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实例)

合集下载

培训内容各工种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

培训内容各工种危险源有害因素辨识
(5)机械伤害危险:如磨合金时在砂轮机上打滑造成伤害。
操作工在磨合金时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且需借助工具,不得徒手或多人一起磨。
(6)坍塌伤害危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施工未按设计要求做,会造成对人员设备的伤害。
在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区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矿山的有关规程设计与建筑浇灌的标号施工,并有专人负责监管。
上下采场时要观察是否有机车;禁止机车搭人;禁止在铁道上、交叉道口停留或休息;在巷道行走时,注意来往车辆,发现运行车辆时,人员要站在宽畅的巷道旁边,并用照明发出信号;双轨道会车时,人员不准站在两轨中间;不准从两矿车的联接处通过;
(3)触电伤害危险:如信号工在操作时,信号台漏电可能使操作人员触电,造成触电事故。



(1)物体打击伤害危险:如风钻工把踏脚板上浮石扫下,未注意爆破工上来容易造成扫落的浮石打击伤害。
上天井或采场,应发出信号(敲管子),清理踏脚板上的浮石时要观察或发出信号。
(2)车辆伤害危险:一是人员通过铁道时未注意来往通行的电机车容易被电机车碰撞造成撞击或辗压伤害;二是矿车在进入采场下放矿时,如出现矿车脱轨造成车辆倾斜翻车容易对过往的行人造成挤压伤害。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检查爆炸物品有无异常(是否受潮变质),爆破时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爆破时必须严格安排好岗哨(把守好各出入口,并由专人负责,不得由他人代替),爆破时实行陪同制,由爆破员及助手陪同到爆破现场,点火完毕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不得再进入作业面看回头火。处理瞎炮时必须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未到规定时间不得提前进入爆破现场检查情况。
在信号台通电前必须先检查信号台及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4)高处坠落伤害危险:井下是多中段作业,如在进罐时拥挤,也可能会造成从井口坠落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其方法-培训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其方法-培训
残余风险
对原有风险制定或实施改进措施后尚存的风险。
03如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
制定评价步骤
划分 作业活动
编制业务活动表,内容应覆盖所有部门、区域,包括正常、非正常 和紧急状况下的一切活动。
辨识危害
辨识与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及如何受到伤 害,准确描述危害事件,提出危害因素。
评价风险






法 检查JIS中安全提示
备注: 上: 头部以上、地面以上悬空不接触地面的部分 下: 脚下、工作平面以下 前: 操作过程正前方 后: 操作过程正后方 侧: 合作配合作业、交叉作业等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危害因素
现状
物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L
E
C
D= 风险 风险控制 L·E·C 等级 策划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危害因素
现状
物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L
E
C
D= 风险 风险控制 L·E·C 等级 策划
备注
分值
100 40 15 7 3 1
C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财产损失(万) 2000及以上 1000~2000 300~1000 150~300 70~150 1~70
后果
人员伤亡 3人及以上死亡
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运用LED法进行评价。 注:这项工作要求综合各层次人员评价得出的数据,平衡评价尺度。
制定评价步骤
评估是否为 可允许风险
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控制住危害,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确定危险 控制计划
辨识与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及如何受到伤害, 准确描述危害事件,提出危害因素。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该项目产生粉尘的主要工艺有:切割、磨削等。

这些粉末被人吸入后可能对呼吸系统带来一定损害,长期吸入可能造成矽肺或尘肺病变等职业危害;误入人眼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

该项目中切割修磨工序较多,如果抽排风系统工作不正常,通风不良,将使厂房内产生的粉尘不能及时抽排出去,将对现场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长期接触职业危害性粉尘,如果未采取的防尘措施或不按规定佩带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人员产生多种职业病,如尘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疾患、眼疾患、致癌作用等。

3.3.2高温灼烫热处理炉作业为高温环境作业,主要危害如下:1、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尤其在夏季,可能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降低,因此,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

2、高温环境作业受到热辐射危害。

热辐射可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系统变化,因此,有中暑危险。

且高温环境作业,接触炽热物易引起灼烫危险。

3.3.3噪声危害该项目的噪声振动源主要为带锯机、金属加工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机械振动,以及金属切割修磨等作业产生的工作噪声。

噪声会引起人员的心理恐惧、烦躁,同时对安全报警信号起一定的掩蔽作用,容易造成生产事故。

且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可引起耳鸣、耳痛等症状,严重时能引起听力减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并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3.3.4高处坠落1、伤害方式桥式起重机械检修、维护过程中或车间顶部维护作业时,需进行登高作业,登高作业可能造成人员滑跌或高处坠落事故。

2、原因分析如果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如支撑基础下沉或损坏,安装、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结构失效或不平衡,梯面不防滑等;操作者负重爬高,攀登方式不规范或未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都可能造成操作者滑跌和高处坠落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一、物料的危险性分析年产10万吨高速铁路配件项目涉及主要物料为:主要原料有生铁、废钢、焦炭、球化剂、铁合金(硅铁、锰铁、铬铁、钼铁等),制芯造型原料有石英擦洗砂、普通石英砂、煤粉、澎润土、冷芯盒树脂、砂芯涂料,清理及喷涂使用钢丸、EPC涂料等,其他辅助物料有耐火材料、天然气、压缩空气、水,中间产物为铁水,产品为铸件,电炉冶炼过程中还产生部分煤气。

其中天然气、煤气、压缩空气等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其他物料均未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所有物料均为列入《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及《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补充和修正表》。

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1)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加热,熔炼炉操作失误、明火外跑失控,可导致火灾的发生。

(2)生产过程中高温物料铁水、炽热的焦炭撒落,遇可燃物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3)若电炉无地漏保护装置,由于炉衬损坏而造成铁水穿炉等危险事件,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4)热处理炉、烤包器使用天然气作为热源,天燃气设备、设施泄露,天然气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5)热处理炉、烤包器等若未设置相关安全附件,未设置熄火保护装置、自动点火装置、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点火作业或熄火后再次点火时,炉膛或容器内存在爆炸危险环境,可发生炉膛爆炸或容器内爆炸。

(6)造型工段使用树脂、涂料等可燃/易燃品,虽然使用量较少,但是其泄漏后在空气中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7)造型制芯需进行干燥,若干燥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泄漏、燃烧不充分、回火等,有发生爆炸火灾的可能。

(8)焦炭、煤粉尘等可燃粉尘在电气设备、设备转动部位等已发热的部位聚集,遇高温、火源等可发生火灾事故。

(9)熔炼产生的煤气泄露,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10)生产装置系统中的天然气、煤气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设备、管线等的选型、制造、设计、安装缺陷,腐蚀穿孔,会发生天然气、煤气泄露,遇明火、火花可造成火灾、爆炸。

压力容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压力容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设计制造方面
①设计缺陷: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等,可能导致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疲劳破坏等问题。

②制造质量: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焊接缺陷、材料缺陷等,可能降低容器的强度和密封性能,增加泄漏和爆炸的风险。

2)操作使用方面
①操作不当:如超压运行、违规操作等,可能导致容器内部压力异常升高,引发安全事故。

②维护保养不到位: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可能导致设备老化、损坏,增加安全风险。

3)环境因素方面
①温度影响:高温或低温环境可能导致容器材料性能下降,影响容器的安全使用。

②腐蚀作用:环境中的腐蚀性物质可能对容器造成腐蚀,降低其强度和密封性能。

4)管理因素方面
①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可能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了解不足,可能增加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物料的危险特性
公司所涉及物料中氢氧化钠属第8.2类碱性腐蚀品,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

粉尘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硫酸第8.1类酸性腐品,本品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并在可能引起化学灼伤。

2)生产作业主要设备、设施的危险性
生产作业中使用反应罐和摆线针轮减速机以及各类泵等机械设备,操作和维修过程中如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发生碰伤、卷入等人身伤害事故。

2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示例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示例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示例1.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危险源辨识:首先,在实验室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许多不同的危险源。

例如:-化学品:实验室中常用各种不同种类的化学品用于实验和研究。

这些化学品可能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等特性,需要特殊的处理和储存。

-生物危险物质:实验室中可能存在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危险物质,例如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这些物质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感染。

-物理因素:实验室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机械设备:实验室中使用各类机械设备和仪器,这些设备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电击、机械损伤等。

-电气设备:实验室中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存在火灾、电击等危险。

-人为因素:实验室工作环境中的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危险。

例如,缺乏正确的培训和安全意识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危险。

2.危险源评价:在识别和辨识潜在的危险源后,需要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对工作人员的潜在风险以及其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

评价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险识别:确定危险源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方式和频率,并评估工作人员可能暴露于危险源的程度。

例如,化学品的接触方式可能是吸入、皮肤接触等。

-风险评估:评估危险源对工作人员的潜在风险。

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如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是通过与标准进行对比,确定潜在的危险性的程度。

定量评估则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值对危险源进行表征。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危险源对工作人员的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风险监控:对已经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3.总结: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可以确定工作场所中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降低。

这对于保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数识别

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数识别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2011年)一、概述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

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新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1、水文地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我矿属皖南黄山山系北缘之丘陵地带,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原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

1)地表水:本矿地表未有河流流经,也无明显的溪沟的泉水出露,地面标向+110m~+120m,现采水平在-145m以下,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

故直接地表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2)含水层:本矿区的煤层上部具青龙灰岩溶洞裂隙水,但因其岩性完整,裂溶洞不发育,且下部二叠纪长兴阶隔水层,故此水对本矿的采掘工程没有影响;3)断层水:从勘探和采掘实践证明,本矿断层基本上不含水亦不导水,少量断层渗水现象不会影响采掘工作;4)老窑积水:本矿上部沿C煤层露头一带分布有大量的老窑,且深度和位置无从考查,在开采浅部煤层时(±0m以上),对生产的威胁较大,但本矿现已开采均在-145m水平以下,故老窑的积水也不会对本矿带来危害;5)邻近报废矿井水:本矿的东西两翼均有近年来乡镇煤矿的报废矿井,因其越界开采,与本矿贯通,造成地表水沿报废矿井导入本矿,是本矿主要的威胁,虽然我矿花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堵水,但因其水的渗入不断,致使本矿涌水量加大,大大增加了本矿的排水能力,不过因其缓慢渗水,本矿的导水和排水系统畅通,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总之,本矿的水害因素较简单,只要加强导排水的管理,就能保证本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采掘接近生产老空的局部积水可能生成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根据给出的条件,以2个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一)独立生产单元(二)辅助单元(三)设施设备装置(四)作业场所―――――――――――――――――――――――――――――――――――――――1. 某企业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板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

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吨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

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采用地面运输方式。

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情况。

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

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装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线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采用悬挂点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机等。

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产生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它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

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

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

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8米,转弯半径大于9米。

次干道宽5米,转弯半径大于6米。

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

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3900KV A。

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

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

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提供压缩空气。

针对该厂情况,按照合适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的危险因素存在于那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2. 某钢铁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

主要生产过程是用吊车从热轧原料库内把要轧制的钢卷依次吊放到轧机的入口步进梁上。

在此生产过程中,同步完成钢卷宽度和外径测量、拆除捆带;之后,将钢卷送至开卷机,钢卷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经双切剪切掉带钢头部不合格的部分;再由夹送辊送到闪光焊机处,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

焊接后的带钢,通过入口进入酸洗槽前的拉伸矫直机,经拉伸矫直机破鳞并改善带钢板形后,进入酸洗槽除去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后的带钢经过漂洗槽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

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出口送到切边剪。

在切边剪处,根据上下工序的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切边或不切边。

经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通过冷连轧机轧前活套进入冷连轧机。

用于生产冷轧产品的钢卷,按照预定的热处理制度在罩式退火炉中退火,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

退火后的钢卷完全冷却后(≤40℃),用汽车运送到成品库,包装入库。

用于生产热镀锌产品的钢卷,由吊车吊运到连续热镀锌机组的钢卷鞍座上。

钢卷在鞍座上人工拆除捆带,由开卷机开卷,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

焊接后的带钢,经碱洗、碱刷洗、漂洗并烘干处理后进入退火炉段。

在退火炉段,带钢经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和均衡等工艺处理后进入锌锅镀锌。

镀锌后的带钢,经过光整、拉矫等处理后进行分卷,卷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卸卷,在鞍座上完成称重、打捆,由钢卷车送到热镀锌成品库,经人工包装后入库存放。

为满足生产需要,在冷轧车间布置了用于生产的动力设施及各种设备,包括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力线路、桥式起重机8台和各种辅助设施等。

►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卸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一2009)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

(一)人的因素:(略)(二)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热轧原料吊装:电危害、噪声等。

(2)开卷及焊接、剪切造成:运动物危害、噪声、高温物质等。

(3)酸洗、烘干: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

(4)冷轧:噪声、电危害。

(5)钢卷退火、入库:高温物质。

(6)热镀锌: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的)运动物危害、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

(7)动力设施:电危害等。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开卷及焊接:一氧化碳中毒、粉尘、等。

(2)酸洗、烘干:(酸雾)(酸)腐蚀品。

(3)热镀锌:(一氧化碳)有毒品、(碱)腐蚀。

(4)动力设施:(煤气)有毒品、爆炸。

(5)人工拆捆:粉尘、(三)环境因素(略)(四)管理因素(略)3.(1丙烷气钢瓶属于压力容器,出现误操作(2)物的因素:~物质危险性分析: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a)钢瓶危险性分析:丙烷气钢瓶属于压力容器,使用中压力表失灵或温度过高等情况可能导致瓶内压力过高,压力升高至使器壁的平均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器壁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罐容积迅速扩大,但压力仍继续升高,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容器即发生延性破裂;B)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危险物质为丙烷气。

丙烷气属于液化易燃气体。

可以和空气混合形成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混合物遇火源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

发生泄漏时,丙烷气蒸发时会从环境中吸取大量热量,可能引起人员冻伤。

丙烷气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在发生泄漏时如果短时间吸入浓度过高可能引起中毒,长时间吸入较低浓度的丙烷气也可能引起人员的毒物危害。

丙烷气具有扩散性,泄漏出来后,由于比空气重,往往飘浮于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易与空气在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此外丙烷气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被腐蚀造成性能下降,引起腐蚀破裂。

(3)环境因素:雷电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设施损坏和雷电火灾;高温可能使丙烷气钢瓶压力升高,严重时可能引起物理性爆炸。

(4)管理因素:(略)――――――――――――――――――――――――――――4.某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冲床、剪床等,同时,车间还安装了3t桥式起重机,配备了2辆叉车。

根据该公司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大部分事故为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其中2003年内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共有14起。

问题:(1)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3)简述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

(1)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答题要点:(1)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①机械伤害由于机械设备旋转部位(齿轮、联轴节、工具、工件等)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装置失效,人员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等可能导致发生咬、绞、切等伤害;由于机械设备防护不到位,工件装夹不牢固,操作失误等造成工件、工具或零部件飞出伤人;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设备活动机件与墙、柱的距离过小,活动机件运动时造成人员挤伤;切削加工时长屑未断或短屑防护不当造成割伤或崩伤;冲剪压作业时由于防护装置失灵、人手误人冲剪压区等造成伤手事故;机械设备上的尖角、锐边等可能引起划伤;检修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配合失误、未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等,都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

②触电由于设备漏电,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安全措施失效,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③起重伤害。

由于起重设备质量缺陷、安全装置失灵、操作失误、管理缺陷等因素均可发生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④火灾。

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属于易燃物品,在有外界火源作用下可能会引起火灾。

由于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电线绝缘老化、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不到位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⑤车辆伤害⑥噪声。

⑦振动。

⑧高处坠落。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答题要点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①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冲压设备。

②在冲压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如固定栅栏式或活动栅栏式防护罩,双手按钮式或双手柄式操作的安全装置,光线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连锁装置等。

③工模具选用、安装合适,防止其飞出伤人。

④冲压工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都必须在设备启动开关旁挂警告牌;工作结束时,关闭电动机,直到设备全部停车,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把脚踏板移到空挡或锁住。

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3)简述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

答题要点: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①接零、接地保护系统②漏电保护③绝缘④安全电压;⑤屏护和安全距离;⑥连锁保护。

―――――――――――――――――――――――――――――5. ××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

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

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贮煤场,在贮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

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

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

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50kg,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30m处,有6个24m3额定工作压力为3.2MPa,额定工作温度为20℃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

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

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

厂内有两个2000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

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550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20m3卧式汽油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

相关资料:氢气在0℃,0.1MPa环境中的密度为0.09kg/m3,所用汽油的密度为750kg/m3,所用柴油的密度830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