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连接教案
圆弧连接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注:本PPT课件以及教案含第4节课内容)一、知识与能力1、明确连接的目的,掌握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骤。
2、掌握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方法。
3、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连接关系,并正确作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通过对初中学习过的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相切必充条件的温习回顾,让学生从原理到直观作图步骤进行有效学习。
[教学重点]圆弧连接的实质,相切的必充条件和作图要点。
[教学难点]连接点的确定和“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
[分析学生]学生通过对预习,对“相切”概念和条件有所巩固,对圆弧连接的作图目的和方法有一定认知,理论教学会比较顺利,关键在于作图技能的训练,教师应重点作好演示示范,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演结合,以练为主。
讲要精,示范要清,关注学情,以学定教。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用四心圆发画椭圆的步骤2、预习检测:初中相关知识温习。
二、导入新课简述本节内容、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
演示网络课程,举例说明机件中圆弧连接的应用实例,明确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圆弧连接概念和实质;2、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3、圆弧连接三种形式的分析和作图方法。
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教师讲授圆弧连接的概念、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交叉演示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
按排学生穿插完成习题集P.10 2-2题的(1)题练习。
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强调作图步骤的正确性,指导学生掌握“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对轮廓线和作图辅助线的轻重及界限的处理,以保持图形主次分明,清晰美观。
四、小结(5~10分钟)圆弧连接的类型分析和认知;作图步骤和要点的归纳。
圆弧连接教学设计

20XX年长沙市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圆弧连接》教案授课人:单位:时间:二〇一七年六月课题:圆弧连接课时: 2授课对象:高一机电班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能说出圆弧连接的实质以及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能正确绘制三种类型的圆弧连接。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学习,课后发现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并用剪刀将完成的作品剪出来,生成规范作图的意识。
教学重点: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连接弧圆心。
教学方法:1.教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2.学法:主动探究式学习法,观察分析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支座模具,圆规,直尺,PPT课件,教材。
学具准备:剪刀,A4白纸。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通过微课,微信答疑,课前任务学习让学生提前预学本堂课知识。
2、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为精品组,保质组,工匠组,精工组。
二、导入新课:1、通过PPT动画,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圆弧,比如说轴承座,手机,课桌椅、平键、扳手等等,以扳手为例,圆弧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三、讲授新课:1、通过微课学习,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圆弧连接。
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2、通过微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圆弧连接作图步骤。
①找连接圆弧的圆心(确定位置)②找切点(找到圆弧的起点和终点)③画连接弧④描深图线3、通过微课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找连接弧圆心。
①圆弧与一条直线相切圆心轨迹:作一条辅助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
②圆弧与两条直线相切圆心:作两条辅助线分别与两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交点即为圆心。
③圆弧与圆外切圆心轨迹:以已知圆圆心为圆心,已知圆半径与连接弧半径之和为半径画的辅助圆。
④圆弧与圆外切同时与直线相切圆心:作一条辅助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R,同时以已知圆圆心为圆心,已知圆半径与连接弧半径之和为半径画辅助圆,辅助线与辅助圆交点即为圆心。
(完整版)圆弧连接教案.docx

什邡职业中专学校优质课教案学科:机械制图课题:圆弧连接授课人:程红授课班级: 16 机⑤授课时间: 6 月 5 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 : 钳工待岗室课题圆弧连接课时45 分钟班级16 机⑤班册与章节第一章第4小节学校什邡职业中专学校讲课人程红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关键PPT包含内容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熟悉圆弧连接的实质,掌握圆弧连接的步骤及画法。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正确绘出组合体、零件图中的圆弧连接。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分析,总结圆弧连接的步骤并掌握出画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渐达到机械行业所要要求的工作标准。
重点: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
难点: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尺规,模型及多媒体。
通过对圆弧外连接和内连接原理的观察和分析,作为圆弧作图方法的突破,使教学过程体现流畅与自然。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交流之中感受到探索成功的乐趣,获得知识。
1.举例图片。
2.圆弧外连接原理图和内连接原理图。
3.圆弧外连接图。
教学过程环节方式内容和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时间图复习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问导入新课书写课题讲授(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圆的尺寸标注圆的直径用什么符号表示?圆的半径用什么符号表示?那么我们所学习的圆及圆弧在实际中是怎么运用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来看看(二 ) 、新课引入通过图片引出圆弧与圆弧的圆弧连接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物体都可以用一段圆弧来连接,以使其更漂亮,更有利用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叫圆弧连接?( 三 ) 、新课讲授一、圆弧连接的概念用一段光滑的圆弧连接两相邻线段的作图方法。
二、圆弧连接的分类1、两直线的圆弧连接 ;由同学进行抢答,巩固已学知识观察图片,引出本节课内容。
第1-4章圆弧连接

概念讲述
学生听授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3、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的求法
作图法归纳为三点:
1)用算术法求圆心:根据已知圆弧的半径R1或R2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计算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半径R′:
外切时:R′=R+R1
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
学习重点
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
学习难点
1.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和黑板作图演示相结合
2.挂图展示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2)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3)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四、圆弧连接的分类
1、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1)定距:作与两已知直线分别相距为R(连接圆弧的半径)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的交点O即为圆心。
(2)定连接点:从圆心O向两直线作垂线,垂足即为连接点(切点)
: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上
内切时: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
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
(2)圆弧间的圆弧连接的两种形式
1)外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反(外切)
2、简述四心法作椭圆的步骤。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10、11页
信息反馈
圆弧连接教案

圆弧连接教案学校:学科:机械制图教师:杨微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间:5月教法:探索学习启发引导知识目标:圆弧连接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想象、实践等各方面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发学习,同时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开放式教学情景,使学生们爱之所选。
教材内容分析及处理:机件图样中的大多数图形是由起码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连接而成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学习难点:连接原理的正确理解和作图时圆心、切点的确定,自主探索,独立作图。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讲授新课:§ 2-4 圆弧连接一、基本概念圆弧连接用已知半径的圆弧去光滑地连接两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连接弧一一起连接作用的圆弧二、圆弧连接的三种情况1•连接两条已知直线2•连接已知圆弧和已知直线3•连接两条已知圆弧提问:这里提到了三个连接,指什么?这里讲的连接,是指光滑连接,即连接弧与已知线段在连接处是相切的,因此在作图时必须根据连接弧的几何性质准确求出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的位置。
举例:板手(实物投影)运动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初步印象,突出知识的整体性。
实物投影举例:一根直板弯曲分别对应投影介绍三种情况学生听讲,识记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初中几何第三册内容)如何求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1)与已知直线相切的连接弧的圆心轨迹是什么?(2)与已知圆弧相切的连接弧的圆心轨迹是什么?练一练:1、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2、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课堂练习 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2-4 圆弧连接一、 基本概念圆弧连接 连接弧二、 三种情况 三、 作图方法1.定圆心2.找切点 3 .连接圆弧三、作图方法1.定圆心 2 •找切点 3.连接圆弧 例一:用圆弧连接已知直线 IR学生自学,教师总结,由此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机械制图圆弧连接公开课教案

第2小组: 求两直线 直角间的
连接圆弧。
课堂练习(一)
第3小组:
求两直线钝 角间的 连接圆弧。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页,共14页
任务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条件:l1 、O1、R
任务内容:画出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圆弧。
已知圆弧 O1
已知圆弧半径 R
已
知
直
求作连接圆弧
线
l1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页,共14页
德育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 态度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渐达到机械行业所 要求的工作标准。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页,共14页
任务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条件: l1、l2、R
任务内容:画出两直线锐角、钝角间的连接圆弧。
已知圆弧半径 R
已知直线 l1、l2
求作连接圆弧
求作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圆弧
①作直线 lІ 平行于直线 l;再 作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外切时半 径为R+R1,内接时半径为R-R1)
与直线 lІ 相交于O。
②作OA垂直于直线 l;连接
OO1交已知圆弧于B,A、B即为切 点。(内接时将001反向延长)
③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 弧,连接直线 l 和圆弧O1于A、B
圆弧连接的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
(即切点)。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二页,共14页
作业布置
试一试: 1、试用其他方法作出两直线直角间的连接圆弧。
2、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试作两圆弧之间的外、 内圆弧连接。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三页,共14页
习作点评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图幅 图纸幅面选择合理、图面整洁
圆弧连接教案

圆弧连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弧连接的定义和特点。
2.学会使用圆弧连接的操作方法。
3.通过练习,掌握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圆弧连接的概念和原理。
2.圆弧连接的操作方法。
3.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步骤1.引入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弧连接的例子,如桥梁的圆弧连接、机械设备的圆弧连接等,让学生了解圆弧连接的应用场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圆弧连接的定义和原理,解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强调圆弧连接的优点,如能够分散应力、提高连接的稳定性等。
3.操作方法演示通过PPT或者实物演示,给学生展示圆弧连接的具体操作方法。
包括选择适当的圆弧连接方式、确定连接件的尺寸、进行连接件的制造和安装等步骤。
4.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加深他们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和掌握。
可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模拟装配图,要求学生进行连接件的设计和制造。
5.应用技巧讲解介绍一些圆弧连接的应用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连接件材料、如何确定连接件的结构形式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景下如何灵活运用圆弧连接。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圆弧连接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其对圆弧连接的掌握情况。
2.组织小组或个人展示,评价其圆弧连接设计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3.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圆弧连接的设计题目,并进行互评。
五、教学延伸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让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验证圆弧连接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圆弧连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操作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
下次教学时,应加强对概念和操作方法的讲解,并加大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
机械制图 圆弧连接 公开课教案

长)
l
R
O
③以O为圆心,R为半径
画圆弧,连接直线 l 和圆弧O1
A
O1
于A、B即完成作图。
B
课堂练习(二)
各小组: 求直线与圆弧间的内接圆弧。 R=25
提示:
1、内接时,同心圆的 半径为(R-R1)
o o1
R=25
2、内接时,将连心线 k1
001反向延长
k
l
圆弧连接的步骤: 1、求圆心 2、找切点 3、画圆弧
课堂练习(一)
第2小组: 求两直线 直角间的 连接圆弧。
R=25
l1
R=25
O
R25
l2
第3小组: 求两直线 钝角间的 连接圆弧。
R=30
O
l1
R30
l2
135°
任务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条件:l1 、O1、R 任务内容:画出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圆弧。
已知圆弧 O1
已知圆弧半径 R R
R
O1
机械制图
项目4——圆弧连接
主讲人:姚美祥
临湘市职业中专 2013年 11月
新课程导入
在零件测绘过程中,经常遇 到从一条直线光滑地过渡到另一 条直线(或一条圆弧过渡到另一 条圆弧)的情况。如图所示机件 的外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 在作图时如何做才能画得和这张 图中所绘制的图形一样呢?
这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 的圆弧连接。
O1
求作连接圆弧
l1
已 知 直 线
l1 l1
求作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圆弧
①作直线 lІ 平行于直线 l; 再作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外切
时半径为R+R1,内接时半径为 R-R1)与直线 lІ 相交于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邡职业中专学校
优质课教案
学科:机械制图
课题:圆弧连接
授课人:程红
授课班级:16机⑤
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钳工待岗室
复习导入新课新课内容课堂思考课堂小结多媒体
展示图
片并提
问
书写课
题
讲授
多媒体
展示原
理图
多媒体
展示原
理图
多媒体
画法展
示
多媒体
展示图
片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圆的尺寸标注
圆的直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圆的半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那么我们所学习的圆及圆弧在实际中是怎么
运用的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来看看
(二)、新课引入
通过图片引出圆弧与圆弧的圆弧连接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物体
都可以用一段圆弧来连接,以使其更漂亮,更
有利用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叫圆弧连接?
(三)、新课讲授
一、圆弧连接的概念
用一段光滑的圆弧连接两相邻线段的作
图方法。
二、圆弧连接的分类
1、两直线的圆弧连接;
2、圆弧与直线的圆弧连接;
3、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教学任务
本节课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1)已知两个圆弧,如何用圆弧实现外连接?
由同学进
行抢答,
巩固已学
知识
观察图
片,引出
本节课内
容。
回忆初中
知识
学生进行
分析,确
定如何找
到连接圆
的圆心及
实现光滑
连接的切
点。
教学生学
会外连接
的作图方
法
通过内连
接的原理
分析,学
生进行内
连接的作
图
为学习
新课打
下基础
提出这
节课的
主要任
务,让学
生清楚
本节课
要解决
的问题。
让学生
理解实
现外连
接和内
连接的
原理
先教学
生学会
外连接
的作图
方法
培养学
生的总
结能力,
及时检
查大家
的学习
效果。
、
加强对
本节课
讲授内
容的复
习和归
纳
2分
钟
3分
钟
1分
钟
5分
钟
2分
钟
6分
钟
3分
钟
12分
钟
10分
钟
2分
钟
图1
圆弧连接的实质
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段相切
直线与圆的三个位置关系?
相交、相切、相离
圆弧原理图
1、圆弧的外连接
图2 圆弧外连接原理图
①、中心距等于已知圆的半径加上连接圆的半径;
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相交的交点。
2、圆弧的内连接
图3 圆弧内连接原理图
①、中心距等于连接圆的半径减去已知圆的半径;
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相交并延长的交点。
三、作图方法
1、求连接圆弧圆心;
2、找连接圆弧切点;
3、做连接圆弧;
四、作图步骤
圆弧外连接
作半径为R的圆弧与半径为R1、R2,圆心为O1、O2的两圆弧外连接。
1、以O1为圆心,R+R2为半径作圆弧;以O1、O2为圆心,R+R2为半径作圆弧,两圆弧交于O点。
2、连接OO1,与圆弧O1交于连接点(切点)1;连接OO2,与圆弧O2交于连接点(切点)2;
4、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连接弧12.
1、提出问题:
通过作图,同学们讨论总结实现外连接的步骤?讨论时结合以下问题:
A、在实现连接时如何找到连接圆弧的圆心?
B、实现光滑,如何找到切点?
C、怎样连接圆弧?
2、分组讨论:
前后四位同学一组讨论外连接的步骤。
3、解决问题
将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
图画完后,学生举手总结步骤,若不完整,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五、课堂练习
内连接
作半径为R的圆弧与半径为R1、R2,圆心为O1、O2的两圆弧内连接。
六、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