斯特发现小磁针在通有直流的导线周围发生偏转,人们开始探讨电与磁之间的关系,从此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来研究电与磁的本质。其中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能产生电的方法,即,闭合导线所包围的磁通的变化能引起电流的产生。后来楞次又提出了电流方向的判断的方法——楞次定律,即,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来阻止回路中磁通的变化。在法拉第之后,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备受世人瞩目的论著《电磁通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详细的讨论了电与磁的本质,并成功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根据计算出来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当,提出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多年之后德国实验物理学家赫兹通过精巧的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许多天资聪颖的科学家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电气工程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个荒草丛生的荒地到一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电气工程学成功的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二十世纪初期,一大批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气工程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地震工程学

从汶川地震探讨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交通学院徐伟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分别从其基本要求、教学楼的抗震以及如何识别结构的规则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针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合工程建设和设计方面知识给出在场地选择、抗震设防、鉴定加固、抗震技术和科技投入等几方面的建议,本文也对地震高发地区如何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今后工程设计和研究积累经验。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规则性;场地,工程设计,农村房屋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给四川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宏观对房屋震害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强地震作用力直接导致房屋倒塌毁损,其中汉旺镇是最典型的单纯受地震作用力破坏的地区;二是由于除强地震作用力之外,大面积山体滑坡的次生灾害给房屋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如北川县城山体滑坡使老城区1/3 几乎被埋没,新城区将近1/4埋没;三是地基液化,部分地区座落在河滩松散的堆积物上,地震发生后,引起强烈的砂土液化,比较典型的是映秀镇;四是地表开裂或隆起,发生在地震中心区域或临近断裂带区域,如北川县。通过对震灾的反思,普遍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高度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同时,这次地震也给我们的地震工程学带来许多启示。 1 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思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把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作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条文,同时还对建筑方案的各种不规则性,分别给出了处理对策。针对超限高层建筑,建设部建质[2006]220号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第11 条(以下简称超限高层审查技术要求),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的要求。(1)超高时建筑结构规则性的要求应从严掌握,明确竖向不规则和水平不规则的程度,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2)结构布置、防震缝设置、转换层和水平加强层的处理、薄弱层和薄弱部位、主楼与群房共同工作等妥善设计。(3)结构的总体刚度应适当,变形特征应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规程要求。(4)混合结构工程、钢支撑框架结构的钢框架,其重要连接构造应使整体结构能形成多道抗侧力体系。(5)多塔、连体、错层、带转换层、带加强层等复杂体型的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一般不宜超过文献[2]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6)当几部分结构的连接薄弱时,应考虑连接部位各构件的实际构造和连接的可靠程度,必要时取结构整体计算和分开计算的不利情况,或要求某部分结构在设防烈度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7)规则性要求的严格程度,可依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有所区别。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