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讲读拓展课程计划

合集下载

三年级阅读拓展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三年级阅读拓展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4)词语积累
AABC型词语:洋洋得意、念念不忘、头头是道、欣欣向荣、斤斤计较、窃窃私语、亭亭玉立、息息相关、多多益善、默默无闻
5、拓展提升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其实现在大家常常把它和另一句一起连用,大家知道是哪句话吗?
现在人们常常这样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这句话的意思和“塞翁失马”的意思一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邻居是如何对塞翁道贺的?
(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为何忧虑?
(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4)第五、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塞翁的独生子喜欢骑马,从带回来的那匹马上摔下来)
面对塞翁的忧虑,邻居是如何做的?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6、头脑风暴
(1)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类似的事情呢,可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参考答案:之前,我丢失了一件我非常喜欢的玩具,但是,后来我姑姑来看我时,竟然买了一件比那件还要好的玩具,我很喜欢。
7.家庭作业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再写出3个AABC类型的词语,不要和课堂上的重复哦!
(2)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马的成语呢?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走马上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主题:大班成语故事教案学习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不同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相关素材(如成语故事绘本)。

2. PowerPoint或白板。

3. 课堂活动道具(如成语卡片、小组游戏道具等)。

4. 大班教室环境布置。

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5分钟)- 打开教室幻灯片或白板上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与学生们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听说过成语,能够举例说出一些成语。

- 引发学生们探究成语故事的兴趣,并告诉他们本节课要一起学习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

2. 成语背景介绍(10分钟)- 继续在幻灯片或白板上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通过图片或文字进行介绍。

- 逐个展示并解释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并和学生们一起用口语和肢体语言演示,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

3. 成语故事讲解(20分钟)- 准备多个成语故事的绘本或图片,并与学生们分享其中的一个成语故事。

- 通过图文展示或口述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解成语故事的情节和含义,并帮助他们理解成语在故事中的运用。

- 结合图文展示和互动提问,加深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4. 成语故事表演(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或让他们自行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表演。

- 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准备并排练,并提供必要的表演道具。

- 每个小组上台表演成语故事,并邀请其他同学参与互动和评论。

5. 活动延伸(10分钟)- 分发成语卡片或制作小组游戏道具,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 游戏可以是成语接龙、成语填空、成语配对等,加强学生对成语的认知和理解。

- 鼓励学生自行创造故事,并用成语进行讲述或题目设计等。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回顾教学内容,与学生们共同总结学到的成语和成语故事。

-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年级阅读拓展-成语故事-《开卷有益》教案

三年级阅读拓展-成语故事-《开卷有益》教案
教案
年级
期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次
课程
阅读思维
教师
单元
名称
开卷有益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义,并且掌握《太平御览》与相关的拓展知识。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开卷有益词语的意思,让孩子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4、在辩论环节,提升学生对论据,观点,论证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5、掌握与读书相关的名言。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通过学习文章,体会读书带来的好处,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2/3
边有哪些像宋太宗一样看读书的同学呢?)
kuānghéng
匡 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 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名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 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 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并不要报酬。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文学家。 (3)学习了开卷有益的成语故事,古代皇帝都这么爱读书,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保持好阅读 的习惯,利用课后时间对读书,等)
1/3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 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陋习。997 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 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识记知识 理解词义(PPT 在文中标红,并且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重点讲解)
4、课文研读 教师请学生逐段朗读,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并且逐段分析讲解。 第一段:师:《太平总类》有何特点? 1.是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 2.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 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 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师:2.这本书为什么叫做《太平总类》?(因为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 第二段、第三段:师傅:拓展:这部书为什么改名为《太平御览》? 文中说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suì)更名为《太平御(yù)览》。 拓展:御:在典籍中多指驾驭车马。引申指驾驭车马的人。御也泛指驾驭一切。此外,由本义还引申有 治理、统治之义,因帝王是离不开车马的领导者,所以扩充意义至与帝有关的事务。比如古代的御膳房, 御用。 第四段,和第五段: 宋太宗为什么不觉得劳神?答:因为他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 宋太宗每天读三卷《太平御览》,得到了什么效果?答: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大臣们看到皇帝读书,是如何做的?答:纷纷效仿。 劳神:耗费精神。 得心应手: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 常顺利。 效仿:模仿;效法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会教学方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会教学方案设计

文章标题: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会教学方案设计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成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通过成语故事会教学,不仅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

设计一套合理、全面的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会教学方案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成语。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成语的意义。

3.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在成语故事中汲取正能量。

三、教学内容1. 针对不同成语设计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如《画蛇添足》、《井底之蛙》等,通过图画、实物模型等形式生动展示。

2. 结合经典的成语故事,引导幼儿解读成语的含义和逻辑关系,让他们在掌握成语的基础上,拓展对成语的理解。

3. 创设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参与其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深入体会成语的内涵和意义。

4. 联动家长,鼓励家长参与成语故事会,共同助力幼儿的成语学习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幼儿介绍成语的起源、背后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

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成语故事中的情节,深入理解成语的内涵。

3. 游戏互动法:设计成语故事相关的游戏,如“成语接龙”、“找故事里的成语”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语。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享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听取家长的反馈等方式,全面评估教学效果。

着重关注幼儿对成语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个人观点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成语故事会教学方案设计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要与家长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语学习。

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演绎课程设计方案

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演绎课程设计方案

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演绎课程设计方案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阶段,而成语故事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设计一门合理的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演绎课程,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幼儿的成语意识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成语学习和运用。

1.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与同伴的互动和交流。

1.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成语文化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二、课程内容设置2.1 成语故事选材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成语故事,例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杞人忧天》等。

这些成语故事既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又能引导他们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2 情境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成语故事的情境表演中,让他们亲身感受成语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2.3 艺术创作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将成语故事中的情景和角色进行艺术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成语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2.4 成语游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成语游戏,如成语接龙、成语填空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学习和运用成语,提高他们的成语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情景表演和艺术创作中,主动参与、体验和学习。

3.2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情境表演、艺术创作和游戏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感受成语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成语的兴趣和热情。

3.3 互动式教学法倡导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积极参与、合作共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成语教案:拓展词汇学习的创意活动

幼儿园中班成语教案:拓展词汇学习的创意活动

幼儿园中班成语教案:拓展词汇学习的创意活动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词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成语作为汉语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幼儿园中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本文将提供一份拓展词汇学习的创意活动教案。

1. 游戏环节:成语接龙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个成语接龙游戏环节,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老师可以给出一个成语,例如“一马当先”,然后要求学生继续说出以“先”字开头的成语,如“先发制人”,然后下一个学生说“人来人往”,依次往下进行。

这样的游戏既能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增加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 绘本阅读:成语故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和教育性的成语故事绘本进行阅读。

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成语的来历,引导幼儿感受成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进一步促进他们对成语的学习和理解。

绘本阅读也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感,为他们今后的成语运用打下基础。

3. 角色扮演:成语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成语的使用,增强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可以邀请幼儿扮演成语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小型表演,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更好地吸收和运用成语,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总结与回顾本文提供了一份拓展词汇学习的成语教案,通过游戏环节、绘本阅读和角色扮演的创意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更多丰富多彩的成语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词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幼儿园中班的成语教学,我认为创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成语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符号,通过这样的创意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学会运用成语,还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幼儿园成语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成语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幼儿园成语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幼儿园成语故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成语故事主题班会二、活动目的1. 增加幼儿的成语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对优美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3. 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4. 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的意识。

三、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5分钟)主持人简单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成语故事,让幼儿猜测这个主题的意思。

2. 游戏环节——编成语(15分钟)分散式游戏,班里孩子们分成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每组5-6人,每组的长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纸条,要求孩子们自己配成一个成语,大人给予提醒和帮助。

每个孩子把自己编成语的小纸条塞进口袋中,然后大人随机选择一个孩子,他/她便大声读出自己所编的成语,其他小朋友看看能否将其成语解瞬间轻松掌握。

如需提示,大人可参与。

大家再一起快速出题,看看谁的成语最难猜。

3. 故事讲解——《画蛇添足》(30分钟)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这个环节会为孩子们讲述《画蛇添足》这个知名成语背后的故事,同时讲解成语背后的含义和表达方法。

让孩子们感受到优美的语言之美和成语的神奇之处。

4. 成语接龙(15分钟)主持人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成语接龙,从一开始的“天天骑车”,“车触烟花”,到“华佗再造”,“造句成章”,看看谁更快、更灵活地掌握成语文化。

5. 进行更复杂的成语组合在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成语的情况下,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成语组合,包括两个成语的组合或者是在成语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意和内容,亲手创造独特的成语。

6. 总结讲述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讲述自己听说读写成语的经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学习成语的欢乐和收获。

四、活动准备1. 成语故事、散装游戏道具等;2. 彩色的A4纸和其他绘画道具——画画用,可用于做成语配图和宣传;3. 运用一些知名成语的进行展示如:擦肩而过,“发扬光大”,“寸步不让”等等,装饰一下班级环境;4. 制作一些彩色的样本卡片,以便孩子学习和游戏时使用;5. 认真准备活动流程和时间表,并提前做好分工。

成语故事校本课程设计

成语故事校本课程设计

成语故事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至少三个成语故事的含义、来源及用法;2. 学生能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和成语背后的寓意;3. 学生能运用所学成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写作。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2. 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能生动地讲述成语故事;3. 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养成查阅资料、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 学生从成语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结合课本内容,以成语故事为主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成语故事感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成语故事选取:结合课本,选取以下三个成语故事进行教学:- 狐假虎威-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2.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介绍成语的概念和意义,导入狐假虎威成语故事,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及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 第二课时:学习掩耳盗铃成语故事,分析故事内涵,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成语的含义。

- 第三课时:学习刻舟求剑成语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教学内容安排:- 每个成语故事的学习包括故事梗概、成语解释、用法举例、相关文化背景等内容。

- 教学进度:每个成语故事安排1课时,共计3课时。

4. 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与课本中“成语故事”章节相关,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篇文章:读报剪报班拓展课程计划
第5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第6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用该成语。
第8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第9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第10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文章录入:woooop责任编辑:woooop
惠州市北师大附小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课程计划
课程名称:成语故事讲读授课教师:伍悦活动地点:一(2)
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
第1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第2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第3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第4次
了解成语的来历、意思、并学会运用该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