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装置详细配置步骤
加密装置配置方法

1、配置前准备第一步:在带有串口的电脑上安装配置软件(或者用USB转串口工具)。
执行光盘中的文件,安装SJW07-A配置终端。
第二步:通电,注意要插上两根电源线,否则会告警。
第三步:接上随机配套的串口线(黄色的)。
RJ-45头接入加密装置的配置口,另一头接到电脑的串口。
第四步:插入操作员卡,注意不要查错方向,如下图。
2、本地配置第一步:运行安装好的配置软件SJW07-A配置终端2.4后会出现生成证书请求的窗口,填写相关信息,例如:省:qinghai 直辖市:jungongbian 组织:GDD 部门:GDD如下图:点击“生成证书请求”,等待大概3秒钟会出现对话框说生成成功,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再点击下一步。
点击“浏览”,选中要保存的目录,点“导出”,弹出对话框说导出成功,再点击“确定”。
然后直接关闭窗口(不需要点击下一步颁发操作员证书)。
第二步:再次打开SJW07-A配置终端2.4将会看配置主界面(1)点击左边的“系统配置”按数字顺序分别设置以下项目:网络配置按照图示顺序如下设置:配置VLAN按照下图设置:添加第二个VLAN如下:在系统配置主界面点击左边的“证书管理”,选择导入证书,按下面顺序设置。
浏览找到要上传的对机证书文件导入对机证书。
再选择管理中心证书,输入管理中心地址。
如下在配置主界面点击左边的“隧道管理”选择已安装的对机证书,选择绑定VLAN100,再点击添加隧道,填入名称,点击确定。
在配置主界面点击左边的“策略管理“添加第一条策略如下:添加第二条策略如下:填写完成后点击添加策略完成后重新启动装置(可以直接关电源重起),再次启动完成后用管理终端登陆,查看隧道状态如果是打开,则隧道配置成功。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配置及通信链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配置及通信链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配置及通信链路涉及两个方面:设备配置和通信连接。
1. 设备配置:
-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可以是硬件设备或者软件程序,用于加密和解密光伏电站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 数据采集器:光伏电站通常使用数据采集器来收集光伏电站的实时数据,包括发电功率、电流、电压等参数。
-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发电效率、预测功率输出等。
- 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光伏电站的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或者相关部门。
通信模块可以是有线的(如以太网、RS-485等),也可以是无线的(如Wi-Fi、蜂窝网络等)。
2. 通信连接:
- 光伏电站与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光伏电站和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之间需要建立安全的通信连接,确保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者截获。
可以使用加密协议(如SSL/TLS)或者其他加密技术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
-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连接: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需要将加密后的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和管理。
可以使用VPN(虚拟私人网络)等安全通信协议来实现通信连接,并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果光伏电站采用分布式架构,需要将多个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连接起来进行协同工作。
可以使用局域网、广域网等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并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以上是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配置及通信链的一般情况,具体情况可能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条件而有所不同。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配置及通信链三措两案

光伏电站纵向加密装置配置及通信链三措两案1. 背景介绍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于其可再生、清洁、低碳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在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数据传输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为了保护光伏电站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配置适当的纵向加密装置和通信链。
2. 纵向加密装置配置纵向加密装置是指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根据光伏电站系统的需求和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纵向加密装置配置:2.1 数据加密算法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加密算法对光伏电站系统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DES等,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安全级别要求,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配置。
2.2 密钥管理与分发在纵向加密装置配置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密钥管理与分发机制。
密钥是保证数据加密和解密的核心要素,需要对其进行安全存储和传输。
可以采用基于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密钥管理方案,通过数字证书颁发机构(CA)来管理和分发密钥。
2.3 安全存储与访问控制对于已经加密的数据,在存储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存储和访问控制。
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或访问策略来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数据。
同时,可以采用物理隔离、加密盘等方式来保护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安全。
3. 通信链配置通信链是指光伏电站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链路。
为了保证通信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3.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光伏电站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可以采用星型、环形、树状等不同拓扑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光伏电站系统需求的网络拓扑。
3.2 防火墙配置在通信链配置过程中,需要设置防火墙来保护光伏电站系统免受网络攻击。
防火墙可以设置访问控制策略、入侵检测系统等来监控和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行为,确保通信链的安全性。
ssl链路加密机操作手册

ssl链路加密机操作手册一、简介SSL链路加密机是一款专为保障网络安全而设计的设备,它通过建立安全的SSL链路,实现数据加密传输,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本操作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关于SSL链路加密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二、设备介绍1.设备外观和基本操作按钮描述设备的外观,列出基本操作按钮(如电源、启动/停止、状态指示灯等)。
2.设备连接方式说明设备的基本连接方式,如USB、以太网等。
3.设备存储介质介绍设备的存储介质,如SD卡、USB存储设备等。
三、设备设置和使用1.设备初始化和用户名密码设置描述如何初始化设备,以及如何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2.设备连接和启动说明如何将设备连接到电源和网络,并启动设备。
3.使用设备进行加密传输详细介绍如何使用设备进行加密传输,包括设置目标服务器、配置传输参数等。
4.设备状态监控和故障排除介绍如何通过状态指示灯和日志文件监控设备状态,以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四、安全注意事项1.密码保护强调对用户名和密码的保护,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2.防止数据泄露说明如何防止数据泄露,如限制访问权限、加密传输数据等。
3.防止设备被篡改介绍如何确保设备不被篡改,如定期备份设备存储介质等。
4.遵守法律法规强调使用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用于非法活动。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常见错误代码及解决方法列出常见的错误代码及其解决方法。
2.其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提供其他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维护和保养1.定期清洁和保养设备介绍如何定期清洁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故障排除步骤提供常见的故障排除步骤,帮助用户快速解决问题。
七、附录1.常见问题解答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方便用户查询。
2.联系信息提供设备的售后服务联系方式,以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售后人员。
通过以上内容,本操作手册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SSL链路加密机操作手册》。
在使用设备时,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说明正确操作设备。
加密机部署方案

加密机部署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信息系统中,加密机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加密机的部署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靠和高效的数据加密解决方案。
目标本部署方案的目标是在现有的系统架构中,集成和部署加密机来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该方案应具备以下特点: - 安全性:能够提供高强度的数据加密和解密能力,确保敏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可用性:能够在不影响现有业务的前提下,提供高可用的加密服务。
- 可扩展性:能够无缝地与现有系统进行集成,支持后续的扩展和升级。
方案概述本方案将使用一台专用的加密机来处理敏感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操作。
加密机将独立于现有的系统架构,通过网络连接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加密机的部署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需求分析和规划在开始部署加密机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包括需要保护的敏感数据类型、加密算法的选择、密钥管理策略等。
同时还需规划加密机的物理部署位置以及与其他系统的连接方式。
步骤二:选择和配置加密机设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一台适合的加密机设备。
加密机应具备高性能的硬件和灵活的软件配置。
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关的设置和参数调整。
步骤三:物理部署和网络连接将加密机设备部署在安全可靠的机房中,确保其物理安全性。
同时,根据需求设置与其他系统的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是直连、局域网或者互联网。
步骤四:密钥管理密钥是数据加密的关键,因此密钥管理至关重要。
加密机应支持密钥的生成、存储、分发和注销等功能。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来增强密钥的安全性。
步骤五:系统集成和测试将加密机与现有系统集成,并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正常运行和性能。
测试过程中应包括对加密和解密操作的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步骤六:监控和维护部署完成后,需要建立监控机制,定期对加密机进行巡检和性能监控。
同时,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系统故障和安全事件。
SJW77电力系统纵向加密认证装置(WT125-7P-AA)快捷使用指南资料

SJW77电力系统纵向加密认证装置(WT125-7P-AA)快捷使用指南(请在使用产品前仔细阅读本指南)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制目录1 关于本指南 (3)2 安全申明 (3)3 设备及组件介绍 (4)3.1. 低端产品前面板介绍 (4)3.2. 低端产品后板介绍 (4)4 产品配件及设备启动 (5)5 本地管理软件安装步骤 (6)6 设备的初始化 (9)6.1 导出设备证书请求 (10)6.2 导出管理员卡证书请求 (11)6.3 导入根证书 (11)6.4 导入设备证书 (12)6.5 导入管理员卡证书,并完成初始化 (13)7 使用配置指南 (15)8 常见问题及疑难解答 (24)8.1 常见问题 (24)8.2 疑难解答 (26)8.2.1 进入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命令行的方法 (26)8.2.2 隧道状态、设备状态查询 (26)8.2.3 网络排查(PING、SPING、TCPDUMP等) (27)8.2.4 应急处理办法 (28)9 产品维护和保养 (28)1关于本指南SJW77电力系统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商密局鉴定型号:SJW77网络密码机,以下统称为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属于行业专用产品,主要部署在各级电力调度网络(见图一)中,是保护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信息基础而重要的数据加密设备。
SJW77电力系统纵向加密认证装置严格按照《电力专用加密认证装置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和开发,该设备采用专门的加密封包格式,在IP层实现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数据源鉴别等安全功能。
同时也支持与其它厂家纵向加密装置互联互通。
本快速安装指南以介绍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常用功能为主,更详细的介绍与案例分析请参考《SJW77电力系统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用户手册》。
2安全申明登陆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时,需要认证管理员IC卡,IC卡丢失或使用不匹配的IC卡均会导致登陆失败,所以请妥善保管管理员IC卡。
为了使纵向加密认证装置能够更稳定的工作,因此本设备配备了双电源。
密码机管理配置步骤及说明_中文

4.1 GK
产生主密钥成份卡 1(脱机下使用)
脱机>GK
LMK 成份集 [1-9]: 1 输入秘密值 A: **************** 输入秘密值 B: **************** 输入秘密值 C: **************** 输入日期时间(yymmddHH): 09022716 输入授权口令: 插入已格式化好的空白 IC 卡,并输入密码: ****** 正在保存主密钥成份... 主密钥成份已正确保存 ... 主密钥成份校验值: 7543 01FA BEBD 4A0F
按照 yymmddHH 格式正确输入,例如:09050112;
授权口令
为授权口令,如 CS 配置中设置了 IC 方式授权,则此项无效不需输入;
产生主密钥成份卡 2
步骤同上,LMK 成份集 项输入 2; 产生主密钥成份卡 3
步骤同上,LMK 成份集 项输入 3;
每张成份卡建议重复操作两次,比对校验值是否一致,一致则说明秘密值的输入正确,成份 卡与纸版 LMK 管理表内容一致有效。
本地主密钥奇偶错!
脱机>
各选项说明:
密码机安全参数属性解析
缺省
个人标识码(PIN)长度
明文个人标识码长度,4~12 个字符
6
回显(oN/oFf)
配置回显属性,管理终端上输入口令或秘密数据时是否回显
F
Atalla ZMK 变 种 支 持
是否支持 Atalla ZMK 变种;一般设置为 Off。
F
(oN/oFf)
按回车键,终端上显示“联机>”,表明成功连接上,此后可对密码机进行管理操作,; 密码机启动后默认为联机状态,若后面的管理操作中被提示“命令不允许执行”,则需 将密码机置入脱机状态:密码机后面板有一脱机开关,插入脱机开关钥匙转动一下即可;
加密装置详细配置步骤

纵向加密配置纵向加密配置步骤 (2)第一步:生成证书请求 (3)第二步:设置装置IP地址 (5)第三步:VLAN配置(如果需要) (7)第四步:证书配置 (10)第五步:隧道配置 (11)第六步:策略配置 (12)纵向加密装置内核升级 (14)恢复配置 (17)纵向加密配置步骤现在纵向加密为双路网口,内网1和外网1为第1路,内网2和外网2为第2路,如果在两路同时使用时,一般第1路连接实时业务,第2路连接非实时业务。
内网连接本地接入交换机,外网连接外出路由器。
除此之处,加密装置还带有一个配置口(RJ-45接口转RS-232)和一个心跳口。
在配置前,需要在本地电脑上安装专用的纵向加密装置配置终端“”,安装文件在随机光盘里面或者联系厂家获取。
目前纵向加密装置的内核版本为2.4.7,因此对应的配置终端程序的版本为3.5。
对纵向加密装置的配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用串口线连接配置口进行配置,在“图1”中选择“串口通信”;二是用网线连接心跳口(或者其他已配置好IP地址的网口),在“图1”中选择“网口通信”,然后在后面输入IP地址(心跳口IP地址默认为:192.168.100.1,掩码:255.255.255.248)图1第一步:生成证书请求如果是重新配置,则在登录时,需要为装置生成设备证书请求(如“图2”所示),按要求输入相关参数后,点击“生成证书请求”,等待几秒钟后,会提示“图3”所示,则点击“下一步”,在“图4”中,选择证书请求存储路径,然后点“导出”导出证书请求(如“图5”所示),生成证书请求成功,把证书请求发给CA机构签发设备证书。
图2 图3图4图5第二步:设置装置IP地址生成证书请求成功后,关闭界面,重新打开配置终端程序,进入配置管理界面如“图6”所示,如果生成证书请求后没有重启过装置,则在图中红线框处会出现工作状态等异常,重启装置后,所有状态才会变为正常。
点击“系统配置”,打开如“图7”所示界面,对装置的IP地址进行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向加密配置
纵向加密配置步骤 (2)
第一步:生成证书请求 (2)
第二步:设置装置IP地址 (4)
第三步:VLAN配置(如果需要) (5)
第四步:证书配置 (7)
第五步:隧道配置 (8)
第六步:策略配置 (8)
纵向加密装置内核升级 (10)
恢复配置 (12)
纵向加密配置步骤
现在纵向加密为双路网口,内网1和外网1为第1路,内网2和外网2为第2路,如果在两路同时使用时,一般第1路连接实时业务,第2路连接非实时业务。
内网连接本地接入交换机,外网连接外出路由器。
除此之处,加密装置还带有一个配置口(RJ-45接口转RS-232)和一个心跳口。
在配置前,需要在本地电脑上安装专用的纵向加密装置配置终端“”,安装文件在随机光盘里面或者联系厂家获取。
目前纵向加密装置的内核版本为 2.4.7,因此对应的配置终端程序的版本为3.5。
对纵向加密装置的配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用串口线连接配置口进行配置,在“图1”中选择“串口通信”;二是用网线连接心跳口(或者其他已配置好IP地址的网口),在“图1”中选择“网口通信”,然后在后面输入IP地址(心跳口IP地址默认为:192.168.100.1,掩码:255.255.255.248)
图1
第一步:生成证书请求
如果是重新配置,则在登录时,需要为装置生成设备证书请求(如“图2”所示),按要求输入相关参数后,点击“生成证书请求”,等待几秒钟后,会提示“图3”所示,则点击“下一步”,在“图4”中,选择证书请求存储路径,然后点“导出”导出证书请求(如“图5”所示),生成证书请求成功,把证书请求发给CA机构签发设备证书。
图2 图3
图4
图5
第二步:设置装置IP地址
生成证书请求成功后,关闭界面,重新打开配置终端程序,进入配置管理界面如“图6”所示,如果生成证书请求后没有重启过装置,则在图中红线框处会出现工作状态等异常,重启装置后,所有状态才会变为正常。
点击“系统配置”,打开如“图7”所示界面,对装置的IP地址进行配置。
在红框1处
图6
选择第1路或第2路进行配置,勾选“启用标志”表示当前网口启用,如果装置需要借用地址(至少有一个VLAN的掩码为30),勾选“启用虚拟IP地址”。
在红框2处配置全局转发策略,如果选择“转发”,表示数据满足规则,则密通,不满足规则,则明通。
选择“丢弃”,表示数据满足规则,则密通,不满足规则,刚丢弃数据。
为了方便,一般“允许”通过网络访问装置。
在红框3处配置IP 地址,红框4处配置路由信息。
到此,装置IP地址配置完成。
图7
第三步:VLAN配置(如果需要)
一般在网络中,会配置两个VLAN,一个业务VLAN,一个管理VLAN,在“图8”所示界面中,红框1配置“启用VLAN”,输入对应的VLAN ID,一般业务VLAN需要勾选“装置属于该VLAN”。
如果是借用地址的VLAN,需要勾选(装置启用ARP)。
在红框2处配置VLAN IP地址,子网地址配置装置的IP,外出(路由器,对应的路由器的IP地址,进入(交换机)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不用配置(如果是借用地址,则配置成加密装置的IP地址))。
如果不借用地址,不需要配置MAC地址;如果一个VLAN借用地址,另一个VLAN 不借用,则路由器MAC配置业务网关的MAC地址,交换机的MAC地址,配置装置业务VLAN的MAC地址;如果两个都借,则路由器MAC配置业务网关的MAC地址,交换机的MAC地址配置交换机业务VLAN的MAC地址。
(图9)
图8
图9
第四步:证书配置
在“证书管理”中配置装置证书,如“图10”所示,在“证书类型”中选择证书种类(如根证书、对机证书、管理中心证书等,如“图11”所示),在“IP地址”中输入对应证书的IP地址(根证书不需要IP地址);在“证书文件”选择证书存储的路径,点击“导入”,上传证书成功。
可以在“证书管理”中查看、删除证书。
图10
图11
第五步:隧道配置
在“隧道管理”中配置隧道,如“图12”所示,选择证书,勾选对应的VLAN,点击添加隧道即可。
如果是添加明通隧道,则选择“未安装对机证书(输入对机IP)”,然后,输入相应的IP地址,工作模式选择“明通”,点击“添加隧道”,完成配置。
图12
第六步:策略配置
在“策略管理”中为隧道添加策略,如“图13”所示。
选择对应隧道,在“源IP地址范围”中输入本地业务的IP地址段,“目的IP地址范围”输入对端业务IP的地址范围。
选择“方向”、“协议”和“工作模式”,输入源和目的端口,点击添加策略即可。
到此,加密装置配置完成。
此时,可以在管理界面看到隧道的状态,如“图14”所示。
图13
图14
纵向加密装置内核升级
第一步:上传内核文件
用网线连接加密装置的心跳口,心跳口默认的IP地址为:192.168.100.1/24。
打开cmd命令行窗口,进入内核存放的目录(为了方便内核文件上传,一般把内核文件单独放在一个文件夹下,如“图15”红框所示),然后,ftp连接到加密装置(如“图16“所示),用户名:root,密码:cnsecvpn。
登录后,通过bin命令使用二进制方式进行传输,然后,用“mput *”命令,把当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上传到加密装置(默认保存在临时目录下),上传完成后,用“bye”命令退出,上传完成。
图15
图16
第二步,升级内核
在命令行窗口输入“telnet 192.168.100.1”,登录加密装置,用户名:root,密码:cnsecvpn。
用ls可以看到上传的内核文件。
用“tar zxvf 文件名”,解压文件(如“图17、18”所示),解压后,会在当前目录生成bin文件夹,进入bin目录(如“图19”所示),用“mv * /vpn/bin”命令把bin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移动到/vpn/bin目录下,稍等片刻,当重新出现“#”时,重启装置,升级完成。
图17
图18
恢复配置
恢复配置,主要是把本地保存好的配置上传到加密装置,覆盖加密装置之前的配置,因此,操作步骤基本和上传内核文件一样,只是在上传文件时,加上目标路径就可以了(mput * /vpn/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