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米芾行书蜀素帖高清图片资料

合集下载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第一帖-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

在一场大雪之後,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缩略图局部图《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

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

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第二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缩略图局部图第3帖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本帖无款印,纸本25.5×33.6CM,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

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米芾的蜀素帖八首诗原文及注释

米芾的蜀素帖八首诗原文及注释

米芾(1051-1107)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与苏轼、黄庭坚、文同等人并称为“宋四家”,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擅长运用骈体和横折叠字,飘逸自然,被誉为“米体”。

蜀素帖八首是米芾的一组行草书法作品,包括《江雪》、《千秋节》、《秋夕》、《登岳阳楼记》、《兰亭集序》、《醉翁亭记》、《琵琶行》和《赤壁赋》。

这八首作品展现了米芾的高超书法技艺和深厚文学修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的目光。

1.《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壮美景象,通过对孤独老人独自垂钓的生动描写,寄托了作者处理世事的孤独心情。

2.《千秋节》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宫殿千门如画图,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这首诗以“The香”描绘了盛唐的繁华景象,千门万户的宫殿宛如巨型的画阵,而诗人的神情落寞,冷峻,蕴含了他身世多舛的悲悯之情。

3.《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这首诗写出了深秋季节的宁静和清冷的感觉,描绘出了作者倚在床上看牛郎织女的浪漫情景。

4.《登岳阳楼记》作者登上岳阳楼,放眼远望,风景如画,激发了作者赞美家国的深情。

这篇文章以概括、发挥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对岳阳楼的敬畏和对家国的深情。

5.《兰亭集序》孤云将会,行者怀感,岂无怆想所至乎?或剑奋辞,或环佩交颂;怨此自问也名自怀也,岂达于此!一春古华,力而游梁相于逍遥,斯已而已矣。

注释:兰亭集序是我国文学史上面的一篇致赞文章,它用辞令冠绝当时,且纤捷风雅,明理意,成为了书法名篇。

6.《醉翁亭记》此亭极好,而人烟旷绝,水面波澜不见。

初至,有山无水;既有水,亭上山下;有山有水,观者起念,尽期于海。

则徒者返骇。

注释:这篇文章以其严密的结构、优美的文采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珍贵成就。

7.《琵琶行》凄凄去去,扶桑已动。

汉家烟尘暗连山。

悲风伤梁汉。

宫阙相望。

注释:这首诗借物喻人,寄托了南北对峙的痴怀,诗句纯率,初文精丽,是当时文学艺术的精品。

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装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帖》经宋代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请,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请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卷中数诗均是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总之,率意的笔法,奇诡的结体,中和的布局,一洗晋唐以来和平简远的书风,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所以清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鸟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原文: 《拟古》 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报汝慎勿语,一语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时为湖州之行.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颂歌。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野哦。便捉蟾蜍共研墨,彩笺书尽剪江波。 《重九会郡楼》 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和林公岘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 幽操久独处。迢迢愿招类。金飔带秋威。。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 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浩浩将我行。蠢蠢须公起。 《送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捎歇。神武天临光下澈。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玉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便敲枰使传道。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 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尫鸱那一顾。 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沚。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涂莫回首。 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溪堂米黻记。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

北宋四大家之米芾的作品《蜀素帖》详情米芾蜀素帖米芾,字元章,汉族人,姓米也姓芊,陕西人,后来迁到了北襄阳,也曾在江苏镇江定居过,米芾是北宋的书法家、鉴定家、画家和理论家,在北宋当时很有名的“宋四家”中,其中一位就米芾,他曾经在学校里当过老师和书画博士,还当过礼部员外郎。

米芾《蜀素帖》部分米芾擅长写诗文,画书画,还懂得鉴别物品的真假,米芾创立了米点山水,米芾的性格很怪异,行为举止也有些疯狂,曾有人叫他“米颠”。

《蜀素贴》是米芾的作品,长29.7厘米,宽284.3厘米,71行658个字,上面一共有八首诗,蜀素贴也叫做“拟古诗帖”,为什么会叫蜀素贴呢?蜀是指蜀地,现在指的是四川,四川有一种质量好的本色绢布,就叫做蜀素,蜀素的制作很讲究,上面织的是乌丝,是很珍贵的物品。

当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将它裱成了长卷,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在上面题诗写文什么的,但是传了三代却没人敢在上面写什么,后来米芾见到之后便在上面写了五七言八首诗,写得随手自如像如鱼得水一般一挥到底,当时米芾三十八岁,他的文采令人瞠目结舌,这就是“蜀素贴”。

米芾蜀素贴结构笔法很率意,结体很诡异,独具一特的风格跟晋唐以前和平简远的书风大不相同,蜀素贴创造出了神采奕奕的意境,后人称它为中华第一美帖,现在它被收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里。

米芾作品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要么是在词赋上有很高的造诣,要么是在书法上功夫精妙,要么是在诗文创作上独有成就,而很难有人精通各家所长于一身,比如说欧阳修,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高,再如李白,写诗无数,被称为“诗仙”,再比如张旭,在书法艺术上有极深的造诣,等等,众多著名的古代文人都有其精通的艺术,虽然对于别的方面有所涉猎,却也未达到精通的境界,而有一个人与他们都不同,他不仅能写诗,能作文,擅长书画,精通鉴别,对于收藏也有很高的热情,此人便是米芾。

米芾像说起米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另一个雅号“米颠”,这是由于他在行为举止穿着方面的怪异和癫狂形态而被当世人起的一个名号,他遇见奇石都会称兄道弟,故而得此名号也算是吻合他的性格和行为。

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高清大图)

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高清大图)

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高清大图)米芾(别名米襄阳、米南宫等,1051年-1107年),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出生于湖北襄阳,祖籍山西,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38岁行书《蜀素帖》,墨迹绢本,29.7×284.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擬古》青松勁挺姿,凌霄耻屈盤。

種種出枝葉,牽連上松端。

秋花起絳煙,旖旎雲錦殷。

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

柏見吐子效,鶴疑縮頸還。

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

龜鶴年壽齊,羽介所託殊。

種種是靈物,相得忘形軀。

鶴有沖霄心,龜厭曳尾居。

以竹兩附口,相將上雲衢。

報汝慎勿語,一語墮泥塗。

《吳江垂虹亭作》斷雲一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金(霜)破柑。

好作新詩繼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

泛泛五湖霜氣清,漫漫不辨水天形。

何須織女支機石,且戲常娥稱客星。

時為湖州之行《入境寄集賢林舍人》揚帆載月遠相過,佳氣蔥蔥聽頌歌。

路不拾遺知政肅,野多滯穗是時和。

天分秋暑資吟興,晴獻溪山入野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牋書盡剪江波。

《重九會郡樓》山清氣爽九秋天,黃菊紅茱滿泛船。

千里結言寧有後,群賢畢至猥居前。

杜郎閑客今焉是,謝守風流古所傳。

獨把秋英緣底事,老來情味向詩偏。

《和林公峴山之作》皎皎中天月,團團徑千里。

震澤乃一水,所占已過二。

娑羅即峴山,謬云形大地。

地惟東吳偏。

山水古佳麗。

中有皎皎人,瓊衣玉為餌。

位維列仙長。

學與千年對。

幽操久獨處。

迢迢願招類。

金颸帶秋威。

欻逐雲檣至。

朝隮輿馭飆。

暮返光浮袂。

雲盲有風□。

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陰宮。

無乃瞻星氣。

興深夷險一。

理洞軒裳偽。

紛紛夸俗勞。

坦坦忘懷易。

浩浩將我行。

蠢蠢須公起。

《送王渙之彥舟》集英春殿鳴捎歇。

神武天臨光下徹。

鴻臚初唱第一聲。

白面玉郎年十八。

神武樂育天下造。

不便敲枰使傳道。

衣錦東南第一州。

棘璧湖山兩清照。

襄陽野老漁竿客。

不愛紛華愛泉石。

相逢不約約無逆。

輿握古書同岸幘。

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及其笔法风格《蜀素帖》书于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的九月二十三日。

绢本,有乌丝栏,长284.2厘米,高29.6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内容为米芾自作五言诗四首、七言诗四首。

米芾应湖州太守林希之邀到湖州,林希取出家藏二十多年的“蜀素”一卷求他作书,米芾欣然命笔。

此蜀素于宋庆历四年由东川名家精心制成,绍子中收藏并将其装裱成卷,记其尾,珍藏以待名家。

后胡完夫见此素,亦仅题其尾。

直到元佑三年九月才为米芾所书。

此时米芾正当壮年,精力充沛,创作欲望强烈。

他对绢的驾驭能力相当强,善聚毫收锋。

此帖多用渴笔,“超妙入神”,落笔振迅而跳动,笔笔意连,字字相缀,随意落笔,皆备自然。

此帖已明显从“集古宇”中脱化出来,可以说进入了“取诸长处,总而成之”,“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的境界。

明代董其昌跋云“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全力赴之,当为平生力作。

”此帖字体跌宕多姿、清健端庄,运笔潇洒自如,颇有王献之笔意,被后来评书者誉为米氏行书第一。

此帖中亦可见米芾诗歌成就,明代沈周谓:“苏长公论其清雄绝俗之文,超妙人神之字,今于此卷见之。

”《蜀素帖》为米芾行书的经典之作,观其体势,可以概括为疾劲二字。

疾就是快的速度,劲就是强的力度。

米芾曾对宋仁宗讲:“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气,蔡襄勒字,杜衍摆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

”刷字是指他在写字时技法十分熟练,苏轼评论米书云:“风稿阵马,沉着痛快”;黄庭坚云:“快剑研阵,强弩千里,所当穿彻”等等,都可以说是疾劲二字的形象化,“刷字”的注释。

正因为用笔迅疾而劲健,力随势下,势随兴至,笔锋下去,处处逢源,气、韵、力皆自然浑成。

似无意而刻意经营,似无力而全力以赴。

展读《蜀素帖》墨迹,自会觉得字如其人,确有一种“风神萧散”的惫趣跃然纸上。

如果进一步体察,更能发现帖中用笔以“中锋取劲,侧笔取妍”,滚而不滑,险而不怪的特点。

以前书家多注重中锋用笔,几乎将侧锋一概排斥,而米芾在用中锋的同时兼用侧锋,使笔法更为丰富,点画更多妍美。

米芾《蜀素帖及技法》

米芾《蜀素帖及技法》

米芾《蜀素帖及技法》宋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

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

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

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

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

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

他的儿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较多,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一新台阶,为画史所称道。

米芾究竟以书为尚,还是以画为尚,史家各有侧重。

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加之眼界宽广,鉴定精良,所著遂为后人研究画史的必备用书。

有《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砚史》、《海岳题跋>等。

《宝章待访录)成书于元佑元年(1086)八月,分为“目睹”“的闻”两大部分,所录八十四件晋唐品,开后世著录之先河,影响颇大,甚至有专门模仿此书体例的论著,如明张丑撰《张氏四表》。

《书史》则更为详实,为后世鉴定家的依据之一。

《海岳》一书主要叙述自己的经验心得,十分中肯。

该书一般认为是后人辑录米论而在成。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

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

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

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

”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

米芾蜀素帖原文及释文

米芾蜀素帖原文及释文

米芾蜀素帖原文及释文米芾蜀素帖原文及释文米芾(1051年-1107年),字远白,号松雪道人,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擅长书法,尤其以行书见长,被誉为“行书之神”。

蜀素帖是米芾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晚年创作的一幅长卷。

下面是蜀素帖的原文及释文:原文:“於余以善书知名驰誉,泽被先儒,声播继哲,亦因三十年来,夙夜孜孜,不敢怠惰。

寻思圣人之书,古人之法,合适论章,苟求于此,人自可以知余之所趋心迹矣。

虽曰余书,实乃古书,古人之书,无非经传,是以宜求于仁义之道,而后责己以无私,通于诸子,而后求其实用,皆以为笔墨之用,皮墨之艺,岂能合乎古人之心哉?”释文:在我以善书而闻名,受先儒的影响,声誉传扬于后世,也是因为这三十年来,我夜以继日地勤奋刻苦,从未有过的懈怠。

我思索圣人的著作,古人的法则,合适的论述,若要求于此,人们自然能够知晓我的内心追求。

虽然说是我的书法,实际上乃古书的影子,古人之书,无非经典传世之作,所以宜寻求于仁义之道,然后要求自己没有私心,通达于各家学说,进而追求实用之道,这都是以作为书法墨迹的工具,皮墨的艺术,怎么能与古人的心意相契合呢?蜀素帖是米芾以自身的感悟和理解,结合古人的经典著作而创作的。

他在帖中表达了自己对书法的追求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他对古人经典的尊崇和敬重。

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法,更是一种道德的追求和人生的修行。

只有以仁义为基础,无私无欲地探索各家学说,并以实用为目标,才能达到古人笔墨的境界。

蜀素帖的意义在于,米芾通过书法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人智慧的敬仰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自身的才华和境界。

这幅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文人墨客精神的体现和追求。

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