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翻译题讲述讲解
2016.6.26专插本《大学语文》,第四讲:古文翻译有好办法吗?主讲:郭孔生(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郭孔生)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8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4年(A卷)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轻视。 2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语出《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5年(A卷)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6.精神专一,忘掉自我,似乎与万物相融合。 语出《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 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 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课本P.201)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4年(A卷)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3.且吾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语出《左传·秦晋崤之战·僖公33年》:晋原轸曰:“秦
——眼力障碍,比喻小过错。
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夏四月辛巳, 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 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 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文言文翻译真题回顾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4年(A卷)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5.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5.君子摈弃了爱,怎么能成名呢?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 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资料讲解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翻译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译: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4.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6.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译: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7.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译: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9.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译: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10.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译: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
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
最新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2、留—就仿。是文保档如留有不文当言之处文,请中联一系本些人基或网本站删词除汇。 、专有 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器 具、朝代名、政区名、典章制度以及度量衡名 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 翻译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 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 已经十二三岁了。
文4档、来源换于—网络仿—,。文(文档档单所如提音有供不、的当信之古息处仅今,供请异参联考义系之本、用人,或通不网能假站作删、为除科活。学依用据词,请,勿模 表示委婉的、避讳的、敬辞谦辞等)文言词语 要准确选用恰当词义,用现代词语代替。词类 活用必按较为固定的格式翻译,体现出词类活 用的特征来。
❖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翻译方法总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遇到疑难不要慌 最后一招猜猜看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意译—贯仿—。文—档如文有言不当文之中处,的请联比系喻本人、或网借站代删除、。用典、 讳饰、婉辞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使文 意通顺。
❖ 例8①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大学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方位解析和练习

译文朗诵
周厉王暴虐,老百姓都指责他 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 忍受不了暴政!”厉王发怒了,找来 卫国的巫师,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 王的人.按照卫巫的报告,厉王就 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 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路上相 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 谤矣[1],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之口,甚于防川。川壅(yōng) 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 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 使言[2]。 [1] 弭(mǐ):消除、制止。 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 壅(yōng):堵塞。 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决 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 除;导,疏通。 提问翻译 [2] 宣:引导、开放。
课文讲解
《召公谏厉王弭mǐ谤》 厉王虐[1],国人谤王[2]。召公告王曰:“民 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 [3],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标题注解: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 除。谤,背后议论他人过失,这个词后来一 般作贬义词。 [1] 厉王:周厉王姬胡。因暴虐无道,故恶 谥厉王。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2] 谤:诽谤,此处指批评。 [3] 以告:即“以之告王”,将批评的人报 告给厉王。莫:没有谁。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 不敢言。 提问翻译
译文朗诵
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 坏的,这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增多的办 法.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思 虑成熟,自然要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怎 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 的嘴,那赞许的人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 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把王放逐到彘 zhì .
财大夜大大学语文翻译简答解析题复习资料

翻译题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顺流而下(或跳入河中逆流而上)去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的小沙滩。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身已死亡啊精神不灭,您的魂魄啊是鬼中的英雄!3.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遇到危险(或站不住了)不去扶持,他摔倒了不去搀扶,哪里还用得着那个扶助盲人的人呢?4.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邻国的老百姓没有更少,我的老百姓也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或穷人吃猪狗食),而不知道加以约束;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6.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大叔修葺城池,聚集民众,修好铠甲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
7.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8.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有泉水的地方,在隧道里相见,难道谁会说你违背誓言呢?9.“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以烦劳大臣。
10.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当今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就非用武力不可!11.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往远处看那就是你的家,松柏丛中荒坟一个挨着一个。
12.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就象早晨的露水,逝去的日子苦于太多(或逝去的日子遗憾太多)。
13.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自己为什么能够这样?心远离世俗官场,所住之地自然就僻静了14. 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大学语文——《冯谖客孟尝君》翻译及课后习题答案

翻译:的门下寄居为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
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
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
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
(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等(车客)出有车;中等(门下之客)食有鱼;下等(草具之客)食无鱼。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
”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说:“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外出没有车子。
”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车子,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
”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
”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
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
”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
于是从那之后。
冯谖不再唱歌。
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正在做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万户食邑。
由于门下养有三千多食客。
封邑的收入不够奉养食客,于是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
但是放债一年多了,还没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将无着落。
孟尝君于是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
有人推荐冯谖:“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想请您帮助去收取息钱。
冯谖爽快地答应了。
他备好车辆,整理行装,装置着契约准备去薛邑收债。
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战国策·齐策》)冯谖辞别了孟尝君,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
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尚有多数债户交纳不出。
冯谖便用所得息钱置酒买牛,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
大学语文单句翻译技巧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翻译单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
2. 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 正确运用翻译技巧,使译文通顺、准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翻译好单句?二、讲解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1. 准确性: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偏离原文。
2. 通顺性: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
3. 简洁性: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讲解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技巧1. 直译法:将原文的词语、句子结构直接翻译成译文。
2. 意译法:根据原文的意思,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省略法:在保证译文准确的前提下,省略原文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词语或句子。
4. 增译法:在保证译文准确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或句子,使译文更完整、通顺。
5. 调序法: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调整原文的词语或句子顺序。
四、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语文单句,引导学生分析其翻译技巧。
2. 邀请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
五、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翻译一个大学语文单句。
2. 每组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翻译一篇大学语文文章中的单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语文单句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了翻译单句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 在讲解翻译技巧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及时对学生的翻译成果进行点评,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提高翻译水平。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思维导图及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观句式、辨用法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节选自《元史·张昉传》;有删改译文:答案: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采分点:“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事觉逮捕”被动句;“诖误”;大意对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宗越;南阳叶人也..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①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②..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节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改注:①楯:盾牌..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1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译文:2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译文:答案:1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采分点:“无以”;固定结构;“市”“当”;“刀楯”;名词用作动词;大意对2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采分点:“逼”“略”“坐”;“系”;无标志的被动句;被囚禁;大意对参考译文:宗越;南阳叶人..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每一次取得胜利;郡中吏员就得到五千钱奖赏;宗越凭这钱才得以买马..臧质、鲁爽反叛;宗越率军驻守历阳..宗越率领步兵骑兵五百人在城西十余里处迎战;大破敌军;斩杨胡兴、刘蜀等人..鲁爽叛乱平息以后;宗越又率领自己统领的部队进军梁山迎战臧质;臧质败逃;宗越的战功居多..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不久就被宽宥;恢复原有官职;并追评以前的功劳;被封为筑阳县子爵;食邑四百户..辨用法——重点虚词要体现所谓重点虚词;是指《考试说明》所列的18个虚词;尤其是“以”“其”“之”“为”“于”等高频虚词..另外指在文意中有实在意义的常见副词及代词等..翻译中;应结合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用法;再把意义译出来..如“以”;首先要分清它在句中是作动词、连词还是介词;只要是动词、介词;必须译出意义;作连词时翻译可以虚化..“以”作介词时;表示工具、凭借的“用、拿”与表提宾作用的“把”容易混淆;需要用试译法来区分..根据翻译“字字落实”的原则;对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删去不译时应当慎重..边练边悟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重点虚词的落实..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翁闭门力学;尽读先世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节选自王阳明《遁石先生传》;有改动译文:答案: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他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采分点:“或”“辄”“相”;大意对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重点虚词的落实..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县大水;亡稻麦;郡蠲租税至薄;迥白于府曰:“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徒存欠籍..”乃悉蠲之..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尝曰:“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节选自《宋史·程迥传》;有删改1是驱民流徙耳赋不可得;徒存欠籍..译文:2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译文:答案:1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采分点:“是……耳”“流徙”“徒存”“欠籍”2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采分点:“曾”“思”“其”参考译文: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县人..隆兴元年考中进士;担任扬州泰兴县尉..县里发了大水;庄稼没有收成;郡里免除百姓的租税极少;程迥向官府报告说:“这样做就是逼迫人民流离失所租税不可能收到;空留记录亏欠租税的账簿..”于是全部免除了百姓的租税..调任信州上饶县..上饶每年缴纳租税数万石;过去的做法加倍征收;官吏又巧取斛面米量米时用手段多征的米..程迥极力制止杜绝这种现象;曾经说:“县令和官吏所食用的;都是这地方老百姓的膏血..竟然不想着这种恩德;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天地鬼神难道真的不明察人间的事吗”州郡催讨经总钱宋代的一种附加杂税非常急迫;程迥说:“经总钱就是古代的除陌钱唐代的一种杂税;现在这钱征收的却是主要赋税的三倍;老百姓怎么能够承受得起”反复把这话说给执政者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翻译题总结(考整句翻译,不单独考字词。
)(各个符号划分的版本翻译侧重各有不同,我整理的是按课本划分的标点符号)论语学而(节选)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这样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同时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仪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里仁(节选)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道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们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道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
君子离开了仁德,凭借什么成就名声?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违背仁德的,在急遽苟且之时也必定这样,在倾覆流离之际也必定这样。
”(按逐字严谨翻译只能这样了,有点不顺,但这次考试应该偏严谨一些,按教授的风格。
)阳货(节选)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翻译: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够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实行这五种品德,就称得上是仁了。
”(子张)请问是哪五种品德。
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
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有显著成效,慈惠就足够来使人愿意出力。
”(百度上面的翻译太泛了,是按照课本和老师的来,禁不起推敲)补充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
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
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少壮美丽,它的花瓣茂盛艳丽。
这位新娘子嫁往夫家,使其家庭和顺。
桃花少壮美丽,果实成熟红白相间。
这位新娘子嫁往夫家,使其家庭美满。
桃花少壮美丽,枝叶茂盛。
这位新娘子嫁往夫家,使其家人和谐。
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声镗镗,手持武器奔沙场。
一部分将士在国内服劳役和在漕邑修筑城墙,只有我向南远行。
跟随孙子仲将军,联合陈、宋二国。
不让我回去,我心中担忧心神不安。
我停歇于何地,身处于何地?在何处丢失了战马?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在那森林之中。
一同生死不分离,和手有约定。
握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哀叹你我相距甚远,不让我与你相会。
哀叹时间久远,不让我守信。
(好搜和度娘的翻译都有问题,啊!!!!!)驹支不屈于晋(下标重点)将执戎子驹支。
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追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
诘朝之事,尔无与焉。
与,将执女。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
”“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殽之师。
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
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
”赋《青蝇》而退。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会晤时准备拘捕姜戎首领驹子。
范宣子亲自在朝殿上指责他,说:“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在瓜州追逐你的祖父吾离,你祖父吾离身披茅草,头戴荆条,前来归附我们先君。
我们先君惠公有不丰厚的田地,与你们平分,来供养部族。
现在诸侯事奉我们国君不如从前了,大概是泄漏了言语出去,应当是你的过错。
次日早朝的事,你不要参加了。
参加,就拘捕你。
”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倚仗他们人多,对土地贪得无厌,驱逐我们戎人。
惠公显示了其大恩大德,说我们戎人,是四岳的后代,不抛弃我们。
赐给我们南部边境的田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吼叫的地方。
我们戎人铲除了那里的荆棘,驱逐了那里的狐狸豺狼,成为先君不侵扰不背叛的臣属,直到现在没有二心。
从前文公与秦国讨伐郑国,秦国人偷偷与郑国订盟,并在郑国留下了戍守的人,于是就发生了殽山之战。
晋军在前面迎击,戎人在后面抵抗,秦军有来无回,实在是我们戎人使他陷入这个境地的。
譬如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拉住它的后退,与晋国人一起将它摔倒。
戎人因为什么不能免于罪?从这次战役以来,晋国的所有战役,我们戎人都是相继按时参加,前来追随执政,同殽山之战时的心意一样,岂敢背离疏远?现在执政下面的大夫们恐怕的确有不足的地方,而使诸侯离心,却归咎我们戎人!我们戎人的饮食衣服与华夏之族不同,货币不通,言语不同,能做什么坏事?不到会参加,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于是朗诵了《青蝇》一诗,然后退出。
宣子表示道歉,并让他到会参与事务,以便成全自己平易近人的君子的声名。
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翻译:欧阳先生夜里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中惊惧接着聆听,说:“奇怪啊!”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忽然变得奔腾波涛汹涌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突然而至。
它碰到物体上又发出铿锵之声,像是金属撞击的声音;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浓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山川寂静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
绿草浓密丰美,碧绿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可以使人快乐。
然而秋风拂过草地,草颜色改变;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刑罚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
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商声是主管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
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已经衰老而感觉悲伤。
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于繁盛就正当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有固定的衰败零落之时。
人为动物,是万物之灵长,无穷无尽的忧虑使其心绪煎熬,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使他的身体疲惫。
只要有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
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
然而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考虑究竟是谁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对秋声产生怨恨呢?”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
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