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卒中中心建设

合集下载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引言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的建设工作情况。

通过
简单策略和独立决策,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建设成果
- 成立了脑卒中防治中心,提供全面的脑卒中防治服务。

- 建立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康复师。

- 开展了大规模的公众教育活动,提高了脑卒中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

- 建立了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脑卒中防治工作。

- 引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升了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

工作亮点
- 成立了脑卒中防治中心的决策独立,没有寻求用户帮助,发
挥了法律硕士背景的优势。

- 采取简单策略,避免了法律复杂性,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 保持了独立决策的原则,没有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了
工作的可靠性。

未来展望
- 继续加强脑卒中防治中心的建设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 拓展合作伙伴关系,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脑卒中
防治工作的发展。

- 加强公众教育活动,提高脑卒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 持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升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
能力。

结论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独立决策和简单策略,我们成功建立了一个全面服务的脑卒中防治中心,
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亮点。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
升脑卒中防治工作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区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方案(2023)

区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方案(2023)

区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方案(2023)1. 背景在过去几年中,本区的卒中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供更大的救治能力,我们计划建设一家现代化的卒中中心。

2.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家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卒中中心,以提供高质量的卒中救治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卒中救治的速度和效果- 减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提高医务人员在卒中救治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3. 建设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打算采取以下建设方案:3.1 建设卒中专科病房建设卒中专科病房,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并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治疗设备。

病房将采用科学的分诊制度,确保卒中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

3.2 增加卒中专业团队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卒中团队,包括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放射科医师、护士等。

团队成员将接受定期培训,更新卒中救治的最新知识和技术。

3.3 采购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卒中中心将配备先进的卒中救治设备,包括高精度的成像仪器、手术器械等。

同时,引进卒中救治的最新技术,如血栓溶解治疗等。

3.4 建立卒中数据库建立卒中数据库,记录和分析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效果,并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建设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卒中救治的速度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明显降低- 医务人员在卒中救治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得到提升- 卒中中心成为本区乃至周边地区卒中救治的重要中心5. 实施计划我们的实施计划如下:- 2023年第一季度:启动卒中中心建设项目,租赁场地,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建设卒中专科病房,采购设备- 2023年第三季度:招聘卒中专业团队成员,组建团队- 2023年第四季度:建立卒中数据库,开展培训6. 资金预算预计卒中中心建设项目的总资金需求为XXX万元。

具体的资金使用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卒中中心建设方案

卒中中心建设方案

卒中中心建设方案卒中中心建设方案简介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为了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质量和减少死亡率,建设一个卒中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卒中中心的建设方案,包括设施和设备,人员组成,协作机制等方面。

设施和设备- **卒中急救区**:卒中急救区应设立在医院附近,以便更快地将卒中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急救区内应配备卒中急救车辆、急救设备和专业救护人员。

- **卒中诊断区**:卒中诊断区应设立在医院内部,配备最先进的影像学设备,如CT 扫描仪、MRI等。

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卒中的快速诊断。

- **卒中治疗区**:卒中治疗区应设立在医院内部,配备专业的治疗设备,如血管内治疗设备和手术室。

医生和护士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进行卒中相关的急救和手术治疗。

人员组成- **卒中专家团队**:卒中中心必须有一支由卒中专家组成的团队,包括神经内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心血管专家等。

- **卒中护理人员**:卒中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监测病情、药物管理、康复护理等。

- **急救人员**:急救人员要具备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迅速进行卒中患者的急救处理,包括CPR、气管插管等。

协作机制- **急救预案**:卒中中心应制定完善的急救预案,明确急救流程和责任分工。

在卒中急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员应做好有效沟通和协作。

- **转运协议**:卒中中心和急救区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制定转运协议,明确卒中患者的转诊和转运过程。

- **病例讨论会**:卒中中心应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协调和总结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救治水平。

建设步骤1. 制定建设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卒中中心的建设计划,包括设施和设备的选购,人员组成及培训方案等。

2. 确定卒中中心的位置:选择一个离市区较近,并且交通便利的地点建设卒中中心,以便及时救治卒中患者。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的全面总结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的全面总结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的全面总结
一、引言
2023年,我们对脑卒中防治中心进行了全面的建设和优化。

本文档旨在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成果,展示中心的进步和改进,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基础设施优化
2023年,我们对中心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

我们增加了新的医疗设备,提升了现有设备的性能,优化了整体布局,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人员配置和培训
为了提升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对中心的人员配置进行了调整,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活动。

我们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对现有的医疗团队进行了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四、科研能力提升
我们不仅注重中心的医疗服务,也在科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我们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脑卒中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医疗服务的提升提供了科研支持。

五、社区合作与宣传
2023年,我们还加强了与社区的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健康宣传活动。

我们与社区医疗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开展了脑卒中的预防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六、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2023年是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的关键一年。

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心在基础设施、人员配置、科研能力和社区合作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有效的疾病预防,以及更丰富的科研成果。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帮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度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实录

2023年度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实录

2023年度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实录在这个举世瞩目的2023年,我国在脑卒中防治中心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以下是该年度的建设实录。

一、建设背景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每年,大量的人口因脑卒中导致身体残疾或死亡,这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

因此,我国政府决定大力投资建设脑卒中防治中心,以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建设进度在2023年度,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新建了30个脑卒中防治中心。

这些中心分布在各个省市,覆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

其中,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脑卒中防治中心数量明显增加,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三、设施设备这些新建的脑卒中防治中心都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

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这些都是诊断脑卒中的重要工具。

此外,还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用于脑卒中的急救和治疗。

四、人才队伍人才是脑卒中防治中心的核心。

在2023年度,我国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医生和护士加入脑卒中防治中心。

同时,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五、服务能力通过以上的建设,脑卒中防治中心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在,患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诊断和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中心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六、未来展望虽然我国的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改善设施设备,提升人才队伍,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脑卒中防治中心将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以上就是2023年度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的实录。

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脑卒中防治中心将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的总结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的总结

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的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项目背景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为了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我们于2023年启动了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目标
1. 提高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水平。

2. 加强脑卒中的紧急救治能力。

3. 提高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

4. 加强脑卒中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项目内容
1. 建设脑卒中防治中心的硬件设施,包括医疗设备和康复设施等。

2. 培养脑卒中防治中心的专业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康复师等。

3. 制定和实施脑卒中防治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

4. 开展脑卒中防治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

5. 加强脑卒中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
识和预防意识。

项目成果
1. 建设完善的脑卒中防治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脑卒中防治服务。

2. 建立高效的脑卒中早期识别和诊断体系,提高脑卒中的救治
效果。

3. 提高脑卒中病人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4. 举办一系列脑卒中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和关注度。

结论
通过2023年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项目,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
提升脑卒中防治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卒中中心建设总结汇报

卒中中心建设总结汇报

卒中中心建设总结汇报卒中中心建设总结汇报一、背景介绍卒中(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脑血管病变,包括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卒中以其突发性、急症性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头号杀手”。

鉴于此,我院决定建设卒中中心,提供全方位、高效、专业的护理和治疗服务,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

二、建设目标1. 提高卒中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 加强卒中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培训和研究。

3. 构建卒中患者全程救治体系,提供全面的医学、护理、康复、心理等服务。

4. 建立科学合理的卒中患者管理和护理制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三、建设成果1. 建立卒中宣教教育项目,定期举办公益讲座,提高市民对卒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 成立卒中诊治研究团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诊治技术和设备,提高卒中诊断与治疗水平。

3. 与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建立合作机制,构建多学科、全程协同的救治体系,提高救治效果。

4. 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制度,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能力。

5. 引进专业护理团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四、建设经验1. 加强宣教教育,提高社会对卒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有助于减少卒中的发生率。

2. 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3. 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诊断与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4. 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制度,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能力。

五、问题和展望1. 人员培训需加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2. 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推动卒中治疗技术的创新。

3. 加强与社区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覆盖率。

4. 增加康复设施和专业人员,提高康复效果。

六、总结通过建设卒中中心,我院提供了全方位、高效、专业的护理和治疗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县域中小城市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县域中小城市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县域中小城市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作者:郭红玲张瑜顾华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17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卒中中心国内外现状阐述,根据苏州市健康市民“531”工程的要求,以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融合型卒中中心为实例,分析县域中小城市建设卒中中心优势和组织管理特点以及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环节,以期建设融合、规范的县级卒中中心,降低卒中患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

關键词:脑卒中;融合型卒中中心;中小城市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roke Center at home and abroad, an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531" project of the healthy citizen of Suzhou Cit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sion stroke center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Taicang City as an example,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oke center in the small cities in the county. Features and current need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with a view to building a converged, standardized county-level stroke cent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mortality,and disability rate of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Stroke;Fusion stroke center;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脑血管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脑卒中的有效防治成为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主要医疗工作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卒中救治体系 贯通患者生命通道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
XX
2017年X月X日
构建政府主导的卒中三级防治体系
到2020年,将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 降低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 降10%
数十家“国家级示范卒中中心”
数百家“高级卒中中心”
数千家“初级卒中中心”的三级卒中中心网 络,多学科的专业技术规范,培训和标准化 数据登记,上报等一系列完整的防治体系。
• 年龄小于55岁,NIHSS超过10分的可达一周以上
• 每减少20分钟延误,平均可获得3个月的无残
障生命
• 280-310分钟内,每增加15-30分钟延误,恢复 良好的可能下降10%(IMS III trial)2、3
1. Neurology 2017;88:1–5 2. Lancet Neurol. 2014 June ; 13(6): 567 –574. 3. Int J Stroke. 2015 Oct;10(7):1062-7.
Stroke. 2014;45:1387-1395.
P Value 0.12 <0.001 <0.001 <0.001 <0.001 0.25 0.26 <0.001 <0.001 0.43 0.003 <0.001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太仓的继承与创新
收治病种 1. 急性缺血性卒中或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收治流程:急诊诊断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或自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卒中小组电话->收住入卒中病房监护室或重症 监护室ICU->卒中小组谈话沟通->急诊CTA评估->介入,手术 或转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共同诊治)。 2. 各种自发性颅内血肿 收治流程:急诊诊断明确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小 组电话->收住入 卒中病房监护室或重症监护室ICU->神经 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共同诊治。 3. 门诊收治DSA检查患者 收治流程:神经内外科门诊及卒中门诊->收住卒中病房 4. 病房会诊需DSA检查患者 收治流程:转入卒中病房或患者留住各自病区介入小组参 与诊疗。 5. CAS,CEA患者 收治流程:患者收住卒中脑血管病区,CEA患者由神经外科 专业小组主持手术。
发展 过程
2008
成立“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为契机,试图为多学科搭建紧密协作的共同 平台,组织开展联合查房、联合门诊、联合讨论,并在急诊开始了脑血 管病绿色通道的建设,但由于行政归属仍在各自的学科,也缺少相应的 考核监督办法和制约手段,对于规范流程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
2013
彻底打破学科壁垒,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各抽调一个病 区组成脑血管病中心,实现了“四个独立”,即建成独立行政科室、成 立独立党支部、实施独立成本核算、参加独立绩效考核,学科间的整合 也从原有的“物理式合作”转变为“化学式融合”。
建立“无缝隙”救治通道 无缝隙绿色通道
挂号处 诊室 收费处
药房
收费处
诊室
影像科
检验科
实施溶栓
住院处
导管室动脉评估取栓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长海医院卒中中心经验
2003
起初通过传统的学科间会诊模式,由神经内科主导,神经外科提供会 诊,多科室协作开展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和急性脑梗死早期的动静脉溶 栓治疗。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责、权、利不明是这一模式最大的缺陷和 弊端,统一的标准规范难以推行落实,极大地影响了运行效率。
急救系统
快速启动 •EMS人员快速识别卒中 •确定接收医院 •向接收医院预警
医院
快速反应 •卒中团队迅速就位 •院内流程优化 •缩短进门-进针/进门-再 通时间
AIS救治手段都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延误减少一分钟,生命挽救一星期
血管内治疗的发病-治疗的时间
• 每减少1分钟
• 平均可获得额外的4.2天健康
神经介入学组
轮转制度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学组 学组
血管外科学组
神经内科 学组 神经康复学组
NICU
神经内科学组
轮转制度
个性化绩效考核
处 罚 指 标
弱化经济指标
科学设定脑血管病绩效指标
急诊收治率 溶栓比例 DNT时间
奖 励 指 标
充分激励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展望
• 普及公众教育
• 加强与EMS协作 • 缩短院内流程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长海医院卒中中心经验
策略 急诊系统提前通知高级中心 快速分诊和卒中小组预警 卒中小组独立呼叫系统 专业卒中团队24h×7在位 卒中团队中包含受训人员 快速颅脑影像方案 快速实验室检查方案 tPA 使用方案 tPA 常规提前预混 团队合作 急诊室储存tPA DTN时间让卒中小组常规知晓
形成区域互动的卒中中心区域网络
卒中中心工作内容
社区 医院
初级卒 中中心
社区 医院
高效急救
社区 医院
初级卒 中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社区 医院
规范诊治
初级卒 中中心
高级卒中 中心
示范 卒中 中心
高级卒中 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社区 医院
卒中筛查 全程管理
社区 医院
初级卒 中中心
社区 医院
社区 医院 社区 医院
诊室
影像科
检验科
实施溶栓
住院处
导管室动脉评估取栓
一站式绿色通道
分诊 卒中专科护士接诊,通 过FAST评估后分诊患者 进入绿色通道,通知卒 中医生,并开通静脉通 道(套管针)。
分诊 备药
CT 卒中医生进行RACE评分( 改良NIHSS评分),陪同完 成头颅CT, 排除CT出血及 RACE≥4分者。
导管室 需取栓患者进 入导管室。
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发展迅猛
百家基地医院绿色通道数量
急诊绿色通道 250 208 201 200
163
150
单位(家)
100 75
58
50
61
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
常规救治通道 以往的常规通道
挂号处 诊室 收费处
药房
收费处

• 恰当的评估

• 影像的支持 • 精准的判断
• 技术的改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效的再通
CT
分析
导管 室
卒中 监护 室
备药 专科护士陪同病人经绿 色通道完成挂号、血液 检查并领取rt-pa备用
分析 结合CT结果进行溶栓谈话签字 ,并完成多模CT。根据多模CT 结果决定是否需通知取栓小组 、导管室及麻醉科待命。
卒中监护室 取栓患者经DSA后进入卒中 监护室,仅溶栓患者注入首 剂10%rt—PA后,进入卒中 监护室。
政府主导,学科融合 上下联动,双向互动 基层首诊,急慢分治
高级卒中 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社区 医院
市县级医院将是我国未来AIS取栓治疗的主要力量
市县级医院的发展有利于缩短“总缺血时间”
总缺血时间 患者相关延误 转运时间 院内延误
科学分诊
患者及其家属、同伴
公众教育 •识别脑卒中症状 •联系急救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