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5922N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合集下载

DH5929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

DH5929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

1 概述DH5929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智能化的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

每个机箱可内置32或64通道(可根据用户定制),适用于测量结构应力及其形成的各种物理量,如力、压力和扭矩等。

1.1 应用范围1.1.1 根据测量方案,可完成全桥、半桥、1/4桥(三线制自补偿)的应变应力多点高速并行采样;1.1.2 配接各种桥式传感器,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1.1.3 可直接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多点高速并行采样;1.1.4 配接各种热电阻(如铂电阻、铜电阻等)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测试和分析。

1.2 特点1.2.1 外观设计为标准3U/19英寸机箱,可直接安装于标准机柜内组成无限测点的动态应变测试系统;1.2.2 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应变模块有4个采集通道;1.2.3 高度集成,单台整机完整配置共有64通道,可通过以太网进行多机箱级联;1.2.4 支持多台采集仪联网进行同步测试,采集过程中图形实时显示被测物理量变化;1.2.5 通用、可靠的以太网通讯,使系统实现了边采样、边传送、边存硬盘、边显示,利用计算机海量的存储硬盘,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所有通道信号;1.2.6 利用嵌入式系统中的硬盘,可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多通道信号,所有通道并行同步工作,每通道采样速率可达20kHz;1.2.7 内置工业级计算机和大容量硬盘可不间断存储数据,最大限度保障了数据存储可靠性;1.2.8 能够进行通道自检,快速获知仪器通道状态,1.2.9具有导线电阻自动测量及修正功能。

1.3 硬件功能1.3.1 内置标准电阻,用户可通过软件程控设置每个通道的桥路方式(全桥、半桥、三线制1/4桥);1.3.2 可设置任意一个测点作为公用补偿测点;1.3.3 先进的隔离技术和合理的接地,使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各种工程现场的检测;1.3.4进口雷莫接插件:输入接插件采用了进口高性能雷莫头,大大提高了小信号输入的可靠性,操作也十分方便;1.3.5 模块与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相连,既可单独工作也可通过以太网控制多台并行工作,利用以太网扩展简单方便,传输数据更为稳定;1.3.6 自动导线电阻测量及修正:系统硬件自带导线电阻测量功能,结合控制软件可一键完成桥路导线电阻测量并进行自动修正,避免了试验过程中人工检查操作繁琐、主观读数误差大等情况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测试精度;1.3.7 每通道独立的放大器及24bit A/D转换器:实现了多通道并行同步采样,通道间无串扰影响及采样速率不受通道数的限制,并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1.3.8 准确的采样速率:先进的DD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采样脉冲,保证了多通道采样速率的同步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基于EDEM分析的颗粒阻尼参数研究

基于EDEM分析的颗粒阻尼参数研究

基于EDEM分析的颗粒阻尼参数研究程杨;赵玲【摘要】In this paper, a single-layer steel frame model is studied, and the initial displacement of the cavity is applied to the initial displacement of the cavity. EDEM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arameters(mass ratio) of particle damping.%本文以单层钢框架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初始位移起振法对空腔顶端施加初始偏离位移,突然释放后使构件产生自由振动,通过试验模态分析软件计算相应的阻尼比,并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进行颗粒阻尼主要影响参数(质量比)的模拟分析。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5(000)032【总页数】2页(P132-133)【关键词】初始位移起振法;阻尼比;EDEM离散元软件;颗粒阻尼影响参数【作者】程杨;赵玲【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225100;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22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1.30 引言颗粒阻尼(Partic1e Damping PD)技术是振动被动控制新技术,起源于航空领域及机械控制振动领域。

国内外关于颗粒阻尼的概念可以追溯到Lieber 和Jensenin1945年发表的相关论文,研究者将单自由度颗粒阻尼的概念运用于飞行器减振,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近些年在航空领域,周宏伟[1]用恢复力曲面法研究颗粒阻尼系统参数算法,得出了颗粒阻尼损耗因子随加速度振幅增加呈先增加后缓慢减小的结论,提出颗粒填充率在90%时,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最好。

在土木工程领域,扬州大学赵玲,卢媛媛[2]以空心柱为研究对象,分别填充不同粒径不同填充率的铁粉,砂粒和铅粉颗粒,通过自由振动试验研究了颗粒材料、填充率、质量比、空腔结构形式、初位移对颗粒阻尼性能的影响;闫维明[3]以单自由度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由振动试验,对比原结构、附加阻尼颗粒结构的响应,研究颗粒质量比、粒径等参数对颗粒阻尼减振控制效果的影响。

DH5922使用说明

DH5922使用说明

动态应变仪5922使用心得1,保养篇机器为精密仪器,因此请注意保护好接口,防止沙尘等落入接口导致仪器失灵或接触不良,如DH610电磁振动传感器在使用完后记得装上Q9保护头,并将1394接口用专用帽子封住,连接数据线的接头应该用薄膜等密封,防止氧化。

此外,采集仪及传感器均为精密仪器,注意防摔。

2,准备篇首先安装软件,然后将笔记本的1394接口与动态仪连接起来,采集前需将振动传感器或应变适调器连接至机器,注意该设备不支持热拔插,因此在设置传感器时或重新焊接应变片时请关机,机器会自动识别测量类型:电压测量和应力应变,前者测量加速度或速度,后者测量应变应力。

在进行精密测量前,请将机器预热1小时。

3,使用篇(1)测量加速度,先将振动传感器上档位调至0,然后接通电源,启动软件,首先设置运行参数,采样频率代表1秒钟采集的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则采集越精确,但是存储空间越大,在测量加速度时设置为桥梁振动频率的6倍左右,一般设置为50HZ,分析频率是和采样频率一起的,它代表该页面显示的数据量,一般不用管,采样方式设置为连续采样,触发方式为自由采集,其他的参数不用设置。

然后设置通道参数,点击下方通用参数,通道号1-1,1-2,1-3,1-4对应机器上的接口依次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测量类型在此显示电压测量。

完了再点击通道子参数,这些参数尤其重要,首先将灵敏度按标定的卡片一一对应输入,然后选择量程,量程越小越精确,但不要太小,太小可能导致削波从而丢失数据,一般设置中等偏上(当量程太小采集时通道旁的灯会变红,正常应该是蓝色,闪烁表示在采集)。

最后把输入方式改成SIN-DC,并把滤波设为ON。

剩下的上限频率是指当频率超过仪器将不予采集,一般不用设置。

各项参数设置完成后进行清零,然后开始采集,新建一个文件夹并保存,此时仪器开始初始化并采集,由于传输的原因,采集一般会滞后几秒钟,因此在采集重要的数据要提前采集,并且延后停止,这是因为软件是按快来保存的,最后不足1024的快将会被抛弃。

冲击力下薄壁内衬复合管界面黏结强度效应分析

冲击力下薄壁内衬复合管界面黏结强度效应分析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交通与土木工程总第877期第6期2024年3月冲击力下薄壁内衬复合管界面黏结强度效应分析卢召红1徐畅1彭郑飞1 王威2(1.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2.大庆石油化工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163714)摘要:【目的】研究薄壁内衬复合管在受冲击力作用下的界面黏结强度对层间剥离屈曲的影响。

【方法】建立薄壁内衬复合管在弹性阶段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对薄壁内衬复合管材模态试验与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分析模型可靠性。

通过改变衬层与原基层管壁间的界面黏结强度,研究复合管在冲击力下的动态特征。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冲击荷载较小、管道变形处于弹性阶段时,薄壁内衬复合管的损伤大都集中在层间界面处。

界面黏结强度对层间剥离屈曲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层间界面黏结强度的增加,外基层管与内衬层的最大等效应力差值减少。

此外,外基层管和内衬层的变形协调性能力随着黏结强度增加而增大,径向层间位移减小,增加了复合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薄壁内衬修复管道设计方法及层间界面效应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薄壁内衬复合管;界面黏结强度;冲击力;层间剥离中图分类号:TU39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4)06-0052-06 DOI:10.19968/ki.hnkj.1003-5168.2024.06.011Analysis of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Effect of Thin-Walled LinedComposite Pipe Under Impact ForceLU Zhaohong1XU Chang1PENG Zhengfei1WANG Wei2(1.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 China; 2.Daqi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InspectionTechnology Co., Ltd, Daqing 163714, China)Abstract: [Purpose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on the peel buckling of thin-walled lined composite pipe under impact force. [Methods] The nonlinear analysis model of thin-walled lined composite pipe in elastic stage is established. The comparison of modal experiment results with analytical models of thin-walled lined composite pipes is made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By changing the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lining layer and the origi⁃nal base pipe wal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pipe under impact force are studied. [Find⁃ing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show that when the impact load is small and the pipeline deformation is in the elastic stage, the damage of thin-walled lined composite pipe is mostly concentrated at the interlayer interface. The interfacial bond strengt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nterlaminar peel buckling, and the收稿日期:2024-01-05基金项目:大庆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zd-2023-35)。

DH5922N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DH5922N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DH5922N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1、概述DH5922N为通用型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应用范围广,可完成应力应变、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冲击、声学、温度(各种类型热电偶、铂电阻)、压力、流量、力、扭矩、电压、电流等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

2、应用范围2.1 可完成全桥、半桥、1/4桥(120Ω三线制自补偿)状态的应力应变的测试和分析;2.2 配合桥式传感器,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2.3 配合IEPE(ICP)压电式传感器,实现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振动位移(模拟二次积分可选)的测试和分析;2.4 配合压电式传感器,实现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振动位移(模拟二次积分可选)及压力、自由场的测试和分析;2.5 电压输入,与热电偶、电涡流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及各种变送器配合,对多种物理量进行测试和分析;2.6 各种热电阻(如铂电阻、铜电阻等)温度传感器和热电阻适调器配合,对温度进行测试和分析。

3、特点3.1 实现多通道并行同步高速长时间连续采样(多通道并行工作时,256kHz/通道);3.2 高度集成:模块化设计的硬件,每个模块有16、32或64通道机箱形式;3.3 每台计算机可控制多通道以上同步并行采样,满足多通道、高精度、高速动态信号的测量需求;3.4 每通道独立电压放大器,24位A/D转换器,低通滤波器,抗混滤波器,消除通道间串扰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3.5 准确的采样速率:先进的DD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采样脉冲,保证了多通道采样速率的同步性、准确性和稳定性;3.7 数字磁带机信号记录功能:实现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多通道信号;3.8 进口雷莫接插件:输入接插件采用了进口高性能雷莫头,大大提高了小信号输入的可靠性,操作也十分方便;3.9 信号适调器:配套各种可程控的信号适调器,通道自动识别,输入灵敏度实现归一化数据;3.10 转速/计数器通道:可接各种脉冲/频率输出型传感器或计数器,用于转速、脉冲计数或频率的测量;3.11 信号源输出通道:多通道输出互不相关,可输出多种信号,包括:正弦、正弦扫频、随机、伪随机、猝发随机、半正弦、方波、磁盘输出等,可与多种实验设备配合使用;3.12 运行于Win2000/XP/7/8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灵活;3.13 计算机通过USB3.0接口与仪器通讯,对采集器进行参数设置(量程、传感器灵敏度、采样速率等)、清零、采样、停止等操作,并实时传送采样数据。

DH5929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DH5929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1 概述DH5929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智能化的动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

每个机箱可内置32或64通道(可根据用户定制),适用于测量结构应力及其形成的各种物理量,如力、压力和扭矩等。

1.1应用范围1.1.1 根据测量方案,可完成全桥、半桥、1/4桥(三线制自补偿)的应变应力多点高速并行采样;1.1.2 配接各种桥式传感器,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1.1.3 可直接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多点高速并行采样;1.1.4 配接各种热电阻(如铂电阻、铜电阻等)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测试和分析。

1.2 特点1.2.1 外观设计为标准3U/19英寸机箱,可直接安装于标准机柜内组成无限测点的动态应变测试系统;1.2.2 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应变模块有4个采集通道;1.2.3 高度集成,单台整机完整配置共有64通道,可通过以太网进行多机箱级联;1.2.4 支持多台采集仪联网进行同步测试,采集过程中图形实时显示被测物理量变化;1.2.5 通用、可靠的以太网通讯,使系统实现了边采样、边传送、边存硬盘、边显示,利用计算机海量的存储硬盘,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所有通道信号;1.2.6 利用嵌入式系统中的硬盘,可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多通道信号,所有通道并行同步工作,每通道采样速率可达20kHz;1.2.7 内置工业级计算机和大容量硬盘可不间断存储数据,最大限度保障了数据存储可靠性;1.2.8 能够进行通道自检,快速获知仪器通道状态,1.2.9具有导线电阻自动测量及修正功能。

1.3 系统构成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和数据采集箱相连,构成64通道的动态应变测量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可实现无限多通道扩展并行采样。

1.4 硬件功能1.4.1 内置标准电阻,用户可通过软件程控设置每个通道的桥路方式(全桥、半桥、三线制1/4桥);1.4.2 可设置任意一个测点作为公用补偿测点;1.4.3 先进的隔离技术和合理的接地,使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各种工程现场的检测;1.4.4进口雷莫接插件:输入接插件采用了进口高性能雷莫头,大大提高了小信号输入的可靠性,操作也十分方便;1.4.5 模块与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相连,既可单独工作也可通过以太网控制多台并行工作,利用以太网扩展简单方便,传输数据更为稳定;1.4.6 自动导线电阻测量及修正:系统硬件自带导线电阻测量功能,结合控制软件可一键完成桥路导线电阻测量并进行自动修正,避免了试验过程中人工检查操作繁琐、主观读数误差大等情况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测试精度;1.4.7 每通道独立的放大器及24bit A/D转换器:实现了多通道并行同步采样,通道间无串扰影响及采样速率不受通道数的限制,并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1.4.8 准确的采样速率:先进的DD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采样脉冲,保证了多通道采样速率的同步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DH5922-1 数据采集器技术指标:1. 输入阻抗: 10MΩ∥40PF;2. 输入保护: 输入信号大于±15V(直流或交流峰值)时,输入全保护;3. 输入方式: GND、DC、AC;4. 工作方式:4.1 数据采集器:单端输入、差动输入、ICP适调输入、4.2 外接适调器(选件):ICP适调输入(带双积分硬件网络)、应变适调输入、电荷适调输入、电荷适调输入(带双积分硬件网络)、4~20mA适调输入、双恒流源应变适调输入;5. 满度值: ±20mV、±50mV、±100mV、±200mV、±500mV、±1V、±2V、±5V、±10V、±20V;6. 系统准确度: 小于0.5%(F.S)(预热半小时后测量);7. 系统稳定度: 0.05%/h(同上);8. 线性度: 满度的0.05%;9. 失真度: 不大于0.5%;10. 最大分析频宽: DC~50kHz;;11. 低通滤波器:11.1 截止频率(-3dB±1dB): 10、30、100 、300、1k、3k、10k 、PASS(Hz)八档分档切换;11.2 平坦度:小于0.1dB(2/3截止频率内);11.3 阻带衰减:大于-24dB/oct;12. 噪声: 不大于5μV rms(输入短路, 在最大增益和最大带宽时折算至输入端);13. 共模抑制(CMR): 不小于100dB;14. 共模电压(DC或AC峰值): 小于±10V、DC~60Hz ;15. 漂移:15.1 时间漂移: 小于3μV/小时(输入短路, 预热1小时后, 恒温, 在最大增益时折算至输入端);15.2 温度漂移: 小于1μV/℃(在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输入短路,在最大增益时折算至输入端);16. 输出电位: ±5V范围内,按1mV的分辨率任意设置;17. 过载指示:输出大于±10Vp,过载指示灯亮;18. 50mV指示:输出小于±50mVp,50mV指示灯亮;19. 模数转换器分辨率: 16位;20. 采样速率(连续记录数据):20.1 整数采样频率:8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0、20、50、100、200、500、1k、2k、5k、10k、20k、50k、100k(Hz)分档切换;16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0、20、50、100、200、500、1k、2k、5k、10k、20k、50 k (Hz)分档切换;32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0、20、50、100、200、500、1k、2k、5k、10k、20k (Hz)分档切换;64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0、20、50、100、200、500、1k、2k、5k、10k(Hz)分档切换;128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0、20、50、100、200、500、1k、2k、5k (Hz)分档切换;256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0、20、50、100、200、500、1k、2k(Hz)分档切换;20.2 整数分析频率8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5、10、20、50、100、200、500、1k、2k、5k、10k、20k、50k(Hz)分档切换;20.2.2 16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5、10、20、50、100、200、500、1k、2k、5k、10k、20k(Hz)分档切换;32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5、10、20、50、100、200、500、1k、2k、5k、10k(Hz)分档切换;64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5、10、20、50、100、200、500、1k、2k、5k(Hz)分档切换;128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5、10、20、50、100、200、500、1k、2k(Hz)分档切换;256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5、10、20、50、100、200、500、1k(Hz)分档切换;21. 存贮深度:由计算机剩余硬盘空间容量决定;22. 触发方式:信号触发、手动触发、外触发;23. 信号触发电位: 满度值的10%~90%、OFF任设;24. 抗混滤波器:24.1 滤波方式:每通道独立的模拟滤波 + DSP数字滤波;24.2 截止频率:采样速率的1/2.56倍,设置采样速率时同时同步设定;24.3 阻带衰减:约-150dB/oct;24.4 平坦度(分析频率范围内):小于0.05dB;25. 电源:220VAC,12VDC(9~18V),功率100W;26. 电磁兼容试验符合A类指标;•27. 使用环境: 适用于GB6587.1-86-Ⅱ组条件;28. 外形尺寸: 236mm(宽)×88mm(高)×317mm(深)(十六通道);236mm(宽)×133mm(高)×317mm(深)(三十二通道);482mm(宽)×133mm(高)×317mm(深)(六十四通道)。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

模态参数(频率、阻尼比、振型)作业指导书

17.3 模态参数(频率、振型、阻尼比)作业指导书1 目的测试桥梁的模态参数,了解桥梁的自振特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桥梁或结构构件的模态参数测试及分析。

3 试验准备3.1 仪器、设备、材料3.2 资料①、桥梁或结构构件拾振器测点布置图②、相关仪器、软件使用说明书③、原始记录表格(见附表1~2)④、仪器、设备、材料清单表确认单(见附表3)3.3 检查仪器、设备及软件是否正常运行(见附表4)4 试验流程4.1 测点布置:试验前应对桥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理论的振型图,根据振型图确定测点布置(测点布置的原则和数量要求见5.1)。

由于试验用的拾振器可能有限,所以应在桥上选择合适的参考点(参考点的选择要求见5.2),分批搬动其他拾振器到所有测点。

4.2 拾振器安装:拾振器安装前,应将测点位置清洁除尘。

安装时,将拾振器通过橡皮泥牢固粘贴在测点位置,保证拾振器和构件能共同移动,同时传感器的主轴方向应与测点主振方向一致。

4.3 仪器连接:仪器连接详见《DH5922N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

4.4 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之前,应对软件及拾振器各参数进行设置(参数设置要点见5.3)。

仪器参数设置及采集软件的操作详见《DHDAS4.1.3基本分析软件说明书》。

为了消除随机因素影响,应对采集的长样本信号进行能量平均。

对于悬索桥、斜拉桥等自振频率较低的桥型,为保证频率分辨率和提高信嘈比,采集时间不宜小于20分钟,一般采集时间取20~45分钟,对于小跨径桥梁,采集时间可酌情减小。

4.5 数据处理:自振频率:可采用频谱分析法、波形分析法或模态分析法得到桥梁结构自振频率。

阻尼比:采用波形分析法、半功率带宽法或模态分析法得到。

振型参数:采用环境激振等方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

数据后期处理及分析的软件操作详见《DHDAS4.1.3基本分析软件说明书》。

4.6模态参数的评定:1结构的自振最低频率应大于有关标准限值,结构最大振幅应小于相应标准限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H5922N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1、概述
DH5922N为通用型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应用范围广,可完成应力应变、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冲击、声学、温度(各种类型热电偶、铂电阻)、压力、流量、力、扭矩、电压、电流等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

2、应用范围
2.1 可完成全桥、半桥、1/4桥(120Ω三线制自补偿)状态的应力应变的测试和分析;2.2 配合桥式传感器,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和分析;
2.3 配合IEPE(ICP)压电式传感器,实现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振动位移(模拟二次积分可选)的测试和分析;
2.4 配合压电式传感器,实现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振动位移(模拟二次积分可选)及压力、自由场的测试和分析;
2.5 电压输入,与热电偶、电涡流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及各种变送器配合,对多种物理量进行测试和分析;
2.6 各种热电阻(如铂电阻、铜电阻等)温度传感器和热电阻适调器配合,对温度进行测试和分析。

3、特点
3.1 实现多通道并行同步高速长时间连续采样(多通道并行工作时,256kHz/通道);
3.2 高度集成:模块化设计的硬件,每个模块有16、32或64通道机箱形式;
3.3 每台计算机可控制多通道以上同步并行采样,满足多通道、高精度、高速动态信号的测量需求;
3.4 每通道独立电压放大器,24位A/D转换器,低通滤波器,抗混滤波器,消除通道间串扰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5 准确的采样速率:先进的DDS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采样脉冲,保证了多通道采样速率的同步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3.7 数字磁带机信号记录功能:实现长时间实时、无间断记录多通道信号;
3.8 进口雷莫接插件:输入接插件采用了进口高性能雷莫头,大大提高了小信号输入的可靠性,操作也十分方便;
3.9 信号适调器:配套各种可程控的信号适调器,通道自动识别,输入灵敏度实现归一化数据;
3.10 转速/计数器通道:可接各种脉冲/频率输出型传感器或计数器,用于转速、脉冲计数或频率的测量;
3.11 信号源输出通道:多通道输出互不相关,可输出多种信号,包括:正弦、正弦扫频、随机、伪随机、猝发随机、半正弦、方波、磁盘输出等,可与多种实验设备配合使用;
3.12 运行于Win2000/XP/7/8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灵活;
3.13 计算机通过USB3.0接口与仪器通讯,对采集器进行参数设置(量程、传感器灵敏度、采样速率等)、清零、采样、停止等操作,并实时传送采样数据。

4、系统连接图
4.1 仪器与多种传感器的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与仪器连接
4.2 单台工作如图2所示
图2 单台工作
4.3 单系统工作如图3所

图3 单系统工作
5、技术指标
5.1 数据采集器技术指标
5.1.1 输入阻抗:10MΩ∥40PF;
5.1.2 输入保护:当满度值不大于10V时,输入信号大于±15V(直流或交流峰值)时,输入全保护;当满度值为20V时,输入信号大于±30V(直流或交流峰值)时,输入全保护;
5.1.3 工作方式:
(1)数据采集器:单端直流输入、差分直流输入、交流输入、IEPE(ICP)适调输入;
(2)外接适调器(选件):IEPE(ICP)适调器(带双积分硬件网络)、应变适调器、电荷适调器、电荷适调器(带双积分硬件网络)、4~20mA适调器、热电阻适调器;
5.1.4 满度值:±20mV、±50mV、±100mV、±200mV、±500mV、±1V、±2V、±5V、±10V、±20V,分档切换;
5.1.5 系统不确定度:小于0.5%(F.S)(预热半小时后测量);
5.1.6 系统稳定度:0.05%/h(同上);
5.1.7 线性度:满度的0.05%;
5.1.8 失真度:不大于0.5%;
5.1.9 最大分析频宽:DC~100kHz;
5.1.10 低通滤波器:
(1)截止频率(-3dB±1dB):10、30、100 、300、1k、3k、10k 、PASS(Hz)八档分档切换;
(2)平坦度:小于0.1dB(2/3截止频率内);
(3)阻带衰减:-24dB/oct。

5.1.11 噪声:不大于5μVRMS(在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输入短路,在最大增益时折算至输入端);
5.1.12 共模抑制(CMR):不小于100dB;
5.1.13 共模电压(DC或AC峰值):小于±10V、DC~60Hz ;
5.1.14 漂移:
(1)时间漂移:小于3μV/小时(输入短路,预热1小时后,恒温,在最大增益时折算至输入端);
(2)温度漂移:小于1μV/℃(在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输入短路,在最大增益时折算至输入端)。

5.1.15 过载指示:当输入信号大于满度值,则红灯亮;
5.1.16 欠载指示:当输入信号小于满度值的0.5%,则绿灯亮;
5.1.17 模数转换器:24位A/D转换器;
5.1.18 连续采样速率:多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采样速率最高达256kHz,分档切换,所有数据实时传输至电脑硬盘存储;
5.1.19 抗混滤波器:
(1)滤波方式:每通道独立的模拟滤波+ DSP数字滤波;
(2)截止频率:采样速率的1/2.56倍,设置采样速率时同时设定;
(3)阻带衰减:约-150dB/oct;
(4)平坦度(分析频率范围内):小于±0.05dB。

5.1.20 通讯接口:USB3.0接口;
5.1.21 电源:220V AC,12VDC(10~18V),最大功率100W;
5.1.22 使用环境:适用于GB/T6587-2012-Ⅱ组条件。

5.2 DH3810N应变适调器技术指标(选件)
5.2.1 可实现桥路的程控切换和自检功能;
5.2.2 适用电阻应变片阻值:三线制1/4桥:120Ω或350Ω(客户订货时任选一种),半桥、全桥:50Ω~10000Ω;
5.2.3 供桥电压:2V、5V、10V、24V(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5.2.4 程控桥路方式:1/4桥(120Ω三线制)、半桥、全桥;
5.2.5 增益:100倍;
5.2.6 最大带宽:DC~100kHz(+0.5dB~-3dB);
5.2.7 最大应变量程:1000με,10000με,10000με;
5.2.8 尺寸:30mm(宽)×20mm(高)×80mm(长);
5.2.9 使用环境:符合GB/T6587-2012-III组条件的环境。

5.3 DH5857 电荷适调器技术指标(选件)
5.3.1 最大输入电荷量:105pC ;
5.3.2 输入电阻:大于1011Ω;
5.3.3 放大器输出灵敏度:0.1、10mV/pC;
5.3.4 准确度:小于1%(额定工作条件下,由7VRMS 160Hz正弦信号测量);
5.3.5 噪声:小于5×10-3 pC;
5.3.6 最大带宽:0.3Hz~100kHz (+0.5dB~-3dB);
5.3.7 失真度:小于0.5%(频率小于30kHz);
5.3.8 输出特性:
(1)输出电压:7VRMS;
(2)输出电流:5mA;
(3)输出电阻:小于1Ω。

5.3.9 外形尺寸:30mm(宽)×20mm(高)×80mm(长)。

6、使用环境
6.1 温度:
(1)贮存条件:-40℃~60℃;
(2)极限条件:-10~50℃;
(3)工作范围:0~40℃。

6.2 湿度:
(1)工作范围:40℃(20~90)%RH;(2)贮存条件:50℃90%RH24h。

6.3 振动(非工作状态):
(1)频率循环范围:5~55~5Hz;
(2)驱动振幅(峰值):0.19mm;
(3)扫频速率:小于或等于1倍频程/min;(4)在共振点上保持时间:10min;
(5)振动方向:x、y、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