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热解技术进展讲解
热解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热解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含油污泥作为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最主要污染物,其存在毒性高、成分复杂、污染大等特征。
伴随着我国新环保法的颁布以及习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整治力度,如此便需要相关企业积极探寻更高效、更环保的手段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含油污泥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热解处理技术;含油污泥处理;应用引言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石油炼制、运输储存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之一,是油、水、固三相混合形成的复杂乳化物,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
如果处置不当而外排,会造成严重危害.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含油污泥产生量与日俱增,含油污泥的来源也更加多样,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含水率、含油率、乳化程度等性质差异显著。
针对含油污泥性质变化幅度大,处理难度差异大等特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从传统的焚烧、填埋到新兴的热解、溶剂萃取,再到更为前沿的超临界CO2萃取、微生物电化学耦合等,现在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
各种处理技术的作用原理、处理费用、处理效果和副产物等均不相同,每种技术都有优势和局限,没有某种处理技术全面优于其他技术,在高效处理和经济实用之间还未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因此有必要对于现有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梳理总结和对比分析。
1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国内外油泥处理技术方向可以概括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石化行业对油泥处理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焚烧法、溶剂萃取法、生物处理法、热解技术等。
含油污泥焚烧技术无害化程度较彻底,余热可利用,实际应用较为广泛。
污泥采用流化床式焚烧炉焚烧后,固体残留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可直接填埋处理。
焚烧后的灰渣残渣可用作建筑材料,产生的热量可用于污泥前期处理如干化、脱水等工序中所需的能量。
污泥焚烧技术被经常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它不受污泥成分的限制,适用于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油泥处理技术进展

2021年第5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39期 · 135 ·油泥处理技术进展黄丹,段卓锋,杨新亚(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北京100071)[摘要]本文概述了油泥的产生来源及相关政策标准,介绍了萃取、调质机械分离、热解、焚烧、填埋、固化、超临界水氧化等油泥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处置技术的工艺路线,并对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回收;石油;油泥;资源化;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5-0135-03Overview of Oil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yHuang Dan, Duan Zhuofeng, Yang Xinya(Department of Innovation and Strategy, Sinochem Environment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 Beijing 100071,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ources of oil sludge production, the related policy standards, and its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cluding extraction, mechanical separation, thermal desorption, incineration, landfill, solidification, and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the above technologies and the typical process layout were discus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il sludge reduction, harmlessness, and resourcing is also discussed.Keywords: environment;recovery;petroleum;oil sludge;resourcing;treatment technology油泥是原油开采、储运以及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石油开采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石油开采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研究进展概述:随着全球石油开采的不断增加,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变得愈发重要。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污水、废油、油泥等。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许多有害组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石油开采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势在必行。
1. 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的污染三种情况。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利用沉淀、过滤和离心等技术进行污水处理。
化学处理技术则利用氧化、还原和中和等化学反应来去除有害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则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物。
近年来,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电化学氧化、高级氧化技术及膜技术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2. 废油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油,包括油污水、废油浆和油泥等。
传统的废油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萃取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处理效率低、操作复杂、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新的废油处理技术。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微生物降解技术和生物脱色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能够高效溶解废油中的有机物,微生物降解技术能够降解废油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脱色技术能够降低废油中的色度。
3. 油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油泥作为石油开采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石油污泥、油页岩和海上石油泥。
处理油泥的主要挑战在于其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高浓度。
传统的油泥处理技术包括热解、固化和微生物降解等。
热解技术利用高温条件将油泥中的有机物热分解。
固化技术则通过将油泥与胶凝材料混合形成块状固体,以减少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渗漏风险。
微生物降解技术利用特定微生物菌株对油泥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此外,还有新兴的油泥处理技术,如电化学修复和π-π堆积技术,谱光解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油泥的处理效率、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目前,含油污泥处 理 的 研 究 热 点 主 要 集 中 在 溶 剂 萃 取、生 物处理、固化技术、焚烧处理及热解处理等方面。其中,溶剂萃 取的处理方法成 本 较 高,而 且 产 物 会 有 二 次 污 染;生 物 处 理 技 术的处理周期较 长,对 环 烷 烃、芳 香 烃、杂 环 类 处 理 效 果 较 差; 固化技术目前主 要 以 填 埋 为 主,会 对 环 境 产 生 污 染;焚 烧 技 术 会浪费较多能源,存 在 二 次 污 染;热 解 处 理 技 术 会 消 耗 较 多 资 源但热解产 物 油 的 回 收 率 高,产 物 的 污 染 小,应 用 范 围 广 泛。 因此本文重点解析含油污泥的热解处理技术,调研了热解技术 的最新研究进展。
Review onResearchProgressofPyrolysisTreatmentofOilySludge
SunDong,WangYue
(SINOPECShengliOilfield,Dongying 257100,China)
Abstract:Alargeamountofoilysludgewillbegeneratedintheprocessofcrudeoilexploitationandtransportation.Inorderto achievethegoalofresourcerecoveryandinnocuity,oilysludgeneedstobetreatedtoachievethepurposeofresourceconservation 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Oilysludgeandothersolidwastescanbetreatedbypyrolysis,landfill,coking,curing,microbial treatmentandothertreatmenttechnologies.Thepyrolysistreatmenttechnologyofoilysludgecanreusethecrudeoilinoily sludge,avoidresourcewaste,andthoroughlytreatoilysludge.Thispapermainlyexplainsthepyrolysisoilysludgetechnology,and summarizestherecyclingandutilizationofoilysludgebychangingreactiontemperature,reactiontime,heatingrate,controlling nitrogenflowandaddingcatalyst. Keywords:crudeoil;oilysludge;pyrolysistechnology;resourceutilization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热脱附技术

4 燃烧器 2
5 发电机 1
台数
声压级 85dB(A) 50dB(A) 80dB(A) 70dB(A) 70dB(A)
排放特征 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固废/危废
➢ 无危险废弃物 本装置产生烟尘少,自带超净排放处理系统,除尘效 果优秀,避免了其它传统焚烧/热解工艺产生危险废弃 物飞灰的问题。
➢ 重金属有效固化处置 通常含油污泥或废弃油基泥浆重金属不会超标。本工 艺在处理过程中,含油固废中带有的重金属一直处于 还原性环境,不会向毒性高价转化,处理过程中重金 属不向环境大气中排放,全部集中到热解后的固体炭 中,达到稳定化处理。固体炭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低 于煤炭标准,燃烧后的灰份不超标。
污泥热解含碳残渣的热值在6500kcal/kg左右,含碳为67.07%,热解气的热 值在9200kcal/m3以上,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组分含量较高,烃类 含量可达85%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回收利用。
自控与公辅系统
➢ 操作控制系统简单,所有顺序、逻辑均采用自动控制, 采用触控面板/远程操作,仅需操作人员2-3人即可完 成。
热解产物
以中海油渤海石油公司含油污泥为例,经分析检测其含 油率为34.65%、含水率为37.87%,经热解所得产物包 括气、液、固三种,液体经分离、称重和计算得出油产 率、水分率、残渣产率以及不凝气产率。
热解物组成分析
序号 名称
热解残渣/% 4.65
组成(V%)
H2 20.54
CO2 4.91
热解产物产率
含油污泥 热解技术 热脱附技术
现状
➢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含油固废 (主要包括含油污泥、废弃油基泥浆、油屑、含油垃圾等)已经 高达500万吨/年以上。具有产生量大、油含量高、成分复杂、 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非达标排放会影响到作 物生长的营养环境条件及其品质,长期堆积会造成地表植被的 严重破坏,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及人类的生存,是国家《危险 废弃物名录》中标定的HW08类危险废弃物。环保部2011年发 布废矿物油回收和污染控制规范(HJ607),针对石油和天然气 开采及工业生产做出明确的要求: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固废 应进行再生利用。因此无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还是从资源 利用角度出发,都必须寻找一种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含油固 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 题。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含有油分、水分、固体颗粒和化学添加剂等成分。
处理这些油田含油污泥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的资源。
以下将介绍现阶段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
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将油田含油污泥进行物理分离和固体液分离,常用的技术有离心分离、挤压脱液和空心纤丝分离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将含油污泥中的油分和水分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油和水。
2.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将油田含油污泥加热分解,将其转化为液体油、气体和固体产物。
常用的热解技术包括热解气化、热解裂解和焚烧等。
通过热解技术,可以提高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微生物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降解和处理,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堆肥、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含油污泥有效降解,减少有机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4.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改变油田含油污泥的性质,从而实现其分离和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添加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聚合物等。
通过化学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油田含油污泥的物理性质,提高分离效果。
5. 微波处理技术微波处理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物理效应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加热和分解。
微波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
通过微波处理技术,可以将含油污泥中的油分解出来,从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目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技术、热解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微波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处理技术,以更好地避免和减轻油田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油泥处理技术方法

油泥处理技术方法油泥那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不过别担心,现在有好多超棒的油泥处理技术方法呢!咱先说说热解技术吧!就像给油泥来一场“高温派对”。
把油泥加热到一定温度,让它分解成油、气和固体残渣。
这步骤超简单,把油泥送进热解炉,设定好温度,等着它华丽变身。
但可得注意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然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那安全性咋样呢?嘿,放心吧!只要设备质量过关,操作规范,那是相当安全稳定。
热解技术的应用场景可广啦!比如在石油化工行业,那简直是大显身手。
它的优势可不少呢,能回收油资源,减少浪费,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就好比一个环保小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地球妈妈。
有个实际案例哦,某石油化工厂用了热解技术,处理了大量油泥,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呢!再看看生物处理法,这就像是给油泥找了一群“小帮手”。
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油泥中的有害物质。
把油泥和微生物放在一起,让它们一起努力工作。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哦,不然它们可不给力。
安全性那也是杠杠的,微生物可温柔啦,不会像化学方法那样有危险。
生物处理法适合在一些生态敏感地区使用,对环境友好得很呢!优势就是成本低,效果持久。
想象一下,这些小微生物就像勤劳的小蜜蜂,默默为我们的环境付出。
有个例子呢,某湿地附近的油泥污染,就用生物处理法解决了,保护了美丽的湿地生态。
哎呀,油泥处理技术方法真的太重要啦!它们就像超级英雄,拯救我们的环境。
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技术,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油泥处理技术方法多样且各有优势,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油田含油废物热解吸一体化处理技术

油田含油废物热解吸一体化处理技术摘要:含油泥砂数量巨大,含有一定量的苯系物、酚类等对人体以及周围动植物有害的有机物,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含油泥砂已经成为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污染物来源,也是制约油田环境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20 世纪80 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对含油污泥处理进行系统研究,将含油污泥最终处置的工艺分为农用、焚烧、工业再利用以及填埋,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含油污泥农用和含油污泥填埋提出了严格要求。
关键词:油田含油废物热解吸;一体化处理技术;在石油开采、集输、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若不加以有效地处理,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随着油田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含油污泥已成为各大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油田含油废物热解吸一体化处理技术1.物理化学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主要包括热化学洗油、油泥调剖技术和溶剂萃取技术。
热化学洗油一般是以热碱水溶液反复洗涤,再通过气浮实施固液分离。
洗涤温度多控制在70 ℃,液固比2∶1,洗涤时间20 min,能将含油率为30%的落地油泥洗至残油率低于1%。
这种办法能量消耗低,费用不高,但主要用于落地油泥的处理,局限性比较大。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是利用含油污泥与地层之间水质的良好配伍性,向油泥中加入适量的不同添加剂,与油泥中的沥青、泥沙等组分相混合,形成一种均一、稳定的乳状液调剖剂,用于油田注水井调剖。
通过调剖剂与地层水、岩石、泥质等的稀释、吸附、粘连作用提高封堵强度,改变注入水的渗流方向,增强注入水的波及体积,从而改善注水效果。
因为油泥中的油没有得到回收,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油含量小的油泥处理。
溶剂萃取技术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利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将油泥中的油萃取出来,由于泥沙密度大,静止后沉降于容器底部,水相处于中间层,从而实现油、水、泥三相分离。
处理后的有机相通过蒸馏将萃取剂分离出来后可以循环使用;回收油可以用于回炼;处理后的水经破乳净化处理可以循环使用或是排放;处理后的泥沙基本上可以达到环保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油田每年需要打很多油井,炼油厂也在不断地扩建与增大负荷。因此,在石油不断地被人们所利用的时候,它所产生的油泥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所以,首先对油泥的了解,是对其进行处理与整治的前提。
1.1
在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等过程中,由于事故,跑冒滴漏,自然沉降等原因,大量原油或油品与土壤,水或其它杂质形成的含有原油或原油中的某些成分的污泥。是一种高度危险污染物。
2、要求:对题目充分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设计内容。其中检索并阅读不少于10篇相关文献资料,至少有一篇英文文献。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加强文献检索、阅读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单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
(1)生成的气体带走的显热较多。虽然热解气体的显热可以在余热锅炉内回收,但这部分热量的可利用性不如在固定式燃烧床热解炉中那么高。
(2)为达到较好的流化状态需要将物料颗粒尺寸破碎到1cm以下,否则会坏流化效果;如果操作过程控制不当,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
3.
表3.1.低温热处理的效果
项目
进料
处理后泥渣
1.2
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特别是原油时,存放时间一般较长,特别是战略储备时储存时间更长,这时原油及油品中的高熔点蜡、沥青质、胶质和所夹带的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等无机杂质因密度差便会和水一起沉降积累在油罐底部,形成又黑又稠的胶状物质层,即罐底油泥,其数量一般高度该储罐容量的1%~2%。罐底油泥一般含水率高,含油量大而且含油其它有害物质。
炼油厂含油污泥
一般是由水包油,油包水以及悬浮固体组成的稳定乳状液体系,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投加的大量水处理剂;其脱水效果差,污泥成分和物性差异大,处理难度高,油含量差别较大,部分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
表1.1各种油泥的性质
第二章
2.1溶剂萃取技术
溶剂萃取技术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利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将油泥中的油萃取出来,由于泥砂密度大,静止后沉降于容器底部,水相处于中间层,从而实现油、水、泥三相分离。处理后的有机相通过蒸馏将萃取剂分离出来后可以循环使用,回收油可以用于回炼;处理后的有机相通过蒸馏将萃取剂分离出来后可以循环使用,回收油可以循环使用或是排放;处理后的泥砂基本上可以达到环保标准。美国专利中开发了一种溶剂萃取-氧化处理组合的油泥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最终残渣可以满足堆埋处理要求。溶剂萃取法处理油泥比较彻底,其缺陷是萃取剂用量较大,成本较高[1]。
流化床热解气化是接着惰性介质(如石英砂)的均匀传热与蓄热效果以达到垃圾热解的目的。由于流化床中的介质是悬浮状态,气固间充分混合、接触,整个炉床温度非常均匀。城市垃圾加入炉中后热分解在短时间内完成,生成气,油及半焦等产物,热量由部分燃烧热解产物来供给,旋风分离器用来分离床料及未完全反应的物料,被分离的床料及未完全反应的物料被送回炉内,流化空气及燃烧用空气(或氧气)由热解炉下部的供风装置供解技术,一些欧美国家已经研究了较国内相对完整的处理体系与技术,在方法、装置、回收等方面缺点相对较少,消耗能源与产生二次废物方面相对较小,对我国的此项技术的研究于发展有不错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3.
德国汉堡大学Kaminsky[3]在处理量为1~3kg/h的循环流化床装置(Hamburg工艺)上进行了多工况实验研究;
热水洗处理油泥技术主要是以热碱水溶液(一般是用NaOH或者碳酸钙溶液)或含有适量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的热水溶液对油泥进行多次洗涤,再通过气浮或旋流等工艺设施来实现油、水、泥三相的分离,洗涤后所回收的溶液通过补加少量新鲜试剂溶液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该方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落地油泥的处理。该方法处理油泥效果比较理想,处理费用相对不高,但处理过程易产生二次污染,需要有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油泥热解技术进展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油泥热解技术进展
课程设计时间: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15日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内容:调查和分析国内外油泥热解技术的进展,了解这些技术的现状和特点,进而对含油污泥的热解技术做出分析和讨论。
1.2
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主要来自隔油池的底泥、浮选池浮渣、剩余活性污泥,统称为“三泥”。炼油厂含油污泥的性质复杂,粘度较大,难以沉降,且浓缩困难,脱水和处理技术难度大,一直是困扰炼油行业的环保难题。
1.
油泥的成分极其复杂,随着地质条件、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各异,一般由水、泥土、油类有机物等组成。油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水含量高、体积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含有大量的污油和可燃无助;有害成分多数超过排放标准。各种类型的油泥性质如表1.1所示[1]。
3.1.5等离子体热解技术..................................................................................9
3.1.6其它热解技术..........................................................................................9
2.4超声脱离技术
含油污泥超声脱油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破坏含油污泥的结构,降低污泥中污油的黏度,减小污油与泥土的黏附作用,最终实现破乳,从而将污油、水和泥土彻底分离。该技术主要利用了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微扰、声空化等作用,具有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在油泥处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5热水处理技术
图3.1低温热处理工艺流程
3.
图3.2回转式热解装置系统示意图
英国研究院利用在一台处理量1~2kg/h的回转式连续反应器上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的实验研究,其实验装置见图3.2,它是以一台连续回转式反应器为核心,电动机上嵌有特殊形状的叶片,带动转轴转动时,使物料在反应器内实现回转式前后往复运动。Sasse[3]等在相关综述中曾指出,此类回转式反应器是对实际工业中整体回转式回转窑的很好模拟。固体物料进口和残渣出口均由两级气动阀门组成,可减少间歇进料和出料时空气漏入系统的量,反应器内的工作温度一般在450-650℃,系统所有高温区均为电加热。直径为的固体物料进入反应器后,停留45-60min。热解生成的气体首先经陶瓷体过滤器除尘,然后进入逆流管式冷凝塔,在塔底回收冷凝液,未冷凝气体则从塔顶排出,经过滤棉、引风机(Elekt ror SD22)、氧量指示计、气体体积流量计后在系统出口处点燃。
1.2
根据成因的不同,油泥通常分为:落地油泥、罐底油泥、地面溢油、炼油厂含油污泥等。
1.2.1
在油田采油生产、原油输送、装置检修以及拆油井的过程中,井喷和放喷后总有一些石油无法回收,再加上由于事故、跑、冒、滴、漏等原因会有或多或少的原油流到地上,从而形成落地油泥。落地油泥往往呈棕黑色,泥、水含量较大,有原油的气味。
课程设计题目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处理技术
学号姓名辩日期2016年1月15日
指导教师(答辩组)评语: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答辩组)签字
年月日
摘
油田在开采、储存、集输、加工等过程中产生大量油泥,会对环境造成严重
影响和威胁。目前对于油泥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其中油泥热解是一种处理结果较
理想的处理方法。因此研究油泥热解发展趋势,便于找寻此技术的优缺点,对于
热值/KJ/g
16.72
22.28
油类的质量含量/%
34
30
固含率/%
41
68.4
水的质量含量/%
25
1.6
Richard J Ayen等人1992年报道的“低温热处理”工艺,是通过一密闭的温度为250~450℃的旋转加热器把“K废物”中的有机物和水蒸发出来,并用氮气作为载气送至蒸发物处理系统,残留物作燃料用。其效果见表3.1,流程见图3.1。该工艺能使“K废物”处理后达到BDAT标准,已商业化应用。热处理工艺费用为每吨泥饼500-800US$。因该工艺显著减少了泥饼体积,故节约了大部分运输和填埋费用(后者为183US$/t)。据Patricia Broussard-Welthe报道:路易斯安那炼油厂1993年使用脱水-热解吸-泥饼填埋工艺处理含油污泥的总费用为1990年前全部采用脱水-泥饼填埋的109.5%,但只有1991年使用脱水-泥饼掺混作燃料工艺总费用的61.5%。
环境的治理也有深刻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油泥热解技术的发展。通过查阅油泥的产因、类型、特性、危
害及处理的必要性等,了解油泥的主要处理技术,和国内外油泥热解技术的现状及特点,对目前油泥热解技术及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分析,较全面地对此技术做出总结。
关键词:油泥;热解处理;现状特点;发展前景
3.1.4热解气化联用技术..................................................................................8
2.6调剖技术
含油污泥调剖技术是利用含油污泥与地层之间的良好配伍性,向油泥中加入适量的不同添加剂,与油泥中的沥青、泥砂等组分相混合,形成一种均一、稳定的乳状液调剖剂,用于油田注水井调剖。通过调剖剂与地层水、岩石、泥质等的稀释、吸附、黏联作用提高封堵强度,改变注入水的渗流方向,增强注入水的波及体积,从而改善注水效果。因为油泥中的油没有得到回收,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油含量小的油泥的处理。
2.2热分解处理技术
热分解处理油泥技术是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对油泥进行深度的热分解处理,使得油泥中的烃、胶质、沥青质以及其它有机物发生热解或是热缩合而得到相应的液相油品、气体、焦炭以及干泥砂等,采取冷凝回流的方法回收液体油品和有机物气体,处理后干泥砂中残留有害物质在满足环保标准条件下可直接排放。热分解处理技术分为高温分解法和低温分解法两种,高温分解法的工作温度可达1400℃,低温处理法的工作温度为800℃左右。王志奇等人开展过油泥的热分解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并考察了催化剂、加热速率、最终热解温度等因素对油泥热分解处理的影响。热分解处理油泥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其缺陷在于能耗较高,操作比较复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