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多项选择题(完整版)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第五章

第五章艺术论(一)1、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的集中、完备的体现;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和审美范畴的集中体现和典型形态。
2、黑格尔《美学讲演录》: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的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1、大英百科全书对艺术的分类:第一种:分为美术和语言艺术。
美术偏重于纯审美的目的,简单美,即偏重于美;语言艺术指语言、讲话和推理的表达技巧;第二种:文学、视觉艺术、平面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表演艺术、音乐和建筑。
2、给艺术下定义困难的原因:①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这就增加了定义的困难;②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③“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艺术”的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也增加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④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总是在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一、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1、游戏说:由康德提出,由希勒、斯宾塞等人发展:①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
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
②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
游戏给与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与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
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是片面的。
2、集体无意识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①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此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2020年8月自考00037美学真题及答案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课程代码 00037)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 分。
1. 美学学科确立的标志是鲍姆嘉通 1750 年出版的A. 《判断力批判》B. 《审美教育书简》C. 《诗的哲学默想录》D. 《美学》2. 下面关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美学学科的漫长历史过程B. 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C.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D. 审美意识奠基于美学思想3. 审美趣味的两重性主要是指A. 先天性与后天性B. 观念性与实践性C. 个体性与社会性D. 现实性与理想性4.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必然带来审美活动的变化,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A. 自律性B. 他律性C. 功利性D. 物质性5. 审美体验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审美主体A. 卓越的想象能力B. 饱满的审美情感C. 丰富的人生体验D. 高远的审美理想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所体现的形式美因素主要是A. 色彩B. 线条C. 形体D. 音响7. 杜夫海纳认为,要使审美对象获得现实的生命,审美主体就必须使自己A. 现实化B. 非现实化C. 理想化D. 审美化8. 博克认为,产生崇高感的本能是A. 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B. 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C. 社交的本能D. 性的本能9. 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A. 道德实践B. 精神实践C. 生存实践D. 宗教实践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不是一种审美情感B. 丑主要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C. 丑不是人们生存实践的表达形式D. 丑在美学中没有意义11. 荒诞引起的主要是A. 虚无感B. 悲剧感C. 滑稽感D. 厌恶感12.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主张“ 崇高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 的美学家是A. 席勒B. 叔本华C. 尼采D. 西美尔13. 巴赫金的“ 狂欢化” 理论所讨论的审美形态主要是A. 悲剧B. 喜剧C. 荒诞D. 崇高14. 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做出完整定义的美学家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弩斯D. 西塞罗15. 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科学主义者的是A. 托马斯 . 门罗B. 叔本华C. 尼采D. 伽达默尔16. 孙悟空等神话形象的产生主要是通过A. 接近联想B. 对比联想C. 再造性想象D. 创造性想象17.“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说明了审美理解具有A. 直观性B. 超越性C. 多义性D. 超验性18. 在各种空间艺术中,最具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是A. 建筑B. 绘画C. 雕塑D. 戏剧19.“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主要描述的是A. 艺术观察能力B. 艺术理解能力C. 艺术想象能力D. 艺术情感能力20. 黑格尔认为,在各种艺术类型中成就最高的是A. 象征型艺术B. 古典型艺术C. 浪漫型艺术D. 现代型艺术21. 艺术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A. 宗教功能B. 认识功能C. 道德功能D. 审美功能22. 艺术存在于A. 从艺术创造到艺术品到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B. 作者的创作活动中C. 艺术作品中D. 读者的接受活动中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B.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没有终点C.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会随着“ 期待视野” 的变化而变化D.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可以分为观、思、评三个阶段24. 艺术意象的特征主要是A. 现实性、社会性、感性和联想性B. 现实性、情感性、联想性和想象性C. 虚拟性、直观性、想象性和情感性D. 虚拟性、现实性、想象性和情感性25. 荣格的艺术观不同于弗洛依德,他认为艺术起源于A. 集体无意识B. 个人无意识C. 性本能D. 艺术表现26. 梁启超把小说的感化作用概括为A. 熏、观、感、讽B. 熏、浸、教、乐C. 熏、浸、刺、提D. 兴、观、群、怨27. 《淮南子》中说,“ 动诸琴瑟,形诸音声,而能使人为之哀乐” 。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鲍姆嘉通创立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 精神分析哲学C. 理性主义哲学D. 经验主义哲学2. 美学的研究方法是A. 单一的、抽象的B. 感知的、逻辑的C. 多样的、综合的D. 历史的、体验的3.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看重的是对象的A. 精神意义B. 实际用途C. 感性意义D. 实践意义4. 与一般的生活体验不同,审美体验A. 常常着眼于局部利益B. 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C. 总是分散的、零碎的D. 是种种人生经验的总和5.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A. 社会属性B. 理性属性C. 实践属性D. 感性属性6. 最初与人类审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A. 游戏活动B. 巫术活动C. 使用工具的活动D. 制造生产工具的活动7. 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A. 审美情趣B. 人生境界C. 审美风格D. 天地境界8.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9. 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 荒诞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 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 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 自然B. 含蓄C. 壮美D. 优美11.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A. 痛苦与绝望B. 怜悯与恐惧C. 尊严与自豪D. 悲伤与恐怖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审美形态来看这句诗属于A. 优美B. 意境C. 崇高D. 自然13.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14.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的是A. 休谟B. 康德C. 席勒D. 黑格尔15.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A. 非情感性B. 非概念性C. 非直观性D. 非感知性16.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 情感B. 想象C. 理性D. 感知17.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A. 呈现阶段B. 构成阶段C. 评价阶段D. 鉴赏阶段18.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是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理解19.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A. 游戏说B. 符号说C. 表现说D. 巫术说20.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劳动说D. 集体无意识说2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 思想B. 情感C. 技艺D. 智慧22.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D. 感悟力23.“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A. 先在结构B. 心理结构C. 无意识结构D. 潜意识结构24.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A. 宣传B. 审美C. 教育D. 娱乐25.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A.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 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26.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A. 教育活动B. 道德活动C. 艺术活动D. 审美活动27.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A. 最高境界B. 现实途径C. 重要手段D. 根本目的28.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及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毕达哥拉斯29.席勒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A. 促进健康B. 促进认识C. 促进道德D. 促进鉴赏力30.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最显著的特点是A. 诉诸感性B. 化性起伪C. 理性直观D. 陶养性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全国2011年07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3-145A.劳鲍特里B.布瓦洛C.爱迪生D.博克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 B )4-239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5-287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5-292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5-302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1-17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1-24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1-47A.审美对象B.审美形态C.审美经验D.审美活动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2-88A.苏珊•朗格B.英伽登C.杜夫海纳D.阿恩海姆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2-116A.旧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早期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3-129A.诗性与雕塑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C.诗性与音乐性的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3-137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3-150A.柏拉图B.朗吉弩斯C.康德D.博克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3-164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士多德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4-209A.哈奇生B.乔治•桑塔亚那C.夏夫玆博里D.狄尔泰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4-235A.味觉和嗅觉B.听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视觉和听觉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4-259A.审美知觉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5-277A.现代主义文艺B.现实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后现代主义文艺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C )5-279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5-291A.意象和知觉B.理智和情感C.体验和感受D.意向和想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 ABCD )3-125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E.差异性22.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 BCD )4-239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3.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 BCE )6-307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E.开放性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 AB )2-53A.兴趣B.品位C.能力D.个性E.共性2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 ABC )2-93A.达尔文B.弗洛伊德C.博克D.席勒E.弗雷泽三、名词解释26.审美形态3-119答: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一致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 00037)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 20 小题 .每题 1 分,共 20 分)1.“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命题出自蒋孔阳的(A)A.《美学新论》B.《美的历程》C.《美学漫步》D.《新美学》2.“宁愿食无肉,不行居无竹”,这说明( B)A.肉体享受高于精神享受B.精神享受高于肉体享受C.精神享受与肉体享受密不行分D.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绝不相关3.美学中贯串一直的理论基石是(D)A.审美形态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活动4.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B)徳5.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色主要表此刻(C)A.表现、组成、议论三个阶段B.表现、创建、议论三个阶段C.惊诧、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D.惊诧、感觉、澄明三个基本环节6.最拥有人的实质性的存在方式是(A)A.审美活动B.审荧经验C.审美关系D.审笑议论7.提出“劳动先于艺术”的理论家是( D)A.格罗塞B.泰勒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8.xx 以为崇敬对象的特色是(B)A.无内容B.无形式C.内容压倒形式D.形式压倒内容9.对荒谬审美范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门派是(B)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构造主义D.适用主义10.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B)A.17 世纪B.18 世纪世纪 D.20 世纪11.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动作用当作是育人的( A)A.最高境地 B.现实门路 C.基本手段 D.根本目的12.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者一字,尽得风流”,所波及的审美理解的特色是( B)A.非感情性 B.非观点性 C.非直观性 D.非感知性13.西方关学史上提出“实质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 C)徳.里达14.艺术品是( A)A.精神产品B.自然产品C.物质产品D.抽象产品15.以下不属于意愿基本特色的是(C)A.感情性B.想象性C.目的性D.虚构性16.宗白华所说“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拥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是指(C)A.意象B.形象C.境界D.情境17.艺术的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 C )A.情味世界B.兴趣世界C.意象世界D.境界世界18.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好存在于艺术品的(D)A.外观形式中B.内在构造中C.审美构想中D.意象世界中19.意象的产生过程是一种(B)A.由此及彼的过程B.从无到有的过程C.由表及里的过程D.从小到大的过程20.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印迹就是(C)A.艺术的形态B.艺术的形象C.艺术的形式D.艺术的形成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21.对于审美活动作为特别的价值活动表述正确的有(CDE)A.它追求的是一般的价值B.它追求的是一般的精神价值C.它追求的是创建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的世界D.它启示人意会人生真理E.它知足人的心灵需要22.在西方美学史上,对惨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有(ACDE)A.亚里士多德B.博克C.黑格尔D.尼采E.马克思23.席勒在《美育书柬》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观点,其贡献主要在于( ABC)A.解说了美育的目的 B.揭露了美育的价值 C.提出了美育的任务 D.说了然美育的复杂性 E.剖析了美育与徳育的差别24.对于审美经验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有(ABC)A.审美经验是人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组成并议论审美对象的过程B.审美经验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C.审美经验拥有浓重的非理性色彩D.审美经验拥有浓重的理性色彩E.审美经验是一种低层次的认识活动,带有神奇主义色彩25.天才独到的艺术创建力主要表现为(ABCD)A.艺术敏感B.艺术想象力C.艺术技巧D.灵感E.艺术语言三、名词解说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26、 27 小题每题 3 分, 28、 29 小题每题4 分,共 14 分)26.审美兴趣:(1)审美兴趣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议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喜好和偏向。
2020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马克思C.柏拉图D.鲍姆加登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A.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B.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C.人的审美存在D. 人的历史存在3.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B)A.情感结构B.价值取向C.生存状态D.道德修养4.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D)A.生理遗传B.先天气质C.家庭背景D.社会条件5.“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D)A.整齐一律B.节奏韵律C.对称均衡D.多样统一6.在2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D)A.游戏说B.生物本能说C.巫术说D.劳动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优美是阳刚的人生境界B.优美使人感到紧张C.优美是和谐的人生境界D.优美使人感到振奋8.《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D)A.笛卡尔B.歌德C.莱辛D.康德9.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C)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0.朗吉弩斯认为(A)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11.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B)A.理性思维B.辩证思维C.抽象思维D.具象思维12.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A.悲剧B.喜剧C.滑稽D. 崇高13.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D)A.夏夫兹博里B.荷加斯C.哈奇生D.奥古斯丁14. 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C)A. 自然主义B.科学主义C.解释学D.存在学15.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B)A.畅神说B.比德说C.模仿说D.再现说16.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B)A.直观性B.超越性C.直接功利性D.间接功利性17.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8.审美经验中的联想活动不包括(D)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创造联想19.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美学00037-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课程代码】0003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柏拉图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B)A、美的事物B、美本身C、美感D、艺术2、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B)A、反映关系B、存在论关系C、认识关系D、实在论关系3、马克思认为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D)A、先天条件B、家庭条件C、个人条件D、社会条件4、席勒认为,在审美的国度里,每个人都是(B)A、快乐的公民B、自由的公民C、富有的公民D、闲适的公民5、“多样统一”这一形式规律最本质的特点是(D)A、整齐一律B、均衡对称C、对比反差D、和而不同6、认为动物也具有美感的是(C)A、康德B、卡西尔C、达尔文D、柏格森7、广义的审美形态包括自然美、艺术美和(C)A、人体美B、工艺美C、社会美D、心灵美8、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民族性与(D)A、地域性B、时代性C、阶级性D、世界性9、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A、优美与崇高B、悲剧与喜剧C、丑与荒诞D、崇高与滑稽10、博克认为崇高感源于人类的(A)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生殖需要D、道德需要11、古希腊悲剧属于(B)A、性格悲剧B、命运悲剧C、社会悲剧D、历史悲剧12、现代丑学的开端是(C)A、卢梭的《忏悔录》B、莱辛的《拉奥孔》C、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D、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3、在古希腊的审美经验理论中,“净化说”的倡导者是(D)A、巴门尼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所处的时代是(C)A、古希腊B、中世纪C、近代D、现代15、中国古代美学中把自然物人格化的理论是(B)A、畅神说B、比德说C、缘情说D、童心说16、在审美感知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B)A、相互分离B、相互对立C、相互交融D、互不相关17、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中国古代儒家美学重视的是(C)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8、审美活动中最典型、最高级的形态是(D)A、生产活动B、娱乐活动C、科学活动D、艺术活动19、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艺术”的美学家是(B)A、费希特B、黑格尔C、叔本华D、尼采20、苏珊·朗格所倡导的艺术观是(B)A、游戏说B、符号说C、原型说D、集体无意识说21、中国古代美学家韩愈主张(A)A、文以载道B、诗以言志C、音由心生D、诗缘情22、艺术活动开端于(A)A、意象的产生B、意境的营造C、感官的触发D、情感的抒发23、最重要的艺术创造力是(D)A、认识能力B、观察力C、表达能力D、想象力24、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主体的精神升华到高度自由境界的阶段是(D)A、观B、感C、品D、悟25、审美是艺术的(C)A、唯一功能B、次要功能C、核心功能D、间接功能26、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A)A、先秦B、两汉C、魏晋D、唐宋27、西方中世纪美学主张(A)A、美育应服务于信仰B、美育应服务于认知C、美育应服务于政治D、美育应服务于科学28、中国古代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是(C)A、夏商周时期B、先秦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29、美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A、受动性B、规范性C、能动性D、强制性30、美育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培养(A)A、全面发展的人B、道德高尚的人C、理性的人D、感性的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哲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牡丹亭》,《红楼梦》,《俄狄浦斯王》,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生成性;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生成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超功利性;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崇高、喜剧和悲剧、丑和荒诞)。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审美兴趣,审美品位)。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审美主体;审美对象)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体积,旋律)【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有: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多样统一、整齐一律、节奏韵律、均衡对称、对比调和)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性、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坐忘”,“非现实化”)2.9.以下著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著作有(《艺术的起源》,《金枝》,《原始文化》)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审美愿望,审美理想,审美趣味)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器物造型,器物装饰)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耳环,锥髻,戒指)3.1.美的形态说包括(美的类型说,美的范畴说,美的价值形态说)3.2.审美类型包括(美的类型说,审美类型说)3.3.中国哲学之“道”,具有统摄性,其可以统摄下列哪些审美形态?(阳刚与阴柔,意与境,形与神)3.4.判断最基本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广泛性,统摄性,历史性)3.5.审美形态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指的是(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3.6.中国审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其体现是(将上帝神灵人格化与把人的祖先神灵化合而为一,与世俗享乐主义和现世思想结合)3.7.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3.8.西方的四大审美形态是(悲剧,崇高,丑,荒诞)3.9.审美形态包含的六种基本类型是(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崇高与优美)3.10.司空图把诗歌的风格、意境概括为二十四种基本类型,其中与优美相连的类型是(冲淡,纤浓,清秀,委曲)3.11.博克认为,人的情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生殖欲和一般的社交愿望,安全的需求)3.12.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要素是(冲突,抗争,毁灭)3.13.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贡献是(◎首先对悲剧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对悲剧给人的审美体验进行分析)3.14.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悲剧诞生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B.日神精神代表梦境状态C.酒神精神代表迷醉状态3.15.下列关于喜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喜剧既是一种艺术类型,也是一种审美形态B.喜剧以“笑”为载体C.喜剧理论的核心是探讨笑及其成因D.黑格尔认为“喜剧是压倒观念3.16.喜剧的两种形式是(幽默,讽刺)3.17.巴赫金是对当代文学和美学都有深远影响的人,关于他的观点,下列正确的是(ABCDE)A.提出狂欢化B.认为生活分为日常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C.日常生活显示了官方严肃的态度D.狂欢式生活是一种自由解放审美体验E.作为狂欢的喜剧,也就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打破秩序、规范的自由体验3.18.古希腊对美的研究很多,但对丑研究却不够。
其原因是(◎希腊民族高度崇尚美◎希腊风气中美与善同一)3.19.罗兰克兹对丑的研究的贡献是(提出丑的美学,艺术可以“理想化”丑,顾及到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消除丑的不快之感)3.20.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本质的人,人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自由只是观念的自由,并非现实人生的自由)3.21.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形式上的不和谐◎效应上的痛感,◎有非理性的因素)4.1.柏拉图的“回忆说”这一论点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在(揭示了审美主体的亢奋状态,触及到了审美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4.2.下面的哲学家、美学家中,属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重要代表的是(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休谟)4.3.审美经验在下列哪些领域中可能发生?(艺术,自然,社会)4.4.审美具有直观性,它包括(本质直观性,感性直观性)4.5.审美经验的三个主要特征是(超越性,非功利性,直观性)4.6.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体现在(◎美只涉及对象的外观和形式◎美愉悦与一般快感有本质区别)4.7.审美经验是具有功利作用的,这种功利作用来源于(◎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结合的◎主体的精神思想必然被影响)4.8.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体现在向——的超越。
(精神世界,理想世界,超验世界)4.9.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4.10.在人的诸种感官感觉中,——等感觉在美学上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视觉,听觉)4.11.想象活动包括(ABCDE)A.创造性想象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接近联想E.再创造想象4.12.审美理解的特点是(非概念性,多义性)4.13.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对象和内容)4.14.审美主体通过自我调节来强化心理图式,这其中涉及(◎审美对象的层次高低◎审美能力的大小◎人生态度的积极与否◎人生境界的高低)4.15.自调节的特殊要求是(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反馈调节)4.16.审美经验具有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它可以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4.17.根据法国现象学家杜夫海纳的分析,先验想象力具有的功能有(后退,开拓)4.18.想象力的两个层面是(先验,经验)4.19.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判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分为(决定判断力,反思判断力)4.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审美对象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培养的◎审美体验所达到的深度,与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有关◎审美体验开始和结束的感觉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作品回溯到作者的自我)5.1.以下美学家中不属于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有(谢林,卢梭)5.2.下列是对艺术从艺术起源角度加以定义的是(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5.3.下列中国美学理论中,不能划入表现说的有(载道说,韵味说)5.4.符号学美学将艺术品分成两个层次,即(意义,符号)5.5.下列不属于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的是(纸,颜料)5.6.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意向,想象)5.7.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是(◎物质实存◎形式符号)5.8.创造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意象是一切艺术家的共同目标,这从中西美学哪些论题中可以看出?(“隐秀”论,“有意味的形式”论)5.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艺术意境创造的核心目标的是(静,有,实)6.1.“艺术存在主体(AE)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在这一句话里面提到的主体指的是(创作主体,接受主体)6.2.艺术存在一共有三个环节,它们分别是(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6.3.作为创造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中介与桥梁,艺术品有以下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开放性)6.4.独特的艺术意象不同于客观对象的原型之原因在于(◎客观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表象之间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表象自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6.5.意象的“生产”的双重涵义分别是(生命孕育分娩,工艺制作、生产)6.6.现代美学认为,艺术天才的形成是——合力的结果。
(先天的心理结构◎先天的生理结构◎后天的实践)6.7.艺术家具有特殊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使得他具备了艺术敏感的可能性,形成这种结构主要是因为(◎天生多愁善感的心理生理特质◎长期的艺术修养)6.8.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合目的性,合规律性)6.9.十九世纪杰出的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所划分的三种艺术类型是(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6.10.下列艺术形式属于空间艺术的是(绘画,建筑,雕塑)6.1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建筑的形式结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其艺术上的价值有着直接影响)6.12.古代中国论画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要义,强调画面(活,生,畅)6.13.下列艺术形式属于时间艺术的是(音乐,戏剧)6.14.音乐的美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即(◎声音间的组合关系◎各种声音按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表演者演奏为中介◎完全动态的形态特征)6.15.布瓦洛的“三一律”要求戏剧必须做到——严格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